西西河

主题:【文摘】如鲠在喉--另一只眼看中国军队 -- landlord

共:💬40 🌺7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如鲠在喉--另一只眼看中国军队

    梦语慷

      一直喜欢在论坛里潜水,但最近总觉得如鲠在喉,有些东西不吐出来非常难受。伴随着部队涨工资这个美丽炮沫的又一次破灭,网上讲军人待遇的帖子也达到了一个高潮。令我很惊讶的是很多回帖的冷漠和缺乏良知。特为众多网友摘录如下: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前些时在网上流传的清华学子对军人的四点看法,其中两条是这么说的:

      3、你愿意效忠是你自己的事情,反正我们以后创业,作为纳税人,也愿意养活你们,出钱给你们提供武器,你尽管去打仗好了,反正伤亡的不是我们;

      4、战争就像下一盘棋,失去哪个棋子无所谓,重要的是这盘棋要赢,下棋者就高兴庆祝,而你偏偏就是一个棋子,当然,人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如果你认为你很自豪,你尽管自豪吧,反正我们彼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空里。

      青年论坛,王海星 :但数十年如一日从未对外国人(包括印尼人)开过枪的和平兵,也配要求涨工资?不找你们的麻烦就是照顾你们了。一旦外敌入侵,大部分百姓都得应征入伍,到那时,谁为国家做出贡献了,再给谁钱也不迟,给现在这些当兵的没用。

      百度解放军吧:军人,就不应该抱怨待遇问题……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要忍受。要不然当初就别去当军人。难道国家让你饿着了冷着了还是让你的家属饿着了冷着了?--看看我们的民工兄弟们吧!

      对于清华学子,我想我没什么太多的去说,不知是什么东西使我们的学子如此狭隘和冷漠,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不惜牺牲他人以图苟安的人,既不配享受自由,也不配获得安全。”对于这种连最起码的人性都已经泯灭了的人。除了与之割席而坐,你别无选择。

      今日之军队在国人心目中 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我想如果央视做一个调查的话恐怕其中的备选项会有好几十项。但我想有以上几种想法的人肯定不是少数。军队是为什么存在的?是因为有国家存在,军队是国家地位的保证,地位靠什么?地位是靠打出来的。朝鲜战争一战立国,遥想当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重地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其实在很多列强来看,那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承认,别人是不承认的。朝鲜战争是我们第一次用和列强同样的方式赢得了尊重,朝鲜战场36万志愿军的鲜血使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就拿现在的台湾问题来说,和我同年龄的一个朋友私下里谈论曾经说:如果我是台湾人,我也不希望统一。毕竟两岸隔绝这么多年,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照大陆目前状况来看,统一也带来不了什么立竿见影的好处。试想,如果一个共产党教育下的年轻人都抱有这种想法的话,可想而知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很深的台湾的年轻人会怎么想。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句话,缺乏认同感。如同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对于回到父母以前生活的小山沟会觉得很不喜欢。因为他早已习惯了肯得基麦当劳,习惯了耐克阿迪达斯,习惯了哈里波特,习惯了抽水马桶,习惯了小汽车。前一段台湾县市长选举,绿营大败,于是又有人跳出来说要寄希望于国民党,寄希望于马英九。其实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台湾无论是谁执政,都不能违背民意,台湾民意是什么?民意就是阿扁的两次上台。为什么大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即使此一条被胎毒分子抓住大做文章也不松口。是因为这才是我们对抗台独的杀手锏。能战才能言和,我敢说如果今天大陆承诺说,我们决不使用武力,明天台湾就敢举行公投制宪,乃至公投立国。江总说:台海终有一战。我猜想他老是站在世界格局的角度讲的。如果真有一仗,这一仗的胜败直接关系到我国生存空间的扩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总讲和平崛起,翻翻古今中外的史书看一看。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崛起不伴随着生存空间的扩展,当今的周边形势,美国人在进一步加强战略包围的同时掐住了能源的咽喉,小日本在背后虎视耽耽,既想着油田又想着领土,阿三在暗处摩拳擦掌,想着如何能乘机捅我一刀,把布达拉宫收入囊中的同时报44年前的一箭之仇。后院台毒份子跃跃欲试,准备粉墨登场。连西沙周围的小国也经常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没有一支现代化信息化的铁血军队,和平崛起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到现在还对这点心存疑虑,98年印尼华裔的鲜血算是白流了。

      一类人现状的如何,大概从这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可见一斑。中国军人的地位,大概正处于解放以来的最低点。父亲以前是一名军人,还记得母亲告诉我,当时姑娘们的择偶标准是:一军,二工,三干部。军是指军人,工是指工人,干部也就是时下热得发烫的公务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人头顶的光环早已黯淡,工人已幻化成为一个概念存在于人们心中。只有公务员在今天还在吸引很多姑娘的眼光。春节能回家过年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回来才发现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苦恼,只是先前自己两耳不闻(闻不到)窗外事罢了。先是耳边天天回荡着张三找了一个研究生媳妇,李四找了一个公务员做老婆。接着就是在日本公司打工的女同学在聚会时非要和我抢着结帐,一句“咱俩谁挣得多差点把我呛死。”品味着异样的眼神转念想想人家说得也是,她一个月交的税都快要赶上我的基本工资了,出于同情弱者的考虑这样做也属合情合理,也算我为控制我国基尼系数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只是想来想去我就想不明白了堂堂的皇家空军帝国军官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诚然不管老板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别人是创造价值的,而在很多人眼睛里我们是消耗品。消耗品就不要在台上指手画脚,有的吃就不错了。刚才说到找媳妇,从小到大我看过的无数优秀的影片告诉我,只要在部队好好干,媳妇从来就不是需要自己考虑的问题,古书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小到大的经验告诉我,在部队组织就是颜如玉,组织会为每一个单身的同志找到不错的归宿。但现实中发现完全不是这样,我们就象秋天挂在地里的烂黄瓜无人问津,只等着自己落到地下来年开花生籽,组织对这些问题也是讳默如深,宛如谈论伊朗的核问题。其实我对组织非常理解,军人如今在很多人眼睛里就是穷、傻、无能的代言词,好不容易有冲破世俗的女孩子勇敢的和军人结合在一起,也由于整天的战备、值班纷纷byebye.我的部队在当地算很偏僻了,但就是这样,想买一套房子也要我不吃不喝攒三十年。前一段网上有人喊出不要嫁给没有房子的男人,追随者甚重,(当然不排除是开发商的托),最近又有人发出了宁可不爱也不要贫困的爱情的号召,不由得使我想起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象军人这种脑袋上顶着很多美丽的谎言的家伙如何混的下去。就更不要讲充斥于报端的“新时代的喜儿们”了,在一切都已经商品化市场化惟独工资保持常态化的今天,组织也只能高唱“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我的一个军校同学,人很老实,家里也很穷。毕业分配时三到分配到了东北某山头某雷达站,边境上的雷达站不知道各位了解多少,如果是军迷可能对英雄的甘巴拉有所耳闻。打个比方,如果说守卫我们陆地边界的是哨所,那么边境上的雷达站则是我们国家的空中哨所。那里条件非常艰苦,平时的生活用品要到离山下百公里外的团部去取,取到以后还要靠马拉人抗才能送到山上。最可怕的是冬天,大雪封山一封就是三个月。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在我们毕业后的一年,我和与他同在一个团的同学(但是在团部)联系,问起他最近的情况,同学说,现在他挺滋润的,有女朋友了,还是个研究生。我问:高中同学?答曰:不是。我很奇怪的,于是再问:哪儿的?同学说:北大的,好象是学中文还是什么的。小子挺有艳福的。电话这头的我无语了,我想,全中国可能 也只有北大还能培养出这种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在乎完全理想主义的“傻妞”来,我在网上看过别人发上来的照片,在冰天雪地的北国松林中,她站在洁白雪地中,显得那么美。

      但象上文提到的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则是象我的同事这样,他们相恋八年,男的毕业分到这个城市,女的为了爱情忍痛辞去某中等城市中学老师到此打工。大城市的人才太多了,竞争太惨烈了。女的辗转四处,费尽周折,受尽白眼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工作。然后在部队附近的小村庄租了一个四壁空空的小房间安顿了下来。因为有爱情他们的生活是甜蜜的。在暂时安定的环境中他们结婚了,我被邀请担任“照相师”,那天大家喝了很多的酒,红晕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非常幸福。结婚两年后的今天,他们却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男的是停飞生,毕业本身年龄就不小了,女的是他的高中同学,年龄比他还大一岁。如今到了生育的年龄,但他们却不敢生。现在有人说“住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是新时代的三座大山。我想恐怕还漏掉了生不起孩子这一座。他和我睡同屋,一次酒后红着眼对我说:“现在孩子是想生不敢生啊,老婆在地方的小公司,你敢生孩子立马就是辞退。不要和我讲什么劳动法,很多私企都没这个概念。十月怀胎,加上以后的找工作,中间没有一年的时间恐怕下不来。这段时间的如何生活?靠我的这一千一百元(其中还要包含租房费,伙食等若干)?恐怕连孩子的奶粉钱都不够,我们能让自己的下一代连饭都吃不饱么?你说靠父母,父母都在农村,自己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你不帮衬家里也就罢了,还把孩子推给老人于心何忍。所以暂时先不生了。我问那以后怎么办?以后迟早要生的啊,他无语,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在这里,真心向那些冲破世俗和军人恋爱的女孩子们、那些看起来很俗、很土、很平凡的军嫂们、向军人的家属们致敬,在一切都已经市场化商品化了的今天,她们为军人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应该得到我们社会的尊重。

      说到结婚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国家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就可以。部队比国家规定年龄推迟了三年。支持晚婚晚育,我们同意,为国家多奉献三年,我们绝对支持,但是不能让我们的同志们到了生育年龄不敢生啊。部队对生子干部到是有一个二十五元的补贴,但只是杯水车薪,因为基本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我们单位一年只有干巴巴的工资,到了过年有两百元的福利,就一年的工资在老家的县城连很多部门的年终奖金都不如。就更不要比我们同一个城市中的公务员们了,别人五一的过节费就是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年终奖金我连问都没敢问。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你怎么不去和下岗职工去和我们的民工兄弟去比较啊?但这两者之间存在可比性么?你怎么没有看到老美的一个士官就可以养活一家人。国家讲部队的工资要比地方同等干部高20%,但其中的灰色收入呢?实际收入呢?我们不比老美,不比公务员,难道我们要求待遇稍微好一些也过分么?部队的工资自从98抗洪结束涨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怎么动过,我记得其间有一次涨了五十,传到地方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三百多,搞的自己到处辟谣。就这些年不断的通货膨胀部队的工资就不知缩水了多少,就更不要讲飞涨的房价了。所以我讲现在什么都是市场化唯有部队的工资保持常态化。有朋友开玩笑的说,部队的工资要涨,等什么时候涨水的时候就涨了。很心痛,也很无奈。

      部队待遇如此直接导致部队“引援”工作的不力和内部精英的流失,刘亚洲政委在《信念与道德》一文中谈到文革中的精英都在部队,但不知刘政委想过没有,就象空军如此高技术的兵种中,从飞行员到地面部队如今现状如何?以前是部队转移技术到地方,现在呢?地方各方面的技术不知比部队强多少。如今一流的人才在国外,二流的人才做老板,三流人才是白领,而部队中真正的人才又都纷纷在往外走。如果说你18岁考军校参军是为了理想,而22岁大学毕业参军则纯粹是为了生活。我接触过一个武警学院的朋友,他和她女朋友都学计算机应用,属于双向选择生,就是毕业以后既能留在部队也能回地方,毕业时他们双双选择了回到地方,我问他为什么不选择部队?他回答我:“因为了解。”是啊,在这个强调个性强调自由的年代,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过部队苦行僧式的生活了,单从就业前景来讲,刚起步可能大家差不了多少,但一年后,两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会越来越大。同样是高中毕业考大学,大家分数差不了多少,可能你的分数比别人还高,但是为什么都是同样的高中同学混来混去别人都有车有房自己却只能养活自己的一张嘴。难道就因为自己来到了部队而没有选择地方?为什么我就不能在回家过年时给父母多孝敬一点,为什么在同学聚会时我们总是沉默寡言?为什么一谈起工资待遇就只能一声叹息甚至搞一个海市蜃楼来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难道报效国防也是一种错?

    很多人不愿意选择部队还在于部队的转业问题,谁愿意在自己30多岁事业上正处于上升期,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再回到地方从头再来?部队的很多专业在地方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你能指望一个干部30岁了回到地方去当保安?但是没有办法,他是搞这个专业的,除了这个这个他不会什么。部队也不允许他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去搞其它的东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是用人的地方不是养人的地方。地方的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借一本部队的条令翻一翻,相信翻过以后能对我们的军人多一份理解和同情。不要和我讲转业国家要安排工作,就全国范围来讲转业干部的安置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父亲转业时是正营职教导员,转业回县里当了一个办事员,和刚毕业的小伙子们在一起跑上跑下。而当时还是80年代中期。就现在来讲,转业回家不面临下岗就不错了。更不要谈什么发展。其实也不能全怪地方政府,他自己的人都解决不了,哪儿来的精力解决你的转业干部?更不要讲转业过程中的黑暗与辛酸了。

      前些时收到过一条短信:满腔热血投身部队,穿着军装吃苦受累,摸爬滚打终日疲惫,急难险重必须到位,一日三餐唱歌列队,屁大点事反复开会,逢年过节天天战备,一时一刻不敢离位,迎接检查让人崩溃,上级来了回回喝醉,工资不高还得纳税,正常提拔也得破费,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老婆孩子跟着受罪,有用本事咱都不会,转业地方备受挤兑,囊中羞涩见人惭愧,吃亏后悔已经白费,青春年华如此狼狈,流血流汗还得流泪,事到如今无路可退,这他妈就是部队。虽然讲的有些极端,但是也反映了一部分事实。大家可能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战争来临时大家都是向后方撤退而部队是要向上冲的,军人的最高价值就在于为国捐躯子弹洞穿身体的那一刹那。虽然现在是和平时期但谁知战争何时会来临?战争来临时你们不一定要上,而我们是一定要上的。现在的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我们的部队是否还要一味的强调忍受和奉献,你如何能让一支流血流汗还要流泪的部队去奋勇杀敌?为什么现在的政治教育总是让人觉得苍白无力,一是社会上的阴暗面太多,高级干部的表率作用差。领导干部们天天讲着一套连他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别人如何去相信。中国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真正干活的人群是最没有发言权的阶层,领导干部只关心他的官位哪管基层官兵的死活。哪管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过去总强调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部队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部队要忍耐。其实军人的地位和国人的看法正反映了国家对军队的重视程度。如今的军人这个名词正在慢慢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说出来不仅不会有些许尊重,反而会有些许可怜的符号。而他们正是我们共和国真正的脊梁。其实军人也是凡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爱恨情愁。国人总认为军人生活很好,不要以为部队的保障有多好,我的很多分到地方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的高中同学,两三年内就有福利分房,如果夫妻都在同一个单位的条件更好。再看看我们的基层部队,很多地方是结婚两三年都没有房子住,只能租地方的房子。有些抢到二十平方的小房间的多半也是把单身宿舍的同事赶了出去,就这还必须是双军人。而双军人的境遇在很多地方是最惨的。部队是有医疗保障,但都是二三十的大小伙子能有什么大毛病?如今的部队医院早已市场化,有钱有关系的就是爷。什么都没有?对不起,您靠边站。我们的一个小战士,执行任务中膝盖受伤,他忍痛坚持数周没有告诉别人。偶然发现后我们去医院去看,医生让拍了个片子,看了看:“骨头没事,回去好好休息”。然后就忙着要下一位了。在我们的一再恳求下,医生很不情愿的开了一张纸给我们,到取药处取出来,原来是一帖狗皮膏药。无奈下,到地方的医院自己去看,医生从膝盖里用针管抽出来很多积水,打了一针封闭以后才稍见好转。事后问他为什么当时不说?他回答受这么点小伤就出声?我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这件事在我们朴实的战士心中会留下怎样的影响我不得而知。但这样的遭遇恐怕是他参军前始料未及的。

      牢骚满腹防断肠,反思部队本身,也有很多 的问题存在,腐败、养闲人、埋没人才、尚武精神的缺乏……但这其中很多是整个国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单是部队本身。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些,去年开展的加强战斗精神的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预兆。今年年初国家发给部队的困难户救济金也表明了中央已经认识到了这些。但中央的精神是否能很好的贯彻下来,部队官兵的生活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还在于能不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并坚持下去。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贯彻执行。

      梦还在,语言却已无力,慷慨激昂一番,生活还要继续。很多事情本不应该由我们来说,我们本来应该苦练杀敌本领,做好准备贯彻国家意志。说了,梦语慷也是出于一片赤诚。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向前的,而同时也受到内外因的影响。这是科学真理,想来不会有错。有一个七年之痒,那是说婚姻的,写在参军入伍七年之时,真心希望基层官兵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关键词(Tags): #中国军队#军人待遇
    • 家园 不要再多要钱了,主要是内部挖潜增效

      下层军官的生活艰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军队上层的××××也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军费总预算锁定这么多就好了,就够了。再把总X的奔驰宝马卖掉,歌唱将军、篮球上校们裁掉。改善基层官兵待遇绰绰有余。不用再伸手向人大要了。

      还有,可以规定要提升,就必须去长白山雷达站、西藏兵站坐上三年。这样偏远哨所都是未来的将军的干活,不愁姑娘们不喜欢。没有钱,咱们有权还不行么

    • 家园 如鲠在喉。。。

      看了某人的回帖,我也如鲠在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TOP10%从何而来?

      原作者是我的亲戚,就我知道的说两点吧:

      作者高中毕业于一个穷县的县城中学,他的成绩在班里至少算是中上。毕业时他选择了军校,高中同学聚会时他的收入几乎是最低的。。。

      作者的原意并不是喊钱少,他的“如鲠在喉”是说现在的中国军人得不到起码的尊重!看来楼下那位可能也在美国。不知道您见没见过在机场美国人为军人鼓掌,见没见过在商场里美国小孩子送给军人东西--我见过!就算是反战的人士,说起军人来也非常尊重!和国内类似,美国大兵也大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和平时期的军人也在奉献着,请给予他(她)们起码的尊重吧。谢谢了!

      关键词(Tags): #尊重军人
      • 家园 真正要比较美国军人和解放军军人会涉及太多关键而敏感的话题,对吗?

        再者,真正的尊重是靠自己挣得的,别人给与的"尊重"和同情,怜悯的区别有多大?我认为这对个人,对集体都是一样的.

      • 家园 说得没错!
      • 家园 花小地主
      • 家园 地主说得实在,花一个。我也不知道这个TOP10是怎么来的

        倒是网上可以查到的2005年中国人均GDP上升为1600多美元,折合人民币15000,一个在军队属于业务核心的28岁军官(我认识的)月薪为1500左右,合计下来也只是刚超过人均GDP而已。如果这也是TOP10的收入,那前9位(最多了)不知道是什么收入水平?不如下面几位把军队收入比作TOP10的兄弟考证一下先。

        其实就像下面有人说的,当荣誉的光环和理想的热情被整体社会遗弃的时候,仅靠军令本身的约束只能让人对军队越来越失望。

        • 家园 可以这样理解,这种现象正是当前严重的贫富不均造成的.

          先不论这个GDP有多少水分,如果Top5%的人攫取了50%的财富(现在恐怕不止),拿到人均收入的人位列Top10%就不是那么难想象的了.现在最苦的不是军人,而是那些位于最底层的,供养那些军人的工人和农民--军人的衣食父母!

          • 家园 介个问题。。。不能回您了,最苦的确实是农民和工人

            因为他们没有在社会上升的空间和机会。原因实在太敏感,目前国内处于社会转型期,单凭任何人的智慧都难以拿出一个大致公平的制度出来,这个不论也罢,免得累及西河。

            咱们专贴专论,军官要和什么人比的问题,绝大部分青年军官所受的都是正规的本科教育,这之中很多专业也是很好的专业,似乎应该和城市中等收入的白领想比较才合乎情理。定下来比较的平台才好说事儿,否则就是关公战秦琼,您说呢?

            • 家园 不能完全同意

              虽然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的白领无法相比,但和中小城市的白领相比并不差多少.

              再者,据我所知,很多人报考军校有很多原因,如招分较低,管食宿,服装,等等,或者就是想当军官."do what you want, pay what you get". 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要不那些失业的大学生该怎么办?

        • 家园 感谢回帖,澄清一下

          楼下回帖的“TOP10%”指的是军人的收入水平属于全国最高的百分之十的人--我不会说,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也不太相信。

          另外,我google了一下,2003年,中国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至于(2003年)人均GDP么,中国政府说是一千多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说是4580美元。。。

          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军人的理解和尊重!

      • 家园 花地主

        呵呵!!

      • 家园 花! 顶!
      • 家园 地主兄说的好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