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琐忆》--金云臻 -- 天地无用

共:💬43 🌺4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二七 “肝儿来、羊腱子!”

      这篇琐谈所记载的各项食品,着眼在它的季节性和所反映的地方风味,并不一定都是美食。像本文中谈到的羊腱子,虽然很能代表五六十年前北京的小巷风味,居家情趣,但我相信真正爱吃它的人恐怕很少。

      霜降以后,深秋的气氛,一天天浓厚了。羊头肉已落令了,代之而起的是羊腱子。说来奇怪,这种食物并不好吃,论作用好象也无必要。它既不宜于作点心,也不宜佐酒或下饭。它的味道,既不鲜,也不腴,而且带有腥膻气。叫卖的时间,不在早,不在晚,而在黄昏。它的外表灰黑带紫,看起来就产生一种混浊不洁之感。完全无法和羊头肉那种清鲜隽美来比。煮时虽加盐,但吃起来味同嚼蜡。大概非到极无聊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买它来嚼嚼。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它那强烈动人的季节感。

      北京深秋,霜降立冬后己入阴历十月初。北风渐起,日渐短,夜渐长,下午四点半左右庭院中就逐渐出现了凄凄暮色。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可是太阳已经下去了,只在东房脊上还留有一抹暗淡的余光。院子里缺不了树木,远处也好,近处也好,在那快要落光叶子的疏枝上,鸟巢也暴露在外。那从西面飞来的狐狐嗓晚的归鸦,连翩而过,偶尔还夹杂一两只大张双翅安详悠闲东飞的灰鹤。除此以外,院子里特别安静。慢慢地冻云四合,暮雹凝烟的景象越来越深沉,阶砌之下也堆积起萧萧落叶。就在这种时刻,小巷深处,由远而近,慢悠悠、颤巍巍地传来一声“肝儿来,羊腱子哎!”听起来,其声凄厉、幽咽,若断若续、如位如诉,余音不绝。配上窗外飓飓的西风,飒飒的落叶,令人顿生凄凉肃杀之情。

      所谓羊腱子,就是羊腿腱,本是酱羊肉烧羊肉中最精彩的部位,唯独到了这种小贩手中,变得一点滋味也没有了。此外所说的肝,是沙肝就是脾脏,并不带真正的肝。另外有板筋、蹄筋和羊拐子(羊腿关节)。品种少,滋味差,不过它确是过去北京秋天传统的小吃之一。

    • 家园 二六 “锅底儿”及其它

      白薯,有的地方称红薯、地瓜,江南叫山芋。至于四川还有红苕、木薯之称,是否同类,我就不大清楚了。北方的白薯,红芯的多,白芯的少。江南一带反而白芯的多。红芯糖份比白芯的丰富,水份也少。特别是秋天刚从地里挖出来,干、黄、甜、粉,是尝新的最妙时光。江南把它叫作“栗子山芋”,确实有栗子味。但北方天冷,容易冻坏,而白薯在昔日又是一半主食。必须认真保存。北方的白薯霜降后要入窖,既防冻又防烂,可以吃到开春。入窖的白薯,水份逐渐吸干,糖份更多,味道特别甜美。无论是烤,是煮,都充满蜜汁。尤其是煮白薯,吃到最后,蜜汁布满锅底,一块块白薯已不成形,完全浸泡在蜜汁里。这种极烂极甜的锅底白薯很受人欢迎。于是大家不叫它白薯只叫“锅底儿”。小贩也就以“锅底儿”招徕顾客。即使白薯刚出锅,高出锅沿堆得像小山一样,也照样称“锅底儿”。打算真正吃到锅底儿,要等到快卖完只剩下十来块的时候。

      秋天里各种水果、花生、栗子都是引人入胜的食品。可是经济实惠无过白薯。糖炒栗子虽美,岂是一般市民经济能力所遍及?而白薯虽每日一尝,所费不过几枚铜板。而且其味之美,岂在栗子之下?

      烤白薯自然另有长处,它虽不像锅底儿泡在蜜汁里,但烤得皮焦而香,蜜汁自内向外渗出,口味之佳更有独到之处。到了深秋,锅底儿就让位于烤白薯了。

      这两种小贩,一般都是推车,没有挑担子的,因为都需火炉。锅底儿与卖切糕、芙豆饼同一副工具。这种小贩也是三者兼营,随季节而变换。烤白薯则是专营也设摊出售。

      推车小贩中,还有一种应时甜点心,是农村中比较考究的荐新食品,和苏沪的擂沙圆子一样,叫作“驴打滚儿”。

      秋天收获的新黄豆,磨粉,炒成熟黄豆面儿;新黍米磨成黄澄澄的黄米面儿,两样用来蒸糕作点心。按其制作的方法,在农村给它取个别名叫“驴打滚儿”。将黄米粉蒸熟,搓成条,反覆在案上揉捏,然后在黄豆粉中反覆滚粘,使黄米糕上布满豆粉,包上馅子,既不粘手,又有炒豆粉的香味,非常可口。从形象上说,很像一匹小驴子在草地休息打滚儿,故有此名。用的糖馅一律是红糖桂花熬成的糖浆。沾好豆粉的黄米糕也不是包成团子,而是卷成如意卷。糖浆嵌在卷中一圈黄一圈黑,很是醒目。卷好后,刀切成块出售。它的口味也是甜、香、糯俱全,是新秋的一味应时甜点心。

       

    • 家园 二五 甜葡萄、脆枣、脆瓢儿花生

      甜葡萄、脆枣、脆瓤儿花生,这三样初秋上市的时鲜,在北京居家中起着报秋的作用。听到这一声叫卖,总是和爽朗而清新的天气,可亲而不再使人规避的阳光,宁静而开阔的庭院联系在一起。

      北京过去居家具庭院之胜,院落开阔,花木是不缺的,其中特别普遍的是枣树。即使极小的房舍,间数不多,院宇不大,也会在厕边、墙角点缀着一两棵枣树。枣花开的时候,正是麦熟季节。枣花丛生而小,藏于叶蒂间,颜色、香味都似桂花,不过没有桂花的香味浓烈。时当初夏,满院都飘浮着清微的甜香,似有还无。枣熟在立秋后,直到处暑、白露两个节气之间。每到这时节,枣实或已红或半红,青红相间,藏于繁枝密叶之中,望之极为艳丽。收枣时,大都全家出动,而小孩子尤为兴致勃勃。或攀树,或升屋,大人则持竿敲击。而鲜枣滋味之美,更有诱惑性。此时总是秋高气爽,是最愉快的一次家庭户外活动。

      葡萄就不然,居家庭院虽也有葡萄架,但一般则缺乏良种。北京葡萄最好的要算马奶葡萄,颜色青碧,粒长而壮,极甜。再就是色紫黑,粒圆而小的玫瑰葡萄。

      甜葡萄、脆枣儿总在一处叫卖,有专贩的,也有由杂货挑儿带卖的。到秋分左右,又添上“脆瓤儿的花生”。

      新花生比葡萄、枣子受欢迎。花生初收,小贩就批来炒熟叫卖。花生果仁水份还未收干,虽已炒熟,有的凝而不脆,所以吆喝时一定要强调它的“脆瓤儿”,以广招徕。这种新花生,以小贩的销路最好,北京人家,吃新花生,都向小贩买,至少也是小摊子上,从没有到南货店、干果店买花生吃的。因为店家的炒花生难免有陈货搀进去,小贩则不会有陈货,总是又香又脆,所以生意很好。

      早秋傍晚,工余归家,晚饭未熟,腹中已有饥感,这正是剥新花生最佳时刻,也只有这时候这种闲食最能逗人食欲。而晚饭后灯下品茶之余,剥几个铜板的新花生,亦甚有趣味。

       

    • 家园 二四 初秋水果

      秋天是水果的季节。北京秋季水果之多,也甲于他处。离乡多年,特别使我怀念的,是几种在他处吃不到的特产――虎拉车、大白海棠、白梨、鸭儿广梨四种。

      北京季节性明显,立秋一过,虽然天气还热,一早一晚已微微有凉意,天色也日趋爽朗,所谓“一时惊秋”,并非纯属夸张。特别是有些水果的上市,更有报秋的作用,而最早出现的是“虎拉车”。

      “虎拉车”有时也叫“虎拉槟”,这个名子多么怪,我不明了命名之意,但北京人就这样称呼它,而且由来已久。《天咫偶闻》曾提到它,说“小于苹果而香最烈”,它的上市在夏未秋初,全青色,极少数则轻晕出一痕淡粉之色,清艳无俦。这种水果介于苹果和花红(北京叫沙果)之间,味道有些似青香蕉苹果,但比青香蕉苹果浓烈。房中摆一盘“虎拉车”,清香满室,经久不散,因此又称“闻香果”,小贩吆喝,多以闻香果来刻划。它的最大特点是入口爽脆,没有一毫像苹果那样粉丝丝地感觉,也没有起沙之感,味道极甜。上市早的闻香味可以赶上西瓜,晚的又与葡萄、枣子争宠,是夏秋水果中最佳品种。夏未残暑未消,买些闻香果摆在室内,借它清醒之气,可以排除暑气。近来苹果品种发展特多,什么青香蕉、黄香蕉、红香蕉,又是什么国光、彩苹。据我吃来,没有一种可与虎拉车较一日之长,不知这种爽脆绝俗的佳果,目前还有生产否?

      大白海棠。前几篇曾提到蜜饯海棠,就是以这种大白海棠为主料。它的特点是实大而甜,最好的呈六角形,淡黄微红,又甜又脆。普通海棠的瘦小酸涩,无法与之比拟。不过白海棠的脆甜多肉,毫无酸味,确属少见。

      白梨、鸭梨、广梨都是北京梨的品种,此外还有烂酸梨、棠梨、杜梨很多品种,而最值得怀念的是白梨。

      过去在北京养菊,有一种香菊,白色宽瓣,嗅之有梨香,近于桂花。北京所产的小白梨,就有梨香与桂花香合在一起的香味。所以这种香菊,就取名为“香白梨”。小白梨中秋后上市,大小只有福橘那样。色全白,微带浅黄,皮净滑无瘢,香如桂蕊,皮极薄,水份极多,甜如蔗浆,一点酸味没有,这种梨肉嫩无渣,细嫩到不能削皮的程度,因为皮一碰就破,汁水就淌出来,如果削皮,汁水就损失光了。室内放置白梨一盘,香味经久不散。晨起入室,首先触鼻的是白梨香,天愈凉,香味愈烈。

      与白梨香味差不多的还有酸梨,俗呼烂酸梨,这种梨味较酸、多渣、肉粗但香味浓烈。多汁、肉酥软、价亦廉,老少比较欢迎。白梨和酸梨,必须成熟始采,如果生摘则酸涩不宜。这大概也是不宜外运的道理。我离开北京后就再也没有吃过白梨。

      提到鸭梨和鸭儿广梨,不少人总以为鸭梨的名称可能是因为它如雏鸭的淡黄色的缘故,所以近几年上海市上又出现一种鹅梨的名称,大概是想冒牌鸭梨或想自抬身价吧!其实根本不应称为鸭梨。据闻鸭梨的正名为“雅尔梨”,以其种出于新疆雅尔之故。雅尔即今之塔城,唐时为三姓叶护地,清时名塔尔巴哈台。广梨又称鸭儿广梨,味酸、肉多沙,但汁水多而香,是它可取之处。

      此外,秋天水果中有特色的还有槟子和柿子。槟子形如苹果,颜色朱红极鲜艳,味极酸。除北京外,山西也产。柿子则北方通有,不多谈。

    • 家园 二三 羊头肉

      羊头肉是属于早点范围的辅助食品。在早点中不占重要地位,有一定的季节性。羊头肉上市的时间自立秋起,尽管天气还热,只要到了立秋这一天,在上午一定可以听到卖羊头肉的吆喝声。反之,天虽有凉意,但未到立秋,也绝不会有羊头肉卖。北京老土著,听到胡同里第一声羊头肉的叫卖,就意识到秋天降临了,对它的季节性极为敏感。

      羊头肉一律白切,既不宜佐酒,更不宜下饭,只在早点时配合烧饼、油条而食。早秋是羊头肉最当令的时节,深秋就不大吃香,慢慢被羊腱子代替了,立冬完全绝迹。这是因为秋后是吃羊肉的旺季,烧羊肉停市了,羊的头、佣零星下脚料没有出路,羊头肉提供了处理这些下脚料的最好出路,羊肉床子把头脚批给小贩,也和卖熏鱼儿的一样,合伙经营作坊,然后分担叫卖,所以卖羊头肉只有一秋的生意。

      小贩肩挑一个大扁箩筐,筐上设大圆木盖,木盖中分为两块,揭开半盖,翻转来就是砧板。它比卖猪头肉简单,整只羊头,一劈为两,脑、眼、舌都可单独来卖,两颊肉分开零切。羊头也可以整只或半只的出售。羊头两颊的肉称为“脸子”,舌称为“芯子”。半只脸子不过用二十几个铜板,芯子只要十几个铜板,羊蹄和蹄筋最便宜,二个铜板就可买一只羊蹄,或一小碟蹄筋。肉随便几个铜板,都可以零切。羊头肉滋味全淡,只靠小贩特制的一种香盐。如果用普通盐,或酱油是绝不相宜的。这种盐好像有茴香、桂皮的综合香味,但不浓烈,颜色呈青灰,与清淡的羊头肉配合极为谐调。这种香盐不是装在瓶里、罐里,而是装在一只挖空了的长长的牛角里。牛角的根部锯开,中空,用木塞塞住。牛角尖处钻一小孔,盐从小孔中喷洒出来,散在肉片上,其味鲜美。羊头煮得不烂也不硬,极耐咀嚼。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小贩所特有的高超熟练的切肉手法,比卖猪头肉的还要出神入化。

      卖羊头肉小贩切肉,蹲在平地,由买主拣一只羊脸子议好价钱,开始切肉。切肉的刀也是面大刃薄,寒光耀目。假使你只买几个铜板的羊脸子,但见它刀锋斜下,喳喳有声,肉片翻飞,堆积一处,都是大小如一,其薄如纸,显得很丰满。如果买全只脸子,切法绝不偷工减料,草草了事,照样片片切得大而且薄。更有妙处,顾客买全脸子,要求不要带皮切。但见他刀锋联翩而下,近皮处刀锋一转,只有肉片,毫无皮的痕迹,一只脸子切完,交与买主一张完整无损的脸皮,随你怎样去吃它;如果要求带皮切,则切出来的肉,片大肉薄,带皮的底部,一点不著痕迹,可是数量明显增加。这就是卖羊头肉小贩的切肉艺术。这种手法,不但靠工具得手一一刀快,技巧熟练,而且还要靠有耐性和对顾客负责的态度。至于肉片之薄,其中带筋之处,透明程度好像云母片。早上,在门口买几个铜板的羊头肉,立在旁边看他切肉,耳听“喳喳”之声,真是一种畅快的享受。

    • 家园 二二 熏鱼儿

      大约五十年前了。于友人案头看到一首七绝,语意是咏孕妇生理现象的戏笔。诗日:

      芭蕉新绿上窗纱,

      梅子流酸龋齿牙。

      三日恹恹愁病里,

      堆盘怕见“俏冤家”。

      原注:“俏冤家”为猪头肉,吴门陆稿荐所制最佳。当时颇以此名为怪,后阅清梁绍王《两般秋雨盒随笔》,其中“市井食单”一节谓苏人称猪耳朵为“俏冤家”,始知吴中果有此怪名。但南来尝遍苏沪的猪头肉,总觉得没有北京街头叫卖的熏猪头肉,即所谓“熏鱼儿、炸面筋”别有风味。

      猪头制不得法,腥恶难以入口。但北京街头小贩自制一种熏猪头肉,滋味绝佳,比起酱肉店的酱猪头肉好吃得多。叫卖时,有个最大的特点,绝口不涉猪头肉,而是大声吆喝:“熏鱼儿来,炸面筋!”熏鱼、炸面筋虽然也是这种小贩熏制食物的一种,但并不常备。熏鱼只在黄花鱼上市季节和对虾一起熏制,其他河鱼、海鱼都不熏制。炸面筋要炸后再熏,虽无季节性,但要二道工序成本高,利润小,小贩也不常制。只有品种极丰富的小贩才聊备一格。主要品种乃是猪头肉和猪内脏。可是叫卖时绝口不说猪头肉,买主也不说买猪头肉,只说:“买熏鱼儿去”。这种叫卖,不愧是个“暄宾夺主”的典型。

      卖熏鱼儿的在北京很普遍,四季都有,只是冬季天寒,销售量小,略少一些。其制做手法和组织有明显不同的两个系统,各不相混。一条是沿街叫卖的小贩,制做的地方叫熏鱼作坊。一般总是几个同业合作,同租一块地方集中熏制,做好各自分路叫卖。小贩的制品精致、考究,讲求清洁,滋味也好,特别是切肉的手法,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另一条是街头摆摊的,多设在小酒馆,小饭摊或集市庙会之间。熏制的手法,比较粗糙,味道也较差。切肉更不讲究,连刀乱斩,厚薄不均,外表就使人不生好感。所以讲究吃猪头肉的人,一定要吃串街叫卖的,摊上的猪头肉绝不去问津。

      串街小贩背一个椭圆形红漆木柜,上加方盖,方盖翻转来就是切肉的砧板。木框擦抹得干净光洁,毫无尘垢。虽然使用多年,红漆已脱落,但还是整洁清爽。猪头肉零售零切,按斤两计算。肉只煮七成熟,再用松木屑熏制,表皮上红曲着色,红皮白肉,色泽鲜明。吃起来不感到油腻,而是香脆爽口。这种小贩,人人都有一套精练的切肉手法,所用的刀,面大刃薄,锋利无比。整块猪头肉在手,刀锋所及,片片都是精肥兼半,其薄如纸的肉片。有的精肉地方带筋,片出的肉,在有筋的部位可以透明。由于切得薄,面积大,虽只买几个铜板的肉也显得数量很多。肉片纷飞。耳边只听到刀落板上嚓嚓作响,听起来数量很多。立在旁边看他切肉,但见他浑洒自如,一柄刀得心应手,有节奏感。吃这种小贩的猪头肉,滋味既好,又有欣赏之趣。

      卖熏鱼的柜子,品种之多,可称丰富多彩。除猪头肉分部位外(舌、耳、眼都可分开卖,颊肉零切),其余还有心、肝、肺、肚、脾等内脏。还有一种用猪直肠灌团粉的灌肠,脏气很重,但价廉也很易销。最好的要算熏脑、熏舌(称口条),还有猪的冠状动脉(称心宝盖)、食管(称食芯音歇儿)都别有风味。除猪肉类以外,炸面筋、熏豆腐干、熏鸡蛋也是常备品。值得一谈的是它的代表名称――熏鱼。春天黄花鱼上市,小贩开始制熏鱼,小黄鱼肉松易碎,蒸七八成熟,用两片剥皮秫秸芯,上下夹紧,细绳缚好,上火熏。熏成后,鱼肉收紧,不虞破碎。表皮金黄,有浓烈的松烟香,用手掰食,过酒极美。黄花鱼下市,改熏明虾。明虾因为是以两只为单位出售的,所以在北京也叫对虾。当时在北京对虾是通大沽口运进的时鲜货,都很新鲜。上等品只只大逾七寸,虾的全身青绿有光,次一点的也有五寸大小。卖熏鱼的小贩只能用次等的,但也都选青绿新鲜的熏制。熏对虾也是用两片秫芯,将两虾头尾颠倒着夹在一起,呈椭圆形。熏对虾的滋味,比熏黄鱼更美,虾脑尤为鲜腴,是卖熏鱼小贩的最高品种。夏秋之交,小贩的肉柜最丰富,还带售熏童子鸡,那就更高档了。卖熏鱼儿的,一般出现在下午三四点钟,正是吃晚酒和点心的时间;也有卖宵夜的,半夜十一二点钟,一觉初醒,能听到小巷深处的叫卖声。在冬天,因天寒地冻,卖熏鱼的小贩也不常做这项生意了。

       

    • 家园 二一 酱昧三绝――酱肘子、酱羊肉、酱牛肉

      北京有些名店,以善制酱肉出名,而且猪肉、羊肉、牛肉各有名制,都有一定的制做历史,积累了高超的制做经验。它们是西单牌楼天福斋、前门外户部街月盛斋、前门外门框胡同复顺斋。特别是天福斋的酱时子,不论是酱色、口味、酥香程度都有特色。老主顾从色香味几方面一观察便知是不是天福斋制品。北京酱肉店虽多,每一家大的猪肉杠(在猪肉店中,因将收拾好待出售的半片猪肉挂在大圆木杠子上,所以称猪肉店为猪肉杠。)下午也都售制酱肉,但是从没有一家能够与天福斋相比。

      制酱肉主要技巧可能在于火候及配料。像天福斋酱肘子,它的酱色合度,红黑带油亮光。火功好,酥烂适中,刀切则可以成片成形,入口则极酥烂。像酱羊肉、酱牛肉得力之处,一定在于“老汤”。这三家各有百多年历史,老汤也必定新旧交替,愈久愈浓,自然也就发挥独特鲜香之味。月盛斋的酱羊肉和复顺斋的酱牛肉,不必讲它味有多美,单就其烧肉时发出的香味而言,触鼻所及,有时方圆里许之内都可闻到肉香。

      月盛斋的酱羊肉,色泽鲜明,肥美酥腴,切出来像花糕一样,肥瘦相间,香味扑鼻,是色、香、味三者兼到的佳味。所以远近知名,外销甚广。

      复顺斋酱牛肉则更使人难忘。牛肉与羊肉不同,不易烧得酥烂。一般店铺出售的酱牛肉烧不透,肉质粗切开色红,很少酱味,有的部位脂肪过厚,一刀切下全是黄白色的牛油,很少照顾到肥瘦相间的颜色。复顺斋的酱牛肉全无此弊。肉块不过大,烧得又酥又透,颜色深绎,切开来总是精肥合度,而且具有牛肉特有的乳脂香。一般吃酱牛肉总是切片,以之下酒或用烧饼夹之而食。干巴巴的用它下饭,是不相宜的。唯独复顺斋的酱牛肉最宜下饭,因为它人口滋润,不干燥,切出来成块,满口乳肉香,极易与米饭融合。我十三四岁时,周未或课余常到大栅栏唯一的电影院大观楼看电影,怕赶不上晚饭,总在门框胡同买一角钱复顺斋酱牛肉回家,用它下饭,任何别的菜都不需要了。奔波半世,所到各地,还没吃过有如这两家高质量的酱牛羊肉,直到斑斑垂老,现在想起来,还是余香满口,使人梦寐难忘。

      酱猪肉在北京虽然很普遍,有些很驰名的店还各有特长,但制做酱肉,谁家也做不过天福斋。天福斋的酱肉,制法是来自苏州。而我在苏州、上海所吃出名的陆稿荐酱汁肉,甚至无锡的肉骨头,虽有风味,但都比不上天福斋酱肘子。在北京,酱时子是各家都做,而且各家有各自的名产,但谁家也不敢和天福斋比酱肘子。天福斋酱时子除零售外,本地人多用以送礼。原只出售,外形整齐美观,皮色光润,呈紫酱色,切开红白相间,可是一触动,已达到酥软如泥的程度。用北京的家常饼夹天福斋酱肘子,再佐长安街天源号八宝酱菜,真是一种味美绝伦的食品。若用刚出炉的叉子火烧夹酱肉,也是小吃中一绝。以上提到的酱牛羊肉和酱肘子,称为酱味三绝,当之无愧。

       

    • 家园 二十 烧羊肉――附白魁

      北京习俗,爱吃羊肉。每日两餐羊肉的比重大于猪肉。因季节不同各有不同的烧煮方法,也有许多引人入胜之味,烧羊肉就是其中之一。清初,海宁诗人查慎行乡居时,对羊肉深恶痛绝。晚年到北京居官,一宵之尝,对羊肉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此可见北京羊肉的感染力。

      吃羊肉以秋冬为多,立春以后春草未生,又在育种季节,羊多变瘠,肉有膻味,吃的人比较少了。到立夏后,草已茂盛,育种季节已过,羊肉味道也转好了。立秋开始,羊肉旺季到来,羊头肉、酱羊肉、烤、涮羊肉陆续上市,而烧羊肉最早、立夏上市,秋后反而落市了。

      北京的烧羊肉,腴美香酥,制法只限于北京,别处没见过。家庭也不宜自制,只有羊肉馆和羊肉床子专烧此味。所谓“羊肉床子”是羊肉店的专称。过去北京,羊肉店多为回族居民经营。早市自家杀羊,切肉的肉案象一张木床,因此有羊肉床子称号。这种羊肉床子为居民日常所需,几乎大小街巷都有。除了极小的店以外,几乎每一家到夏季都制烧羊肉,不过口味好坏大有区别而已。最早出名的烧羊肉店家,要数东城的白魁,老北京全晓得。

      白魁是人名,回族,在清乾隆年代于东四牌楼隆福寺街开设东长顺清真饭馆,到现在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了。它是以烧全羊出名的,后来虽几经易主,始终保持白魁烧羊肉的烹制技术,所以店号一直称“白魁”。这家烧羊肉所以出名,一是因为所用配料考究。据说烧肉用的茴香豆寇香料有二十多样,按不同用量加在汤里,采用老汤,所以羊肉味道醇厚;其二是自己养羊,羊肉肥嫩,全部采用阉公羊。不受季节影响,饲料也有一定特点,每到二月就上市了。

      一般羊肉床子的烧羊肉,当然没有白魁那样考究,可是使用老汤之法,家家遵守。因此烧羊肉总有特殊风味,而且家庭无法烹制。所谓全羊,就是全只羊都可使用,等于全羊下锅,出售时按质论价。羊头、羊脖子(颈)不零售,必须原只买去;羊排插、羊腱子、羊蝎子(羊脊椎骨剔净带有余肉和骨髓)分块出售,也不零切。羊肉是最腴美的,可以零切。此外心、肝、肚、脾、肠统称杂碎,以零切为主,价较廉。羊蹄用两个铜板就可以买到一对。最有风味的羊头,有脑、有舌、有眼、有耳,自己切割很有趣。全羊各味,不论是下酒,是夹在芝麻酱烧饼中,还是拌面条,都是夏季很当令的食品。

      烧羊肉出售时买肉的人可以要求回锅油炸一下,不过要达到一定价格,一角钱以下是不肯回锅的。油炸的烧羊肉,外焦里嫩,香腴可民味道更佳。其次是卖肉同时奉送肉汤,肉汤又鲜又香,买十个铜板以上的肉或杂碎,可得肉汤一小碗,多买多送。如果买一只羊头,或两三角钱的烧羊肉,可得原汤半锅,用此汤浇面,或煮豆腐,是最鲜美实惠的佐餐之物,为北京土著人家所常食。有些劳动者,干了一天活,傍晚来到蒸锅铺门前,下一斤面条,借一只碗到羊肉床子买二十个铜板烧羊肉(约五分钱),讨一碗汤浇在面条里,伴有几只大蒜头,价廉物美,是一顿非常实惠的晚饭。一般家庭人口简单,夏天晚饭也常用此法,省钱省事,极为普遍。

       

    • 家园 十九 夏令时鲜

      北京近郊以及一部分市区都有水域,适宜种植水产,平时所吃的菱、莲、藕、芡不少,取给于市内外。

      北京过去每值夏季,莲藕等时鲜很易买到。比如到十刹海去玩,总要带回一两把莲蓬,此外芡实,也是北京过去日常所喜之物。

      北京附近所产的菱,为六角菱。实小皮薄,不能和江南的枫菱和嘉兴的南湖菱媲美。但上市较早,阴历六月初就开始上市叫卖了。端午节后,水果淡季,杏李已过,桃子未熟,初次听到胡同中叫卖老菱的声音,有亲切的季节感。菱虽小,但菱肉壮实,熟食、鲜食都很有风味。北京卖老菱的小贩臂挎一荆筐,上盖蓝布,用大蒲叶一包包地包好鲜菱或熟菱,不论斤,成包卖。当时一包不过三五个铜板。买好一包,卖菱人打开包,替你一只只的用夹剪从中间劈分为二,吃时只要一捏,菱肉就出来了,免去小孩子用口用手剥撕之苦。这是北京小贩处处方便

      顾客的特点。

      鲜莲子、鲜藕约在立秋前后上市。北京湖塘不少,有些人很喜欢等新采上河的买来剥食,清香无比。鲜莲子上市后论把出售,一把或八只或十只扎好,大约二三十个铜板,便宜时十几个铜板,等于三四分钱就买一把了,鲜莲蓬是小贩沿街叫卖的,鲜藕只在水果店才有,小贩是不卖的。鲜藕取当年新藕,切片蘸白糖吃,鲜嫩、脆甜兼有,如果用冰镇后再吃,更是爽隽。

      芡实,北京称老鸡头,因它的全型确实象一只老雄鸡头。剥下的芡实称鸡头米,过去北京人几乎家家爱吃,比瓜子、花生还要受欢迎。六月底七月初上市后,小贩天天有叫卖的:“老鸡头啊,才上河啊!”贩者挑一大稻草篓。芡实有老、嫩、二苍之别。老者绿中带紫,嫩者浅黄,只有二苍呈碧绿色最中吃。芡实在江南,嫩者有人取以作羹,老者只有晒干作米,或为药店所用,一向不大为人重视。可是在北京,是夏日最美的闲食。

      芡实被称作鸡头,确实太像了。大小如拳,生了六瓣尖嘴,尖端呈碧绿色,每瓣都可以揭开。肉皮紫色,梗部似莲梗,如鸡颈。全身苍色,生长着尖锐如针的刺,如果不慎被刺入皮肤,有似蜂螫的感觉,非常疼痛,不及时处理易溃烂。所以剥芡实米要特别当心。芡实米粒如珠,嚼起来有韧性、有水产物的清香。特别是“二苍”的韧中带糯,特别好吃。沉李浮瓜都缺乏它的隽永之致。可惜我已五十年不尝此味了。

      北京地区夏令时鲜,除以上所述的菱、莲、藕、芡以外,在山区还有鲜核桃、栗子、榛子。这里只着重谈一谈鲜核桃。

      鲜核桃是山区特产,和栗子、榛子同为山果。北京附近所产可以吃到鲜的。干鲜之间的分别,好象鲜荔枝与干荔枝之间的区别,风味相差悬殊。鲜核桃外形很美,皮色碧绿,比橘皮薄,但很坚韧。去掉外皮,才是硬壳。硬壳虽干鲜之间无别,但内部桃肉干鲜之间大不一样了。鲜桃肉一层内衣呈浅黄微带碧色,容易剥下,肉色洁白,极嫩极鲜,超过鲜菱。鲜中又带清香,比干核桃好吃得多,也没有干核桃肉那种油滞味。夏天把鲜莲于、鲜藕片、鲜菱和鲜核桃剥净盛于大碗中用纱布盖上,下面用碎冰块冰镇,称为冰碗,以之佐酒为夏季时鲜妙品。大饭馆、饭庄酒席上也有用此味的,其中以鲜核桃最好吃。

       

    • 家园 十八 羊肉热面及其它

      过去北京市面上有些季节性的午后点心,平时没有,只夏季有,顶多延续到初秋。那就是羊肉热面、蒸烫面饺儿和蒸儿又炸。

      羊肉热面的吆喝声,一般出现在夏天下午。西晒的太阳炎威已减,院子里出现半庭荫影的时刻,就听到胡同深处“羊肉啊,热面哎!”的叫卖了。味虽不佳,但有特点。面条用的是杂面。这是北京中下层居民常食用的杂粮之一,绿豆粉压成的面条。这种面颜色灰绿,无凝性,入口易断,且有一股豆腥气。不过价廉,只有白面条一半价格。羊肉是带骨煮汤,汤色又浓又浊,呈咖啡色,面上一层油脂浮起,浇杂面易于吸收油水。熟羊肉按买主意,切多少钱都可以,切好另放在杂面上。也可以光吃面只浇汤,不带羊肉。作料除醋、辣油之外,有一种特制的醋渍酸菜。这是用小白菜做的,切碎放在面内,可以冲淡油气。由此可知这种羊肉面是肥腻不堪的,由于油多,面盛在碗里长久不冷,所以叫羊肉热面。不知为什么大热天这种热面会成为应时小吃。

      烫面饺子,则是夏天质味俱佳的一味点心。可是价钱不便宜,卖烫面饺小贩,一般都具有善于调味的手艺,石则不会去经营这种食品。小贩的烫面饺有时高于饭馆所制,他调的馅子很考究。我十三四岁时门口有一个卖烫面饺的小贩,推车出售,现做、现蒸、现卖。常备的有口蘑肉馅,还有韭黄、西葫芦、白菜等等,比馆子备货齐,口味好。这个小贩手艺高超、动作敏捷,工具清洁讲究,馅子新鲜。到秋季还可以特定蟹粉、虾仁的馅子,真可算是高质量的。至于其它卖烫面饺的,不过是一般蒸饺,价钱也便宜得多。

      还有一种比较粗糙的叫“蒸儿又炸”。这是他吆喝时的代名,实际上是蒸饺再锅贴。所以是又蒸又炸。叫卖声是:“蒸儿又炸来!油儿又白搭!老倭瓜馅儿!”这已包括全部品种和做法了。所用的馅子一般为老南瓜擦丝,没有肉,油水也少,可以说咸而无味,包出饺子蒸好,在油锅上回炸,说是炸,实际是放点油煎一煎,借一点煎味,掩盖本身的寡味,但价钱是便宜的,一个铜板可买二只。

      以上这些吃食,都是有季节性的,对当时居民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些虽然并不好吃,但却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 家园 十七 十刹海小吃

      提起北京的十刹海,对北京土著来说,是非常亲切的。过去,三海还是禁地的时候,在夏天,城内居民想找一处消夏游赏之地,实在不易。有的太远,有的已荒废不葺。只有十刹海地处闹市,密迩民居,消暑纳凉,确是城内不易多得的所在。久而久之,商业丛集,变成消夏的集市了。

      十刹海整个水域,元时统称海子。前部紧靠北海宫墙,东傍地安门,这是十刹海集市所在地。中部称后海,这部份风景绝佳,且多大邸宅。再斜向西北,通过德胜桥,就是积水潭了。

      十刹海这一部份,面积不算大。地邻闹市,沿堤尽种垂柳。一到夏天,浓荫蔽日,清风徐来。湖塘中遍种莲藕、菱芡,盛夏时,近水一片嫩绿。荷花盛开,围绕这一带的马路、民居都浸沐在阵阵荷香之中。可以说是清韵袭人,尘氛都绝。近堤浅水之处,芦荻丛生,蒹葭覆岸。一到秋天,充满了萧萧瑟瑟的清肃之感。自辟为集市以来,开始可能还好,有一点纳凉之趣。后来集市中百戏杂陈,锣鼓喧天,游人摩肩接踵挤来挤去。其引人之处,就是茶棚茶座。此外还有本湖塘所产的莲藕,现采现卖。以及十刹海独有的几种小吃,为它处所不见。

      十刹海茶棚,都设在柳岸荷丛之间。用芦席架起一座座高于堤岸的棚榭。下面是坚木支架,插在河泥中,上铺木板,顶盖芦席,好像一座座傍水高台。高台边缘,伸向水面,俯视荷塘,均在眼底。这就是十刹海茶棚纳凉“胜境”。芦棚虽设备简陋,内部布置也还舒适。考究一点的,一律用藤椅,桌上铺白布,光吃茶价格也不贵。这种茶棚沿堤大小不下十余处,座客常满。下面谈谈十刹海独特的小吃。

      据说苏造肉来自清宫,是清官里一味家常菜。清亡后,由原来厨师将此法传到民间,从此北京有了苏造肉。至于为什么叫“苏造”,开始我以为是苏州传来的方法,及至目睹,乃是一锅猪内脏大杂烩,想来可能是酥造的意思,即煮烂煨酥的造法。

      煮这种肉,据说用二种汤。一是老汤,二是苏造汤。老汤是煮肉原汤,用后去油封存,可以逐日逐年递进使用。用时逐日加入新水,佐料,新老相杂,愈久愈浓,味愈醇厚,故称老汤。北京有很多出名酱制品多用老汤。苏造汤是用药物香料加酱油等配成的汤,也是逐日加进新料更替使用。据说它的药料、香料配方,原有春夏秋冬之分。主要药料不过是丁香、肉桂、甘草、砂仁、广皮、桂皮、豆寇之类。用老汤煮肉,用苏造汤煨透,就是所谓的苏造肉了。

      苏造肉的原料不外猪肉、内脏。举凡肝、肠、心、肺、肚煮在一起,琳琅满目,全摆在锅边上,任人选择,按量论价。然后脔切成小块,浇上原汤,放上佐料,佐酒或与叉子火烧同吃,是十刹海集市上的一样名菜,喜欢吃的人,视同珍馐。目前在北京尚有此项食物。

      十刹海集市卖苏造肉的也是设在席棚内,象个小饭馆。有酒有菜,还兼做一种“肉饼”。这种饼我在其他小饭馆里也没见过。它是以肉馅和蛋皮间隔嵌在面饼之间,做成多层肉蛋的厚饼,用重油煎透,按斤两出售。油水足,焦香带软,兼有蛋香及饼香,很好吃。

      这些小饭馆的席棚,多设在人行道之西,席棚背后就是直射的西晒太阳。正当盛夏三四点钟,坐在热气蒸腾的席棚中,吃着肥腻腻的猪内脏,喝着辣嘴的烧刀子(高粱酒),挥汗大嚼,不是一般体质的人所能享受的。

      莲子粥。十刹海另一特点食品是莲子粥。粥用糯米烧得浓淡得宜,粥内的莲子粒粒可数都浮在粥面上,再点缀上各种蜜饯。加糖,香滑甜糯,灿然可观。所以称为八宝莲子粥。因为是暑天,不用热粥,大多温凉适口,吃下不会出汗,所以很出名。开始是个挑担的,后来发达,也搭棚设座,兼营外送了。在茶棚中吃茶,可以叫来吃。不过价钱可观,当时一小碗要二十枚,大碗三十枚,合六七分钱了。三十枚铜板相当于十五个烧饼的价钱,不是一般市民所能负担,因此不像豆汁、灌肠等大众化食品受欢迎。

       

    • 家园 十六 水爆肚――附大酒缸

      水爆肚是具有独特风味的北京地方性小吃,下酒极佳。可是以独酌、小饮为宜,不适宜醵饮大嚼,所以大小饭馆都不备此味。唯有小酒馆、小吃摊,才有水爆肚出售。

      羊肚的一般吃法,除煨汤以外,唯有爆之一法。爆分为油爆、水爆。就是以高温旺火一汆即起,取其脆嫩。稍一过火,就凝而不脆无法下咽。油爆是饭馆、饭庄的做法,水爆则为市井小贩的拿手活儿,各有各的特技。现在我只谈水爆肚儿。

      水爆肚只适用羊肚,牛肚除百叶以外,不宜水爆。因为质厚易韧,汆的时间稍久就不能吃了。只有羊肚组织细软,可以水爆着吃,而且洗净后洁白,不象牛肚黑灰暗淡不耐看。

      爆肚摊把羊肚分成四个部位,定以专名。紧接食管第一部份,是瘤胃部位最大,上有毛巾一样的小肉瘤,俗称肚板。肚板有两大块,两块相连之处有一条较厚的肉峰,最嫩,称为肚领。肚领去皮只用内部净肉,又白又厚称为肚仁,是最好的部位。第二部份是形如连环方形的蜂窝胃,称为肚葫芦。第三部份是重瓣胃,有如一页一页折叠的布片,称为“散旦”,也可叫百叶(牛肚只有这一部位能爆着吃),除肚仁外,这是最嫩的部份。第四部份是刍胃(这才是一般哺乳动物的胃),俗称肚蘑菇,大概是指它又滑又软而言,接近肠部的一段较细小的叫蘑菇尖。最贵的是肚仁,其次百叶、蘑菇,以肚板最便宜。卖时按客人指定的部位论价下开水中爆熟。爆肚的汤只是开水加葱丝、花椒,本身无味,全靠作料。作料以芝麻酱为主,非此不香。其次酱油、辣油、香菜(芫荽)、葱花、乳腐卤为辅。爆肚下锅时一次用量不宜过多,每次只有半小碗,二两左右。因为肚爆好要保持脆嫩,所以必须及时吃完,稍冷即回生,时间一长,就老不堪嚼了。

      《天咫偶闻》曾讲到,京师酒肆有三种:一为南酒店;一为京酒店,别一种为药酒店。前两种我小时候还赶上过;前门外聚宝号为南酒店,能吃到真正绍兴酒。京酒店如西四北大街柳泉居,确是山左人所开设,也有多种好酒。而本地最小的酒馆,俗称大酒缸。虽供堂饮,只是不设正式座头,也不备很多下酒菜,酒客如欲小酌,可以利用店里埋在地下的大酒缸盖上当桌子用,搬个杌凳坐下来小饮。久之,大酒缸就成了合法酒座。

      大酒缸多供应高粱烧酒,质量高,酒客不少。只是没什么下酒的菜,于是一些小贩聚在大酒缸门前叫卖猪头肉、馄饨,甚至花生、瓜子等。爆肚正是最佳佐酒之物,所以也多在大酒缸门前设摊。

      在北京最出名的爆肚店铺,要数东安市场的两家,一家称“爆肚王”,一家称“爆肚冯”,都是清真店。此外,城里各处都有爆肚摊,很受人们的欢迎。

      由大酒缸的爆肚,我又想到刀削面。刀削面是山西省的小吃,大酒缸也有附设刀削面的。这种削面师傅的技术极高,一只大面团、几乎高三尺,抱在怀中,右手持小刀,立在锅前,用小刀自上而下一条条向锅内削面,刀锋过处,面条联翩下水,使人眼花镣乱。削出的面条长短如一,厚薄均匀,吃到口中,又滑又凝重。汤也清而不浑,毫无黏滞,与北京人的抻面(拉面条),可称双绝。不必吃,只在一旁看一看,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我是喜欢北京大酒缸情趣的,每当夏日傍晚,残暑初消,微风轻拂的时刻,或是深秋薄暮,冻云四合,瑟瑟秋风的时刻,工余晚归,找一个冷落街上的大酒缸,酒客不多,耳边没有酬酢之扰,拇战之声。买一包花生米或是一碟煮毛豆,小酌一番,所费无多,别有一番情趣。

       

    • 家园 十五 酸梅汤

      酸梅汤是北京传统的冷饮,历史悠久,制法考究,滋味醇厚,远非目前一切西式冷饮可比。名店、小贩都喜制酸梅汤。叫卖的方式奇特,不是吆喝而是敲冰盏儿。

      冰盏儿,又叫冰碗儿,是北京夏天叫卖冷饮用的一种独特的工具。所谓冰盏儿是两个直径约二寸的黄铜碗,底浅,边厚,上下两只碗相叠,用一只手撮弄两碗相击,发出清脆而响亮的铿锵声。声传很远,敲击出一定节奏,非常悦耳。有些经营杂货挑儿的小贩,不制酸梅汤,只卖些玻璃粉、酸枣汤、雪花酪之类,也有用敲冰盏叫卖的。大杂货挑儿在蜜饯、干果等收市了,换上酸梅汤,则一定要敲冰盏儿。就连果局子门前卖酸梅汤,也敲冰盏儿。

      酸梅汤制法考究,一律用开水泡制,原料是干果店的干梅子名酸梅,中药店称乌梅。要用冰糖,加桂花卤、玫瑰卤发挥香味。绝对不用生水,也不能用糖精。售者必须标明“熟水梅汤”,当然大店是有此保证,小贩难保,但味道必不佳。大店中制成的梅汤,灌入白地青花的细瓷大瓷中,周围镇以冰块(切忌直接放冰块入汤),包裹严密,要保持一定凉度。其汤色有两种,浓的色如唬琅,香味醇厚,淡的颜色淡黄,清醇淡远。酸梅汤醇香,质纯,其味能挂喉不去,其凉镇齿,一杯入口繁暑都消。是北京旧日唯一的消暑佳味。

      北京酸梅汤最有名的是琉璃厂信远斋,再就是前门大栅栏九龙斋。信远斋所制的梅汤浓配如醇酒,色深是浓的代表;九龙斋所制的梅汤是淡的,味更清远。据说清末西单牌楼附近有一家小摊,称秋家梅汤,色在浓淡之间,味更醇正,可惜早已不存。除信远斋、九龙斋两家外,我只觉得西四牌楼隆景和南货店所制梅汤,在浓淡之间,其味足称。

      在卖杂货的小贩中,我在前几节提到过一个叫作“大个儿”的人,他在夏季杂货车中自制梅汤,可与名店媲美。每到夏季傍晚,听到门口冰盏儿铿锵声,大家寻壶觅盏齐呼:“买大个儿去!”他的梅汤就是那种浓淡之间的颜色,味道很纯正。我离开北京到了上海,只见过大世界附近的一家名叫郑福斋的北京糕点铺,的确是北京正宗店铺,所制糕点、茶食直至酸梅汤都不失为北京传统之味,可惜在十年动乱之后,传统丧失,店虽仍在,其形质已全非,早就没有北京制品的痕迹了。

       

    • 家园 十四“闹块尝啊!”――西瓜、香瓜

      北京在小暑前后西瓜上市。香瓜,又名甜瓜,比西瓜上市大约早半个月。卖西瓜都以包开包换为号召。北方瓜大,一只西瓜二三十斤不算稀奇。叫卖声简单扼要,只强调包开包换这一特点,喊出:“管打破啊……西瓜来哎!”在街头摆摊,叫卖零切西瓜的声音可就复杂多了。每当炎夏庭午走在马路上,或较小街道蔽荫之处,时常听到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吃来!闹块尝啊!一好大的块儿嘞!”有时吆喝声很长,形容同很多且富于表现力。这种零售西瓜摊,设备也很整洁,木板上架着切块的西瓜,上盖纱布罩,台上铺着蓝布,洒满了水。大板刀放在案上,未开的西瓜堆在地上,看了使人感到清凉。

      香瓜又称甜瓜。品种各处不同,北京的香瓜仅我所记得的就有五六种之多。最有特色的如下几种:

      苹果青。皮色淡青,好象青蕉苹果,皮薄,肉的颜色与皮色一致。香味明显而冽,其甜如蜜,又嫩又脆。但是真正的“苹果青”不可多得,皮色青的不一定是这个品种。

      蛤蟆酥。瓜的皮色有如青蛙,条纹明显深处墨绿,浅处淡青有斑。从头到蒂,纹理分明,真象一只蛙。所谓酥,是指它肉质极松脆,又嫩,水份又多,到口即酥之意。过去北京人吃瓜,不用刀切开,只把瓜擦净后,用手指甲在瓜的顶部划一半月形裂纹,将瓜轻轻一拍,瓜即由划痕处了裂为二,见籽已离肉,保证是熟瓜。如划痕用力而瓜不开裂,瓜是否熟透尚成问题。卖瓜的人,就用此法开瓜,以保熟保换。

      倭瓜瓤。大都有金黄色的内瓤及瓜络。这种香瓜内瓤就具有南瓜(北京人称南瓜为倭瓜)的金黄色。皮是墨绿色,有的条纹不明显,有的没条纹。去皮后肉色淡青,可是它的瓜络及籽却是黄澄澄的南瓜色。这种瓜是三色:皮绿、肉青、芯金黄,而肉与芯接触处也是由青转黄而成金色,非常鲜明娇艳。吃口酥嫩无比,酥的程度,可以一弹即破,超过蛤蟆酥,可是甜脆不如。

      羊角蜜是洁白如玉的瓜种,羊角疑为羊脂之误,形容洁白如脂。这种瓜,瓜形虽小而皮薄如膜,肉嫩如水,甜如蜂蜜,味似玫瑰。外表洁白莹润,称为羊脂蜜,确非虚誉。香瓜上市时,白瓜虽多,但真正羊脂蜜并不多见,买时必须识货,否则外形虽似,内质全非,就上当了。

      老头乐。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是老年人所喜欢的,这种瓜,又大又圆,绿中带黄,瓜肉起沙如粉未,不香不甜,人口即可下咽,但并不好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十三 初夏水果

      北京春夏之交,正是水果淡季。南方有枇杷、杨梅,北方只有杏子。但北京的巴达杏,可称压倒南方的佳果。

      巴达杏。北方的杏,有似南方的梅子,从青翠的初实就吃起来了。由于同样太酸又有清香之味,北方用净糖熬成蜜调食;南方用白糖加热制成糖粉裹在梅子上称白糖梅子。都受小孩子和嗜酸的人欢迎。杏成熟后由青变黄,甜、酸、色泽都不同,这时就分出品种的高低了。

      巴达杏色白、实大、味香、汁甜,特别是杏仁,又甜又脆毫无苦味。我始终也不知这种杏源出何地,只在北京吃过,其他地方从没见过。从不同记载中也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不能肯定是否巴达杏。宋朱弁《曲情旧闻》多记金时燕京附近的佚事,中记一条云:

      巴揽子,如杏,核色白,扁而尖长。来自西善,比年近畿人种之,亦成林……

      所记很象巴达杏,特别是“核色白,扁而尖长”一语,更近白杏。另外王渔洋《居易续录》也有一节说:

      异物汇苑记巴旦杏出哈烈国,今北方皆有之。京师者,实大而甘。……其仁甘可以佐俎。

      所谓哈烈国可能传闻不详,但与朱弁所言来自西蕃一语相近。至于说“其仁甘可以佐俎”,更属巴达杏的特长。

      巴达杏,又称白杏。实大如橘,色白,有浓厚的桂花香味,室内如放一盘大白杏,满屋皆香。吃起来无渣无络,水份多,入口淋漓,来不及下咽,与水蜜桃相比毫无逊色,杏仁又大、又扁、又甜,北京叫大扁儿,炒货店的椒盐大扁儿,是酒席上的珍品。

      此外,初夏水果不过是樱桃、桑椹而已。

      长柄樱桃,鲜红圆润,南北都是一样。它的形象可说是玲珑有致,有的三四蒂参差交结,形如贯珠,尤为喜人。它的正名应该叫朱樱。在端午节前后,小贩挎篮,叫卖樱桃、桑椹,用新采下的梧桐叶或其他大树叶,碧绿的新翠上面放满朱红的长柄朱樱,鲜艳宜人,极宜观赏。

      另一种比朱樱稍晚上市,北京叫山豆子。也是樱桃的一种,正名为蜡樱。实大略尖,无蒂,色朱红而暗,没有朱樱的透明感。这种蜡樱,味稍酸,价亦便宜。表面长满一层细微的毫芒,肉厚,连核甚紧,不易分离。与朱樱的甜味不同,稍近杨梅味道。这种山豆子不登大雅之堂,只适宜小孩子买着吃。不过它供应时间长,但只有小贩卖,水果店是不备的。

      再就是黑、白桑椹。只为供应端午节,小孩子是不欢迎的。不过桑椹其甜如蜜,只可惜肉内藏籽,吃起来有多渣之感,与草莓一样,同有此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