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王爱面系列 之三】 吃(制)醋世家的秘密 -- 山而王

共:💬71 🌺7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王爱面系列 之三】 吃(制)醋世家的秘密

    我知道这回肯定有人要急了:你这什么世家阿?天下的吃的都被你家做了?朋友,消消气。我这世家是“世世代代做面粉的家庭”,“世世代代做辣椒的家庭”。手艺是祖传的,秘方可没有。关中哪个农家不是做的一手喷香的好面?照这个定义我们还是“种菜世家”、“养猪世家”、“织布世家”、“绣花世家”....得了,我打住了,您也别拿白眼翻我了。三千万老陕就出了我这一个能白活的,您也珍惜吧,要不您还不是好面坏面不分、拿辣椒籽提味?

    面要好吃离不开好醋。过去农民只有两样东西掏钱买:盐巴和药。别的都是自己做。有句话叫“做酒不成好做醋”,说的是这做酒和做醋工艺流程很象。但酒有酒曲(同音异字)醋有醋曲。酒曲也有叫酒药的。您要有了茅台老窖的曲和水,说不定也能在自家酿出茅台来。咱农民可没有什么讲究,尝着谁家醋好就跟那家婶子要点曲放柜子里预备着。

    做醋要几样材料:当年新麦仁(麦子脱壳),一点红高梁米,一把嫩香椿叶子。都洗干净了,香椿还要剁碎碎的,红、白、绿三样拌好上锅蒸熟。注意是蒸熟不是蒸烂。等这一大屉东西凉一凉,趁着热乎劲拌入醋曲,再拿干净纱布盖住。下面就该分到几个小屉上,一层一层上下分开地放到一个大大的醋瓮里。

    过上几天醋瓮里传来熟悉的好闻的味道,就知道这回醋是做成了。舀上一碗好水慢慢从瓮口浇下去,水就在每一层屉上仔细地吸取精华,再不慌不忙地凝成大滴,轻轻掉到下一层屉上。就这样一层一层地缓缓穿越,等来到瓮底那个小小的孔时,已

    经变成清香的醋了。小孔下面是一只碗张着期待已久的大嘴。

    这醋接下来还要根据浓淡用水调一下。调好的醋,闻着有淡淡的香,尝着酸而不刺喉咙,回味有点甘甜。绝不似老陈醋那般厚重,也没有商店的醋那股涩味。若把红油辣子比作铮铮铁汉,这醋就是柔情百转的姑娘。围住那雪白的面,他们二人一番轻歌曼舞,在小小的碗里调出天下无双的味道,让您回味不绝、欲罢不能。

    做醋的手艺已经快断了。自家做醋麻烦不说,常常费了心力醋却没做成。有时醋饼会莫明其妙地发霉,有时会发不起来,有时味道会不对。为了一块钱的醋,农家媳妇们也索性偷个懒让自家孩子去打点回来。如今农家又是种地又是做生意,媳妇们也辛劳。吃着买来的醋里那股子呛喉咙的醋精味,丈夫们也就最多皱皱眉。

    下一代,这八百里秦川怕不会有给舅舅拎瓶自家醋的外甥,也没有人知道这用完了的醋饼上锅一蒸,会是赛过话梅的美味。

    【原创 王爱面系列 之一】面粉世家的秘密 链接出处

    【原创 王爱面系列 之二】辣椒世家的秘密 链接出处

    【原创 王爱面系列 之三】吃(制)醋世家的秘密 链接出处

    元宝推荐:懒厨,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面:薄筋光;料:酸辣香!
    • 家园 要是找人来投投资研究研究就好了,至少可以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作为广泛流传的家庭传统也许消失是必然的,但作为一种“手工艺品”和旅游项目我觉得还是很有开发前景的,比如可以学习西洋的葡萄酒庄,让客人自己做醋,肯定很有前途!

      很多其他的传统东西可以类推!

    • 家园 哎,home made在欧美都是卖点了吧,

      国内的为何不在这个上面多动动脑筋,既保留了传统,也能赚钱。

      • 家园 还是市场没到吧。国外手工能卖出至少一两倍的价。国人怕还没那个雅兴。
        • 家园 市场我认为是一直有的,

          就看经营者有没有心思去发掘。换句话说,品牌意识不够。就拿吃的来说,从古至今,谁不好一个“地道”呢。现在单价上可能还卖不到国外那么高,但是中国人多,不是么。

          还有一个就是管理层上如何认识和保护。这个不知道欧美是如何做的。有什么政策法律。

          • 家园 您说到点儿上了。偶们给偶那至今土里刨食的大哥算过一笔帐:

            多承包/租点地,打眼机井,全部变水浇地。尽量用农家肥,照老法子弄。可是别人用化肥、药,他不用,这产量上不去。那就得打广告。而且在西安一带还不行,因为是传统面粉产地,竞争太激烈。那去高消费的大城市象北京、天津、上海,这广告费可不是小数目。

            偶们粗估计前期至少几百万。偶那老实巴交的大哥吓得就快给偶们跪下了。偶们一个个只出钱出嘴,他是怕把自家兄弟的钱糟蹋了。再说这里头弯弯绕太多,他一个农民哪儿弄得清阿。

            • 家园 一张口几百万还不把人都吓走。

              您那是要往大的做的方法。我去美国很多餐馆吃饭,点个home made的面包什么的,味道很好,也没见别人做什么广告,最多是在店门口挂个牌子,说这里卖home made bread, steak...

              老萨那个北京肉加馍也是这样。所以这里的重点是先走出去,做起来,培养意识。生意起来了,回乡一宣传,大家知道这个东西做好了能赚钱,自然就会把传统捡回来。做的人多了,某一家的做法消失了,也就不是大问题,因为自有后来人。这个东西本来就不求一致,就在独特上做文章。

              • 家园 先谢谢大家,就这热乎劲咱讨论一下:

                初期最低投资:

                深机井 - 10万

                地 - 旱地年40/亩

                肥、种子、其他 - 120/亩

                耕地、收麦拖拉机 - 先租吧,100/亩

                麦子 - 800斤/亩 (一般年成)

                如今俺们那儿麦子 4毛一斤,面粉1块一斤。

                按这价不算机井,每亩赚60块。其实往往是亏的。农民一年也就是用劳力换个口粮。

                您打算怎么做能赚?偶还没算人工呢。我知道大家也是看着急给想办法。偶觉得还得走深加工的路子。光卖面粉,我总不能卖猪肉价吧?

                • 家园 有时候就是要敢想敢干,抢先机很重要

                  刚满足温饱的时候可能没啥讲究,现在可就不一样了。讲究的就是天然和健康。只要满足这两方面,愿意花钱的人多着呢。

                  不要把摊子铺太大,先从小规模做起,有了经验有了资本就顺理成章把生意做大了。

                  比如说农家醋,我看就可以在城里找个可靠的代销点,把纯天然酿造卫生健康的招牌打出去。只要东西好,价钱不离谱,应该不愁客源。

                  再用你的文章当广告,各论坛一发,准把讲究情调的小资们都能吸引过来。这可是活广告,他们就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讲情调,肯定到处宣传。

                • 家园 不是这么算的。

                  如果不去做生意,那么农民兄弟自己也是要花这些钱的。我们现在讨论的方法是怎么赚外快,同时又保留住了传统。深加工是必需的,不然就没有高附加值了。

                  我的观点是很多农民们认识不到自己手里的东西就是宝,觉得没什么希奇。就拿你说的醋来说,你告诉对方,这个能赚很多钱,估计人家都不信,结果成了守着宝山饿肚子。如何教育帮助鼓励农民自身观点的改变应该是主因。投资是一定要考虑的,但在目前情况下,执著于资本的大小反而会使很多人畏缩了。

              • 家园 有理且容易实施.
            • 家园 说那是绿色面,办一作坊,怎么磨出来的都给大家伙看,周末农家游,中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