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佛学初步之一什么是佛 -- 淡淡微风

共:💬146 🌺10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学习不是件容易事,

        涉及到很多事情,比如说个人条件,时间环境,以及个人习惯等等,而且要看是学什么。学习新东西可以先了解整个轮廓,看清它的树状结构,然后再由简到深,最后可成为专家。学习也可以不走这样的过程,而是采用遇到什么学什么,能学多少是多少,常用的记住了,不常用的随后可以忘记。当没有成佛的主动期望,也不反对学习一点与佛有关的知识时,后一种方法可能会更实用一些。

        俺喜欢看您的贴子,有时也会想一想,想不通的,很自然就溜到脑后去了,但确实也留下一些印象。俺今天的问题是:对于一个象俺这样,没有成佛的主动期望,又想了解一些与佛有关的知识,应从何处入手会容易些,是华严经吗?

        您提到,佛学有三藏,即经、律、论。经是佛讲课时学生所记的课堂笔记;律是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论是后人对佛典加的解释,归纳,和发展所得的著作。俺有点犯难了,那一个更容易学一些?如果有心让听众坚持学习与佛有关的知识,您有什么好办法让听众能更好地理解佛学?

        俺相信,佛肯定没有规定学佛的智力和学位要求,但理解佛学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俺还相信,成佛或许有个机缘巧合,而学习佛教基础知识可能更多地涉及到学习方法了。

        • 家园 确实不容易,不过也没关系,慢慢来,学着玩儿:)

          我和衲子兄一样,也是从一片模糊慢慢的走向清晰,再进一步变的系统一些,真要说把所有问题都搞明白,那要到悟道才行了:)

          衲子兄推荐的几本书都不错,可以看一看,如果有问题,贴出来大家回答,比自己闷着想要快一些。

          开始学佛,不一定要读经,因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艰深,要不然就是被很多词汇挡住去路,那就得不偿失了。

          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再慢慢的过渡的经书,这样应该比较好些。

          古时候的三藏经典,对现在人来说,文字上都一定难度,还是先放一放比较好,等有了一定基础,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挑合适的部分深入研究。

          关于怎么让大众更容易的理解佛学,我也在尝试,面对面的交流,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因为反馈快,有问题可以马上解答,文字上面,相对来说麻烦一些,我会根据自己的了解,进行一些努力,希望能让大家看起来光容易了解和接受。

          其实学佛的时候,里面很多知识不知道也好,多了反受其累,等遇到问题了再补充知识也可以。一次性灌输,谁都受不了。

          学佛需要机缘,那么我们就来把这个机缘培养一点点:)

        • 家园 俺当初学佛是东一榔头西一锤, 逮到啥喜欢的就多看两眼,

          这样一定时间后, 俺的佛学知识逐渐从支离破碎发展到稍能连贯.

          我认为, 初学者应该先读一两本佛学入门书籍, 这样能对其理论框架有个了解. 然后渐渐深入. 南怀瑾的佛学书籍非常可读, 可以从这儿开始. 至于先读哪本经书, 没有一定. 你可以拿几本经书随便翻翻,哪本最投缘就从哪本开始.

          同时也可以开始学禅坐, 这至少对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

          入门书籍:

          <<佛陀的启示>>

          外链出处

          《佛教入门》

          外链出处

          <<佛学基础知识>>

          外链出处

          ------------

          南怀瑾先生著作

          外链出处

          ------------

          关于禅坐:

          <<圣严法师教禅坐>>

          外链出处

      • 家园 继续继续,花,催。
    • 家园 分担师兄工作量; 授人渔:&lt;&lt;学佛群疑&gt;&gt;是很好的FAQ,当可解答

      许多常见的问题:

      <<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著

      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学佛群疑
    • 家园 既然是普及知识,一直有个问题

      我看到佛教经典分为什么法华部、金刚部等等

      不知道是怎么分的 他们之间有什么特点和区别?

      • 家园 恩,我又写了一篇关于经书和法的,我看看把这段加上。
      • 家园 钟施主大约意指法华部、般若部吧?

        详见《阅藏知津》明 释智旭 编撰

        其介绍, 请见:

        外链出处

        这应该能解答施主关于佛经部类划分的考量了.

        从中摘一小段:

        始从《华严》终《大涅槃》,一切菩萨法藏皆称《方等》经典;今更就大乘中别取独被大机者名‘华严部’,融通空有者名‘般若部’,开权显实者名‘法华部’,垂灭谈常者名‘涅槃部’;其余若显若密,或对小明大,或泛明诸佛菩萨因、果、事、理、行、位、智、断,皆此‘方等部’收.

        --------

        净空法师对此的略解:

        ‘方等’范围非常之广,‘方’是方便。佛门中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佛所说的一切经法,皆是方便法,真实法说不出的。讲到真实,常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此,能说得出的,都是方便法。‘等’是平等,跟《无量寿经》经题上‘平等’觉的意思相同。所以方等代表全部的佛法。可是古来祖师大德,将世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方等’是属于第三时,那么这个就有特别的意思了。

        ...

        《华严经》它的对象是上上乘根性的人,也是经中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华严》的当机。

        而‘融通空有’;空有不二,性相一如,说这些法就叫般若部。这是真实智慧,才能把事实真相看清楚。‘开权显实’,这叫法华。‘垂灭谈常,名涅槃部。’释迦牟尼佛化缘已尽,示现入般涅槃,最后的遗教,提醒我们修学应当从那里下手,这些教诲都归在涅槃部,这是大乘法的四个阶段。

        ------------------

        南无阿弥陀佛!

        关键词(Tags): #阅藏知津
        • 家园 多谢了

          按我的理解,是不是不同的部类针对不同根性的人或者说学习的顺序?

          另外,佛经里面有很多咒、偈,据说念诵很有些好处,但是好多字要么不认识,有么发音和现在不同,如果念错了,是不是什么用也没有啊?曾经费好大劲背了篇什么咒,结果后来发现是藏音的,汉音的比这个还要长,真是泄气,呵呵

          • 家园 第一个问题见(二)什么是法; 第二个问题在&lt;&lt;学佛群疑&gt;&gt;有讲

            摘一段:

            真正持咒的人也讲咒音,最好是以梵语的原音发音,而且每一个音节在印度都有它一定的意义和作用,所以,今人有说‘阿(e)弥陀’的e最好能发音为‘阿(a)弥陀’不无理由。但是一切修持法门,以心为主,音声是其次的,千百年来中国人念‘阿(e)弥陀佛’,并没有发生什么不良的后果或作用,也没有因此而打了折扣的记录。大悲咒也是一样,今天的西藏人、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和汉人都持大悲咒,发音彼此各异,可是也能收有相同的效应。

    • 家园 鲜花。好题目阿,微风兄加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