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 -- 陈经

共:💬1310 🌺3017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亿万产业工人?

            老天,你别是把糊火柴盒的拣豆芽菜的都当产业工人了吧?

            以七十年代常提的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说法,城镇人口有多少?里面又有多少产业工人?

            一直到八十年代以前,中国公认的轻工业基地在哪儿,公认的重工业基地又是在哪儿?在这些地方是纯粹出于偶然吗?

            关键词(Tags): #产业工人#轻重工业基地
            • 家园 你的问题有什么意义?

              对不起我没时间纠缠细节。而这根本不是个细节问题。计划经济的巨大成就是铁一般的事实,除非你能改变那些数字的数量级,否则就否认不了,纠缠细节有意义吗?即使是最敌视新中国的西方人也只能是夸大阴暗面,回避不利于他们的事实,却推翻不了这些事实。

              关于“亿万”产业工人

              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口1952年1500万。

              1978年6900万,其中采矿业700万,制造业5300万,煤电水100万,建筑业900万。

              26年增长5400万,3.6倍。你可以说离1亿还差一半呢,那么这项成就就会因此而减色吗?当年西方第二工业国日本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也就是在极低的起点上、困难的环境下,26年培养了相当于两个多日本的产业工人。

              至于火柴盒什么的,还是那句话我没时间纠缠细节。上面的数字足以说明问题。更何况产业工人的优势就在于组织性和纪律性,常常还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哪怕是火柴盒厂工人吧,他们的有组织劳动和家里糊火柴也是不同的。更何况计划经济时代中国追求的就是重工业化。

              产业布局的问题能否定我的基本结论吗?我有什么必要回答与此无关的问题。

              • 家园 那时候中国产业工人还可以再多一倍

                只要把原来的工人的工资都减一半就行了, 拿能说明十么问题? 产业结构好吗? 成就大吗? 现在一下几千万下岗.

                陈经说的很明白了, 都是"自己给自己造需求", 你一百个人干人家日本人一个人的活, 是啊, "产业工人"比日本人多一百倍, 比日本强太多了.

                • 家园 想当然

                  那时候中国产业工人还可以再多一倍……只要把原来的工人的工资都减一半就行了

                  缺乏常识。中国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几十年不变,一直是三四十,为什么?钱只是符号罢了,对应的是有限的粮食供应能力。产业工人急剧膨胀说明的是,中国在建设起庞大工业和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农业的供养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产业结构好吗? 成就大吗? ……陈经说的很明白了, 都是"自己给自己造需求", 你一百个人干人家日本人一个人的活, 是啊, "产业工人"比日本人多一百倍, 比日本强太多了

                  还是不懂比较的基本常识。中国和日本在这个问题上根本不可比。日本二战前就是仅次于美、苏、德、英的世界第五大工业强国,战后基本保留了其强大的人力资源,又有美国的大力扶持,这些都是其战后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中国根本不具备,等等。

                  • 家园 战后日本壮男一共才几个?这也叫强大的人力资源?
                  • 家园 你的数据太片面

                    缺乏常识。中国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几十年不变,一直是三四十,为什么?钱只是符号罢了,对应的是有限的粮食供应能力。产业工人急剧膨胀说明的是,中国在建设起庞大工业和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农业的供养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你没有看懂我的意思.中国工人的人数, 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人数再多一倍, 国家也养的起, 少这些几千万人种田, "农业的供养能力"就破产了是吧?

                    要讲效率, 你还是在那人头做事情. 那几千万下岗工人怎么会事? 改革了, 农业大幅度后退了?

                    • 家园 恰恰相反,你没看懂我的意思

                      和你以为的恰恰相反,由于中国的国情,供养这几千万人是极其困难的。

                      这几千万人对农业的意义不在于劳动力,而在于“嘴”,而当时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土地供养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用经济学的概念就是“边际生产力”为负,也就是地力已达极限,再投入多少劳动力已经无济于事,很难增加单产,却增加了粮食消耗。因为第二产业人口的消费比农村人口高得多,几千万人离开农业、进入工业经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却大大增加了粮食需求。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明末中国的农业剩余已经很低,也就是除了满足基本的口粮需要,余粮已经很少,更何况还要供养大大小小高消费的统治者。而当时人口顶峰也不超过2亿,到清末人口已经过4亿,加上外敌入侵,残酷勒索,这是中国经济崩溃、社会动荡100年的根本原因。

                      而到了新中国,人口过了5亿,领土还小了,而中国地理条件又恶劣,土地开发也到了极限。要搞工业化,面临的头等棘手难题就是,怎么样供养未来的产业大军,哪里找粮食?正因为这个原因,对新中国产业大军的扩充来说,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就是农业的供养能力;而产业大军的膨胀,事实上反映了中国农业供养能力的巨大进步。

                      补充一点重要因素,人口在农村可以自谋口粮,而进了城就需要国家筹集粮食,在农业剩余极低的情况下,难度是极大的,这里就不细说了。

                      • 家园 是你自己要和日本比

                        当年西方第二工业国日本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也就是在极低的起点上、困难的环境下,26年培养了相当于两个多日本的产业工人。

                        中国工人是国家堆出来的, 说白了, 大家都少吃一口饭, 多养一个人. 这样的数字有十么意义? 现在几千万人下岗了, 是你最感到自豪的几千万, 怎么了? 按你说, 中国经济退到明代水平了?

                        • 家园 这里举日本的例子有特定的用途

                          因为78年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三工业国,其产业工人队伍庞大是事实,用它来比较,可以说明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的庞大,这里并不涉及其他问题,比如和日本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中国并不矛盾。

                        • 家园 这个数字很有意义啊

                          今天几千万人下岗,不说其负面影响,当然是中国经济的新进步。但不能因为新的进步而否定旧日的成就。

                          打个很糙的比方。人的进化是从猿到猿人再到人,但不能说人比猿人牛,那干吗不从猿直接进化成人,或者干脆从单细胞动物……孙悟空……经济发展也是这样,循序渐进。所以超英赶美就行不通啊。

                          毕竟,中国计划经济的历史只有四分之一个世纪,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在人均资源贫乏、农业剩余极低、工业基础极差的情况下,建立了厚实的工农业基础,至于效率不高,这确实是计划经济的缺点之一,但不能因此否定其成就。

                          既然计划经济有缺点,为什么还要实行呢?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计划经济就如同猿和人之间的猿人,是不能省略的过渡。要知道,中共最初的选择是所谓“新民主主义”道路,后来转向指令性计划经济,是形势变化之下迫不得已的选择,而不是领导人脑袋发热的结果。总之,中国的计划经济是历史的选择,这个转折也是值得思考的一段历史。

                          其实,改革开放并不是对计划经济的否定,反过来也不成立。二者之和才是完整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史。就好像打游戏,过了计划经济这一关,中国才来到了改革开放。

                          • 家园 几千万人下岗恰恰就是你那"辉煌的计划经济"造成的

                            不是是么游戏一关一关的打的结果, 根本就是当年的瞎计划, 现在要大家买单.

                            几千万人下岗, 就是跟你说, 拿"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有几千万产业工人", 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更不是可以自豪的事情,只是当年奇形经济的一个现象.

                          • 家园 中国的计划经济不是历史的选择

                            是某些人一意孤行下的弯路, 请认清区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