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 -- 陈经

共:💬1310 🌺3017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花没人性啊!

        希望您继续写下去!我的家人和一些朋友们都很爱看您的这个系列!谢谢!

      • 家园 原则是好的,但实践有差距啊

        客观的事实数据陈述,以及冷冰冰的理论阐述

        极力赞成,但和这个目标还有距离呵呵。

        比如

        如果我们对经济增长稍有概念,就知道,只要政局稳定,从零开始,即使只大挖原材料,搞最原始的工业化,增长率都绝不会低。结果却是和印度差不多,工农业指标都大致可比

        诸如此类的说法,就太不客观了,跟事实差的很远。

        河里有两个帖子给出了些基本数据,看一看就知道。

        http://view.cchere.com/article/673690

        http://view.cchere.net/article/505309

        所谓“就这样弄了快三十年,结果国家还是很穷,政府穷,人民穷”也不客观。上面帖子数字足以说明,那个时代创造了巨额财富,人民确实穷,但国家确实富多了。是穷是富要看起点,中国起点那么低,二十几年时间创造如此财富已经是很大成就,再指责还那么穷就不实事求是了。

        所谓“只要政局稳定,从零开始,即使只大挖原材料,搞最原始的工业化,增长率都绝不会低”也是不对的。这只是主流经济理论的论断,但任何理论都有适用范围,因为其推理都有隐含的假设,主流理论在这里就不适用。中国从清末以来就处于人口严重过剩、农业剩余极低,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启动资本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政局再稳定,工业化步伐也会非常缓慢,增长率也高不起来。或者工业化要快一点,就会破坏社会稳定,最后还是快不起来。

        你给那个时代设了个高预期,又贬低它的实际成就,那结论当然是“不能满意”。事实上,从当时的国情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条件是非常恶劣的,相比起来,成就是了不起的。

        至于老毛,个人认为,对牛人的个人评价是一回事,但其历史影响是另一回事。再牛的人,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恐怕也是很有限的,历史大潮很容易抹去牛人留下的那些痕迹。更何况,那些痕迹也未必是个人的作品,人们有时以为一个牛人就创造什么伟大功业或留下什么严重恶果,其实是忽视了隐含的历史大趋势。如果老毛压根没生下来,今天中国各方面的面貌未必会有太大差别。

      • 家园 呵呵,最近是不是和人辩论,被谁气坏了才写这个文章

        个人感觉啊,你的文章里没有陈列多少数据,倒是一大堆你自己的分析过程和观点(当然你的观点和分析过程都是从数据里得出来的,但在文章里的确没有体现出这一点)。不过对绝大多数普通读者已经足够,非常精彩(如果你不是那么在意“评价”的话)。

        但你的分析过程有时候跳的直接了一点,有空我还是要提出一些问题来的。

        送你一句话,知识分子不仅要不畏权贵,更要不畏民情。

      • 家园 对各位的争论看不太懂,但喜欢这个系列

        陈老师千万别停下来

    • 家园 资源大量的浪费,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社会道德的沦落

      资源大量的浪费,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社会道德的沦落

      知道这是在说中国的哪个时期嘛?请看

      链接出处

    • 家园 (二十一)穷政府

      (二十一)穷政府

      政府搞改革开放的初衷,或者说推动力,的确有相当程度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现在一些人称为“改革黄金时代”的80年代初期,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确实有实际性的提高,这是得到一致公认的,是改革开放前期矛盾较少的主因。这一段时期政府的财力,却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在国际上没有钱。外汇储备到90年代早期也不过一二百亿美元。和美国结伙对抗苏联时,美国人说你出个把亿美元,我干脆帮你把战斗机的电子系统全改造了。但那时就觉得美国人黑,要钱太多。其实现在来看这点钱真不算啥,买个预警机都不够,就是那时没钱不大敢花。另一方面,国内也没钱。到处都要花钱,预算做起来是捉襟见肘。老邓出头把国防科研等经费砍了很多,先顾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现在有人一边骂邓小平压国防,一边又说老毛有钱留给老邓改善生活。其实就是二难选择,钱就那么多,无论怎幺做都是压这个保那个。那时还是计划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非象宣传说的那样弄些“好政策”就做得到。除了靠纠正过去对谁都没好处的极端政策(如让农民搞副业),还得靠真金白银地预算倾斜。因为穷,想弄点钱搞改革,印了一些钱,就“剧烈”通货膨胀了(其实不算啥,老百姓没见识过,买一澡盆肥皂放家里),是动乱的原因之一。那时候贪污犯想弄点钱都不容易,到处都是计划里的钱,不好弄。我印象中确实觉得城市建设很慢,跟后来没法比,这都是因为没钱。

      为什幺国际国内都没有钱?国际上没钱,道理很简单,一是卖原材料弄不到多少钱,二是没有按比较优势挣外汇。中国到是肯卖原材料,原油木材煤都卖过。但是中国资源不多,这样做弄不到多少钱,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十个大庆”梦想破灭了。这第二个,就很值得说一说了。按比较优势挣外汇,就是你生产的东西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就能有来钱的路数。一些国家卖原材料可以算是比较优势,但中国肯定不能把卖原材料当比较优势。中国也还是有比较优势的,十亿人,还有一定工程技朮实力,这劳动力配上工程师一定有不少类别的商品生产是有国际竞争力的。但以前就是因为封闭,没怎幺去做。香港这么小个地方按比较优势发展起来了,开始也不过做一些低档的加工业。你有从长计议的宏伟计划,不能全国都按比较优势干,但分很少一部分人去用比较优势去国际上挣钱,总没有太多困难,挣来外汇了还可以帮助全国干大事。1973年代陈云又出来工作,建议搞些手工艺品出口,就是这个思路。但以前就是管得太死了,农村资本主义尾巴都要割掉,根本就是太政治化。其实美苏封锁也不是说就完全封锁,搞些优势产品出口还是有门的,后来外交破局完全可以搞出规模了,但自己没想到。最后搞得靠卖原材料换外汇进口技朮设备,也弄不到多少钱,后来外汇不够都不敢进口了。好几亿农民在田里混工分,香港农民比深圳农民收入高一百倍,都是一样的中国人,这还怎幺让人相信社会主义?你说要忍耐等全国建成四个现代化,好多深圳农民已经忍耐不住逃到香港去了。社会主义国家忍耐不住基本和平演变了。

      我认为这是一个无可推诿的失误,哪怕分出一千万农民来国际市场抢活都要好得多。难道还少这一千万农民干四化?那段时间,世界经济发展很快,周边国家与中国内地明显拉开了差距,城市外观也好,居民收入也好都进步很大。所以说中国错过了一次经济机会,指的就是这个。说句实话,如果那时中国去与四小龙抢国际经济机会,哪有后来港台商人到内地欺男霸女的事?当然这是马后炮,中国在政治运动,没人去想这种事,就是想到了,谁提这个不被打死才怪。

      有些人幻想搞技朮搞着搞着一步登天忽然就发达了。这都经不起实践检验,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日本韩国都是从把简单的东西卖到国际市场上做起,后来才技朮进步走向发达的。把话说明白一些,从简单做起一步步接受国际国内市场检验更容易形成技朮开发与经济收益的正循环,是以战养战。只要人肯奋斗,一路技朮进步伴着经济发达就成功了。不靠侵略剥削其它国家的话,这是后进国家走向发达的正路。不接受市场检验搞“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的技朮积累,比啥也不干光卖资源要好,但不如市场导向的技朮进步合理。特别的麻烦在于,技朮积累与经济收益无法形成正循环,得从其它地方压榨资源投入到技朮积累里。

      现在有一种理论,说压榨农民收取农业剩余给工业积累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道理,一穷二白,开始只能这样做。但这种理论的极端错误在于,忽视了其它挣钱手段的作用。靠农业积累是最慢的方式,因为搞农业实在不是来钱的好方法。如果有条件了,一定要发展工商业,有条件出口商品一定要搞,还要尽量创造条件去搞。在国际上占住了一个产业,哪怕就是做最次等的衣服,也比种田的积累要多得多。陈云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坚持要搞一点出口搞一些工商业,他其实只是要求松动一点点,可惜连这也做不到,老毛让陈云长年靠边站。结果中国多年来都是农业工业两头转,没想到靠其它方式去积累挣钱,全国大多数劳动力在地里做着收益不大的工作,后来都干得没精神了。七亿人种地和六亿人种田的粮食产量能有多大区别?工业吸收不了足够就业人口,不能发展其它产业么?弄些手工艺人搞点三产对经济能有什幺坏影响?非得把人限在农村,连知识青年都要到农村去讨口饭吃。现代社会能够创造巨大财富的商业,在中国变成了计划经济里无关紧要的分配环节。这都是过于僵化的错误,哪怕你就是干计划经济也可以灵活一些,干陈云的鸟笼经济都会好得多。什幺辩解的理由都不管用,就是犯了僵化的错误。

      就这样弄了快三十年,结果国家还是很穷,政府穷,人民穷。老邓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在是非常痛心的。人民穷一百倍,这么大个国家的政府靠卖资源挣外汇,还怎幺跟周边的资本主义斗?现在一些人对以前的经济建设进行美好的空想,要为犯了极大错误的僵化经济政策辩护,这是不知最基本的经济道理。

      痛定思痛,老邓还是整出了办法,政府先变成了全球顶级阔佬。

      (待续)

      关键词(Tags): #陈经(朴石)#官办经济(朴石)
      • 家园 抗议,怎么好几天不更新了??
      • 家园 不客观,对计划经济偏见太深

        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后,民穷是无疑的,但国富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对计划经济的评价极不客观。民穷国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并非某个、或某些头脑发热的领导人所能决定的。位置不同,视野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gcd的计划经济是非常出色的,要客观评价计划经济,需要了解当时的基本历史事实。

        • 家园 关公战秦琼是大家都喜欢搞的.
        • 家园 支持一下
        • 家园 计划经济创造的国富可了不起

          用一句有些声名狼藉的话说,看问题要看主流,话土可理不土

          1、运十和军火,一方面是决策问题,不买劳斯莱斯,不等于买不起,也不能证明不是亿万富翁。另一方面,还是标准问题。大飞机项目有几个国家能起?美国、西欧、苏联而已,日本都不行。说到运十项目,决不是异想天开想上就上的,需要相当广泛、雄厚的工业和技术基础,样机都出来了,即使有上马、下马的曲折历史,难道不是计划经济伟大成就的一个证明吗?

          2、穷、富的含义是什么?巨额国有资产算不算国富,庞大的基础设施体系算不算国富?居于世界前列的主要工农产品产量算不算国富?推广一点,亿万产业工人蕴涵的人力资本算不算国富?没有计划经济奠定的雄厚财富基础,中国凭什么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FDI引资国?

          3、比较标准是什么?以发达国家为标准没有意义。和印度比,好多人说中国30年计划经济之后经济和印度差不多,甚至不如印度,非常荒谬。

          推荐帖子:葡萄中印经济比较

          http://view.cchere.net/article/505309

          4、起点是什么?转入指令性计划经济之时,中国经济起点极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极低,甚至缺乏工业化最最基本的投入品:供养数千万产业工人所需的口粮。工业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都极其贫乏,人均资源极其贫乏,国内购买力低下,东西方市场都对中国关闭。客观、理性的评价必须考虑这些起点。

          5、建设速度如何?在极低的起点上,恶劣的国际环境下,仅仅20几年工业化建设,缔造了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培养了亿万产业工人,历史上何曾有过先例?要知道,英、美等的工业化,都是在相当高的起点上、极其有利的内外条件下实现的,它们用了多少年?

          • 家园 国富?记得陈云说过以前留下一半国有资产属于投资浪费

            如果以到76年的农民剪刀差奉献来计算

            看起来是不少 那时候的几千亿啊 可是只是总数的17%啊 变成了这些存量 其他都给太祖拍脑门拍没了

            从58年开始 什么时候有正常的计划经济的了? 陈云都靠边站了

            对比一五的辉煌和之后的倒退不断 不倒退也只是平均6%的增长 不觉得可笑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