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死亡陷阱”谢尔曼坦克 -- 史鉴

共:💬91 🌺16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死亡陷阱”谢尔曼坦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二战老兵库柏(Belton Cooper)曾经是美国陆军第三装甲师机修营排长,专职回收修复被击伤击毁的美军坦克,参加过诺曼底登陆以后的所有西线战役。库柏1998年出版的回忆录定名为《死亡陷阱》,无疑是对M4谢尔曼坦克的盖棺定论。

    直到今天,西方史学界的不少专家学者仍然坚持己见,认为M4谢尔曼坦克是二战最好的坦克之一,是盟军赢得战争的功臣。前段时间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的一系列电视节目中,接收采访的老兵们对谢尔曼坦克的拙劣表现依然耿耿于怀,说到伤心之处无不老泪纵横。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兵的这样一段话:“美国陆军无论做怎样的保证、声明、和承诺,都无法告慰成千上万死伤的坦克兵和依靠谢尔曼坦克掩护的步兵。提供质量比敌方差距如此悬殊的武器长达两年之久,无论是谁负责供应美军坦克,都必须为此承担罪责。我实在不能理解居然有人能够如此渎职而逃脱惩罚。”

    平心而论,M4谢尔曼坦克非但不是一款拙劣设计,还具备许多优点和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德国或捷克的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谢尔曼坦克在北非战场

    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国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各种装甲战车287,000辆,其中包括将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便于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

    谢尔曼坦克还拥有几项世界领先技术。首先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其次谢尔曼还是二战唯一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行进当中瞄准目标开炮。谢尔曼的500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谢尔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这些优点都很有助于机动作战。

    1942年春天,谢尔曼坦克首次出现在北非战场。当时隆美尔非洲兵团装备的坦克依然是过时的3型、4型和38t型,于是谢尔曼坦克拥有无可置疑的战场统治权,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然而以后的两年间,苏德战场沧海桑田,坦克装备日新月异,而美国陆军依然是谢尔曼独当一面。事实上从1943年盟军登陆意大利开始,就陆续有前线战报指出德军新式坦克的明显优势,美军高层置若罔闻。到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德军装甲师已经全面换装,4G型和豹式坦克各占一半,另有虎式坦克组成的十几个重坦克营。跟对手相比谢尔曼坦克的弱点显然是致命的。

    首先来看看主炮。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这门炮使用的高爆弹相当出色,但穿甲弹就非常平庸了。谢尔曼主炮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62毫米钢板,穿甲能力比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毫米L/42主炮还要逊色一些,跟德军现役的75毫米48倍和70倍身管火炮相比就差距悬殊了。M4A3改进型换装一门75毫米53倍身管火炮,1,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增强到89毫米,依然比德国虎豹差一个档次。二战老兵的访谈里充满了令人沮丧绝望的回忆,谢尔曼坦克在数百米到数十米不等的距离向德军坦克开火,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射的炮弹在德国坦克装甲上反弹,飞到几百米的空中。曾在巴顿第三集团军服役的老兵弗兰克尔(Nat Frankel)的回忆最耐人寻味,一次他的谢尔曼坦克冲到德军一辆虎式坦克30米的地方向炮塔侧面连开三炮,炮弹都反弹开去,这时他看到一个德国军官从炮塔探出半截身子,拿出一个手帕在弹痕上掸了掸,向他微笑,好像在对他的冒犯表示谅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换装76毫米L53火炮的谢尔曼坦克

    防护能力方面,谢尔曼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护效果相当于70毫米,侧面则没有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88毫米。德军4G型坦克在1,000米以外,虎豹坦克2,000米以外,就能击穿谢尔曼的正面装甲。雪上加霜的是,谢尔曼坦克外型线条瘦高,早期型号高2.8米,改进型号高达3.4米,行进在战场上如同招摇过市,是德军坦克的最佳目标。另外谢尔曼坦克的汽油发动机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西线流传着各种各样谢尔曼坦克被击毁的故事,有德国坦克一发炮弹贯穿两辆谢尔曼坦克的战例,炮弹穿透房屋砖墙击毁谢尔曼坦克的战例。一个德国坦克兵回忆道:“我们看到一队谢尔曼坦克开过来,彼此打趣说,美国佬又送来一打朗森打火机,那些薄皮坦克又高又直,个个挺着一门短筒小炮,在我们的瞄准镜里三公里以外就能看见,一炮打过去,马上烧得象节日的焰火,里面的人都活活烧死. . . 为什么一个拥有底特律汽车城的国家会造出这种东西让他们的士兵去送死呢?”

    因为上述的致命缺陷,盟军坦克兵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装备的谢尔曼坦克根本不具备同德国坦克对抗的能力,却不得不在盟军攻势中冲锋陷阵,结果造成可怕的战损和伤亡。美军第3装甲师登陆诺曼底时拥有232辆谢尔曼坦克,到战争结束,这个师共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报废,另有700辆被击伤,修复以后重上战场,战损率高达580%。诺曼底战役中,美军第2装甲师在两天里就损失57辆谢尔曼坦克,伤亡363人。美军第4装甲师硬性规定,只能救助那些从坦克里爬出来的伤兵,不许救助坦克里面的伤兵,因为怕士兵看见被毁坦克里面的惨状,影响士气。阿登战役前夕,美军装甲师的伤亡如此惨重,出现了没有足够的坦克兵装备坦克的局面,许多仓促上阵的坦克只有3个乘员,而不是规定的5人。

    许多原因导致了这个惨痛的局面。谢尔曼坦克是美军三个部门的合作结晶:陆军地面部队,装甲委员会,和军械委员会。陆军地面部队提供性能要求,装甲委员会提供坦克设计,军械委员会提供火炮装备。美军高层的官僚们为了保住脸面,故意淡化处理针对谢尔曼坦克的种种不利证据,军械委员会甚至夸大75毫米主炮的穿甲能力,居然连艾森豪威尔都蒙在鼓里。布雷德里的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艾克得知谢尔曼坦克换装的76毫米L53主炮依然无法击穿德国虎豹的正面装甲,大发雷霆:“怎么我们的76炮还是不顶用?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军械委告诉我这门炮能干掉德军所有的坦克,为什么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

    其实当时盟军方面有没有威力足够的火炮呢?回答是肯定的,至少美国的M3型90毫米L/50加农炮(后来装备M36歼击坦克和M26潘兴坦克),和英国的17磅反坦克炮,都能够击穿德军重型坦克的装甲。事实上早就有人建议给谢尔曼坦克装备英国的17磅火炮,但被美军军械委员会拒绝,理由是17磅火炮尺寸太大,装不进谢尔曼坦克的炮塔。还是英国人不信这个邪,独自将谢尔曼坦克的炮塔稍加改装,就成为盟军唯一能够与德国坦克火力对抗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可惜的是英国工业能力不足,仅仅有600辆萤火虫坦克装备部队。尽管数量有限,萤火虫坦克依然给德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德军坦克王牌魏特曼的就是被一辆萤火虫坦克击毙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国改装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装备威力巨大的17磅主炮

    谢尔曼坦克火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军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二战前夕,欧美各国军队都在探索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其中只有苏德的装甲战术得到实战检验。美军装甲战术的始作俑者是当时任地面部队总司令的麦克奈尔中将(Lesley McNair)。他倡导的装甲战术,其核心是两种坦克的分工协作。美军的主战坦克M4谢尔曼,主要任务是攻击敌军的步兵,而不是攻击坦克。如果谢尔曼坦克遭遇敌方坦克的阻击,应该召唤歼击坦克(Tank Destroyer)。歼击坦克的特点是装甲薄,速度快,装备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任务是迅速赶到敌方坦克出没的地点提供火力支援。美军登陆诺曼底时,装甲师和步兵师都装备有M10、M18、和M36三种歼击坦克。本文稍后将详细讨论美军的歼击坦克。

    麦克奈尔的战术思想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跟实战差之千里。这种战术思想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谢尔曼坦克根本不是用来打坦克的,所以没有必要装备反坦克火炮。而歼击坦克实质上就是自行火炮,因此隶属炮兵,组织、训练、指挥体系都和装甲部队泾渭分明。实战证明,本来应该支援步兵的谢尔曼坦克不得不频频对抗德军坦克,而歼击坦克老派不上用场,只好充当野战火炮,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结果二者都是舍长就短。

    麦克奈尔是美军资深将领,连艾森豪威尔都是他提拔起来的,美军内部无人敢挑战他的权威。麦克奈尔又是出奇的刚愎自用,坚信他的战术思想是绝对真理。1943年11月盟军登陆意大利以后,遭遇德军虎豹坦克,要求提升坦克装甲火力的呼声越来越高,麦克奈尔依然固执己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没有理由改变既定方针,那就是我们将依靠大批M4谢尔曼坦克赢得战争。前方战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谢尔曼坦克的优势遭到挑战,提升坦克的装甲和火力就会改变我们的既定战术,使坦克对抗坦克,而我们的坦克应该打击敌军脆弱的步兵部队。对付敌军重型坦克的唯一选择是歼击坦克。” 因为他的固执,美军新式坦克M26潘兴的研制迟迟无法完成。

    1944年7月,麦克奈尔亲临前线视察部队,遭到美军飞机误炸身亡,成为二战盟军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他死以后,潘兴坦克的研制步伐加快,但装备部队时已经是1945年初了,根本未能发挥实质性作用。美军军史称赞麦克奈尔为强化训练部队呕心沥血,因此让士兵战时少流多少血。鉴于他的刚愎自用也导致了多少坦克兵无端送命,大致可算功过相抵。死鬼麦克奈尔成了美军高层官僚严重渎职的替罪羊,所以也就没人替“死亡陷阱”谢尔曼承担罪责了。

    库柏在他的书中毫不留情地指出:“谢尔曼坦克的诸多弱点不但给美军装甲部队造成令人发指的伤亡和痛苦,而且大大推迟了欧洲战事的终结。” 这句评语是对谢尔曼坦克最好的盖棺定论。

    关键词(Tags): #二次大战#谢尔曼坦克#欧洲战场#装甲战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刚在图书馆看到本书《坦克》,

      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首版。里面有篇和此文一模一样的文章,还有几篇也和河里的帖子也是基本相同,是不是被人盗用了。

    • 家园 好文顶起来!

      没看过的同学可以看一看!

    • 家园 可惜没有办法确切的掌握穿甲弹的穿甲能力~

      那年头的生产技术水平再加上战时大批量生产的副作用,估计随便抽出10发来,能有三~四发打出纸面上列出的穿甲能力就不错了~

      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的PIAT,纸面穿甲能力是100毫米,可经常连豹子的侧甲都打不穿.甚至有一炮过去,就是在装甲上刮出一片花来的情况~调查起来,原因很简单:锥型药罩加工水平太烂,什么形状的都有,就是少见锥形的.

      • 家园 铁兄是行家,实战条件下穿甲弹的效果比纸面差得太多了。

        我的“二战兵器谱”里面有一段,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豹式正面装甲80毫米厚,但35度的斜角使防护效果相当于150毫米装甲;侧面是60度斜角的50毫米装甲,防护效果相当于58毫米;炮塔正面的弹盾厚110毫米,侧面65度斜角的装甲厚45毫米。斜面装甲使豹式坦克的防护能力甚至优于虎式坦克,实战证明很难被击毁。诺曼底战役中,美军将一辆缴获的豹式坦克拉进靶场,用陆军装备的所有火炮轮番轰击,想看看到底什么武器可以制服它。测试结果着实让人心寒。M4谢尔曼坦克的75毫米L/40加农炮无论多近都基本没戏;M10歼击坦克装备的76毫米L/50加农炮抵近至200米开火才能击穿其正面装甲;M36歼击坦克装备的90毫米L/50加农炮是美军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火炮,理论上讲500米以外就可以轻松贯穿其正面装甲,但实际测试中必须逼近到300米,而且发射10发炮弹只有5发能够穿透。”

        美军M3型90毫米50倍身管加农炮,纸面上的穿甲能力,1000米距离上使用APC穿甲弹时可以击穿120毫米钢板,使用HVAP穿甲弹时可以击穿190毫米钢板。

        既然大家对兵器这么喜欢,我待会儿就把“二战兵器谱”的坦克部分贴过来献丑。

    • 家园 WHO'S CRIMINAL? PATTON OR MCNAIR

      OR BOTH ? 看起来copper老兄想吊死的是PATTON,“Patton...insisted that we should downgrade the M26 heavy tank and concentrate on the M4....This turned out to be one of the most disastrous decisions of World War II, and its effect upon the upcoming battle for Western Europe was catastrophic." 因为Patton favored the smaller (and supposedly more mobile) Sherman "tanks were not supposed to fight other tanks, but bypass them if possible, and attack enemy objectives in the rear." 不管是谁,但在二战时这种对于坦克应用的想法既有市场有实际上很有效果。早期德军横扫欧洲时,他们主要装甲突击力量的主干不是虎也不是豹,,而是大量仅装有机枪的轻型坦克比如SdKfz101“克虏伯农业拖拉机”

    • 家园 SC上面也在讨论这个,感觉原书作者有吹牛骗钱的嫌疑

      讨论帖子在下面,不过貌似已经跑题跑到星际争霸去了

      http://www.sonicchat.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1&Page=2&TopicID=1187701

      • 家园 我也跑亚马逊去看了,读者对这本书其实评价不错

        4stars out of 5 based on 31 reviews.SC的那位不厚道,把对这本书评价最低(1star)的一个review给搬上来了。至于这个Forczyk,我看更像那种别人写点东西他就蹦出来,指责这里不对,那里疑点,就显得自己渊博。他的Review大部分指责驴唇不对马嘴。唯一沾点边(也是唯一和坦克有关的)就是指出m4是为了能够大量制造而设计的。实际上,55个人的投票中只有

        28人认为他的Review helpful.

        而另一位来自大红一师的资深坦克指挥官Tom Holt给了这本书5星并且“As a Veteran Tank Commander I highly recommend this book be read by all Armor Officers and Tank Commanders.”

        至于这本书到底怎么样,估计应该看了才知道 ,周末去学校找找看,也不知有没有。

        • 家园 这书我看着觉得不错,当然我这方面的书看得不多,没有比较。

          美国学界有一大批人,出於种种目的死命维护谢尔曼的名声,只要有新书对谢尔曼有不敬之词,马上群起而攻击,对这本书也不例外。我想那些搞学问的人,怎么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人家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人可信吧。美国打赢了战争不错,但并不意味就打得合理,打得漂亮,还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缘故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