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谁知燕园一杯酒,能醉天涯万里人——十一集训之后的思考 -- 灵山云

共:💬37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谁知燕园一杯酒,能醉天涯万里人——十一集训之后的思考

    十一集训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

    在集训之前,我们就和一些朋友说过,搞这次培训,不仅仅是让大家了解一点内家拳的技术,而是希望能培养一批热爱中国传统武术,能够真正研究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的“种子”。集训结束之后,我们更明确了这一思想,只有让传统武术的“技术”和拥有现代知识和先进思想的“人”结合在一起,传统武术才有复兴的希望。

    这次集训,我们自定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把最关键、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技术,让大家初步体验到、掌握住。二是让大家对传统武术的整体训练程序、指导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虽然我们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我可以很自豪的说,这是我们对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尝试。

    在我们几个师兄弟中,我学习内家拳的年头最早,见的老师傅也比较多。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体会也最深。传统的武术训练体系是非常凌乱的,基本功和高层次功法、练法和用法、具体操作和整体思想…… 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让初学者根本无从入手。当然,这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一是传统武术门派,特别是几个大门派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创新、交流,使其技术体系不断膨胀,指导思想也越来越复杂。二是这种混乱对传统技术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加密,有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效果,以教拳为生的拳师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开山立派的门派才能维护住自己的宗风。大家从“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宁传十手,不传一口”、“宁传一口,不教一摸”等拳谚中就可见一斑。这种庞杂的信息体系对任何个体都是无法承受的,有个老前辈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要是想让你学不会,就全都告诉你。”我们几个是比较有福气的,投到了李旭洲先生这一支形意的门下,李先生是军队格斗教官出身,所以思想开明,技术体系比较系统科学。老师、师伯、师叔们也继承祖师的遗风,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传授。使我们对传统武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所以我们这次的推广和集训的内容,不是随便选择几项功法让大家耍耍,而是一个浓缩了的内家小系统。

    松静桩是让大家体会到内家独特的松沉劲,同时对自身的筋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属于“易骨”的内容,是内劲修炼的入门之基。

    力丹旋胯是为了开发出腰、腹、胯、股这几处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丹田力”。

    活肩法,是为了锻炼人体阳面的肩、膀、腰、背的筋脉,使下盘的力量能够顺利的上传,本身又属于“易筋”的范畴。

    乌龙摆尾是取自八卦的一式单操,为的是把力丹旋胯开发出来的力量,顺着活肩法开发出来的“劲路”,一直打到手头上。快练就是技击训练,可以生出诸多手法。慢练对人体经络有很好的疏通、滋养的效果。

    在调桩、调劲的过程中,顺便就把内功里调息、用意的方法给大家讲明了。这样,筋肉、骨骼、神经、呼吸、意识,几大要素大家都有了概念。通过打脚靶,打拘马鞭,大家对内家松沉劲的技击效果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事实证明,只要核心思想明确、指导理论清晰、训练手段完备,以现代人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掌握内家技术并不是什么难事——不信大家可以问小兵兄,本来就是来看看热闹的旸姐在学了拘马鞭之后把他胳膊打成什么样了,呵呵。

    这次参加集训的兄弟是分批到达的。先来的兄弟,在明白了原理、有了体会之后,很快就可以给后到的兄弟调桩、听劲。在训练过程中,有的朋友结合自己的认识谈的一些理解、举的一些例子,比我们习惯用的说法还要精准、形象、便于理解,省了我们不少力气。这次燕园集训能够顺利完成,一半要归功于大家的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特别需要感谢这次来面授的弟兄们的是,通过这次见面教学,我们大大增强了信心:一是传统武术技术完全能够被现代人所接受,二是传统文化对炎黄子孙的吸引力是割不断的,所以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做,传统武术的复兴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更为可贵的是这次很多朋友都对内家拳的进一步推广工作提了很多的宝贵建议,对我们启发很大。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推广免费功法,并增加一些内容。(想接触内家拳的朋友可以继续向龙魂报名并索取资料)同时尽快把宋氏形意的基本功法制作成视频和光盘,为大家直观学习提供方便。

    最后希望这次参加面授的弟兄们及时总结自己的体会,指出我们的不足,帮助我们把后面函授的内容搞好,再次感谢你们!!!

    关键词(Tags): #燕园#十一集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神往啊。真希望能有机会去天津。
    • 家园 鲜花!真心感谢吴老师、于师叔、灵山兄和龙魂兄一尘兄狸猫兄!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收获很大。吴老师、于师叔和众师兄的亲自示范,讲解拳理,解说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回家后的这几天整理了当时记录的练功笔记,在脑海中重演了老师讲解的一切,历历在目,感觉又加深了一层印象。笔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解说和自己的一些理解,没有参加集训的兄弟可以参考一下。只是其中桩态的调整是钟对个人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同时因记录的匆忙和自己理解的偏差,所以还请吴老师和灵山兄龙魂兄诸兄指导。

      再次感谢老师和众师兄给予我们后学的这次机会,诚如灵山兄所言:“集训结束了,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但我们这些后学已有了前进的方向,也充满了信心!

      十一集训笔记

      总旨:一切松静中求!

      (一)松静桩调整

      1、呼吸放松法:先吸满气,慢慢由口吐出,同时由胸到腹部节节放松,反复几次后,保持呼气完成时空胸实腹的状态,开始站桩。

      2、尾闾上翻,带动骨盆如挂在一横杆上往上翻,保持命门后突。

      3、两肩要有抱人之意,尽量向侧前方伸展,有这个意后保持住桩架,慢慢松掉肌肉的力量,特别是肩头部位。体会如挂衣架的感觉。

      4、扣脚趾,用脚趾、脚外侧和脚跟着地,把涌泉穴的位置空出来。体会“海中舟,风中旗”,但不要自己主动的去晃悠,

      (二)活肩法

      1、用腰背的劲把手臂甩起来,有用腰劲泼水之意,身微下坐,肩头一定要放松,胳膊不使劲。

      2、眼神要放远,手甩出的劲意是向前方、远处。

      3、体会劲力由背顺着肩、肘、手发出的感觉,手指会因劲力放出而舒展。但切忌自己主动伸展手掌。

      实战动作:由下往上攻击对手面部。

      (三)划圆

      松静桩站立,用腰背的劲把手臂带动在体前划圆,胳膊不用力,肩头放松,腰微坐,划圆意识要大、要远。

      实战动作:由下往上撩,撩阴掌;由上往下劈,下劈掌。横扫可攻击对方脸部、眼睛、脖子。劲意不要执着于劈头撩阴,而是一气劈到底,撩到顶,这样,挨哪打哪。

      (四)起式

      松静桩站立,用腰背的劲带动手臂往身体两侧慢慢抬起,抬至手与肩平时,手指领劲,手如抹墙,合于胸前,再慢慢落于丹田,整个过程手如掐脖、食指领劲、劲意放远。做正确了,应该两手五指上的筋腱有感觉。

      (五)桩后走步:上半身保持松静桩态,走“之”字,以胯带腿。

      (六)力丹旋胯:两膝亦要尽量保持放松不动,胸部一定保持放松,幅度尽量要大。

      (七)乌龙摆尾:力丹旋胯的动作,只是手臂自然松垂,随身体一起摆动。

      (八)圈锤:以乌龙摆尾的动作越做越大时,手臂可抬高与胸齐,手握拳,随身体走弧线,即为圈锤。

      实战动作:当作用方向向前时,即为直拳。训练时可先体会撞肩,即以胯的转动带动肩部击靶,用力方向如刀向前切,切进去。胯根的前后都要放松,肩部也要放松。然后再加上弹簧的意识,即脚踝、膝盖如弹簧一般。最后加上手臂的动作,肩头一定要松,以胯带肩,“捻着打”,击靶的瞬间拳头握紧。劲意打透。

      (九)拘马鞭 :用腰背的劲带动单个手臂往体侧慢慢抬起,抬至手与肩平时,劲意断开,肩断筋连,让胳膊顺着小臂的重力自然下落,可击打腿部或以另一手掌接击。

      实战动作:“练时无人似有人,用时有人似无人”。即攻击时不要意识局限于对方的身体,而是视若无物,抡起砸落便是。

      (十)指天划地:两手同时作拘马鞭。

      (十一)单打轮及其几种变化:弓步单臂抡圆,同样用腰背的劲带动手臂。变化好像没有讲!?

      (十二)单操手实用法:

      1、抡打:前手抡起往前砸落,紧接着,后手抡起砸落。结合活步往前跟进,用于实战即为连环单操手。

      2、掸手:实战步站立,脚如弹簧,转胯带肩,用腰背的力量带动前手臂掸出。以手背击靶。后手护住下颌。用于实战可连续左右手不停掸击。

      (十三)对练单操手(定步、活步) 发劲引劲训练

      1、靠手:相对站立,抬手互靠手臂,练出手刀。用腰背的力量带动手臂掸出,先起肘,肘要横平,肘尖向前。用于实战即起肘就可攻击到对方。相互靠击时,劲意不在对方的小臂,而在对方脸部或对方身后远处。先做定步,后可结合活步练习。

      2、发劲引劲:即圈锤击靶,体会劲力的传送。

      (十四)实战意识:快速、连续、变化。压着对方打,体会“硬打硬进”。

      步法:横向移动,以胯带动,可绕圈练习。

      进身:左右转胯以进身。

      (十五)走路

      如趟泥步,如陷于齐膝盖的泥地里,体会以胯带腿,以腿带膝,不可耸肩。脚平行移动,平起平落,如农民插秧时,脚在泥田里走过,留下的必是平整的泥槽,而不是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

      吴老师讲解午马的太极盘架:应以身带手,肩要与胯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