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那年,在质问下无地自容…… -- 任飞

共:💬123 🌺16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这样一位值得中国人敬佩的美国人:

      链接出处

      我相信,在9。11的受害者中,也有许许多多对中国友好的美国朋友,他们的遇害,决不是活该

    • 家园 她不明白是她的事,你无地自容是你的事

      看你的意思,好像不是为自己的行为无地自容,尤其是你开始扯到民族的时候。

      我觉得这已经到自作多情的程度了

      • 家园 民族不是空泛的……

        民族之间的认识与了解您认为会是通过何种方式与渠道来达成的呢?

        在涉及外国人的场合,我们的一举一动在外人看来可能不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以,不论当事人如何的否认,但那个印象总是以现实的形式出现的。

        您所指责的“自作多情”我想我并不能表示同意。

        回到“归属感”上,民族不是只在有利可图时才该被提起、才声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民族中一些人、一些事也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即便那并不是自己所为,难道这时就脱出了民族的归属感,进而逃避反思的责任吗?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立场在哪里?

        P.S:我并不想吹捧自己的道德或其他,但也无需因此而否认自己确实的观点与思考。

        • 家园 美国人伤害其他人和其他人伤害美国人之间,哪个让你更无地自容?

          中国人不明白那女士的911的情怀,你无地自容了。

          但是,那女士不明白阿拉伯人百年屈辱史,你无地自容了吗?

          除非你有很清楚的表述,你怎能让人相信你的情怀不只是对美国人的呢?

          不是评论你的道德水平,但很多事需要清楚地表述。

        • 家园 那我们就从民族和个人的关系说起

          我的认识是,首先,每个人,即使他属于某个民族或国家,也只能代表他自己。一个民族对另外一个民族的认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言论来代表。

          您面对外国人,可能您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中国人,您想给外国人留下个好印象。您的这个想法我能理解,也很赞同。可是,请您注意,即使有这美好的想法也不代表您就有这个资格。假如这位珍妮女士因为几十个人的笑就留下了中华民族对美利坚不友好的印象,那是她的问题,不是我们民族的问题。

          您说到“归属感”,我不明白的是,面对外国人也好,自己同胞也好,个人对其他人的言论负多少责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吗?难道能以您的感觉为标准?我希望每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至于别人,我有不赞同的权利,没有无地自容的义务。

          最后说说那句让您无地自容的话。当然,我承认那是场灾难,但不是那位女士所说“人类的”,而是“美国人的”。

          • 家园 我倒认为是人类的灾难,

            但死于一部分美国人手中的无辜妇孺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

            还是一句话: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笑不是无知就是装B

          • 家园 我想,您所说的……

            我想,您所说的“个体不能代表一个群体”这点在某些事情上是不能成立的,原因在于最终决定“是否”这个判断的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设想中的最好选择对象。换言之,我们可以举出支持您的主张的理论的证据,但同样也可以举出驳斥的证据。

            如果要我举大家都能看到的例子,那么“罗钢事件”和“西安西北大学事件”这两件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的事情。如果说您的论调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个体”的因素可以扩展到那样的结果?(请注意,我并非要讨论对日问题,只是用其中的现象来举例。也许您会说“不能脱离环境背景因素”,这也是我马上所要提到的。)

            我不想在这里重复网上可随手拈来的资料,我相信拥有客观精神的人自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至于您对“归属感”所作出设问,我现在并不打算做无意义的回答。

            现在要转接刚刚提到的“环境背景因素”。

            我们还原一下当时两个重要的背景条件,第一,讲演本身的性质是“一个自然科学家、慈善工作者的个人介绍以及环保、扶贫理念的介绍”;第二,所处的人文环境是“在我们的著名的高等学府、参加的人绝大部分为北大、清华、附近各大高校的学生以及部分环保人士”。

            其实单据第二点,我有理由认为那个时刻在场的“所有中国人”,他在这个场合中所代表的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无论承认与否。(当然,如果我们要在这里做“就是有!就是没有!”的无意义讨论,那么请恕我不再奉陪。)

            再来说第一点,这个讲演本身的性质就决定其不可能是一个以“政治、意识形态”为内容的讲演。(而实际上也确实不是)

            在这样的一个讲演进行的途中只因为偶然因素而被提及的“911”,就在这样的一个人文环境内响起哄笑声。如果此时您身为一个外国人,您将对面前这个群体所代表的民族作何感想?如果这个对象扩大到电视前的观众(当时是有人在录像的),那么又会作出怎样的判断?

            实际上,如果场合换在别处,我可能就不会有所感觉。但那个场合和其中的群体实在是太具有代表性了……

            我以此来回答您关于“归属感”的设问,不知您是否能够接受。

            最后,我只对您上文中的最后一句话问一个问题。

            “南京大屠杀”是否也只是中国人的灾难?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南京大屠杀,国人当然想把它认定为全人类的灾难,人类文明的灾难。

              但是,非中国人认为那只是中国人的灾难。

              我不会恨那些认为南京大屠杀只是中国人灾难的非中国人。因为他们没有义务替中国人说话。但我劝你先搞清楚你是什么人,要站在什么立场上讲话。

              不过,你还要搞清楚一件事,南京大屠杀之前,中国人对日本人做过什么吗?

              9.11之前,美国人没对中东做过什么吗?

              请你不要把南京大屠杀和9.11相提并论。我极端反感!

              • 家园 好!

                不过,你还要搞清楚一件事,南京大屠杀之前,中国人对日本人做过什么吗?

                9.11之前,美国人没对中东做过什么吗?

                请你不要把南京大屠杀和9.11相提并论。我极端反感!

              • 家园 我不会考虑您的反感……

                首先,我是在对事,而不是对人,所以由此引起的反感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

                我上面说过,“那种种理由,总有一天会使我们丧失了对所遭暴行进行反抗、谴责、追究的立场。”

                而我所想表达的实际上也都包含在这里了。

                如果您还是无力理解,我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也只是在多说一个“想象力”而已。

            • 家园 部分同意您的观点

              “个体不能代表一个群体”这点在某些事情上是不能成立的,原因在于最终决定“是否”这个判断的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设想中的最好选择对象。

              这一点我赞同,这也是我在我的话中加上一个“首先”的原因。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某些人的特殊身份,他们的观点言论当然可能只代表自己。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回到刚才讨论的话题,我和您的分歧在对特定场合与人身份的界定上。

              您还原了那次会议的背景,您认为当时与会的人就代表我们民族,您说再去讨论“就是有!就是没有!”已经无意义。OK,从您的出发点已经没有意义,但既然您还原了背景,您能认定当时所有与会者都同意您的这种认定吗?他们是都认为自己在那个环境下代表自己民族呢?如果当事人自己都不承认身负这种重责,您不觉得自己有点自作多情了吗?

              我说过,我希望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话负责,这种责任是发言的环境和当事人共同决定并且达成默契的。罔顾自己身份,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无疑是失责。反之,我看也没有多少意思。看了您还原的背景,珍妮女士那句话引来一片嘲笑,我很咱赞同那种笑确实不合时宜,也不至于到了要别人跟着您一起“苦苦思寻”民族素质的地步吧。

              再来说说珍妮女士那句话,如果从人文主义的观点,911当然是人类的灾难,从这儿出发,卢旺达屠杀,南京大屠杀,纳粹集中营,以至科隆大轰炸,广岛长崎,哪一次不是人类的灾难呢?如果我有幸听到珍妮女士的演讲,肯定会被她博大的情怀所感动,就象每次听到Lennon高唱“Make Love,Not War ”都会忍不住摇头晃脑一样,可是你让个小鬼子站在我面前高唱这首歌,我一定抽丫的。假如我正在哀悼南京大屠杀,珍妮女士跑来对我说南京大屠杀和广岛长崎一样,都是人类的灾难,我照样抽她丫的。退一步说,西方人有多少了解南京大屠杀呢?即使我们高声质疑,又有多少人无地自容?

              • 家园 实际上……

                实际上您与我还是在讨论“就是有和就是没有”。

                与您,与持以上观点的诸位,我们再继续上1个月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产生。

                如果说从开篇一直到这里,我有什么是一直想表达、强调的。我可以试着将其概括为“客观”和“想象力”。

                作为民族,如果不想被淘汰,哪一个都不可能独活于世上。当我们在做一件可能伤害的别人事情时,我们会找来许许多多理由。但是,我们的那些理由在某一刻也将反过来针对我们自己。我们在受到伤害时,需要一个立场来抗争、需要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说有什么是可以瓦解自己立场、失去他人帮助的,那么那些理由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总想将自己的痛苦和他人的分开,总在给自己的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但我们在做这些时,也不要忘记一点,自己今天做的也许就是明天他人对我们做的,而那时,如何在抗争的同时驳斥对方“你也这样”的指责将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截止于此,我想表达的已经基本完成。我对自己在不被拉跑题的前提下更进一步的讨论的能力持否定态度,所以我也就不会再与各位就此进行讨论了。请各位原谅……

                P.S:从感情上,我希望自己是错的。但我无法因此去否定事实……

                感谢各位的发言和指教,谢谢。

          • 家园 条理清晰,一针就扑扑的往外冒血. 好就一个字, 献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