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共:💬174 🌺628 🌵15新 💬108 🌺29 🌵2 待认可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时候是准备核战争

          我以为这是常识了,原来你还不知道。

          上山下乡是大疏散,中央为核战争作准备的。

          我的亲族,兄弟姐妹六个,坐标上海,在那个年份老大参军,二三上山下乡,四在上海挖防空洞(现在是人民广场地铁站),五六还小,上初中。

          上海的民防,防核生化战争一直到九十年代还是初中必修课。对于那个年代的政策,你要把核战争的选项考虑进去,不是说笑的,是认真准备的。

          • 家园 好,同意你的看法,要准备核战争。可是,就是你中国一家

            要准备核战争吗? 其他国家和地区就不要准备核战争吗?

            核战争,中国是准备和哪些国家打?

            美国、苏联、日本、西德,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和包括中国的台湾地区等)要不要准备打核战争?

            也要准备吧?

            大家都要准备核战争,为什么只有你中国还有闲心和时间搞天怒人怨的文化大革命?

            大家都要准备核战争,为什么西方国家集团和它们的马仔们没有耽误搞经济建设、没有耽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不是吗?

            西方国家集团中的日本和西德,在1960年代实现了经济起飞(以日本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为标志),成为全球第二、第三的发达国家。 它们的小马仔--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是197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后来陆续开始步入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不是国家,注意),不是吗?

            这你怎么解释?

            洗地,你都没水平。

            我给一个附件,大家看看就明白了。是关于比尔盖茨的:

            百度一下比尔盖茨:

            1967年,12岁的比尔·盖茨进入西雅图湖畔中学(Lakeside School)就读,这是一所私立男校 ,管理严格,教学质量一流。1968年,湖畔中学开设计算机课,租用了一台PDP-10型计算机,比尔·盖茨从此与电脑结缘,并因此结识了朋友肯特·伊文斯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 当时,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利用一本指导手册学习Basic编程,由于PDP-10计算机按使用时间计费,他们在数周内,便花光了3000美元的年度预算资金。不久后,这两名小男孩与“计算机中心公司”(CCC)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规定,盖茨和艾伦向CCC报告PDP-10存在的软件漏洞;作为回报,CCC则向他们两人提供免费上机时间。

            看见没有?

            1967年、1968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的比尔盖茨,当时还是个12岁的中学生,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编程了!

            中国大陆的中学生当时在干什么?在停课闹革命!

            这就是差别!

            人家美国当时也要准备打核战争啊,不是吗?

            但是,人家的中学生就不要上山下乡,人家在学习电脑编程,准备为未来的信息产业革命和当世界首富在做准备呢,不是吗?

            • 家园 你不要跑题,我回答的是上山下乡的问题

              不过你如果有兴趣,我也可以回答你的部分问题,权当扫盲。虽然你这些老掉牙的问题,二十年前都已经不再是问题。

              中国准备的是什么样的核战争?是和美苏开打的核战争。而当时的核力量,我们和美苏比起来是处于下风的。所以大疏散是正确且必要的决策。

              中国为什么要准备和美苏的核战争?因为我们要做独立于超级大国的核国家。其它地方,包括西方也好,五眼也好,日韩也好,是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资格的。

              德日在一战前就是发达国家。说什么德日六十年代经济起飞,纯粹凸显无知。

              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从来都不是我们要的,这种政治上依附的娼妓经济,不过是三十年代上海租借的翻版。

              你对文革不满没关系,我也不是文革粉丝。但是文革并没有你说的耽误发展经济,而是大步追赶,不仅钢产量实现了十五年赶英(以及后来的五十年超美),而且建成了基本的工业体系。

              完爆你所谓四小龙。

              欧洲经济在这期间同样没有多少发展亮点,反而是为冷战后的衰败拉开序幕。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这在本世纪头十年早已有了共识,所以才有一尊上台为改开留面子,说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

              你批前三十年,好歹学学@懒厨 ,譬如说多讲市场经济的好处,这还有点道理,而不是比什么四小龙这样荒唐。四小龙也配跟我们比?

              通宝推:林三,
            • 家园 核强国和核新手准备核战争的策略当然不一样

              当时美苏中都在准备核战争。美苏是核强国,他们的策略就是增加自己的核武库,保证相互毁灭。同时发展一些相互毁灭之后的技术,例如计算机网络。因为相互毁灭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不用疏散人口。

              而中国是核新手,当然也在增加自己的核武库,但是怎么增加都做不到毁灭对方。于是只好疏散城市人口,把工厂分散配置,搬到山沟里去,增加对方毁灭自己的成本。

              另外,文革期间,中国的年轻人也在为未来积蓄力量。例如任正非和王选。

              • 家园 上山下乡在前,准备打核大战在后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面临核战争,苏联准备对中国实行核打击。1969年4月,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备战口号

                虽然前后相连,但顺序不能变。

                至于

                中国的年轻人也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还是别逗了。没有上山下乡,没有文革,会积蓄更多的力量

                • 家园 整个毛泽东时代都在准备打仗

                  整个毛泽东时代都在准备打仗,而中苏关系的恶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和平友好与准备核大战的二极管。所以,我可以辩护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并不能否定老毛在考虑这事的时候有准备打仗的考虑,你只能说他那时候没有说。

                  至于说上山下乡和WG是不是积蓄了更多的力量,这个可以有争议。但是,我想,我们对下面一点应该是有共识的:即便积蓄了更多的力量,今天也被某个人搞得入不敷出了。而这个人之所以这么搞,就是因为上山下乡和WG耽误了教育。所以上山下乡长期看可能真划不来。

                  • 家园 进一步,历史唯物主义地看,不仅仅是某个人的问题

                    上山下乡和文革,耽误、破坏了整整一代人的教育和成长,而随后人们对政治的厌恶与逃避又给一代人的思想造成伤害。祸延至今

                    森林大火的原因从来不是火种,而是遍地干柴。

      • 家园 是改善了中国农村几千年的教育普及和医疗普及,这个知青参与度

        很深,也算是为之做出了贡献,楼主不想参与,也根本不关心当时8成以上的农民,所以他认定无用,呵呵,其良心真可怕。

        之所以非常手段是因为按照前17年操作模式根本完不成文革的目标的。这真是人性良知的真实表现啊。

    • 家园 批评上山下乡的,不如探讨一下粮食从哪里来

      河里有一位 @nobodyknowsI , 一直在攻击“脱产传教士”。

      理解不了“脱产传教士”的,看看楼主,就是一位典型的脱产传教士。脱离历史唯物主义,张开就说一些看似非常正确的洗脑宣传。

      ---------

      解放前,中国有战争和饥荒的马尔萨斯调节器,人口200年间,一直在4-4.5亿浮动。

      解放后,人口大爆炸,农村粮食的增加,赶不上快速增加的城市人口。

      ---------

      我母亲的老家,上山下乡,当时的做法,就是把你的户口本转出去。你可以留在家里,没有人管你。

      可惜没有吃的,啃几个月老,也就不得不下乡去了。

      上山下乡的本质,是马尔萨斯调节器在发挥作用。

      “脱产传教士“一带节奏,变成了老毛大笔一挥,迫害知识青年。

      -----

      你如果说,老毛无能,让粮食不够,养不活多出来的城里人,我们当年不如跪美国,接受美国招安,过上有吃有喝的好日子。

      这么说还情有可原,大家可以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继续讨论。

      你说为啥要上山下乡,难道不可以再压榨一下农民,让农民养活多出来的市民?

      当然,你一个字都没有提农民,更没有一个字提压榨农民,你只是抱怨,为啥不变出更多的粮食,来养活多出来的市民?

      ----

      典型的脱产传教士,典型的不是蠢,就是坏。

      • 家园 还是得算到毛公的战略失败

        既然要搞工业化,那就得考虑源源不绝的能源(石油)和原材料(铁)的来源,这样才能使工业化形成正反馈,进而解决劳动力问题。当时完成工业化战略基本只有三种思路:苏、美、自产。既然大炼钢铁、全国勘测没能搞定自产预期,那么剩下的路只有两条:投苏或投美。结果毛公搞了个弃苏绝美,一定要自力更生,想法没问题,但这样就得乖乖退回农业社会。结果毛公又不干,还要玩工农剪刀差,死命堆半吊子工业化,于是彻底把中国吊在半空中,上不上下不下。一边是手搓工业化无法扩大就业人口,工业品覆盖人口也极窄,既无法完成内循环(内部工业品无市场,因原料能源部不足只能不定时供给,无法形成真正的生活替代,大家主要还是基于农业手工品生活),也无法出口创汇(一方面进口抵消,一方面供给品给你是你福气爱要不要,国际市场可不惯着你)。连工农剪刀差全力供应的军工单位都无法形成正循环(军工产品在国际市场被美苏吊打)。

        于是最终矛盾爆发,只能把人往农村赶,这种临到事头强行安置的不是办法的办法,真的没啥好找补的,这就是战略决策者的锅。

        • 家园 是的,毛泽东的战略估计和判断是失败的!所以,导致中国的

          1960年代、70年代方向性的错误,给中国造成的危害巨大,才有党中央后来不得已的改弦更张的改革开放。

          首先,毛泽东对世界战争形势的估计错误。“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是他50年代以来一贯的判断,结果这一判断并没有发生。一直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核战争也没有发生。但当时,可以说,中国的一切,都错误的围绕着这个错误的判断进行,比如,由于判断有大型的战争而没有控制人口导致人口失控;劳民伤财的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激烈的内部斗争(文革),把不同意毛泽东意见的干部清洗,等等。这一切的后果就是极大的扭曲了国家本来应该的正常走向,导致中国成为一个非常怪异的国家,与世界格格不入而不自知,反而洋洋得意。其实,当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悲剧国家。

          其次,毛泽东在文革中实行的赤裸裸的双重标准,严重的失去了党内同志对他的信任和尊敬。文革中,毛泽东极其信任有严重历史问题的张春桥、姚文元、陈永贵一伙(江青本身就有历史问题),但对很多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干部却横加指责并逮捕入狱(比如彭德怀、习仲勋、谭政、罗瑞卿等),这种处事不公的双重标准使得党内高层日益离心离德。

          对比一下才知道。

          两个被打倒的政治局常委陶铸、陈伯达,都因为历史上曾经被国民党逮捕,后来是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后来打倒他们时,都加上了“叛徒”的罪名。你共产党以前都吃屎去了?让这两个“叛徒”混进了最高层?(前面还有刘少奇呢)

          但是,张春桥的老婆李文静抗战期间就被日军逮捕叛变了,张春桥明明知道这个情况1946年还和她结婚,这是什么性质?

          姚文元的父亲姚蓬子是30年代的我党叛徒,上海滩人人知道。

          陈永贵抗战期间加入过日本特务组织“兴亚会”,很多人知情。

          这些情况,都有人多次向上反映,毛泽东本人也知情,但就是包庇纵容,而且还让这几人青云直上。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带来的后果就是在位的老干部们再也不愿意合作(包括林彪这个悲剧人物)。于是,悲剧接连发生:先是林彪事件爆发,这是我党甚至是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的唯一。接着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差点把周总理都打倒,邓颖超都准备后事了(见2015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七爸周恩来》一书,周尔鎏著)。接着,1976年10月逮捕四人帮。说到底,这都是党内内讧啊。这种长年累月的政治斗争,全国人民上上下下都厌倦了,才有后面的粉碎四人帮,和顺理成章的改革开放。

          毛泽东时代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故意的闭关锁国,让普通老百姓甚至是高级干部接触不到外部世界特别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真实情况。这就是典型的愚民政策啊。和今天的朝鲜差不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统治成本很低,统治难度很小。缺点和坏处当然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全国人民都对世界毫不知情,对世界形势一抹黑,个个都像养在猪圈里的猪,愚蠢而自大,就像现在的朝鲜人民。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2 / 0
            县委书记也敢挑战总书记

            逆臣也!

            毛的战略判断不好说是失败

            正是对战争的充分准备,才阻止了战争的到来……你要不人认真准备,说不定人家就真打过来了。

            就像当年的张伯伦,嘴上要和平,又不去准备战争,结果希特勒就打过来了。

            真正厉害的是邓小平,说五十年内大战打不起来,然后就裁军。

            这是非常危险的,你要敢裁军把自己搞弱,人家说不定就真打过来了……你那个打不起来的判断就破产了。

            毛和邓都懂得动态的博弈,毛是以战止战,邓是空手套白狼……厉害

          • 家园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送个花先。我一向对你言之有物的帖子意气相投😜。

            毛主席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是国策的基础之一,我认为你说得对。

            另外一个基础应该是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他锐利地发现传统文化的结构性问题,因而不惜动摇政府,发动自下而上的民主化运动,就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文化革命。”

            毛主席的失败在于真正的民主化必然建立在个人利益的诉求基础上。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文化中,个人利益的诉求必然被集体利益所压制,因而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当时的一个末节。安定的社会中,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爆炸,在“手搓工业”(借用同学的词汇)环境下的就业问题不可解决。见招拆招而已。

            毛主席有教育下一代的愿望,希望城市居民不要忘记农民的辛苦。早在1955年代他就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施展才智。城市青年下乡也是实现社会平等理想,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的一个途径。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1955年,河南省郏县一批中学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年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的《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所写的按语中为此写道:[9]

            “ 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毛泽东的这段话,此后被广泛用于动员知识青年离开城市。1955年上半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召开第三次团代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到会并做报告,号召“青年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到那里安家落户。”胡耀邦责成团中央办公厅物色垦荒发起人。8月20日前后,着手组建垦荒队,从数百个报名青年中选定60名成员。8月28日,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正式成立,杨华任队长,庞淑英、李连成、李炳恒、张生任副队长。1955年8月3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北京团市委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礼堂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胡耀邦作了题为《向荒地进军》的著名讲话,并在欢送会上把“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随后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开赴黑龙江省萝北县垦荒。1956年5月4日,北京青年集体农庄在萝北县建立。6月8日,胡耀邦来到北京青年集体农庄视察。[10][11]1957年,刘少奇写成了《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并于当年4月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他指出从事农业是中小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12]】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期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踩刹车的时候。

            1968年,红卫兵运动已经持续两年多,尽管毛泽东等领导人已经一再呼吁“复课闹革命”,要年轻人回归正常生活,但覆水难收,社会震荡和混乱仍然无法制止。到1968年暑期,大学仍不招生,工厂仍不招工,1966到1968年的三届高中毕业生共400多万人留在城中,失学、无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毛泽东在夏天也训斥了北京的五名红卫兵代表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和王大宾,“上山下乡”被再度提起。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几乎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一次反都市化的行动,工业化期间发生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此类非正常的行为乃是现代历史上所罕见的。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 家园 这什么鬼。。。中国在70-80年代一直是石油出口国

          至于军工,河里有当年怎么修起落架,突破苏修封锁的文章,可以看看我们50-70年代怎么完善整个体系的一鳞半爪。

          • 家园 傻子都知道把油变成工业品更赚钱

            70-80年代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和苏美英法日(G8)比都不用比,结果这么金贵的石油竟然要出口?就问为什么不是出口工业品而是出口石油?工业国如果沦落到出口石油的时候,基本都是经济出严重问题的时候,今天的美国俄罗斯都是这样。所以你该去盘点盘点当时中国的出口清单,工业品占几何?不然何必称“手搓工业化”。

            • 家园 傻子都知道发展需要过程

              你说的这个:

              那么剩下的路只有两条:投苏或投美。

              无非就是卖身呗。

              独立自主的路一直存在,并且一直有人坚持在走,现在的成绩,靠的是坚持独立自主的人干出来的。“改开”派真是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争功诿过第一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