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援军明日到达》,到底是要劝降谁? -- 心的方向

共:💬25 🌺66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援军明日到达》,到底是要劝降谁?

    1986年,大陆拍摄《血战台儿庄》,这是蒋介石第一次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大陆的银幕上。台湾方面立即托关系拿到拷贝,随后,两岸在互信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由此看来,类似题材的影片,会产生不顾估量的政治影响。

    最近,则出了一部关于国民党抗战题材的电影,《援军明日到达》。讲述的是国民党第十军,在军长方先觉的带领下,死守衡阳47天的故事。

    这个国民党的第十军,上一任军长是李玉堂,第十军的官兵以山东子弟居多,韧劲十足,战功卓著,给第十军赢得了“泰山军”的美誉。第十军能够孤军跟日军在衡阳死磕四十多天,给日军以重创,确实不容易。不过,最终的结果却非常不东方,军长方先觉率部投降了。

    这么多年的统战工作,让很多国人认为国民党就是自己人,国民党的军队也慢慢地被等同为人民的武装。大家就不自觉地拿人民军队的标准来要求国民党,因此,这部电影在没有公映之前,都招来了骂声一片。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要通过这部影片,来劝降

    台海方面可能会有战事的,该不会是大陆要通过这部电影,来给台军做提前的政治思想工作吧?

    例如,提示台军在一线的指挥官,在大陆压倒性的军事优势面前,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就可以了,然后就像方先觉那样降了。

    赖清德宣示就任台湾总统后,大陆则以“联合利剑-2024A”的环台大型军事演习作为回应。应该说,这是当头给了台湾新总统一记闷棍的。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预测过台湾问题不会拖过2028年。抽时间,我把这篇文章转过来,因为文中的很多观点一点都不过时。

    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有多大?

    非常大!

    未来的军事行动应该不是速战速决,相反,大陆会以恐吓为主要手段,迫使台湾的资金恐慌出逃,这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玄妙之处。

    未来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零伤亡的,那么,就不需要方先觉式的先誓死抵抗,然后再头像的模式。

    既然不是用来做台湾军方政治思想工作的,该不会是用来劝降正在被围猎的私有资本?

    基本没有这个可能,在国家机器面前,私有资本的抵抗基本是徒劳的。劝降的选项根本就没有,直接下大狱才更具震慑力。

    我查了一下《援军明日到达》的幕后资料,原来这部影片筹划于2018年,而且,投资方是博纳影业。我瞬间就秒懂了,《援军明日到达》被禁止公映就对了。

    2018年是一个什么年?

    特朗普在这一年正式挑起了中美的贸易大战。

    中美全方位的较量持续到今天,那么《援军明日到达》要劝降谁,不是很显然吗?

    这是要劝降中国政府的,何必和美国旷日持久地对抗下去?该收场时就收场。

    博纳影业拍摄这部片子,大概率是要实现这个政治意图的。

    博纳影业这次是吃了大哑巴亏,6个亿的投资是真金白银的,这也算是报了当年特朗普敲诈中兴那一箭之仇的。

    《援军明日到达》最终被下架了,这说明了什么?

    劝降中国政府,不就是要劝降习近平?

    好家伙,这可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博纳影业未来的日子未必会好过。

    影片的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估计会受牵连。

    至于主演于和伟,则不太好说,毕竟,这样的人一般也没有什么敏锐的政治头脑,估计不会也把他杀了祭旗。

    开了一个小博客(luckology.top),有新老朋友常来坐坐。

    通宝推:红军迷,
    • 家园 正好

      转发:北大教授请辞学位委员,因博士生被质疑左落选优秀论文

      就如下面评论中有说,“反动学阀”,我看就是文革中所说的“反动学术权威”。

      改开后这些还乡团杀回来了,控制了中国的教育宣传文艺部门,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殖民奴化教育,极度摧残了中国人的精神,到了今天,完全如毛泽东所说,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经济再发展,军事再发展,人民连阿三,黑人都要跪舔。gdp世界第一又如何呢?

    • 家园 都是媒体人还是多理解一些吧

      我觉得都是媒体人还是多理解一些吧。你是自媒体人,写的文章中点击量阅读量也是你在意的指标。人家是大屏幕媒体的的,拍电影的,投资人,地方政府,乃至于观众接受度都是人家要考虑的问题。都有难处的。

      我还是觉得互相理解一些好,让社会评判岂不更好,群众不接受,让电影扑街,赔个半身不遂。假设群众就爱看这个,上座好几十个亿,那也是群众的喜好。为啥不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人家拍个电影还没上映,这么上纲上线的,还专门开个博客,自媒体为了流量吗?

    • 家园 冤枉博纳了,博纳老早就跑路后面另有人接手的

      只是接手的人压不住刘和平,就让他自由发挥了

    • 家园 零伤亡不太可能,也不能指望零伤亡
    • 家园 看完主帖,感觉这电影确实不上映的好

      本来想看完电影再发言,没想到撤档了;

      本来想了解一下相关电影,没想到网上删得干干净净,连相关旧闻都只剩下题目,没了内容😨

      这恐怕是最奇怪的一件电影事了。

      =====

      方先觉在衡阳组织了国军顽强抵抗日军47天,让日军损失惨重、战略失败;

      方先觉在援军无望、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日军。

      这种人到底应不应该作为文艺作品的正面形象来塑造?特别是在目前的台湾局势下。

      如果要武统,自然是希望台军闻风而降。如果都出现方先觉这样的情况,拼死抵抗完解放军,打到最后真要输了然后再投降——对于解放军来说,方先觉们自然不能是正面形象,绝不能让他们既要有要。

      对于解放军来说,傅作义才是正面形象,陈长捷、郑洞国们只能是战犯。所以,《大决战-平津战役》应该重映,应该大映特映。或者,拍傅作义传记,大拍特拍。

      • 家园 关键是姓方的言而无信啊

        打仗虽说不怕死人,但是也不是为了送死去的。

        你立下flag要死一起死,底下兄弟听了把命搭上去了。

        等到轮到你的时候,你说:要不然可以不死吧。怎么说呢,现在宽容一点,说你也不要苛责了,这个没意见。但是你说宣传一下,这怎么好说出口啊。

        这种回去把你枪毙了应该说也不冤枉。

        • 家园 看起来像是傅作义和陈长捷合体成一个人了

          如果合体成一个人,先犯错在承认改成,其实也可以接受。关键要看这个错是向谁认的。所以傅作义可以宣传,因为他是给我们投降的。但是方就没法宣传,因为不是给我们投降的。

        • 家园 现在的战争被道德化了,这是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俄罗斯在打道德战争,而以色列似乎不管那么多。那么,就观察这两场战争的最后效应。

          ===

          个人认为,战争还是要让道德走开,但不宣传。方先觉,对于老蒋、对于民国来说,可用,但不宣传。只需要宣传衡阳保卫战的抵抗性就行了。

          新中国也是,清明节有不少衡阳民众去纪念碑祭奠,但跟方先觉没关系。

          • 家园 传言说是最终成片和报送剧本不一致

            报送的剧本是以一个女发报员视角下的衡阳保卫战,方先觉的镜头有但不多。这样的话问题也不算大。但是成片变成了几乎是方先觉一个人的视角。

            • 家园 如果传言是真,那就说得通了

              以发报员的视角叙述,很可能都是小人物记事,那就是宣传兵民抗日。这剧本没啥问题。

              我猜是于和伟坏了事。楼主说于和伟主演。于和伟这些年很强势,《军师联盟》《觉醒年代》《悬崖之上》《三体》《坚如磐石》,票房口碑都不错。他要是抢戏的话,电影就完蛋了。

      • 家园 参看甲午方伯谦,正好都姓方

        方伯谦还是英勇战斗了的,还打伤了吉野舰,战果超过邓世昌。但是方伯谦以本舰重伤为由,先行撤离战场。

        注意,只是撤退,没有投降,比方先觉高明几个数量级。清廷将方伯谦斩首。

        如果当年方先觉也是枪毙,那么今天把他作为半个正面人物来拍,也还有得说。方先觉却是八十多岁善终,怎么能做正面人物?

        确实就是投降派在搞事,这几年一尊搞反腐败,但是对于投降派打击得不够,只弄死了一个诺贝尔奖刘,最多加个有克。这实在不够。有克和他那个厉师傅都该杀,同门也应该清一批。

    • 家园 如果是为了劝降国民党,那么不就是我方自比日军?恐怕

      不妥吧?

      有大量的历史可以借鉴,而且可以说方先觉是假投降,并非真心实意。

      有点像吴三桂?或者左良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