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又说得不卑不亢又说得能屈能伸,我咋感觉这是自相矛盾呢?(1) -- 给我打钱87405

共:💬86 🌺123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有制度全是空谈

      新近在上海某高架桥上发生了一起非常危险的两车斗气事件,我敢打保票,一定会有人说“以后可不要斗气了啊,这也太危险了”。然而,这样的话管用吗?

      是你跟另一个人约定“我们以后尽量少吵架”靠谱,还是建立一个制度“吵架最多一分钟”管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全是空谈。

      很多人他不是失败在别处,而是失败在根本就不知道制度的重要性,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制度的威力,有制度和没制度是天壤之别。

      之前我讲过好几回,“一个礼拜读20万字并不困难”,但N多人听了就是白听,他给【转换】成了“我尽量”,最后是不是完全落空了?

      这两天我在讲为什么N多人混成大男大女,原因就是没有时间限制,而时间限制 的本质就是靠制度来解决问题。

      再说一个制度,财务。为啥N多人攒不了钱,甚至还负债?因为他没有建立 起财务制度。今天大家都有手机,这事很容易办到,比如支付宝或者微信每月就打多少钱。这虽然 跟国家的预算、决算制度无法相提并论,但就个人而言其实是比较够用的。

      所以,怎么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自己不在开车时跟人斗气呢?你得建立一个相关的制度。

      我的一般性制度就是尽最快可能 离开当前环境。我只是提供思路,各位自己琢磨吧。

      可能 有人说,你这不是说的“尽最快可能”吗?跟尽量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哥,看清楚后面的话“我只是提供思路”,所以我的意思是,比如,1分钟之内把车靠边停下来。我重点在讲很多人完全不知道需要给自己建立一套制度,所以,真的是【不论如何】都在“1分钟之内把车靠边停下来”吗?

      最后,请允许我嘲笑一下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那就是“某某对自己管得松,另一个某某某对自己管得严”,连制度都没有,管得松或者管得严从何谈起呢?你得是先有制度,再看你的执行力度,才能谈及松或者严啊。

      • 家园 读书心得

        ……中央于6月26日指示华中分局,要粟裕、谭震林率领15个团的主力向淮南进发……接到这些电报,粟裕立即从海安动身赶往华中分局驻地淮安……大家认为:抽调华中主力到淮南,苏中根据地可能有失陷的危险……粟裕回忆,当时他们考虑了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淮南地区人口仅l30余万,抗日战争后期,该区环境比较安定、转入战时状态需有一个过程。战争初期,我华中野战军主力如在淮南作战,不仅粮草需由苏中供给,就连支前民工也需由苏中补给。主力部队开到,加上民工、干部,每天至少需要粮食10万斤,两三个月的粮食将达数百万斤,其他军需供应也相当繁重,将给初期作战带来很大困难。

        承平已久,一时之间无法动员起来打仗。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如果美国发动侵略,我们又会先挨打,然后才是总动员,而总动员至少需要一到两年时间,还有可能更长,除非我们改变国策,像秦国那样全民皆兵。

        原因就是许多人生活在惯性中,连股票由涨转跌都需要半年才能换过脑子来,更何况是长时间的战争呢?习惯于惯性就是安逸,安逸并不是指贪图享乐,战争结束了脑子没有转过来也叫安逸。

        李默庵遵命回到常州才打开信封,只见里面是一张作战部署要图和计划。要求黄百韬的 25 师从扬州向邵伯、高邮进攻;李天霞的83 师以泰兴为基地向兴化进攻;王铁汉的 49 师以南通为基地向如皋、海安等地进攻,行动的时间定在7月15日。

        从7月上句,粟裕就密切注视着国民党军队的动向。江北国民党军队的调动集结和有关情报,使他确信战争将会马上爆发。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粟裕决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在国民党军队完成进攻准备之前,先打他个措手不及。他在地图前反复思索第-仗究竟在哪里打响。

        为了应付战争,粟裕是有准备的。5 月间经过“百日练兵”,部队的状态有明显提高。为了攥紧“拳头”,他把华中野战军的两支老部队——陶勇的八纵和王必成的六纵恢复原来的番号。陶勇部为1师,粟裕兼任师长,陶勇为副师长;王必成部为 6师……

        这就是粟裕,闲中有忙,忙中有闲。

        王必成非常恼火,命令 21日晚集中四个团的兵力猛攻宋家桥,并向华野首长保证当晚解决战斗。没想到敌军拼命死守,6 师虽然打得很努力,把敌军阵地冲开两个缺口,但仍然没能拿下宋家桥。国民党守军一再向李默庵求救,李默庵也命令其他国民党部队迅速向如皋靠拢。21日,国民党65师占领黄桥,又前进到杨花桥附近。49师的 105旅也从南通赶来救援,83师也到达姜堰一带。国民党空军出动飞机到宋家桥轰炸,使6师的进攻受到阻碍。粟裕见我军主力连续作战,已经相当疲劳,为了避免陷入被动,果断决定停止战斗。

        什么叫有本事?就是能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中自如切换。而打急眼的本质则是容易陷入惯性,进入某种状态就出不来,出来了又进不去。比如,有的电视剧其实并不好看,可为什么观众会追下去呢?因为【陷进去了】。

        需要有一种能力,既能深入庐山,又能跳出来审视整个庐山。粟裕就表现出这种杰出能力,他在指挥作战时,一方面盯着前线的情况,“另一只眼睛”又总在看整体局面。如果只会其中一个,要么就是夸夸其谈(只能看整体,而无法具体下去),要么就是当局者迷(只盯着具体,而忘了整体)。

        以后的几天中,毛泽东从各方面转来的情报获悉,国民党军队可能向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几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7月4日,他指示刘、邓、陈及华中局:“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这样,粟裕等坚持苏中作战的方针,实际上已经获得肯定。

        毛泽东关注苏中战局,7月15日指示华中分局:“此次泰兴作战不论胜败如何,均须于结束战斗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战。即使打了大胜仗,也要如此,因为敌人会继续进攻,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方能解决问题。”

        这是毛主席,前面一段是【宏观大局】,后面一段是【微观小局】。

        毛泽东得知苏中两次战斗的胜利,十分高兴。7 月21日致电粟裕:“1、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2、敌情尚严重,望将参战主力集中体整,补充缺额,恢复疲劳,以利再战。”

        毛主席的这份电文也是如此,【1】是指眼前,【2】则指将来。

        海安究竟能不能守,粟裕是打算放弃的。这样可以避免我军主力与国民党军硬拼,有灵活机动的余地。但放弃海安责任重大粟裕一个人是不能轻易作决定的。他考虑再三,决定与华中分局领导一-起研究。于是他日夜兼程从海安赶往准安,300 多里路,他开始骑摩托车,又坐了一段黄包车,接着又骑自行车,乘船,当时能用的交通工具全用上了,一天--夜赶到准安。华中分局立即召开常委会,讨论苏中战局和我军的行动方针。大家基本达成-致,在海安采取运动作战。

        这一段也体现出粟裕能大能小的杰出能力,这样的事若搁别人头上,要么“急死了,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要么派通信兵或者参谋长前去联络,最后必定耽误事。

        海安前线激战正酣,后方也发生了变故。管文尉天人张云在东台后方医院生小孩,当地的地主和坏分了听说国民党军队要来了、掀起叛乱。他们煽动群众说:“我们本来不要打仗,都是管文蔚叫我们的子弟上前线,如今死的死、伤的伤,国军来了还要抓我们的人,烧我们的房,我们找管文蔚算账去!”他们冲进医院抓走张云和一个孩子,扬言要杀掉她们母子,动摇前方部队的斗志。粟裕得到消息,非常愤怒,命令刘培善立即带领部队坚决镇压,一定要救出管文蔚家属。刘培善迅速出动,将叛乱分产打得四散逃命,救回了张云和孩子。战争是残酷的,在那个艰难的时期,前方后方都可能山现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

        既要谋定而后动,亦要能应对突发情况。搁一些人身上,他们又会说“这种事谁也料不到啊”。

        为什么自己会陷入惯性,这是有原因的。人的左脑和右脑各负责一部分事物,并且几乎总是相反的,比如右脑负责比较灵活的事情,而左脑则负责比较固定的事务。所以,如果外部环境长时间处于某一种状态,其中一个半脑(民)就会占优——老用它,它慢慢就骄傲了,也可以理解为大脑官偏袒这个占优的半脑(民)。正因为如此,一旦发生变化,许多人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把脑筋转过来。这还不算严重。最严重的就是那种特别固执的人——已经严重固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已然无法影响。

        为什么要抑强扶弱呢?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当前主要使用左脑,那么就得有意识的扶助右脑。

        从人的成长角度来看,【如果有条件】两个半脑共同发展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是,若【没有条件】该怎么办呢?比如长时间处于和平年代或者战争年代。对此,我只能说一些指导意见:比如你是基层,你就要抽时间出来把自己假想成党中央,研究中央的政策;你如果是基层,你就要抽出时间下基层。又比如某个阶段老是处理逻辑(计算就是逻辑)问题,那么你就要抽出时间来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活动,比如创作艺术作品(照着谱子练曲子是逻辑活动,自己改编曲子则是创作活动)。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主张【抑强扶弱】,这是很大的智慧,然而如今一些人信奉的却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唯(当前)强者马首是瞻。我以前老说,“做人就八个字,胸怀理想,直面现实”,其实就是【抑强扶弱】的现代版说法。这不并是西方人讲的“平衡术”,而是全面发展,否则 必成脑残。比较轻的脑残,要说服他发生转变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手段,而严重的脑残却很难说服他发生转变。

        不少人对粟裕产生了误解,把机动灵活误解成了“心思活”。心思活并不是【脑子活】,“心思活”就是一会儿一个主意,前一分钟觉得股票要涨,后一分钟又觉得股票要跌。粟裕的本事在于长短结合、标本兼冶、本末兼顾、刚柔并济,正如前面所说,他既能指挥最前线的战斗,又同时能看到整个战局的态势。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恰好也是如此。只有具备 了这种本事,才有可能在敌人的肚子里作战。

        脑残非常容易急眼,前面提到的上海高架桥上开斗气车事件中,开蓝色宝马的车主跟开工程车的黄车车主好比两个赌徒轮流下注,一个说“我大”,另一个说“我要比你更大”。所以说,一些人并不能真正认识到赌红眼的本质 是什么。

        毛泽东在7月20日起草了中央给各战略区的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要求各解放区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坚持持久战争,不怕暂时放弃若干城市,与国民党军队打运动战。接到粟裕来电后,他于7月30日复电华中的张邓粟:“在我军主力未获充分休息恢复疲劳以前,及敌未进至于有利我之地形条件以前,宁可丧失-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把握的作战。此次粟部歼敌二万,打得很好,今后作战亦不要过于性急,总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干地方是不可免的。你们应有对付恶劣环境之精神与组织准备。”

        毛主席这段话不能误解成了“游击战”,之前老有人,包括共产党人、国民党人、德国人和美国人都误认为毛主席是“游击主义”。毛主席这段话是针对刚刚发生的战斗,也就是“七战七捷”中的第二场战斗宋家桥战斗中打急眼【这种情况】而言的。“游击主义”是打了就走,既无法有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且时间一长自己也无法得到休整。小孩子他就是“游击主义”,他远远的打对方一下就跑了,其实并不能真正有效削弱对方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回头让人抓 住狠打一回,他损失就非常严重了。毛主席说的“以打胜仗为原则 ”,是要吃掉对方一支部队,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乃至于一个军。

        因此,“容易急眼”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站桩主义”,另一种是“游击主义”,但不少人对此形成了误解,误认为只有前一种情形才叫固执。急眼,就是陷入其中一种状态无法自拔。杠精其实就 是“游击主义”,跟泥鳅一样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就拿这回俄乌冲突来说罢。俄军起初有点陷进去了,后来才醒悟过来,主动后撤。有一些门外汉因此嘲笑俄军战斗力不行,这实际上是俄军有意识的把乌军给调出来,然后消灭他的有生力量。最近一段时间俄军在巴赫穆特跟乌军交火,乌军伤亡严重,所以美国人已经开始做谈判的准备了。这边我们也同意美国大摩在中国设立期货公司。

        5月26日,证监会宣布,为贯彻落实扩大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相关工作部署,近日,依法核准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在北京市设立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

        现在几个主要世界大国都知道马上就要休战了,要开始谈判了。乌军的士兵已经快被打光了,别人提供武器又有什么用呢?

        不少人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明白什么叫脑健康,后果就是把自己搞成了脑残。

        • 家园 官民制度

          说回制度。

          我以为,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或许最重要的制度就是官民制度。请允许我在这里再重复一次,如今N多人是不懂得中文的,尤其不懂得中文的【阴阳互释法】。官民制度中的官与民并非是实指,而是虚指。那么,虚指又是什么呢?就是比较概念化的东西,也可以成是原则性问题。

          为什么我们一定需要官民制度呢?道理很简单,民只有可能看到局部,这个民看到的是这个局部、那个民看到的是那个局部,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并不是市面上流行的“屁股决定脑袋”,这跟屁股没有关系,跟脑袋也没有关系,事情很简单,【只有可能看到局部】。比如《山海情》那个例子就是如此,村支书只有可能看到村民需要电这个局部,电力局的人只有可能看到“红头文件的权威性不可以受到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官,村支书这个民和电力局那个民他们有可能自己把问题解决吗?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解决了,那就叫【私自解决】,私自解决是严重的违法乱纪甚至犯罪行为。

          官的职责就是统筹。

          那么官是不是西方人说的救世主呢?不是。西方人说的救世主又是个什么概念呢?他的意思就是说,“除我之外,你们就是垃圾,你们这些垃圾想要活命就必须当我的棋子,我让你往哪你就往哪。”我们中国人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不是要大家去当救世主,而是要大家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官是从民中选拔出来的。假设所有的民都立志当官,那么就能选拔出来好官,在高个子里面再挑高个子。若事情反过来,民只愿意当民,可是官还是得从民中选拔出来,那么就变成了从矮个子当中硬拔一个高个子。再说得通俗一点,这就好比说,为啥中国乒乓球傲视群雄呢?因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非常非常多的小娃娃打乒乓球。

          然而今天有些人不知道是蠢还是坏,整日里不是什么政府无用论,就是什么政府除了鱼肉百姓啥也不干,自由两个字倒是挂嘴边。

          大家有想过自由的反义词或者说对立面是什么吗?

          “我知道,自由的反义词就是禁锢。”

          不,自由的反义词或者说对立面是【矛盾冲突】。

          “?这是你自己发明的吧!”

          让我们来听听人们的日常用语就知道了。比如说,你是精灵王的女儿亚雯,你爱上了一名人类叫阿拉贡,如果你嫁给他,那么你原本长生不老的“属性”就会消失,你会跟人类一样终有一死。你的父亲精灵王反对你嫁给阿拉贡,你会怎么说?你会说:这是我的自由。你劝某人多读点书,他说“读不读书是我的事”,是不是因为他的意见跟你的主张相左?

          正因为我们人类社会有这么多的民,这个民有这个民的理,那个民有那个民的理,两边谈不拢的时候双方都宣称“我有我的自由”,所以才需要一个能调和矛盾、统筹处理的官,所以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我要自由,我不要政府”,我建议你最好离他远一点,因为这个人已经无药可救了,送精神病院也没有可能救回来。

          官民制度是不证自明的必然性制度。

          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了时间,失去了时间就失去了结果 ,也是这个道理。就拿炒股为例子吧,假设说你当前纠结于是买还是不买,是不是相当于有两个民,一个公一个婆各说各的理?那如果有时间限定,10分钟之内必须做出一个决断,要么买,要么不买,你是不是必然会结束纠结?如果没有时间限定呢?股市已经休市了可你还在纠结,对吗?

          国家需要官民制度,个人也需要官民制度。一个人的大脑发达到一定程度,他一定也是这样的结构:一个官+两个民,这两个民的意见总是相左或是各干一部分,最后是这个官来斡旋、来统筹、来决断,身、家、国、天下是统一的。

          而一切极度不发达的大脑也都是一模一样的结构 :只有一个,这一个你管他叫官也行,叫民也可以,反正只有一个。按道理讲,所有人的大脑都【理当】是一个官+两个民的结构,可是有的人他很“厉害”啊,他先是让一官两民分成了两组进行PK,打死了其中一个民或者那个官,然后是剩来的二人组再次进行PK只活下来一个。原本上天发给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同样发达的,有人愣是把自己搞成了不发达,你是不是不得不“佩服”呢?

          说,纸上画了三个共享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你看见了,接下来是不是:

          一个民说,这是三个平行四边形;另一个民说,这是个立方体。最后官说:你们说的都不算错,但也不叫对,要看具体情况,有时候就当成立方体,有时候就当平行四边形。

          为啥人脑天生的结构就是一个官+两个民呢?因为所有人都有一个左脑民,还有一个右脑民,再加一个有且仅有的大脑官啊。

          “那共产党的“左”派和右派各是什么意思?”

          共产党的“左”派就是指某某共产党人他的大脑官总是偏袒其中一个半脑民,右派就是另一个某某他的大脑官总是偏袒另一个半脑民。

          “那社会上的左派和右派又各是什么意思呢?”

          社会上的左派或右派,他们要么是只进行了一轮死亡PK赛剩下来二人组,或一官一民,或两民,要么是进行了两轮PK赛只一个了。

          “也就是说社会上的左派和右派都是东方不败?”

          是的,都是东方不败,若细分,可以分为标准型东方不败(即二人组)和加强型东方不败(只剩一个),不管是哪种型,都是自宫过了的。

          “你这么说有依据吗?该不是你自己胡编出来的吧?”

          尽管截止到目前我们对自己了解十分有限,但也不是一无所知,比如现在比较确认的是,右脑发达的人富有创造力,左脑发达的人有很强的算力,所以共产党人中的“左”派往往是右脑较为发达的人,比如粟裕,他指挥的战斗充满了想象力;右派则往往是左脑较为发达的人,比如林彪,林彪打仗主要靠算。但由于“左”派和右派的划分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完全是这样。有两点需要注意:1、这里说的【较为】发达指的是其中一个半脑较另一个半脑发达,而这两个半脑实际上都达到了一定开发度;2、目前我们对自己的一切认识都不能作为定论视之。

          纸上画了三个相邻的平行四边形,你之所以既能视之为三个平行四边形,亦能视之为立方体;你站在镜子面前,你之所以既能“看出”来镜子背后有一个虚像,亦能明白镜子背后不可能站着一个人,皆因你既有左脑民亦有右脑民,并且有仅且有一个大脑官。

          “我为什么不承认镜子背后的虚像呢?”

          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大脑官袒护其中一个半脑,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应该是袒护左半脑,左半脑更擅长逻辑推理。

          如果你的大脑官长时间袒护其中一个半脑(民),那么另一个半脑(民)他就不吱声了——就像你在现实中看到的“沉默的人”——接近于已经死了。

          我之前说天天把逻辑两个字挂嘴边的是脑残,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人他的右脑已经被干掉了,迷信逻辑的人几乎没有任何创造力。另一种“逻辑都去见鬼的”也是脑残,这种是左脑被废掉了,虽有创造力,但过于离谱。

          然而但是:千万不要去对号入座看自己是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发达!

          “我的脑子已经被我搞坏掉了?唉。”

          不不不,人脑是可以修复的,但我不知道怎么办,好像目前也没有人知道,你晚出生3000年或许人类就知道怎么办了,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是不会治的病太多了。

          最后简单说说【在其位谋其政】,这意思 就是说,即便你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但如果你管了一个部门,你只能替你这个部门说话,你不能越权替部门的领导做主。

          “这么说来跟不学无术只知道顾自己的人没有区别嘛。”

          区别太大了,如果你是个明白事的人,你自然也能看明白你的领导一碗水是否端得平,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或者拒绝领导的裁决,可如果你啥也不明白呢?比如我自认为能看明白为什么要农民进城。

          “为什么?”

          将来许多农作物尤其是口粮从种到收都将高度自动化程度,如果全是国营,那么国家来统一种植就要比现在的(分散)农民所得收益高出许多,但如果你不把农民弄进城会发生什么事呢?

          “发生什么事?”

          N多生产技术低下的农民认为一亩地的产出撑死也有就多少多少,可当你承包了土地之后,农民看到你收入很高就会撕毁之前的协议,要跟你重签一份协议,他要拿到更多的分红。

          “这不是地主吗?”

          没错,如今的农民就是地主,党中央就得想方设法把这些地主变成城市户口,再把土地收为国有国营,一切收益都归全国人民共有,而不是只属于一些农民。

          "明白了,以后机器和机器人会把第一产业都给包了,没人类啥事了。“

          我认为还会发展出第四产业的,将来的第二产业就相当于现在第一产业,放心吧,有活给你干。

          “好吧,我只能承认自己是个脑残,自己把脑子玩坏了,洗了睡吧。”

          没错,脑子给玩坏了,就只能【负责】洗了睡。

    • 家园 时间

      假设,现在国家出台一项政策,二手房挂牌时间最长1个月,1个月内卖不出去,就要再等一年,大家认为二手房销售情况会怎么样?

      我昨天刚读到一条新闻,杭州的一位房东欲出售一套房子,可是挂牌后无人问津。为了增加房子的带看率房东下了血本与贝壳签订一份协议,以使房源在中介平台上得到更多的流量倾斜和曝光机会,为此自然 是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推广费。据房东称,自这之后,看房量的确上来了,中介一个月内带人看了15次,然而没有一个谈成。

      这位房东为什么不选择降价呢?要知道,降价才是最好的广告。如果你的房价挂牌价是最低的,中介不收推广费也会帮你积极推广,因为成交的可能非常大,只要有成交中介就一定能收到佣金。可是像报道中那样操作,只能叫有价无市,中介在已经收到推广费的情况下,房子能不能卖出去,他们已经不关心了,这难道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吗?

      这段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没有道理,卖家如果降价,买家会选择继续观望。

      今天的婚姻也是如此。

      我以前讲过一句话,我说很多人没有时间观念,但恐怕同意我这句话的人寥寥无几。

      • 时间
        家园 自由的代价

        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像股市,崇尚自由的人慢慢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金融产品。

        过去不一样,过去到了18岁,就会自己认领成年人这一身份,到了20多岁,如果不结婚会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结婚之后多久就得生孩子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婚后好几年都没孩子,就会遭到别人的怀疑。

        所以现在崇尚自由的人看什么呢?看风向,看涨跌。

        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较2021年的18万亿下跌了5万亿,跌幅超20%,大家会怎么样?有人认为见底了,有人认为还会再跌,和几年前众口一词房地产市场还会继续火爆大相径庭。

        可是金融品市场何时涨何时跌,没有人提前知道,对吗?它不像日出日落,不像春夏秋冬,时间在这里,不见了。这就是自由,你变成了金融品,或者说,许多事,你是用金融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的。

        所以,孤男寡女会越来越多。

        就跟你炒股票一样,如果在某个高点你没有卖出,再跌下来的时候你就不愿意卖了,“我要早出手早出手了,何必等到今天呢?”

        你,一名女孩子,你之前遇到一个男人,彼此感觉还挺投缘,但所谓的“理性”告诉你,不要急,再看看,对方也一样,慢慢的,你们就联系少了,淡了。

        之后你再遇到的男人,十有八九不如前面那个,原因我不知道,或者说过于复杂难以分析,反正一定会这样,所以你就会“我要结婚早结婚了”。

        又过了一些年,寂寞难耐的你又开始活跃起来,跟男人约会,可是,这次会有什么不同吗?你不会吸取经验教训的,你会说“都自己一个人过了这么久,也没什么的”。

        你会跟那些二手房一样,甚至不如二手房,孤独一生。

        但如果有时间,事情 就会变得不一样。可能你事后会说,自己当初也是有点急,就像你遇到一件事必须在某个截止时间之前完成,“方案不是太成熟”,可是你会完成这件事。也有可能你事后会有幸运感,当初做决定时多少有点稀里糊涂,可就结果 来看令人满意。或者这样,或者那样,但不管怎样,婚结了,事情 办成了。

        如果时间还在,你把你的故事讲给你的后辈听,你的经验教训其实不太管用,后辈到时候还是会跟你一样,结果 要么是不满意,要么是还行,要么是喜出望外,但会有结果 。

        这就是自由的代价,当你拥有了自由,你就失去了时间,你失去了时间,你就会失去结果 。

        不是只有婚姻这一件事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你会失去成长性。一旦我们的社会全面股市化、金融品化,必然会是七输两平一赢。

        • 家园 自由的本质 就是贪婪就是恐惧

          自由是怎么来的呢?我是说,为什么自由会大受欢迎呢?

          我的看法是,自由是长辈制造出来的。长辈在事后认为“我的婚姻不幸福”,是因为“我当初不够理性”。长辈的这一看法是如何 形成的呢?这就跟炒股票一样,如果股票处于上涨阶段,早卖的人一定会后悔。

          愚蠢的长辈就跟那个佛经故事一样,吃饱了感慨“早知如此就不吃前面两个馒头了”。什么叫美满的婚姻?无法定义,如同无法知晓股票何时会涨到顶。然而愚蠢的长辈,就跟愚蠢的股民一样,实质上指望 着买在最低,卖在最高。实际上,愚蠢的长辈极愚蠢度远胜于愚蠢的股民,因为股票价格毕竟量化了,股价走势毕竟能绘制出来。

          有结果,这才是最大。结果是好是坏,这是末。没有本,就不可能有末,不停的所谓反思结果是好是坏,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当初毛主席如果不给出时间,争取5年内解放全中国,共产党有可能打得下江山吗?反观国民党,恰好 就是没有时间观念,国民党的思路就是拖,拖到什么时间,不知道,他们想的是拖到事情变得对自己有利的那一天,这是不是相当于一个股民说“什么时候卖,等涨到最高我就卖了”?

          现在知道我们中国的“五年计划”有多么重要了吗?

          自以为聪明的人,整天回首昨天。今天必然较之昨天成熟,所以昨天干的事全是蠢事?所以你何时才能涨到顶呢?既然你永远涨不到顶,那你是不是永远不卖呢?所以说,自由的本质就是贪婪,贪得无厌,最后一无所得。也可以说,自由的本质是恐惧,害怕所谓的失败。不管说成贪婪还是恐惧,反正最后就是两手空空。

          党中央在手把手的教大家,一个“五年计划”接一个“五年计划”,还有更长远的“百年计划”。你的人生只有80年,你有计划吗?你的所谓计划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所以,全部落空。

          你落空了之后只会叨逼叨的说,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

          错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你怎么个一定法呢?你还把你这种错误传授给下一代!!!

          通宝推:瀚海黄沙,longpath,
    • 家园 一个人如果要靠个人阅历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那么……

      一个人如果要靠个人阅历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那么他一定是一个不擅于学习的人,甚至不具备一丁点学习的主动性。

      今天有人给我发了一段视频,大意是高铁上一名年轻男子指责前排的乘客没有带好孩子,因为孩子一直在哭闹。给我发视频的朋友问我有什么看法,问我这件事到底该谁负责。

      我直接回了一句:白痴。

      “谁?是那名年轻男子,还是前排孩子家长?”

      你。

      “我?”

      只有像你这样的白痴才长了这么个奇怪的脑回路。

      “我!你!”

      不服是不是?没坐过绿皮车吧?绿皮车的情况就是,你能听到孩子在哭,你能听到有人在放屁,并且还像吹曲似的拐了几道弯,有时候车厢里会有猪或者羊或者鸡鸭,厕所嘛,大便叠了好几层,目测至少是五人量。高铁之所以显得较为干净、整洁、安静,是因为目前来看,乘坐高铁的旅客主要是中等收入人群,但随着水涨船高,高铁早晚会跟绿皮车一样。这么说吧,从刚开通起我就经常坐高铁,高铁的“绿皮车化”从未间断过。现在有N多年纪比较小的人,他没有经历过绿皮车时代,他【觉得】高铁“应该”就是贵宾室那个样子的,所以视频中的那位年轻男子才一副教训人的口气。

      其实街景也一样。我们也是最近一些年N多大小城市新修了街道、楼宇什么的,给人一种焕然一新之感。可是你知道吗,这世界上的多数人,当他生活在一个旧的环境中时,他自己也会变旧的,邋里邋遢。以后,街上打架的事,会越来越多。

      当然,这事也不绝对,要看手里有没有钱。比如北京的人行道上铺的地砖就经常换,而另一些城市恐怕五年都没换过了。

      现在比较年轻的,我就说20岁以下,00后往后,都出生在一个相对比较新的环境当中,这里的多数人不擅于学习,或者说学习的主动性很低,所以在他们看来,干净、整洁、安静是理所应当的,是与生俱来的,这倒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娇气,就这个原因。

      80后到00后这一段的人,相对而言适应能力要强一些,他们毕竟多少见过一些世面,旧的新的都见过,但他们也给人造成一种娇气的错觉,这是因为这几十年来,总的来看,我们中国一直在建设新城市(城区)。

      截止到70后,也就是眼下50+的人,就比较处变不惊了,为啥会这样这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所以再过一些年,等这些眼下新的城市变旧了,街头小混混会“恢复”到之前的数量。

      学习主动性强的人提前就能知道这些事,但毕竟是少数。

      “你的意思 就是说我没有学习主动性?”

      这是不言而喻的,对吧?否则 你也不会提出那个奇怪的问题,“这事该谁负责”。给你一个公式吧,由旧变新,人的心气向上走,然后是由新变旧,人的心气又掉头向下走,花无百日红。

    • 家园 中文的灵活与西文的僵死

      今天有位读者问我,一会你说道就是勤,勤就是道,一会你又说光有勤奋是不够的,光是肯而不会,也不能取得胜利,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得好好回答一番。

      我是这么答的:当我说道就是勤,勤就是道时,我前面说过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思 就是在说,上士听到别人提及【道】,就明白这是个无价之宝,并且难得,得想方设法弄到手才行。所以,此处的勤是跟目标紧紧绑在一起的手段,我当然就可以说,道就是勤,勤就是道。而我在说“光有勤奋是不够的,光是肯而不会,也不能取得胜利”时,此处的勤奋是当动作用,是在讲手段,言下之意就是在说手段得灵活,不是靠简单的拼命。并且,我的用语是做了区分的,我一会用勤,一会用勤奋。但我要强调一句,你可不能盯着我用的是勤还是勤奋,因为我是活的,完全可以换过来用。

      讲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吧。你跟张三有个约会,但你迟到了,你在路上给张三打电话,通报了这一情况,张三说,你别来了。“你别来了”,啥意思?有可能 是张三生气了,也有可能是真的别来了。怎么才能弄明白到底是哪个意思呢?你看结合语境,这个语境不是我们常说的上下文,而是包含了N多信息的一个大语境,比如张三是怎样一种人,比如你俩之前在约定时经历了什么,比如你们的约会事项是什么。

      之前我在讲“舍生取义”时就提到了这一点。孟子真的是让大家舍小芝麻,只要大西瓜吗?显然 不是,孟子的话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社会中有很多人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这一普遍的现象。在孟子的文章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句子,“当前社会有一种现象,忘本,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所以是孟子写文章不严谨喽?同理,我们今人阅读中国古人的文章时,会发现他们经常大谈特谈道,而不提术,并且有时候还很鄙夷的说“术是雕虫小技”,这是在讲,只要道而不要术吗?所谓的重道而轻术,是针对很多人重术轻道、有术无道而言的,并不是真正的“重”道而“轻”术。顺带说一句,这里的道,是常道,而不是老子说的非常道。

      以上,若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中国人或者说中文是非常灵活的,同一个词,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内涵,所以往往有人戏称“中文博大精深”。相对而言,西文就僵死得多,动词就是动词,当谓语用,如果要当宾语用,就得变成动名词或者别的。

      这样又引出来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今天很多人他是又学了中文,又学了西文,他遇到的人有可能 是比较典型的或者说传统的中国人,也有可能 是比较西化的新新中国人,还有可能是思想混乱的半中半西的人,还有可能是中西合璧的高手。局面复杂了吧?

      须知,语言本身就能训练思维,向我提问的读者ta跟西方文化打交道多,ta自认为说话是非常严谨的,可是,这种严谨在中国人看来就叫“搞笑”。在我与这位读者的交流过程中,就出现 了下面这一幕。

      ta对我说:我突然有点不明白了,我以前都是一是一,二是二,孤立的,你是前后联系起来看的。

      这条消息发出来 之后,ta立马就撤回了,换成了“我突然有点明白了……”

      我抓住机会,现场“嘲讽”了ta一通。

      “哈哈,你撤回干嘛?我知道你多打了一个字。你没有注意语境,这个语境就是咱俩交流时间不短了,涉及到很多话题,我并不是孤立看你某一段文字的。再说了,我也不害你,我也害不着你。你的这个严谨,【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就叫多余。”

      我又补充道,“你可能认为谨慎一些没有坏处,然而在高手看来,你是一个近乎于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人,你是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事事谨慎。我要是你的领导,绝不可能 重用你。”

      其实我的这位读者,就经常因为“听话”和“说话”的事跟家人发生口角。ta的家人没读太多书,主要是自己混社会,耳濡目染之下学了一点中文的灵活,可是这种灵活就是个二把刀,小聪明。然而他自己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反而自鸣得意,故经常教训我的这位读者,说ta“听不懂人话”,又说ta“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这里也顺带说一句前文提到的“中文博大精深”,这话有两种内涵,一种内涵 是你跟西人学僵化了,听不懂中国话,另一种内涵是确确实实可以玩文字游戏,而你老被人坑。

      现在明白,得语文者得天下并非虚言了吧?得在语言上多下功夫啊。

      最后,说一点我的经验之谈。一般来说,西人的著作我只看术,中国人的文章我只看(常)道,并且,由于还有一个翻译问题——西文的僵化与中文的灵活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有时候我还得找英文原版来看。这是一。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到洋鬼子我就按他们的所谓严谨实则僵化来,遇到(比较传统的)中国人我就灵活着来。那要是遇到假洋鬼子呢?我就玩他。遇到中西合璧的高手呢?我会缠着他,跟他请教。

    • 家园 东风吹,战鼓擂,革命小将谁怕谁?

      说,你早上去吃早餐,结果老板说你没有付钱,你很生气。

      问,这是不是人之常情?

      “我觉得是,大家不都这样吗?”

      真的是大家【都】这样吗?

      “多数人是这样吧。”

      所以你“应该”生气?

      “反正我就是会生气的。”

      我几乎不会生气。为什么我不会生气呢?因为我曾经生过气,可是我知道生气是在伤害自己,我不愿意伤害自己,所以我研究了这个问题。

      “你的研究结果是?”

      我的研究结果 是,只要不在我的预期中,有时候我就会高兴,有时候我就会生气。我通过研究这个问题,也发现了,高兴也是在伤害自己,跟生气是一模一样的。

      我去吃早餐,我付了款,我的预期是“没事了,我该做的已经做了”。可问题在于,人,有各式各样的,并且,同一个人,他还有各种不同的状态,比如心不在焉,或者心情不好,等等。换言之,我付了款,对方却说没有收到,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不论频率高低。所以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把付款记录调出来给对方看。相比另一种所谓的正常情况而言,显然,我要做多一些。可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我不想我伤害我自己,再者说了,跟对方吵架,对方也会生气啊,所以这不是害人又害己吗?

      并且,我通过这番研究还注意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交易流程的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没有手机支付,你付了款,对方得出具收据,而我发现,很多人在小额交易中不在乎这个必要的流程,正因为如此,往往要折腾很久才能把事情弄明白。我小时候就经常看到人在早点摊吵架,也确确实实是摊主不让顾客走,而这些摊主全部都是私营。所有的国营早摊点,都是按流程走的。

      这一现象难道不已经告诉大家,人不学,不知义了吗?你看到人家国营早摊点是怎么怎么搞的,你觉得你也可以做,可是你并没有学到家啊,你只学了一点皮毛啊。可能会有人说,国营早餐点的人他未必就懂这些事。没错,他完全有可能不懂,但是,他接受过培训的,学会了怎么规范性操作,至少达到了知其然这个水准。

      据我所了解,不光是早点摊,N多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可以说,全是这么把自己搞垮的。而这,可以归纳总结成是【自以为是】。

      这里小结一下,单纯分析为什么有的早餐点会发生顾客付了钱老板却不让走的纠纷:第一、制度建设几乎为零;第二、即使制度完善,仍然不可避免,因为人有各式各样的,同一个人也有各式各样的状态。

      不过我这里重点讲的是遇到某种情况你生气是不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人他跟私营 老板是一样的,他这个人,没有建立起一套制度。

      比如,我就有一套制度。我付了款,对方说我没有付款,我出示相关证据,一般来说,事情就解决了。这是标准的流程。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就是我付了款,之后有两种可能 ,A,老板认可,B,老板不认可。若A,我走人,若B,我出示证据,一般来说就可以走人了。

      不就这吗?我把这个问题反复研究了一番之后,我发现我不会生气了。

      对于我来说,我研究的起点在哪?我不想生气。我为什么不想生气呢?因为我已经确认了,这至少是在伤害我自己。也可以说,这是我的目标,研究只是手段。这一目标对我而言,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我会想尽办法实现。

      其实我后来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我发现,生气,高兴,是一种武器!

      有一个词叫察言观色,就是说,你看到对方生气了,你就缩着了,你看到对方今天心情不错,你胆子 就大起来了。所以,生气和高兴,是不是一种武器呢?显然是。

      或许会有人说,你生气我就怕你了?瞧,这是不是更加说明了生气与高兴是武器?上面那句话的意思难道不等同于,你手里拿着家伙,我就怕你了?

      既然是武器,那就一定存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对不对?可为什么要动不动就动武呢?这不好。所以我轻易不会跟人动武,并且我一旦出手,我要的是杀敌一千我自损为十。我不是简单的赢,我要打出完胜,要就不打,赢就赢个大的。

      什么才能赢个大呢?很显然,答案就是【你走在正道上】,因为邪不可能胜正,你必赢,并且必然是赢个大的。

      我一再讲,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人干一切事都是为了得到好处,我不是无缘无故的情愿 走正道的。只不过,第一,这好处是综合的,而不是某一项,第二,这好处是全局的,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所以,必须要必胜。

      比方说,你坐沙发上不愿意起来,是因为你觉得起来吃亏了,你坐沙发上才有好处。这个好处,在局部,确实是成立的,但放在全局来看,那是坏处。

      我以前就是这样,刚坐下来,想起来有一件事还没有办,可是已经坐下来了,好处已经拿到手了,就对自己说“又不急,过会再办也不是不可以”。这个话,在某些时候,确实是成立的。可是,这是自我欺骗,因为你根本就不是因为不急所以不起来,而是你一屁股坐到沙发里就不愿意起来了,尤其是你刚刚坐下来。这也可以描述成,你不愿意改错,你不愿意止损。

      我检讨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学乖了,以后我坐下来之前,【不急】。既然我是刚刚坐下去我就不愿意起来,那我就不急于坐下去,这不就在很大程度上把问题解决了吗?这是一。第二、如果我刚坐下去,又立刻想到还有一件事没有办,我不去所谓的分析,那个待办事项急不急,因为我也知道了,我很想欺骗自己,还有事要办,我从沙发当中弹起来就好了。

      小结:我会建立起相关的制度,比如,【不急】于坐下去,坐下去之前再过一遍,是不是还有事没办;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有漏洞,我还有补救的措施,即便刚坐下去也得无条件弹起来。

      其实我对自己也没有苛责,这么来说吧,不急于坐下去这一制度,解决了80%的问题,刚坐下来想起来什么无条件起身,我能做到19%,还有1%,我跟别人一样,但我也不找理由,我不想起身。我就是懒,我根本不找任何借口,这就叫小赌怡情。我今天要懒一下,头也不梳,脸也不洗,被子也不叠,连屎都懒得拉,我就是懒,我要这么懒上一整天。这不是“报复”,不是什么我累坏了我不懒我亏待了我自己,我这是随机的,没有规划,没有分析,说懒就懒。

      “那要是万一遇到倒霉事了呢?”

      我认了呀。

      “如果这倒霉事是要命的呢?”

      我也认了啊。

      这叫愿懒服死。

      有人就学去了,“我愿意懒,关你啥事”。其实这号人吧,他才是玩不起的人。你要学,就学全套,你从里面抠一点出去,这算什么?你故意的嘛,故意作死嘛。

      这里我再杀一个回马枪。

      私营企业是怎么抢走国企市场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可以描述成顾客懒。私营把一些必要的流程给省了,然而顾客却认为自己得了利。这就好比说,有的顾客 嫌地铁安检麻烦,等自己上了地铁,被人拿刀捅了,又说政府不管事。

      其实我小时候就不太情愿去国营早点摊,因为去国营早点摊,你得先交钱买票,然后拿着票去领食物,私营不一样,你往桌上一坐,你叫一声要吃啥,一会老板就给你端来了,你说付账,老板又来了。

      简单的看,顾客相对而言占了便宜,这个占了便宜就是相对了偷了懒,全是老板小二在跑腿。可是,这种操作是必然有安全隐患的。而最重要的是,发生了纠纷,顾客和私营老板都认识不到是因为什么。

      付了款,却没有凭证,这是不是必然要出事?

      当然,从局部来看,比如你只看早点摊,你只看某个行业,这种制度上的缺失,也不会引发多大的事,可是,顾客被惯坏了。

      我们现在私营企业特别多,私营企业想赢得市场,靠的就是所谓的“顾客是上帝”,说通俗点,他是靠宠着顾客才争取到市场的。

      所以,大家不妨想一想,你长时间生活在一种没有制度保障的环境中,你长时间被宠着,一旦有人约束你,你是不是受不了?你是不是还自认为你的正当权益受到了侵犯?为啥地铁安检三番两次的出现暴力袭警事件,并且往往是女性呢?我认为这就是原因。

      我这并不是在否定私营。我只是在讲,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私企还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赢得市场的手法其实是自己个局部得利而损害了全局的利益。

      其实我跟一些私企老板私下里也聊过,他们众口一词的说,最缺的就是管理型人才。我每次都笑而不语。我为啥笑而不语?你这个私企抢占市场的主要手段就是宠顾客,你是发现你这个钱说起来赚到手了,可是不知道哪天因为某件事你全部又给吐出来了,你才说缺管理型人才的。如果让你改路子,走规规矩矩的路线,你有可能答应吗?这是在颠覆你的经营指导思想啊。

      所以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悖论”:私企老板发现了钱不好赚,赚到兜里来的钱往往一次性又给赔光了,可是,私企靠的就是宠顾客才抢到市场份额的,并且,如今顾客已然被惯坏了,你私企是不敢改路线的。

      这一所谓的“悖论”其实并非是悖论,而是谁先来,要么顾客自己教育自己,要么私企咬牙顶过去“转路线”前期的阵痛。

      然而,双方都不愿意先来。

      我把上述这番话讲给一些私企老板听了之后,他们个个都是沉默不语,你瞅我,我瞅你。

      这就跟之前我讲《山海情》里的那个情节一样,60户满了,就给你拉电,现在只有59户,可是如果再不拉电,59户也保不住了,人会跑的。谁先让步?

      都不让步,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60户满了才拉电,这是有文件规定的,也是当初讲好的,电力局如是说。村支书说,我就差一户了,再不拉电,人又跑了,那我永远也没有电,人都要跑光的,你怎么就这么死性,不能变通呢?

      想解决问题,必须有一方先让一步。要么,电力局“开恩”,特事特办。要么村支书大变活人,再变出一户来。

      在电视剧当中这个问题最后给解决了,特事特办,可在现实中呢?现实往往相反,双方都是“据理力争”,也就是说,不是说不愿意让步,而是说,确实有难度。

      这个时候,就需要中央出面。中央看什么?看谁相对要容易一些,你先让一步,你相对能办成,你来先让一步。然而但是,这种事有时候说得清,比如前面讲的,要村支书再变出一户人家来,其难度远远高于电力局特事特办,有时候就说不清了。

      比如说,某某事,张三会说,就这件事而言,我先让一步,可以,然而但是,次次都是我先让一步,我他妈的让了无数回了,我这次就是不让,可是,就这件某某事而言,李四也确确实实让不了,他的难度确确实实就是大。

      很多人他就是这样的,他只要先让了步,他会记在账上的,等着“秋后算账”呐。所以说,你劝某某人,在某某事上,吃点亏,先让一步,你认为你这个解决方案是对的,其实,你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从不劝别人让步,我只讲各种解决方案,我只讲会有什么后果。可是,也没用,有N多人他就是记旧账的。

      因此,不管你怎么讲,反正有N多人他就是这样的,他就是要“秋后算总账的”,他只要前面让了很多回,他到某一回,一定是“我他妈的受够了,我忍无可忍”,一下就给你卡死在某个地方了。这就叫,前面赢了99把,最后一把输光光。

      党中央遇到这种情况,也没辙,只好先把事情 挂起来,你们慢慢耗,耗到双方受不了了,你们自然就想通了。

      大家看,现在婚恋不就是这样吗?男人、女人都不肯让步,都是“凭什么我先让一步”,都是“我他妈的已经让了够多的了!”企业用工不也这样吗?

      耗吧,都这么耗着,都自觉耗得起,“不就是耗吗?老子就给你耗下去”。

      这是人类社会的一景呐。

      东风吹,战鼓擂,革命小将谁怕谁?

      哈哈哈哈哈哈。

      • 家园 账房先生的清奇脑回路

        我是不是特别爱学习?

        上面谈的问题,可以说,是我独立完成的。我有证据的,因为现在主流经济学根本就在回避这些问题,主流经济学众口一词的说国企是因为效率太低才被私企抢走市场的。

        就一个吃早餐吵架的事,我给做成了一桌子菜。

        从“我不愿意生气”开始,然后到制度建设(刚)加补救措施(柔);再到私企真正赢得市场靠的是宠顾客,结果是全局受损,所有人一块倒霉;最后到所谓的“悖论”,其实是因为双方都不愿意先让一步,而总有人喜欢记旧账,前面让了几回,到某一回无论如何不肯让步。

        勤奋还是懒惰,这是相对的,永远都说不清,反正我自觉我的勤奋还算比较够用,能搞明白很多事,也能解决很多事,也知道遇到什么事我怎么办。

        你非要说自己特勤奋,人家也没办法反驳你,你觉得够用就行。啥叫够用?我认为有一个指标是靠谱的,身心是否健康。

        我说懒惰是万恶之源站不站得住脚?不就是因为懒,所以喜欢记旧账,前面你让了好几回,你吃了大亏。这个所谓的吃亏,不就是你多干了吗?

        “多干了,怎么可能 懒呢?”

        你说不是懒,我也不争辩,反正你最后会“秋后算账”,在某件具体的事上,无论如何 也不肯让步了,对吧?对方也一样,对吧?然后你们就耗着,对吧?

        懒惰,只是一种说法。有的人,你前面批评他,他都接受了,但是,到某一回,他无论如何 也不接受批评,他的话就是“前面你批评了我那么多回,我都没说啥,你怎么老批评我呢?”

        我换一个词,叫账房先生,好不好?

        这个账房先生该有多幼稚呢?好比说,某某人,他生病了,你给他吃药,吃了几回,他不吃了,他说“我已经连吃好几天的药了,我为啥还要吃药?”

        如果你说,“唉,你的病还没有痊愈啊,还得吃。”

        账房先生就会大怒:“你听不懂人话是吗?我已经吃了好几天的药了!”

        是不是笑死人?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吗?有,一大堆,成千上万!!!

        账房先生的脑回路长得可是清奇,他就看数量 ,数量达到了多少,他自己一盘算,“应该”足够了。哈哈哈。人家说,不看广告看疗效,他是不看疗效也不看广告,就看数量,并且数量够不够,他自己说了算。所以说,有些极品账房先生,他只要还能喘气,他就“胜利”了,“我不吃药,我不学习,我就不!!!”有的账房先生【略】“强”一些,他要弄个肚圆的,光是只能喘气他不行的, 这种账房先生就整天讥笑前面那种极品:“哈哈哈,大傻逼,哈哈哈,我牛逼。”

        跟账房先生讲精益求精,讲孜孜不倦,讲打破砂锅问到底,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讲天很高地很厚,讲社会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讲活到老学到老,讲为全人类的生存而奋斗终身,都如同对牛弹琴。

        账房先生的活法,就好比说他给自己安排好了:我就长1.5米。问,账房先生是不是先知?是不是主宰?他都能安排自己长多高,这是人类能办到的事吗?可是账房先生却办到了。

        “下课喽,不学喽。”

        唉,你还没学会啊。

        “听不懂人话吗?!下课喽,不学喽。”

        哦。

    • 家园 起步价:十篇

      【有读者反映,最近的文章要比之前的文章更有“摧毁性”,自己被完爆。】

      不是一早告诉大家了么?我是“人学”的专家。之前是怕大家受不了,我是循序渐进,慢慢来,越到后面受打击感越强烈。

      扛不住,是因为你错的很彻底。现在了解革命是怎样的了吧?不是我非要吹,这是我带着大伙干革命,你自己是革不了自己的命的。

      文章写到这,我可以不写了,反正又不是我倒霉。我给你“摧毁”了,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你自己找不出来正确答案这不能怪我,对吗?

      那如果我现在提出来,你想知道正确答案,得用命来换呢?你好像无法拒绝,对吗?

      动动脑子,正确答案我早就告诉大家了,别因此把命卖给我。如果你总是这么无能,你的命是会卖给别人的,这是一定的。

      【谁,想活下来,谁就一定会自己去找答案!!!】

      发一篇你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看法给我瞧瞧吧。

      起步价,十篇,也就是说,如果有十位读者给我发了他认为的正确答案,我才会继续把文章写下去。

      没有时间限制,又不是我急。

      换言之,哪天大伙又看到我继续往下写,而你并没有交上来,只能说明,是另外十个人出了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