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又说得不卑不亢又说得能屈能伸,我咋感觉这是自相矛盾呢?(1) -- 给我打钱87405

共:💬86 🌺123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又说得不卑不亢又说得能屈能伸,我咋感觉这是自相矛盾呢?(1)

先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我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讲这个故事的人他之所以讲故事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该认怂时就得认怂。

说,小花和她的朋友小红一块去水果摊买水果。她俩先去了张老板的水果摊,挑来挑去,精挑细选,张老板有点不耐烦,起身去别处了,俩姐妹挑好后叫了半天老板,却没有人回应,于是又去隔壁李老板的水果摊。等姐妹俩在李老板家买好了水果付了钱,先前那个张老板回来了。张老板见状破口大骂,却没有指名道姓,只是面朝着李老板的水果摊这个方向一通输出。李老板一声不吭立马转身进了屋,小花有点急,欲上前跟张老板理论,一旁的小红连忙拽住小花,让她赶紧走。姐妹们俩走出去一段路,小红才对小花说,你看刚才那个李老板立马躲起来了,这说明前面那位张老板不好惹,你去跟他呛呛,他要是一时不冷静,操起摊上的西瓜刀来一下,你说咋办。小花觉得小红讲得有道理,也就不再生气了。

咱们需明白一件事,小红给小花讲的道理到底是不是正理在这个时候不是关键,因为此时小红说出来的任何话都只是【工具】(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让小花立刻离开。什么意思?意思 就是说,如果小花她并不是懂【真正的道理】的人,你要劝服她,往往只能给讲她歪理,“顺”着她的思路讲她能接受的所谓的道理。我之前一直说,当年我们搞革命时高举马主义大旗,只是把马主义当一个工具来用,就是这个道理。而我,是在这坐而论道,我讲的是【道】,不是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学习时就犯了这个错误,他见到小红如何如何给小花讲了一番话,成功了,他就给背下来了,以后不分对象不分场合的去复制,最要命的是,他还认为小红讲的确确实实就是【真正的道理】。

下面我开始坐而论道。

到底什么叫不卑不亢,什么叫能屈能伸,两者到底是不是自相矛盾。

让我们先回到事例。小红的意思就是说,咱之所以没在张老板的摊上买水果不是咱的错,是咱占理,他无理,不管他骂的是李老板还是咱俩,可张老板有可能是个暴脾气,咱惹不起他,不如躲着走。请问,小红的话,是不是有一点欺软怕硬的色彩?

有没有另一种可能,小花也是个暴脾气,平时别人见到小花都躲着走,小花一贯都是“老娘就没受过这样的气”。如果是这样的话,会发生什么?是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谁“胜”谁“负”那就看小花跟张老板谁的脾气更火爆,谁能压制得住谁,对吗?细想想,小花未必就会落于下风,因为李老板并没有指名道姓的骂,这难道不是表明李老板心虚吗?顾客付款时因为他不在顾客才走的。

如此来看,小红之所以能劝服成功,很有可能是因为小花本来就是个软柿子呀,这哪里能叫能屈能伸呢?

哈哈,现在看出来了没有,你并不懂得啥叫不卑不亢,不懂得啥叫能屈能伸,N多给你讲所谓的不卑不亢、能屈能伸的人,他也不懂得,对吗?简单说,你学的都是假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吗?你极有可能是个又卑又亢、欺软怕硬的人,这不是什么道德水准高低的问题,这是能要你的命的严重错误。最可怕的是,你这个错误会“遗传”给你的下一代,你给他讲一套假的不卑不亢、能屈能伸,然而你自觉“很有道理”。

问,欺软怕硬能不能叫能屈能伸?我一看到相对我而言软弱的我就来劲,我一看到相对我强硬的我就夹起尾巴,我一看到上级我自动笑开了花,声音也温柔了,我一看到下级我就声色俱厉,这难道不也是能屈能伸吗?显然,这不能叫能屈能伸,这是排在欺软怕硬的等级制的“中间”位置。

“噫?我好像确实不知道什么叫能屈能伸。”

我这会要是不说了,走了,你是不是有点捉急了?我可没有说正确答案,我只是指出了错误。

“你不会的,我了解你,你是个好人。”

瞧,你这是吃定了我人好心善啊,那是不是意味着其实在你心目中我就是那种“人善被人骑”的人呢?

“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你不是在挖苦我,更不是在批判我,你只是又一次指出了我的错误,看来这错误已经长在我身上了。”

到底什么叫能屈能伸,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很久很久。其实我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弄懂了,只能说,我有一点点收获。

做人得能屈能伸,这话是从别人那听来的,我能判断出这是一句好话,该听,可是,这四个字就好比一块我从未见过的骨头,我不知道从哪个地方下手才能把这骨头吃进我的肚子,我给消化了,变成我自己的(即内化)。

我费了一点力气才找到切入点,能屈能伸是【针对】不能屈不能伸而言的,换言之,人家跟你说能屈能伸是基于一个语境,这个语境不是普通文章里的语境,而是社会中有很多人他不能屈不能伸这样一种“看不见”的大语境,对吗?所以,首先要回答,到底什么叫不能屈不能伸。

啥叫不能屈不能伸?这个好回答,【死的】。那什么叫【死的】呢?僵化、刻板。哦,明白了,我不僵化我不刻板我就能屈能伸了,可这是真的吗?

“不对,肯定不对。僵化刻板不会变化,死的,所以不能屈不能伸,我见到下级就声色俱厉,我见到上级就满脸堆笑,我会变化啊,可显然不对嘛。”

不错不错,脑瓜子转起来了。

“等等,只要是我的下级我就声色俱厉,只要是我的上级我就满脸堆笑,这好像是一种套路,也就是说,这是死的。”

不错不错,脑瓜子转得更快了。

“啊,我明白了,我不知道到底什么叫变化。”

不错不错,抓着要害了。

这里捋一下,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如何如何,遇到那种你情况你又如何如何,这从表面上看起来你会变化,其实你叫固定套路,不会变化。

“唉呀,我这下算是看清楚我自己了,我遇到相对我软弱的我就压不住火,而如果有一把枪顶在我脑袋门上我连生气不敢,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随机应变的人,其实我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啊!我……我……我这么多年自诩是个好人,是个不卑不亢的人,特别瞧不起那些又卑又亢的人,其实我跟他们是一路货色啊。天呐,怎么会这样?!我没脸见人了。”

得,发现自己其实是“软骨头”就开始哭泣,在没发现之前全靠硬吹自己是“硬骨头”脸上才有点神气,又开始欺软怕硬了。

“我……我……唉!”

你呀,并没有学会闻过则喜啊,你看,这么大的错误你终于发现了,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此时此刻,你更应该冷静一下来,找出正确答案。

“让我想想。能屈能伸,活的,不能屈不能伸,死的,欺软怕硬看起来是会变化,其实是固定套路,还是死的。那么……我知道了,问题出在固定套路上面!”

不错不错,脑瓜子又重新开动了。

“我为什么喜欢背固定套路呢?那是不是就在说,其实我是把世界当成一成不变的?只要我全背下来,我就没有搞不定的事?”

不错不错,脑瓜子加速了。

“虽然日新月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但有的事总是不怎么变,或者变得比较慢。啊,我明白了,我是因为发现有的事不怎么变或者变得比较慢,所以我就背固定套路,我认为这样做效率最高,受益最大。”

不错不错,脑瓜子开始奔腾了。

“我回忆起来了 ,我上学的时候就是靠背题型,所以我疯狂刷题就是尽可能的把所有的题型背下来。但是,这似乎和学校的教学方式关系不大,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做饭有固定套路,吃饭还是有固定套路,吃完了刷碗仍然是固定套路,所以我就……”

你就什么?

“我就捡了小芝麻,丢了大西瓜!我自以得计,但其实我就这样变成了活在固定套路里的人了!”

不错不错,脑瓜子杠杠滴。

“让我想想……嗯,我占理的时候我就嗓门大,我没理的时候我就低眉顺眼,这是我的套路。有人的套路是,整个事件中只要占了一点点理他就揪着不放,要罚一块罚。我以前特别瞧不起这种人,其实我跟他是半斤八两。”

不错不错,如今这个脑瓜子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了。

“等等,让我想想,我好像还想到了什么,但是……但是,我一时想不起来,就在嘴边。”

别急,慢慢来。

“我想起来了,我不光活在固定套路当中,我还活在固定预期当中!”

请继续。

“就是说,某类事,我怎么办怎么办就给解决了,慢慢我的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大数据,统计出一个平均值,可如果我又到了这类事,但这次人不一样,事情 办得比较顺利,低于平均值,我就有快乐感,若事情办得不太顺利,高于平均值,我就有不悦感。这就好比说,我见的人多了,就自动形成了一个平均值,高于这个平均值 的叫高个子,低的就叫矮个子,高的叫胖子,低的叫瘦子。我脑子里装了一堆这样的平均值,所以我的心情是忽高忽低,我对不同的人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请继续。

“所以,我生活阅历 越丰富,我得到的平均值 就越多,所以我特别不喜欢极端的人,但其实对方只是因为远高于或者远低于平均值,比方说就算某某人他办事效率特别高,但我也喜欢不上他,我说我佩服他其实是在说我不喜欢他,我最喜欢的还是在平均值附近的人,因为这样的话就总在我的预期之内,我不用费劲。”

请继续。

“可如果真的是老在平均值附近,我又觉得生活枯燥,没有啥意思,所以……”

所以什么?

“所以我又会去找刺激。”

比如呢?

“比如我跟一个女人结婚,她跟我一样,也是生活在固定套路中的人,我慢慢就摸清了她的套路,形成了一个对应的套路,时间久了,我就觉得日子单调无味,我就……”

你就什么?

“我就成了一个禁不住诱惑的人,我……如果遇到另一个女人,她虽然也生活在固定套路当中,但她的套路跟我妻子不一样,所以我一开始就有新鲜感,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日子一久,我又适应了,又觉得无味了,所以……”

所以什么呢?

“所以我后来就长了经验教训,只看,不动手,心动手不动。我现在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我为啥会说有的人是瞎折腾了。”

为啥?

“其实就是我在说他们没有相关的经验,他们有经验之后就会跟我一样,可是我知道他们是不会听我这个前车之鉴的,因为我当年也一样,我差点离婚了,当时是我的哥们儿死劝我才没有离的。”

good,先到这,你休息一下吧。

“不不不,我不想停下来,我这会脑子转得已经停不下来了。我现在明白了,为啥有经验的人会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了。我回忆起来了,我早年的时候是不理解 这句话的,现在的我是认同这句话的。所以,我其实……”

其实什么?

“其实我就是你说的那种最愚蠢的人啊,永远也意识不到自己有多蠢。唉,我这是瞎活了几十年啊。”

承认了?

“是承认了,必须得承认,但这不叫承认,是认清了,我以前脑子 就没转过,所以认不清。”

真的认清了?彻底认清了?

“你让我再想想。”

请想。

“因为发现有许多事一成不变或者是变化很缓慢,我就开始背套路,套路背得越多越熟,我就越发自觉我还行,这个事难不倒我那个事也难不倒我,这样我一方面感觉良好,另一方面又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我很希望有点新鲜感,可是我以前却错误的认为是这人的欲望无穷大,因为很多人这么说,只有少数人表示 反对,比如你。可是我不喜欢你,这种不喜欢并不是讨厌,而是因为你这样的人不在平均值附近。”

请继续。

“这样我就会去找偏离平均值不是那么大的新鲜人新鲜事,但是用不了多久我又形成了一套对应的套路,我又适应了,适应之后我又出现了枯燥乏味感。就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前期我乐此不疲,后来我越来越发现我掉进了一个陷阱里,无论如何跳不出来,慢慢我就死心了,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我变老实了,其实我就是在坐以待毙,我实际上已经投降 了。”

很好,错误已经谈了很多,可什么叫正确呢?还是先休息一下吧,你这会有点失控,沉浸在“原来小丑就是我自己”当中。

通宝推:铁手,匿名:1
家园 起步价:十篇

【有读者反映,最近的文章要比之前的文章更有“摧毁性”,自己被完爆。】

不是一早告诉大家了么?我是“人学”的专家。之前是怕大家受不了,我是循序渐进,慢慢来,越到后面受打击感越强烈。

扛不住,是因为你错的很彻底。现在了解革命是怎样的了吧?不是我非要吹,这是我带着大伙干革命,你自己是革不了自己的命的。

文章写到这,我可以不写了,反正又不是我倒霉。我给你“摧毁”了,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你自己找不出来正确答案这不能怪我,对吗?

那如果我现在提出来,你想知道正确答案,得用命来换呢?你好像无法拒绝,对吗?

动动脑子,正确答案我早就告诉大家了,别因此把命卖给我。如果你总是这么无能,你的命是会卖给别人的,这是一定的。

【谁,想活下来,谁就一定会自己去找答案!!!】

发一篇你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看法给我瞧瞧吧。

起步价,十篇,也就是说,如果有十位读者给我发了他认为的正确答案,我才会继续把文章写下去。

没有时间限制,又不是我急。

换言之,哪天大伙又看到我继续往下写,而你并没有交上来,只能说明,是另外十个人出了力。

家园 东风吹,战鼓擂,革命小将谁怕谁?

说,你早上去吃早餐,结果老板说你没有付钱,你很生气。

问,这是不是人之常情?

“我觉得是,大家不都这样吗?”

真的是大家【都】这样吗?

“多数人是这样吧。”

所以你“应该”生气?

“反正我就是会生气的。”

我几乎不会生气。为什么我不会生气呢?因为我曾经生过气,可是我知道生气是在伤害自己,我不愿意伤害自己,所以我研究了这个问题。

“你的研究结果是?”

我的研究结果 是,只要不在我的预期中,有时候我就会高兴,有时候我就会生气。我通过研究这个问题,也发现了,高兴也是在伤害自己,跟生气是一模一样的。

我去吃早餐,我付了款,我的预期是“没事了,我该做的已经做了”。可问题在于,人,有各式各样的,并且,同一个人,他还有各种不同的状态,比如心不在焉,或者心情不好,等等。换言之,我付了款,对方却说没有收到,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不论频率高低。所以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把付款记录调出来给对方看。相比另一种所谓的正常情况而言,显然,我要做多一些。可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我不想我伤害我自己,再者说了,跟对方吵架,对方也会生气啊,所以这不是害人又害己吗?

并且,我通过这番研究还注意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交易流程的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没有手机支付,你付了款,对方得出具收据,而我发现,很多人在小额交易中不在乎这个必要的流程,正因为如此,往往要折腾很久才能把事情弄明白。我小时候就经常看到人在早点摊吵架,也确确实实是摊主不让顾客走,而这些摊主全部都是私营。所有的国营早摊点,都是按流程走的。

这一现象难道不已经告诉大家,人不学,不知义了吗?你看到人家国营早摊点是怎么怎么搞的,你觉得你也可以做,可是你并没有学到家啊,你只学了一点皮毛啊。可能会有人说,国营早餐点的人他未必就懂这些事。没错,他完全有可能不懂,但是,他接受过培训的,学会了怎么规范性操作,至少达到了知其然这个水准。

据我所了解,不光是早点摊,N多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可以说,全是这么把自己搞垮的。而这,可以归纳总结成是【自以为是】。

这里小结一下,单纯分析为什么有的早餐点会发生顾客付了钱老板却不让走的纠纷:第一、制度建设几乎为零;第二、即使制度完善,仍然不可避免,因为人有各式各样的,同一个人也有各式各样的状态。

不过我这里重点讲的是遇到某种情况你生气是不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人他跟私营 老板是一样的,他这个人,没有建立起一套制度。

比如,我就有一套制度。我付了款,对方说我没有付款,我出示相关证据,一般来说,事情就解决了。这是标准的流程。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就是我付了款,之后有两种可能 ,A,老板认可,B,老板不认可。若A,我走人,若B,我出示证据,一般来说就可以走人了。

不就这吗?我把这个问题反复研究了一番之后,我发现我不会生气了。

对于我来说,我研究的起点在哪?我不想生气。我为什么不想生气呢?因为我已经确认了,这至少是在伤害我自己。也可以说,这是我的目标,研究只是手段。这一目标对我而言,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我会想尽办法实现。

其实我后来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我发现,生气,高兴,是一种武器!

有一个词叫察言观色,就是说,你看到对方生气了,你就缩着了,你看到对方今天心情不错,你胆子 就大起来了。所以,生气和高兴,是不是一种武器呢?显然是。

或许会有人说,你生气我就怕你了?瞧,这是不是更加说明了生气与高兴是武器?上面那句话的意思难道不等同于,你手里拿着家伙,我就怕你了?

既然是武器,那就一定存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对不对?可为什么要动不动就动武呢?这不好。所以我轻易不会跟人动武,并且我一旦出手,我要的是杀敌一千我自损为十。我不是简单的赢,我要打出完胜,要就不打,赢就赢个大的。

什么才能赢个大呢?很显然,答案就是【你走在正道上】,因为邪不可能胜正,你必赢,并且必然是赢个大的。

我一再讲,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人干一切事都是为了得到好处,我不是无缘无故的情愿 走正道的。只不过,第一,这好处是综合的,而不是某一项,第二,这好处是全局的,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所以,必须要必胜。

比方说,你坐沙发上不愿意起来,是因为你觉得起来吃亏了,你坐沙发上才有好处。这个好处,在局部,确实是成立的,但放在全局来看,那是坏处。

我以前就是这样,刚坐下来,想起来有一件事还没有办,可是已经坐下来了,好处已经拿到手了,就对自己说“又不急,过会再办也不是不可以”。这个话,在某些时候,确实是成立的。可是,这是自我欺骗,因为你根本就不是因为不急所以不起来,而是你一屁股坐到沙发里就不愿意起来了,尤其是你刚刚坐下来。这也可以描述成,你不愿意改错,你不愿意止损。

我检讨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学乖了,以后我坐下来之前,【不急】。既然我是刚刚坐下去我就不愿意起来,那我就不急于坐下去,这不就在很大程度上把问题解决了吗?这是一。第二、如果我刚坐下去,又立刻想到还有一件事没有办,我不去所谓的分析,那个待办事项急不急,因为我也知道了,我很想欺骗自己,还有事要办,我从沙发当中弹起来就好了。

小结:我会建立起相关的制度,比如,【不急】于坐下去,坐下去之前再过一遍,是不是还有事没办;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有漏洞,我还有补救的措施,即便刚坐下去也得无条件弹起来。

其实我对自己也没有苛责,这么来说吧,不急于坐下去这一制度,解决了80%的问题,刚坐下来想起来什么无条件起身,我能做到19%,还有1%,我跟别人一样,但我也不找理由,我不想起身。我就是懒,我根本不找任何借口,这就叫小赌怡情。我今天要懒一下,头也不梳,脸也不洗,被子也不叠,连屎都懒得拉,我就是懒,我要这么懒上一整天。这不是“报复”,不是什么我累坏了我不懒我亏待了我自己,我这是随机的,没有规划,没有分析,说懒就懒。

“那要是万一遇到倒霉事了呢?”

我认了呀。

“如果这倒霉事是要命的呢?”

我也认了啊。

这叫愿懒服死。

有人就学去了,“我愿意懒,关你啥事”。其实这号人吧,他才是玩不起的人。你要学,就学全套,你从里面抠一点出去,这算什么?你故意的嘛,故意作死嘛。

这里我再杀一个回马枪。

私营企业是怎么抢走国企市场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可以描述成顾客懒。私营把一些必要的流程给省了,然而顾客却认为自己得了利。这就好比说,有的顾客 嫌地铁安检麻烦,等自己上了地铁,被人拿刀捅了,又说政府不管事。

其实我小时候就不太情愿去国营早点摊,因为去国营早点摊,你得先交钱买票,然后拿着票去领食物,私营不一样,你往桌上一坐,你叫一声要吃啥,一会老板就给你端来了,你说付账,老板又来了。

简单的看,顾客相对而言占了便宜,这个占了便宜就是相对了偷了懒,全是老板小二在跑腿。可是,这种操作是必然有安全隐患的。而最重要的是,发生了纠纷,顾客和私营老板都认识不到是因为什么。

付了款,却没有凭证,这是不是必然要出事?

当然,从局部来看,比如你只看早点摊,你只看某个行业,这种制度上的缺失,也不会引发多大的事,可是,顾客被惯坏了。

我们现在私营企业特别多,私营企业想赢得市场,靠的就是所谓的“顾客是上帝”,说通俗点,他是靠宠着顾客才争取到市场的。

所以,大家不妨想一想,你长时间生活在一种没有制度保障的环境中,你长时间被宠着,一旦有人约束你,你是不是受不了?你是不是还自认为你的正当权益受到了侵犯?为啥地铁安检三番两次的出现暴力袭警事件,并且往往是女性呢?我认为这就是原因。

我这并不是在否定私营。我只是在讲,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私企还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赢得市场的手法其实是自己个局部得利而损害了全局的利益。

其实我跟一些私企老板私下里也聊过,他们众口一词的说,最缺的就是管理型人才。我每次都笑而不语。我为啥笑而不语?你这个私企抢占市场的主要手段就是宠顾客,你是发现你这个钱说起来赚到手了,可是不知道哪天因为某件事你全部又给吐出来了,你才说缺管理型人才的。如果让你改路子,走规规矩矩的路线,你有可能答应吗?这是在颠覆你的经营指导思想啊。

所以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悖论”:私企老板发现了钱不好赚,赚到兜里来的钱往往一次性又给赔光了,可是,私企靠的就是宠顾客才抢到市场份额的,并且,如今顾客已然被惯坏了,你私企是不敢改路线的。

这一所谓的“悖论”其实并非是悖论,而是谁先来,要么顾客自己教育自己,要么私企咬牙顶过去“转路线”前期的阵痛。

然而,双方都不愿意先来。

我把上述这番话讲给一些私企老板听了之后,他们个个都是沉默不语,你瞅我,我瞅你。

这就跟之前我讲《山海情》里的那个情节一样,60户满了,就给你拉电,现在只有59户,可是如果再不拉电,59户也保不住了,人会跑的。谁先让步?

都不让步,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60户满了才拉电,这是有文件规定的,也是当初讲好的,电力局如是说。村支书说,我就差一户了,再不拉电,人又跑了,那我永远也没有电,人都要跑光的,你怎么就这么死性,不能变通呢?

想解决问题,必须有一方先让一步。要么,电力局“开恩”,特事特办。要么村支书大变活人,再变出一户来。

在电视剧当中这个问题最后给解决了,特事特办,可在现实中呢?现实往往相反,双方都是“据理力争”,也就是说,不是说不愿意让步,而是说,确实有难度。

这个时候,就需要中央出面。中央看什么?看谁相对要容易一些,你先让一步,你相对能办成,你来先让一步。然而但是,这种事有时候说得清,比如前面讲的,要村支书再变出一户人家来,其难度远远高于电力局特事特办,有时候就说不清了。

比如说,某某事,张三会说,就这件事而言,我先让一步,可以,然而但是,次次都是我先让一步,我他妈的让了无数回了,我这次就是不让,可是,就这件某某事而言,李四也确确实实让不了,他的难度确确实实就是大。

很多人他就是这样的,他只要先让了步,他会记在账上的,等着“秋后算账”呐。所以说,你劝某某人,在某某事上,吃点亏,先让一步,你认为你这个解决方案是对的,其实,你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从不劝别人让步,我只讲各种解决方案,我只讲会有什么后果。可是,也没用,有N多人他就是记旧账的。

因此,不管你怎么讲,反正有N多人他就是这样的,他就是要“秋后算总账的”,他只要前面让了很多回,他到某一回,一定是“我他妈的受够了,我忍无可忍”,一下就给你卡死在某个地方了。这就叫,前面赢了99把,最后一把输光光。

党中央遇到这种情况,也没辙,只好先把事情 挂起来,你们慢慢耗,耗到双方受不了了,你们自然就想通了。

大家看,现在婚恋不就是这样吗?男人、女人都不肯让步,都是“凭什么我先让一步”,都是“我他妈的已经让了够多的了!”企业用工不也这样吗?

耗吧,都这么耗着,都自觉耗得起,“不就是耗吗?老子就给你耗下去”。

这是人类社会的一景呐。

东风吹,战鼓擂,革命小将谁怕谁?

哈哈哈哈哈哈。

家园 账房先生的清奇脑回路

我是不是特别爱学习?

上面谈的问题,可以说,是我独立完成的。我有证据的,因为现在主流经济学根本就在回避这些问题,主流经济学众口一词的说国企是因为效率太低才被私企抢走市场的。

就一个吃早餐吵架的事,我给做成了一桌子菜。

从“我不愿意生气”开始,然后到制度建设(刚)加补救措施(柔);再到私企真正赢得市场靠的是宠顾客,结果是全局受损,所有人一块倒霉;最后到所谓的“悖论”,其实是因为双方都不愿意先让一步,而总有人喜欢记旧账,前面让了几回,到某一回无论如何不肯让步。

勤奋还是懒惰,这是相对的,永远都说不清,反正我自觉我的勤奋还算比较够用,能搞明白很多事,也能解决很多事,也知道遇到什么事我怎么办。

你非要说自己特勤奋,人家也没办法反驳你,你觉得够用就行。啥叫够用?我认为有一个指标是靠谱的,身心是否健康。

我说懒惰是万恶之源站不站得住脚?不就是因为懒,所以喜欢记旧账,前面你让了好几回,你吃了大亏。这个所谓的吃亏,不就是你多干了吗?

“多干了,怎么可能 懒呢?”

你说不是懒,我也不争辩,反正你最后会“秋后算账”,在某件具体的事上,无论如何 也不肯让步了,对吧?对方也一样,对吧?然后你们就耗着,对吧?

懒惰,只是一种说法。有的人,你前面批评他,他都接受了,但是,到某一回,他无论如何 也不接受批评,他的话就是“前面你批评了我那么多回,我都没说啥,你怎么老批评我呢?”

我换一个词,叫账房先生,好不好?

这个账房先生该有多幼稚呢?好比说,某某人,他生病了,你给他吃药,吃了几回,他不吃了,他说“我已经连吃好几天的药了,我为啥还要吃药?”

如果你说,“唉,你的病还没有痊愈啊,还得吃。”

账房先生就会大怒:“你听不懂人话是吗?我已经吃了好几天的药了!”

是不是笑死人?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吗?有,一大堆,成千上万!!!

账房先生的脑回路长得可是清奇,他就看数量 ,数量达到了多少,他自己一盘算,“应该”足够了。哈哈哈。人家说,不看广告看疗效,他是不看疗效也不看广告,就看数量,并且数量够不够,他自己说了算。所以说,有些极品账房先生,他只要还能喘气,他就“胜利”了,“我不吃药,我不学习,我就不!!!”有的账房先生【略】“强”一些,他要弄个肚圆的,光是只能喘气他不行的, 这种账房先生就整天讥笑前面那种极品:“哈哈哈,大傻逼,哈哈哈,我牛逼。”

跟账房先生讲精益求精,讲孜孜不倦,讲打破砂锅问到底,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讲天很高地很厚,讲社会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讲活到老学到老,讲为全人类的生存而奋斗终身,都如同对牛弹琴。

账房先生的活法,就好比说他给自己安排好了:我就长1.5米。问,账房先生是不是先知?是不是主宰?他都能安排自己长多高,这是人类能办到的事吗?可是账房先生却办到了。

“下课喽,不学喽。”

唉,你还没学会啊。

“听不懂人话吗?!下课喽,不学喽。”

哦。

家园 中文的灵活与西文的僵死

今天有位读者问我,一会你说道就是勤,勤就是道,一会你又说光有勤奋是不够的,光是肯而不会,也不能取得胜利,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得好好回答一番。

我是这么答的:当我说道就是勤,勤就是道时,我前面说过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思 就是在说,上士听到别人提及【道】,就明白这是个无价之宝,并且难得,得想方设法弄到手才行。所以,此处的勤是跟目标紧紧绑在一起的手段,我当然就可以说,道就是勤,勤就是道。而我在说“光有勤奋是不够的,光是肯而不会,也不能取得胜利”时,此处的勤奋是当动作用,是在讲手段,言下之意就是在说手段得灵活,不是靠简单的拼命。并且,我的用语是做了区分的,我一会用勤,一会用勤奋。但我要强调一句,你可不能盯着我用的是勤还是勤奋,因为我是活的,完全可以换过来用。

讲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吧。你跟张三有个约会,但你迟到了,你在路上给张三打电话,通报了这一情况,张三说,你别来了。“你别来了”,啥意思?有可能 是张三生气了,也有可能是真的别来了。怎么才能弄明白到底是哪个意思呢?你看结合语境,这个语境不是我们常说的上下文,而是包含了N多信息的一个大语境,比如张三是怎样一种人,比如你俩之前在约定时经历了什么,比如你们的约会事项是什么。

之前我在讲“舍生取义”时就提到了这一点。孟子真的是让大家舍小芝麻,只要大西瓜吗?显然 不是,孟子的话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社会中有很多人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这一普遍的现象。在孟子的文章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句子,“当前社会有一种现象,忘本,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所以是孟子写文章不严谨喽?同理,我们今人阅读中国古人的文章时,会发现他们经常大谈特谈道,而不提术,并且有时候还很鄙夷的说“术是雕虫小技”,这是在讲,只要道而不要术吗?所谓的重道而轻术,是针对很多人重术轻道、有术无道而言的,并不是真正的“重”道而“轻”术。顺带说一句,这里的道,是常道,而不是老子说的非常道。

以上,若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中国人或者说中文是非常灵活的,同一个词,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内涵,所以往往有人戏称“中文博大精深”。相对而言,西文就僵死得多,动词就是动词,当谓语用,如果要当宾语用,就得变成动名词或者别的。

这样又引出来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今天很多人他是又学了中文,又学了西文,他遇到的人有可能 是比较典型的或者说传统的中国人,也有可能 是比较西化的新新中国人,还有可能是思想混乱的半中半西的人,还有可能是中西合璧的高手。局面复杂了吧?

须知,语言本身就能训练思维,向我提问的读者ta跟西方文化打交道多,ta自认为说话是非常严谨的,可是,这种严谨在中国人看来就叫“搞笑”。在我与这位读者的交流过程中,就出现 了下面这一幕。

ta对我说:我突然有点不明白了,我以前都是一是一,二是二,孤立的,你是前后联系起来看的。

这条消息发出来 之后,ta立马就撤回了,换成了“我突然有点明白了……”

我抓住机会,现场“嘲讽”了ta一通。

“哈哈,你撤回干嘛?我知道你多打了一个字。你没有注意语境,这个语境就是咱俩交流时间不短了,涉及到很多话题,我并不是孤立看你某一段文字的。再说了,我也不害你,我也害不着你。你的这个严谨,【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就叫多余。”

我又补充道,“你可能认为谨慎一些没有坏处,然而在高手看来,你是一个近乎于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人,你是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事事谨慎。我要是你的领导,绝不可能 重用你。”

其实我的这位读者,就经常因为“听话”和“说话”的事跟家人发生口角。ta的家人没读太多书,主要是自己混社会,耳濡目染之下学了一点中文的灵活,可是这种灵活就是个二把刀,小聪明。然而他自己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反而自鸣得意,故经常教训我的这位读者,说ta“听不懂人话”,又说ta“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这里也顺带说一句前文提到的“中文博大精深”,这话有两种内涵,一种内涵 是你跟西人学僵化了,听不懂中国话,另一种内涵是确确实实可以玩文字游戏,而你老被人坑。

现在明白,得语文者得天下并非虚言了吧?得在语言上多下功夫啊。

最后,说一点我的经验之谈。一般来说,西人的著作我只看术,中国人的文章我只看(常)道,并且,由于还有一个翻译问题——西文的僵化与中文的灵活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有时候我还得找英文原版来看。这是一。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到洋鬼子我就按他们的所谓严谨实则僵化来,遇到(比较传统的)中国人我就灵活着来。那要是遇到假洋鬼子呢?我就玩他。遇到中西合璧的高手呢?我会缠着他,跟他请教。

家园 一个人如果要靠个人阅历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那么……

一个人如果要靠个人阅历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那么他一定是一个不擅于学习的人,甚至不具备一丁点学习的主动性。

今天有人给我发了一段视频,大意是高铁上一名年轻男子指责前排的乘客没有带好孩子,因为孩子一直在哭闹。给我发视频的朋友问我有什么看法,问我这件事到底该谁负责。

我直接回了一句:白痴。

“谁?是那名年轻男子,还是前排孩子家长?”

你。

“我?”

只有像你这样的白痴才长了这么个奇怪的脑回路。

“我!你!”

不服是不是?没坐过绿皮车吧?绿皮车的情况就是,你能听到孩子在哭,你能听到有人在放屁,并且还像吹曲似的拐了几道弯,有时候车厢里会有猪或者羊或者鸡鸭,厕所嘛,大便叠了好几层,目测至少是五人量。高铁之所以显得较为干净、整洁、安静,是因为目前来看,乘坐高铁的旅客主要是中等收入人群,但随着水涨船高,高铁早晚会跟绿皮车一样。这么说吧,从刚开通起我就经常坐高铁,高铁的“绿皮车化”从未间断过。现在有N多年纪比较小的人,他没有经历过绿皮车时代,他【觉得】高铁“应该”就是贵宾室那个样子的,所以视频中的那位年轻男子才一副教训人的口气。

其实街景也一样。我们也是最近一些年N多大小城市新修了街道、楼宇什么的,给人一种焕然一新之感。可是你知道吗,这世界上的多数人,当他生活在一个旧的环境中时,他自己也会变旧的,邋里邋遢。以后,街上打架的事,会越来越多。

当然,这事也不绝对,要看手里有没有钱。比如北京的人行道上铺的地砖就经常换,而另一些城市恐怕五年都没换过了。

现在比较年轻的,我就说20岁以下,00后往后,都出生在一个相对比较新的环境当中,这里的多数人不擅于学习,或者说学习的主动性很低,所以在他们看来,干净、整洁、安静是理所应当的,是与生俱来的,这倒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娇气,就这个原因。

80后到00后这一段的人,相对而言适应能力要强一些,他们毕竟多少见过一些世面,旧的新的都见过,但他们也给人造成一种娇气的错觉,这是因为这几十年来,总的来看,我们中国一直在建设新城市(城区)。

截止到70后,也就是眼下50+的人,就比较处变不惊了,为啥会这样这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所以再过一些年,等这些眼下新的城市变旧了,街头小混混会“恢复”到之前的数量。

学习主动性强的人提前就能知道这些事,但毕竟是少数。

“你的意思 就是说我没有学习主动性?”

这是不言而喻的,对吧?否则 你也不会提出那个奇怪的问题,“这事该谁负责”。给你一个公式吧,由旧变新,人的心气向上走,然后是由新变旧,人的心气又掉头向下走,花无百日红。

家园 时间

假设,现在国家出台一项政策,二手房挂牌时间最长1个月,1个月内卖不出去,就要再等一年,大家认为二手房销售情况会怎么样?

我昨天刚读到一条新闻,杭州的一位房东欲出售一套房子,可是挂牌后无人问津。为了增加房子的带看率房东下了血本与贝壳签订一份协议,以使房源在中介平台上得到更多的流量倾斜和曝光机会,为此自然 是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推广费。据房东称,自这之后,看房量的确上来了,中介一个月内带人看了15次,然而没有一个谈成。

这位房东为什么不选择降价呢?要知道,降价才是最好的广告。如果你的房价挂牌价是最低的,中介不收推广费也会帮你积极推广,因为成交的可能非常大,只要有成交中介就一定能收到佣金。可是像报道中那样操作,只能叫有价无市,中介在已经收到推广费的情况下,房子能不能卖出去,他们已经不关心了,这难道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吗?

这段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没有道理,卖家如果降价,买家会选择继续观望。

今天的婚姻也是如此。

我以前讲过一句话,我说很多人没有时间观念,但恐怕同意我这句话的人寥寥无几。

时间
家园 自由的代价

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像股市,崇尚自由的人慢慢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金融产品。

过去不一样,过去到了18岁,就会自己认领成年人这一身份,到了20多岁,如果不结婚会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结婚之后多久就得生孩子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婚后好几年都没孩子,就会遭到别人的怀疑。

所以现在崇尚自由的人看什么呢?看风向,看涨跌。

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较2021年的18万亿下跌了5万亿,跌幅超20%,大家会怎么样?有人认为见底了,有人认为还会再跌,和几年前众口一词房地产市场还会继续火爆大相径庭。

可是金融品市场何时涨何时跌,没有人提前知道,对吗?它不像日出日落,不像春夏秋冬,时间在这里,不见了。这就是自由,你变成了金融品,或者说,许多事,你是用金融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的。

所以,孤男寡女会越来越多。

就跟你炒股票一样,如果在某个高点你没有卖出,再跌下来的时候你就不愿意卖了,“我要早出手早出手了,何必等到今天呢?”

你,一名女孩子,你之前遇到一个男人,彼此感觉还挺投缘,但所谓的“理性”告诉你,不要急,再看看,对方也一样,慢慢的,你们就联系少了,淡了。

之后你再遇到的男人,十有八九不如前面那个,原因我不知道,或者说过于复杂难以分析,反正一定会这样,所以你就会“我要结婚早结婚了”。

又过了一些年,寂寞难耐的你又开始活跃起来,跟男人约会,可是,这次会有什么不同吗?你不会吸取经验教训的,你会说“都自己一个人过了这么久,也没什么的”。

你会跟那些二手房一样,甚至不如二手房,孤独一生。

但如果有时间,事情 就会变得不一样。可能你事后会说,自己当初也是有点急,就像你遇到一件事必须在某个截止时间之前完成,“方案不是太成熟”,可是你会完成这件事。也有可能你事后会有幸运感,当初做决定时多少有点稀里糊涂,可就结果 来看令人满意。或者这样,或者那样,但不管怎样,婚结了,事情 办成了。

如果时间还在,你把你的故事讲给你的后辈听,你的经验教训其实不太管用,后辈到时候还是会跟你一样,结果 要么是不满意,要么是还行,要么是喜出望外,但会有结果 。

这就是自由的代价,当你拥有了自由,你就失去了时间,你失去了时间,你就会失去结果 。

不是只有婚姻这一件事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你会失去成长性。一旦我们的社会全面股市化、金融品化,必然会是七输两平一赢。

家园 自由的本质 就是贪婪就是恐惧

自由是怎么来的呢?我是说,为什么自由会大受欢迎呢?

我的看法是,自由是长辈制造出来的。长辈在事后认为“我的婚姻不幸福”,是因为“我当初不够理性”。长辈的这一看法是如何 形成的呢?这就跟炒股票一样,如果股票处于上涨阶段,早卖的人一定会后悔。

愚蠢的长辈就跟那个佛经故事一样,吃饱了感慨“早知如此就不吃前面两个馒头了”。什么叫美满的婚姻?无法定义,如同无法知晓股票何时会涨到顶。然而愚蠢的长辈,就跟愚蠢的股民一样,实质上指望 着买在最低,卖在最高。实际上,愚蠢的长辈极愚蠢度远胜于愚蠢的股民,因为股票价格毕竟量化了,股价走势毕竟能绘制出来。

有结果,这才是最大。结果是好是坏,这是末。没有本,就不可能有末,不停的所谓反思结果是好是坏,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当初毛主席如果不给出时间,争取5年内解放全中国,共产党有可能打得下江山吗?反观国民党,恰好 就是没有时间观念,国民党的思路就是拖,拖到什么时间,不知道,他们想的是拖到事情变得对自己有利的那一天,这是不是相当于一个股民说“什么时候卖,等涨到最高我就卖了”?

现在知道我们中国的“五年计划”有多么重要了吗?

自以为聪明的人,整天回首昨天。今天必然较之昨天成熟,所以昨天干的事全是蠢事?所以你何时才能涨到顶呢?既然你永远涨不到顶,那你是不是永远不卖呢?所以说,自由的本质就是贪婪,贪得无厌,最后一无所得。也可以说,自由的本质是恐惧,害怕所谓的失败。不管说成贪婪还是恐惧,反正最后就是两手空空。

党中央在手把手的教大家,一个“五年计划”接一个“五年计划”,还有更长远的“百年计划”。你的人生只有80年,你有计划吗?你的所谓计划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所以,全部落空。

你落空了之后只会叨逼叨的说,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

错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你怎么个一定法呢?你还把你这种错误传授给下一代!!!

通宝推:瀚海黄沙,longpath,
家园 没有制度全是空谈

新近在上海某高架桥上发生了一起非常危险的两车斗气事件,我敢打保票,一定会有人说“以后可不要斗气了啊,这也太危险了”。然而,这样的话管用吗?

是你跟另一个人约定“我们以后尽量少吵架”靠谱,还是建立一个制度“吵架最多一分钟”管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全是空谈。

很多人他不是失败在别处,而是失败在根本就不知道制度的重要性,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制度的威力,有制度和没制度是天壤之别。

之前我讲过好几回,“一个礼拜读20万字并不困难”,但N多人听了就是白听,他给【转换】成了“我尽量”,最后是不是完全落空了?

这两天我在讲为什么N多人混成大男大女,原因就是没有时间限制,而时间限制 的本质就是靠制度来解决问题。

再说一个制度,财务。为啥N多人攒不了钱,甚至还负债?因为他没有建立 起财务制度。今天大家都有手机,这事很容易办到,比如支付宝或者微信每月就打多少钱。这虽然 跟国家的预算、决算制度无法相提并论,但就个人而言其实是比较够用的。

所以,怎么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自己不在开车时跟人斗气呢?你得建立一个相关的制度。

我的一般性制度就是尽最快可能 离开当前环境。我只是提供思路,各位自己琢磨吧。

可能 有人说,你这不是说的“尽最快可能”吗?跟尽量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哥,看清楚后面的话“我只是提供思路”,所以我的意思是,比如,1分钟之内把车靠边停下来。我重点在讲很多人完全不知道需要给自己建立一套制度,所以,真的是【不论如何】都在“1分钟之内把车靠边停下来”吗?

最后,请允许我嘲笑一下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那就是“某某对自己管得松,另一个某某某对自己管得严”,连制度都没有,管得松或者管得严从何谈起呢?你得是先有制度,再看你的执行力度,才能谈及松或者严啊。

家园 读书心得

……中央于6月26日指示华中分局,要粟裕、谭震林率领15个团的主力向淮南进发……接到这些电报,粟裕立即从海安动身赶往华中分局驻地淮安……大家认为:抽调华中主力到淮南,苏中根据地可能有失陷的危险……粟裕回忆,当时他们考虑了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淮南地区人口仅l30余万,抗日战争后期,该区环境比较安定、转入战时状态需有一个过程。战争初期,我华中野战军主力如在淮南作战,不仅粮草需由苏中供给,就连支前民工也需由苏中补给。主力部队开到,加上民工、干部,每天至少需要粮食10万斤,两三个月的粮食将达数百万斤,其他军需供应也相当繁重,将给初期作战带来很大困难。

承平已久,一时之间无法动员起来打仗。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如果美国发动侵略,我们又会先挨打,然后才是总动员,而总动员至少需要一到两年时间,还有可能更长,除非我们改变国策,像秦国那样全民皆兵。

原因就是许多人生活在惯性中,连股票由涨转跌都需要半年才能换过脑子来,更何况是长时间的战争呢?习惯于惯性就是安逸,安逸并不是指贪图享乐,战争结束了脑子没有转过来也叫安逸。

李默庵遵命回到常州才打开信封,只见里面是一张作战部署要图和计划。要求黄百韬的 25 师从扬州向邵伯、高邮进攻;李天霞的83 师以泰兴为基地向兴化进攻;王铁汉的 49 师以南通为基地向如皋、海安等地进攻,行动的时间定在7月15日。

从7月上句,粟裕就密切注视着国民党军队的动向。江北国民党军队的调动集结和有关情报,使他确信战争将会马上爆发。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粟裕决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在国民党军队完成进攻准备之前,先打他个措手不及。他在地图前反复思索第-仗究竟在哪里打响。

为了应付战争,粟裕是有准备的。5 月间经过“百日练兵”,部队的状态有明显提高。为了攥紧“拳头”,他把华中野战军的两支老部队——陶勇的八纵和王必成的六纵恢复原来的番号。陶勇部为1师,粟裕兼任师长,陶勇为副师长;王必成部为 6师……

这就是粟裕,闲中有忙,忙中有闲。

王必成非常恼火,命令 21日晚集中四个团的兵力猛攻宋家桥,并向华野首长保证当晚解决战斗。没想到敌军拼命死守,6 师虽然打得很努力,把敌军阵地冲开两个缺口,但仍然没能拿下宋家桥。国民党守军一再向李默庵求救,李默庵也命令其他国民党部队迅速向如皋靠拢。21日,国民党65师占领黄桥,又前进到杨花桥附近。49师的 105旅也从南通赶来救援,83师也到达姜堰一带。国民党空军出动飞机到宋家桥轰炸,使6师的进攻受到阻碍。粟裕见我军主力连续作战,已经相当疲劳,为了避免陷入被动,果断决定停止战斗。

什么叫有本事?就是能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中自如切换。而打急眼的本质则是容易陷入惯性,进入某种状态就出不来,出来了又进不去。比如,有的电视剧其实并不好看,可为什么观众会追下去呢?因为【陷进去了】。

需要有一种能力,既能深入庐山,又能跳出来审视整个庐山。粟裕就表现出这种杰出能力,他在指挥作战时,一方面盯着前线的情况,“另一只眼睛”又总在看整体局面。如果只会其中一个,要么就是夸夸其谈(只能看整体,而无法具体下去),要么就是当局者迷(只盯着具体,而忘了整体)。

以后的几天中,毛泽东从各方面转来的情报获悉,国民党军队可能向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几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7月4日,他指示刘、邓、陈及华中局:“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这样,粟裕等坚持苏中作战的方针,实际上已经获得肯定。

毛泽东关注苏中战局,7月15日指示华中分局:“此次泰兴作战不论胜败如何,均须于结束战斗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战。即使打了大胜仗,也要如此,因为敌人会继续进攻,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方能解决问题。”

这是毛主席,前面一段是【宏观大局】,后面一段是【微观小局】。

毛泽东得知苏中两次战斗的胜利,十分高兴。7 月21日致电粟裕:“1、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2、敌情尚严重,望将参战主力集中体整,补充缺额,恢复疲劳,以利再战。”

毛主席的这份电文也是如此,【1】是指眼前,【2】则指将来。

海安究竟能不能守,粟裕是打算放弃的。这样可以避免我军主力与国民党军硬拼,有灵活机动的余地。但放弃海安责任重大粟裕一个人是不能轻易作决定的。他考虑再三,决定与华中分局领导一-起研究。于是他日夜兼程从海安赶往准安,300 多里路,他开始骑摩托车,又坐了一段黄包车,接着又骑自行车,乘船,当时能用的交通工具全用上了,一天--夜赶到准安。华中分局立即召开常委会,讨论苏中战局和我军的行动方针。大家基本达成-致,在海安采取运动作战。

这一段也体现出粟裕能大能小的杰出能力,这样的事若搁别人头上,要么“急死了,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要么派通信兵或者参谋长前去联络,最后必定耽误事。

海安前线激战正酣,后方也发生了变故。管文尉天人张云在东台后方医院生小孩,当地的地主和坏分了听说国民党军队要来了、掀起叛乱。他们煽动群众说:“我们本来不要打仗,都是管文蔚叫我们的子弟上前线,如今死的死、伤的伤,国军来了还要抓我们的人,烧我们的房,我们找管文蔚算账去!”他们冲进医院抓走张云和一个孩子,扬言要杀掉她们母子,动摇前方部队的斗志。粟裕得到消息,非常愤怒,命令刘培善立即带领部队坚决镇压,一定要救出管文蔚家属。刘培善迅速出动,将叛乱分产打得四散逃命,救回了张云和孩子。战争是残酷的,在那个艰难的时期,前方后方都可能山现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

既要谋定而后动,亦要能应对突发情况。搁一些人身上,他们又会说“这种事谁也料不到啊”。

为什么自己会陷入惯性,这是有原因的。人的左脑和右脑各负责一部分事物,并且几乎总是相反的,比如右脑负责比较灵活的事情,而左脑则负责比较固定的事务。所以,如果外部环境长时间处于某一种状态,其中一个半脑(民)就会占优——老用它,它慢慢就骄傲了,也可以理解为大脑官偏袒这个占优的半脑(民)。正因为如此,一旦发生变化,许多人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把脑筋转过来。这还不算严重。最严重的就是那种特别固执的人——已经严重固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已然无法影响。

为什么要抑强扶弱呢?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当前主要使用左脑,那么就得有意识的扶助右脑。

从人的成长角度来看,【如果有条件】两个半脑共同发展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是,若【没有条件】该怎么办呢?比如长时间处于和平年代或者战争年代。对此,我只能说一些指导意见:比如你是基层,你就要抽时间出来把自己假想成党中央,研究中央的政策;你如果是基层,你就要抽出时间下基层。又比如某个阶段老是处理逻辑(计算就是逻辑)问题,那么你就要抽出时间来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活动,比如创作艺术作品(照着谱子练曲子是逻辑活动,自己改编曲子则是创作活动)。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主张【抑强扶弱】,这是很大的智慧,然而如今一些人信奉的却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唯(当前)强者马首是瞻。我以前老说,“做人就八个字,胸怀理想,直面现实”,其实就是【抑强扶弱】的现代版说法。这不并是西方人讲的“平衡术”,而是全面发展,否则 必成脑残。比较轻的脑残,要说服他发生转变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手段,而严重的脑残却很难说服他发生转变。

不少人对粟裕产生了误解,把机动灵活误解成了“心思活”。心思活并不是【脑子活】,“心思活”就是一会儿一个主意,前一分钟觉得股票要涨,后一分钟又觉得股票要跌。粟裕的本事在于长短结合、标本兼冶、本末兼顾、刚柔并济,正如前面所说,他既能指挥最前线的战斗,又同时能看到整个战局的态势。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恰好也是如此。只有具备 了这种本事,才有可能在敌人的肚子里作战。

脑残非常容易急眼,前面提到的上海高架桥上开斗气车事件中,开蓝色宝马的车主跟开工程车的黄车车主好比两个赌徒轮流下注,一个说“我大”,另一个说“我要比你更大”。所以说,一些人并不能真正认识到赌红眼的本质 是什么。

毛泽东在7月20日起草了中央给各战略区的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要求各解放区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坚持持久战争,不怕暂时放弃若干城市,与国民党军队打运动战。接到粟裕来电后,他于7月30日复电华中的张邓粟:“在我军主力未获充分休息恢复疲劳以前,及敌未进至于有利我之地形条件以前,宁可丧失-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把握的作战。此次粟部歼敌二万,打得很好,今后作战亦不要过于性急,总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干地方是不可免的。你们应有对付恶劣环境之精神与组织准备。”

毛主席这段话不能误解成了“游击战”,之前老有人,包括共产党人、国民党人、德国人和美国人都误认为毛主席是“游击主义”。毛主席这段话是针对刚刚发生的战斗,也就是“七战七捷”中的第二场战斗宋家桥战斗中打急眼【这种情况】而言的。“游击主义”是打了就走,既无法有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且时间一长自己也无法得到休整。小孩子他就是“游击主义”,他远远的打对方一下就跑了,其实并不能真正有效削弱对方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回头让人抓 住狠打一回,他损失就非常严重了。毛主席说的“以打胜仗为原则 ”,是要吃掉对方一支部队,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乃至于一个军。

因此,“容易急眼”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站桩主义”,另一种是“游击主义”,但不少人对此形成了误解,误认为只有前一种情形才叫固执。急眼,就是陷入其中一种状态无法自拔。杠精其实就 是“游击主义”,跟泥鳅一样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就拿这回俄乌冲突来说罢。俄军起初有点陷进去了,后来才醒悟过来,主动后撤。有一些门外汉因此嘲笑俄军战斗力不行,这实际上是俄军有意识的把乌军给调出来,然后消灭他的有生力量。最近一段时间俄军在巴赫穆特跟乌军交火,乌军伤亡严重,所以美国人已经开始做谈判的准备了。这边我们也同意美国大摩在中国设立期货公司。

5月26日,证监会宣布,为贯彻落实扩大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相关工作部署,近日,依法核准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在北京市设立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

现在几个主要世界大国都知道马上就要休战了,要开始谈判了。乌军的士兵已经快被打光了,别人提供武器又有什么用呢?

不少人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明白什么叫脑健康,后果就是把自己搞成了脑残。

家园 官民制度

说回制度。

我以为,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或许最重要的制度就是官民制度。请允许我在这里再重复一次,如今N多人是不懂得中文的,尤其不懂得中文的【阴阳互释法】。官民制度中的官与民并非是实指,而是虚指。那么,虚指又是什么呢?就是比较概念化的东西,也可以成是原则性问题。

为什么我们一定需要官民制度呢?道理很简单,民只有可能看到局部,这个民看到的是这个局部、那个民看到的是那个局部,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并不是市面上流行的“屁股决定脑袋”,这跟屁股没有关系,跟脑袋也没有关系,事情很简单,【只有可能看到局部】。比如《山海情》那个例子就是如此,村支书只有可能看到村民需要电这个局部,电力局的人只有可能看到“红头文件的权威性不可以受到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官,村支书这个民和电力局那个民他们有可能自己把问题解决吗?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解决了,那就叫【私自解决】,私自解决是严重的违法乱纪甚至犯罪行为。

官的职责就是统筹。

那么官是不是西方人说的救世主呢?不是。西方人说的救世主又是个什么概念呢?他的意思就是说,“除我之外,你们就是垃圾,你们这些垃圾想要活命就必须当我的棋子,我让你往哪你就往哪。”我们中国人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不是要大家去当救世主,而是要大家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官是从民中选拔出来的。假设所有的民都立志当官,那么就能选拔出来好官,在高个子里面再挑高个子。若事情反过来,民只愿意当民,可是官还是得从民中选拔出来,那么就变成了从矮个子当中硬拔一个高个子。再说得通俗一点,这就好比说,为啥中国乒乓球傲视群雄呢?因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非常非常多的小娃娃打乒乓球。

然而今天有些人不知道是蠢还是坏,整日里不是什么政府无用论,就是什么政府除了鱼肉百姓啥也不干,自由两个字倒是挂嘴边。

大家有想过自由的反义词或者说对立面是什么吗?

“我知道,自由的反义词就是禁锢。”

不,自由的反义词或者说对立面是【矛盾冲突】。

“?这是你自己发明的吧!”

让我们来听听人们的日常用语就知道了。比如说,你是精灵王的女儿亚雯,你爱上了一名人类叫阿拉贡,如果你嫁给他,那么你原本长生不老的“属性”就会消失,你会跟人类一样终有一死。你的父亲精灵王反对你嫁给阿拉贡,你会怎么说?你会说:这是我的自由。你劝某人多读点书,他说“读不读书是我的事”,是不是因为他的意见跟你的主张相左?

正因为我们人类社会有这么多的民,这个民有这个民的理,那个民有那个民的理,两边谈不拢的时候双方都宣称“我有我的自由”,所以才需要一个能调和矛盾、统筹处理的官,所以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我要自由,我不要政府”,我建议你最好离他远一点,因为这个人已经无药可救了,送精神病院也没有可能救回来。

官民制度是不证自明的必然性制度。

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了时间,失去了时间就失去了结果 ,也是这个道理。就拿炒股为例子吧,假设说你当前纠结于是买还是不买,是不是相当于有两个民,一个公一个婆各说各的理?那如果有时间限定,10分钟之内必须做出一个决断,要么买,要么不买,你是不是必然会结束纠结?如果没有时间限定呢?股市已经休市了可你还在纠结,对吗?

国家需要官民制度,个人也需要官民制度。一个人的大脑发达到一定程度,他一定也是这样的结构:一个官+两个民,这两个民的意见总是相左或是各干一部分,最后是这个官来斡旋、来统筹、来决断,身、家、国、天下是统一的。

而一切极度不发达的大脑也都是一模一样的结构 :只有一个,这一个你管他叫官也行,叫民也可以,反正只有一个。按道理讲,所有人的大脑都【理当】是一个官+两个民的结构,可是有的人他很“厉害”啊,他先是让一官两民分成了两组进行PK,打死了其中一个民或者那个官,然后是剩来的二人组再次进行PK只活下来一个。原本上天发给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同样发达的,有人愣是把自己搞成了不发达,你是不是不得不“佩服”呢?

说,纸上画了三个共享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你看见了,接下来是不是:

一个民说,这是三个平行四边形;另一个民说,这是个立方体。最后官说:你们说的都不算错,但也不叫对,要看具体情况,有时候就当成立方体,有时候就当平行四边形。

为啥人脑天生的结构就是一个官+两个民呢?因为所有人都有一个左脑民,还有一个右脑民,再加一个有且仅有的大脑官啊。

“那共产党的“左”派和右派各是什么意思?”

共产党的“左”派就是指某某共产党人他的大脑官总是偏袒其中一个半脑民,右派就是另一个某某他的大脑官总是偏袒另一个半脑民。

“那社会上的左派和右派又各是什么意思呢?”

社会上的左派或右派,他们要么是只进行了一轮死亡PK赛剩下来二人组,或一官一民,或两民,要么是进行了两轮PK赛只一个了。

“也就是说社会上的左派和右派都是东方不败?”

是的,都是东方不败,若细分,可以分为标准型东方不败(即二人组)和加强型东方不败(只剩一个),不管是哪种型,都是自宫过了的。

“你这么说有依据吗?该不是你自己胡编出来的吧?”

尽管截止到目前我们对自己了解十分有限,但也不是一无所知,比如现在比较确认的是,右脑发达的人富有创造力,左脑发达的人有很强的算力,所以共产党人中的“左”派往往是右脑较为发达的人,比如粟裕,他指挥的战斗充满了想象力;右派则往往是左脑较为发达的人,比如林彪,林彪打仗主要靠算。但由于“左”派和右派的划分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完全是这样。有两点需要注意:1、这里说的【较为】发达指的是其中一个半脑较另一个半脑发达,而这两个半脑实际上都达到了一定开发度;2、目前我们对自己的一切认识都不能作为定论视之。

纸上画了三个相邻的平行四边形,你之所以既能视之为三个平行四边形,亦能视之为立方体;你站在镜子面前,你之所以既能“看出”来镜子背后有一个虚像,亦能明白镜子背后不可能站着一个人,皆因你既有左脑民亦有右脑民,并且有仅且有一个大脑官。

“我为什么不承认镜子背后的虚像呢?”

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大脑官袒护其中一个半脑,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应该是袒护左半脑,左半脑更擅长逻辑推理。

如果你的大脑官长时间袒护其中一个半脑(民),那么另一个半脑(民)他就不吱声了——就像你在现实中看到的“沉默的人”——接近于已经死了。

我之前说天天把逻辑两个字挂嘴边的是脑残,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人他的右脑已经被干掉了,迷信逻辑的人几乎没有任何创造力。另一种“逻辑都去见鬼的”也是脑残,这种是左脑被废掉了,虽有创造力,但过于离谱。

然而但是:千万不要去对号入座看自己是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发达!

“我的脑子已经被我搞坏掉了?唉。”

不不不,人脑是可以修复的,但我不知道怎么办,好像目前也没有人知道,你晚出生3000年或许人类就知道怎么办了,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是不会治的病太多了。

最后简单说说【在其位谋其政】,这意思 就是说,即便你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但如果你管了一个部门,你只能替你这个部门说话,你不能越权替部门的领导做主。

“这么说来跟不学无术只知道顾自己的人没有区别嘛。”

区别太大了,如果你是个明白事的人,你自然也能看明白你的领导一碗水是否端得平,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或者拒绝领导的裁决,可如果你啥也不明白呢?比如我自认为能看明白为什么要农民进城。

“为什么?”

将来许多农作物尤其是口粮从种到收都将高度自动化程度,如果全是国营,那么国家来统一种植就要比现在的(分散)农民所得收益高出许多,但如果你不把农民弄进城会发生什么事呢?

“发生什么事?”

N多生产技术低下的农民认为一亩地的产出撑死也有就多少多少,可当你承包了土地之后,农民看到你收入很高就会撕毁之前的协议,要跟你重签一份协议,他要拿到更多的分红。

“这不是地主吗?”

没错,如今的农民就是地主,党中央就得想方设法把这些地主变成城市户口,再把土地收为国有国营,一切收益都归全国人民共有,而不是只属于一些农民。

"明白了,以后机器和机器人会把第一产业都给包了,没人类啥事了。“

我认为还会发展出第四产业的,将来的第二产业就相当于现在第一产业,放心吧,有活给你干。

“好吧,我只能承认自己是个脑残,自己把脑子玩坏了,洗了睡吧。”

没错,脑子给玩坏了,就只能【负责】洗了睡。

家园 别自吹自擂

有个朋友给我发来一段视频,是“戏曲进校园”。我对朋友说:

我小时候在村里看过,是固定的戏台子。看的啥当时就不知道,就是热闹。

以前信息传播没有今天发达,全靠人带话。村里有个谁,他说,过几天戏班子就来咱们村了,我刚从某某村回来,戏班子就在他们那里。女人听了就呵呵笑,又把消息告诉小孩、老人。

等戏班子来了,刚进村就有眼尖的人发现 了,于是大一点的孩子满村子通知,跟传令兵似的。

演出一般在晚上,还没等到开始就有人搬着板凳来占座。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是全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用今天的话来说,围满了吃瓜群众。

我叔那会儿是个红人,他是万元户嘛,走哪都有人跟他打招呼,敬烟,他回应,回敬,他的两只耳朵 都夹了烟。我就想,耳朵是个好东西,还有这功能。

我估计能看懂的人并不是多数,老人和一些中年人能看懂,但是不能看懂又有什么要紧的呢,重要的是开心,这本身就是一个娱乐活动。今天的人进了电影院,一个个正襟危坐的,让人误认为他们是在参加学术讨论会。

(朋友给我发的视频中的)这位主持人差点事,换成我就增加一点娱乐成分。台上小演员有个竖腿的动作,我就叫几名学生上来“比武”。后来小演员又有一个跳跃动作,我就说:看看台下的同学有谁能抓拍到那个最美丽的瞬间。 我估计剧团的人的思路是传播颂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所以他会“端”着,有明显的“爹”味。唐诗宋词其实也是娱乐,早期的诗经、国风也一样,可以理解为打油诗。非要端着,那就只好“死亡”。

娱乐就是娱乐,非要说成艺术,说成艺术就尊重啦?依我看,把【末】的娱乐说成【本】才是最大的不尊重,本末倒置。这就好比说民他就不值钱啦?细胞他就没有价值啦?你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嘛。

再往早一点,普通村民看戏是不用花钱的,戏班子是村里的大户请的,这就是为富仁。实际上都不用太早,改革开放前也不用花钱,国家出钱请大家看戏。这不是在否定市场经济,两码事。依我说,与其搞义务 教育,不如请大伙看戏。真这么干了,也不会出现天价片酬。演职人员的收入回归正常水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天天做明星梦了。

现如今就叫瞎JB搞,把【末】捧成【本】,谁还会好好编剧好好演戏呢?不都奔着钱去的吗?要不然为啥如今有些明星既不会唱歌又不会跳舞连说话都不会说只有一张脸呢?群魔乱舞自有他的根源。

家园 何为认真?

受朋友启发,我今天采风去了,附近的大小公园都转了一圈。有跳舞的,有唱戏的,形式丰富,样式繁多,可谓多姿多彩,我这以为才是真正的娱乐。

江青主持的样板戏确实水平很高,但必须要承认江青太“左”了,要么就是她还陷在战争年代中,要么就是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夜之间解放全人类。问题并不出在样板戏的编排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是在于【无限拔高】文艺表演的地位和作用。

说文艺也好,说娱乐也罢,都是【末】。说是【末】并不是在贬低,如同说某某是【本】并不是赞美。【本】与【末】叫各就各位,各有各的位置,没有谁高谁低,这是其一。其二、【末】有强烈的波动性,如树叶,春夏繁茂,秋冬凋零,而【本】的波动性就非常小甚至没有波动性,因此,并不存在【末】可以牺牲。高看【本】而轻视【末】,这不是愚就是奸。

今天我们面临的情况,从表面上看,跟文革那会很相似,但内在原因是有区别的。一方面是许多人被等级观念所影响,非要重此轻彼,另一方面则是被资本主义所控制。之前我多次谈过资本主义的本质,强行把资本说成宇宙第一,此番就不再多说了,这里就简单讲讲“附体”。为什么许多人进电影院、音乐厅比进教室还要庄严肃穆?为什么N多人讲受众在台下交头接耳是对台上演员的不尊重?为什么如今N多演员被冠以老师的称谓?无它,皆因资本附体。资本并不可能生活在真空当中,它必须要找到一个实体,而显而易见的是,今天的文艺被资本附体了。但我还要重申一遍,资本的背后是人,资本背后的人就是资本家,可总有一些人有意的把资本描述成一种天外来客。所以,资本附体文艺的本质就是资本家看上了文艺(这个市场)。资本家自然也是要【无限拔高】文艺、娱乐的。

文艺就是玩,娱乐就是玩,玩就是【末】,玩就好好玩,认真玩。可是,什么是认真呢?认真的意思就写在字面上,只认真的,不要假的。【板着脸】搞文艺、做娱乐,就是100%的造假。板着脸的反义词是不是嘻皮笑脸呢?显然不是。所以到底什么叫认真文艺、认真娱乐呢?连这都不知道,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只看态度,不计较能力。态度是什么?态度就是方向。把文艺娱乐这个【末】人为拔高成了【本】,方向错了;觉得文艺娱乐是个【末】就一脸无所谓,态度错了。认真搞娱乐、用心做文艺,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演员的水平有高有低,观众的能力有大有小,不存在演员嫌弃观众鉴赏水平不够高,也不存在观众嫌弃演员功力不够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观众一边看戏一边唠嗑,这原本就是娱乐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演员当不受影响该怎么演就怎么演,除非太过火。演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观众也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嫌贫爱富,甭管是什么水平,只要认了真、用了心,该鼓掌就得鼓掌,该“打赏”就得“打赏”。

以上,才是正道。可如今有几个人走正道呢?多半是歪门邪道。

N多人确确实实不知道什么叫既严肃又活泼,N多人确确实实是个脑残,脑子里的等级观念很重。其实事情非常简单,大就是大,小就是小,如此而已。

家园 real world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