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雪夜妖谈-引子 -- 夜如何其

共:💬1384 🌺14859 🌵3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只有在真正的战场上,意志和坚持才能得到检验

                                                    获得上场权其实太重要了!

                                                    所有的成功都是在犯错和纠错,改进和提高,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不断地循序渐进,波浪式推进的。

                                                    记得过去我们已经实践过的那些先进的系统,有的理论数十年之所有都没有人真正地应用,关键就是还没有真正的得到证明,因为实验的结果与有效的推广二者之间,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一切中试的过程都必须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资源,都要需更多和更广泛的参与者,来有效地解决老问题和新问题,而且一定是只有通过试错的过程里,才能发现正确路径的。

                                                    还记得我们这些老人在最早接触汇编语言时、在首先试用互联网时、在最初用神经元理论来尝试机器“自我学习“时,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和推广,没有整个社会这个大“平台”的配合,就不可能出现电脑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今天的。

                                                    既使是在生产制造的某一个小系统,或者某个科技小领域里的突破,也都是一定需要有“平台”的先行的。

                                                    不真正地上“战场”,任何人都不能说就是能够作战了,因为那些真正的千变万化都还没有出现呢,而自己真正的意志和坚持也都还没有通过考验呢。

                                                    同理,如果问题的讨论,离开了“地气”的话,那么就缺失了根基,实际成效也会大打折扣的。

                                                    通宝推:llama,strain2,
                                              • 家园 恕我直言,芯片比商飞搞得好的多

                                                芯片有自己的设计能力,很强,也有自己的制造能力,一般,低制程的能造,高的看到突破的希望了。另外在一些光伏面板还有功率半导体的方面甚至有领先。

                                                反观商飞,最重要的部件包括发动机还是进口的,这能叫突破?

                                                华为的国产5G芯片马上要上市了,下半年,可以关注着。

                                                • 家园 芯片有自己的设计能力,这句其实有偏差

                                                  这么说吧,我们以大芯片为例子,

                                                  CPU,国内目前流行的CPU厂商,可能只有龙芯是真正具有设计能力的,其他的包括华为,本质上都是买了IP进行修改。当然不是说买IP修改没有技术含量,改得好也是有难度的,比如高通,但是买IP修改,并不能说你有设计能力,是吧。RiscV的出现的确要求要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了,但是这个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产品让大家对比,所以能力如何,不清楚。

                                                  GPU,国内似乎最近好多GPU,其实就两类,一类就是img系列,都是买了img的IP,做了一些小改就流片的。一类是计算卡,设计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的,无渲染能力的。真正具有GPU设计能力的,目前估计只要x芯这家公司,不过据说,为了上市消减成本,把GPU团队老人都砍光了。还有多少能力,不清楚。

                                                  所以就大芯片本身来说,国内主流还处于买ip修改的地步,这个和具有自主设计能力是还有一定距离的。什么时候,国内能提出自己架构,并在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哪才能叫具有自己的设计能力

                                                  通宝推:青青的蓝,杨微粒,年少亦菲的粉丝,
                                                  • 家园 请教下

                                                    现在mate40pro上,很多拆机视频说gpu用的是华为自己的架构:马良,如果这个是事实的话,那华为是不是已经具有gpu设计能力了?

                                                    • 家园 很遗憾,不具备

                                                      华为的GPU是mali的G76的魔改,据说自己在前端加了mcu来做任务调度。当然,修改也不是谁都可以修改的,也是要技术能力的。但这个和独立设计GPU是两件事。

                                                      华为曾经试图自己研发GPU,也就是 笛卡尔计划,但是做了一半,感觉实力不够,所以最后还是用了ARM的GPU进行修改,

                                                      这个问题我之前也说过,芯片业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自主设计的能力,而这个能力要培养出来要很多时间,很多资源。但是国内目前还是比较热衷于买IP进行修改的做法。据说某自主研发芯片企业去国家部门介绍自己的时候,官方说法是,自主研发目前不适合提。

                                                      我认为,这个情况可能就是“汉芯”事件对现在的影响,生怕支持国产自主研发架构又出现一个“汉芯”,而支持购买IP修改,那就稳妥多了,是吧。不管怎么样,好歹有一个国外试验过的成熟产品。

                                                      通宝推:杨微粒,
                                                      • 家园 请教一下

                                                        封闭生态下软硬结合的硬件研发难度有多大?比如苹果特别擅长图形处理的M1 M2这些。

                                                        我感觉现在比起以前,App的功能实际上越来越浓缩成几个类别,例如信息展示、网络数据传输、图形处理、AI等,生态其实越来越封闭了,芯片也可以“偏科出奇迹”了。

                                                        • 家园 硬件研发难度跟是否是封闭生态应该没关系吧

                                                          硬件研发难度跟是否是封闭生态应该没关系吧。

                                                          容易是容易在软件上——macOS需要适配的硬件比Windows或者GNU/Linux少了很多。老的api,apple也可以直接喀嚓,不用考虑二进制兼容(Windows)或者源代码兼容(GNU/Linux)。

                                                          真正的问题是能否自主。当年ipad刚出来的时候它用的ARMCPU性能是不如同期atom的。但是apple剪裁macOS弄出了iOS,atom却得跑完整的windows系统,除了能打galgame好像其他都很难用,小尺寸windows平板自然寄了,到最近才借着pc掌机东风复活。

                                                          建立自主可控的软件技术体系,就能基于该技术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形成螺旋上升,否则在别人的技术体系中跟着升级,永远没有超越的机会,只能永远落后。苹果iPad用的CPU性能比Intel的桌面CPU性能至少差一个数量级,但苹果公司坚持建立自主的软硬件体系,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https://www.guancha.cn/TMT/2015_07_24_328089.shtml

                                                          “十二五”期间自主CPU 和操作系统应用试点的实践表明,判断技术是否先进性的标准不是看其跟美国人跟得紧不紧,而是看其跟应用结合得紧不紧。乞丐不能跟龙王比宝。用国外的“参照系”来对比,我们只能永远落后,必须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参照系”,才能实现“变道超车”。建立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体系,就能基于该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形成螺旋上升,否则在别人的技术体系中跟着升级,只能永远落后。苹果iPAD的CPU 性能比桌面CPU 性能低好几倍,但因为苹果坚持建立自主的软硬件体系,iPAD 的用户体验比桌面电脑要好。

                                                          https://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2018-04-12/124431.html

                                                          某些特定的应用确实是可以使用专用集成电路加速。但是这是建立在常规CPU、GPU已经够快的基础上。协处理器再快,配上奔腾4做主CPU,依旧能给人酸爽的网页浏览体验。

                                                          机器学习是这几年中最热门的方向。仅仅在 CPU 上增加更多的核心并不能让这个领域的任务速度足够快,因为它的要求很高,这需要专门的硬件。浏览互联网、写电子邮件、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常规任务多年来一直运行得很快。而机器学习,这是我们真正需要提高处理能力的特殊任务。

                                                          由于用上了 5 纳米制程,在任何给定的芯片上,苹果公司都有最大数量的晶体管用于构建不同类型的硬件。他们可以增加更多的 CPU 内核,但这实际上只是加快了常规任务的速度,而这些任务已经运行得足够快了。因此,人们经常选择用部分晶体管制造专门的硬件来解决图像处理、视频解码和机器学习。这种专用硬件就是协处理器和加速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001721

                                                          • 家园 封闭生态可能要适配的东西就少

                                                            曾几何时,我们说游戏主机用比电脑差很多的硬件,跑出好很多的画质;

                                                            还有比如某些程序不需要向下兼容,会省去很多的工作量。

                                                            相对的例子就是windows,兼容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提问时主要想知道如果只考虑预设的需求,不考虑适配,会不会大幅减少工作量,并用更小的体积和稍落后的制程制作出足够强大的性能。

                                                        • 家园 取决于芯片复杂度

                                                          之前说过,硬件研发和软件研发不同,要看开发出来的效果是有很大的延迟,出了问题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进行类似软件额调试。

                                                          这就导致,芯片研发的代价大,时间都非常长,而且非常吃经验。所以说研发芯片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尽快的把所有坑踩一遍,填一遍。和是不是封闭生态没有太大关系。所谓的封闭生态难度低的原因是,上面运行app少,你有些坑踩了不填也没有关系,比如巨型机,上面一般都是计算用的程序,不会遇到视频软件那种问题。但是类似苹果这种,运行app多,那么该填的坑,你还是得去填。

                                                          如果芯片功能简单,规格不是很大,那么流片工艺制程要求不是太高(花钱不多),时间不是太长,那么可以很快迭代,很快的踩坑。那么就能较快的出一款比较成熟的芯片。

                                                          如果芯片复杂,比如CPU/GPU,这种我们称为大芯片。哪就是另外一回事,芯片大,开发人员就要多,比如GPU,至少需要200到300个有经验的开发人员,差不多一年才能做一块芯片,至少要7nm制程。这个时间,成本会导致我们说的难度增大。

                                                          当年华为自研芯片怎么说的?一年十亿,十年一剑。到了OPPO呢?ZEKU,是一年十亿,三年解散

                                                          至于你说的芯片分成若干个功能,这个目前也有类似的思路,就是我们说的chiplet,把某些独立功能的做成小芯片,后面就是chiplet进行再封装,降低开发难度。

                                                          但这个有两个问题,1,有些功能实在是分布出去。因为很多芯片的内部模块很独特,只有这类芯片用。甚至这个架构的芯片用,2. 人家做的芯片没有考虑到你设计芯片的使用场景。我们曾经把我们芯片外围的内存模块改为外购的IP,结果暴露出人家IP多个硬件bug,有些还是随机的,和IP厂商调试很长时间才修好,他们说,他们设计就没有考虑过我们的使用场景。他们以为这种场景是不会出现的。

                                                          当然这种情况的解决还是要依靠用户,使用的人多,报的bug多,后续迭代的产品就稳定。

                                                          随便说说也不知道回答你的问题没有

                                                          通宝推:青青的蓝,
                                                  • 家园 架构不是问题,关键是生态

                                                    路径依赖比较强,也没啥好办法。

                                                    • 家园 架构是大问题

                                                      我们说的有自主设计能力,指的是能够独立设计,而修改仅仅是外围。

                                                      有修改能力不代表你有设计能力。一旦要自主去设计,你就会发现无数的坑等着你去踩。你要踩完,你才知道,为啥要这么设计。

                                                      如果一个人没有设计过芯片的一个模块,仅仅是修改修改,然后对你说他可以设计一个完整的架构,你相信么?

                                                      现在问题是,国内的人才都是具有修改经验,而没有设计经验,而培养一个设计模块的人,大概需要3年,然后在从这些人中慢慢培养出一个架构师,需要多少时间?需要用多少代芯片去喂?

                                                      顺便说一个我听来的例子,不保真,听着乐一下就好乐。某知名公司想做自己设计的GPU,从自己内部CPU部门调过来一批资深工程师,6,7年经验。其中一个设计一个小模块,1个月过去了,无从下手,然后换了一个更资深的,1个月过去了,还在看spec,没有办法,从国内唯一具有设计能力的公司挖了一个设计过的资深工程师,1个星期,初步写完RTL代码。

                                                      顺便说一下,哪个公司的计划中止了,后来这个工程师去了高通美国。

                                                      CPU,龙芯走完了架构的路,是好事。GPU,国内还没有一个

                                                      通宝推:青青的蓝,杨微粒,
                                                      • 家园 不知道是什么系统

                                                        会改和会写确实不一样,但也没有那么难,俺没觉得rtl有多难,系统设计好了都能实现,只要有钱有人。做不出来是因为生态没变没有需求,厉害的人很多,有需求了能给足钱,很快就搞定了。

                                                        • 家园 你还是拿软件的角度看硬件,

                                                          你说生态没有改变,实际上你说的生态本身就是软件的角度,以GPU为例,GPU的架构就没有生态这个说法,他必须支持DX,OGL这些规范,支持完了,所有系统都能用,因为所有OS你不是走DX这条路就是走OGL这条路。NV有说自己开发了一个Windows平台的GPU么?AMD有说自己开发了安卓的GPU么?所以你说需求有没有,当然有,有一个我们自己完美掌握的GPU不重要么?要知道,某微买了img的ip,至今无法解决img自己的多核打架问题。

                                                          当然,不同的架构在不同的平台上效果是不同的,ARM的GPU就是适合移动平台,在移动平台上性能好,而NV的GPU就是适合桌面机,哪个上面性能好。

                                                          硬件设计难不难? 说难不难,我之前举得例子就说明了,对会的人不难,不会的人很难。怎么会,就是不断的设计。这里就有一个很高的门槛,软件的设计,无非你多写点代码,然后运行一遍,看看效果,写个1年,ok,有人就很精通了,硬件不行,你写出RTL代码,效果呢?得去流片才知道,流片的费用,7nm的大芯片目前应该是1个亿左右,也就是说,你硬件开发人员开发了一个大芯片,要花一个多亿,要等半年到1年才能看到效果,这培养代价,培养时间和软件人员如何比?

                                                          最后说一下,硬件调试,如果硬件流片回来,出了问题,你怎么调试,是不是想软件那样设一个断点?不行的,他要靠专门的工具去抓波形,一旦一点看。修改完了,怎么办?马上就能看结果?不会的,要等下次流片。要知道,软件模拟的结果不等于真实芯片的结果,而且你不知道你修复的这个问题后有没有其他被掩盖的问题。

                                                          所以硬件人才的培养是很难的,难就难再这里,壁垒太高,尤其是时间。而从中再选出架构师,去设计新架构,呵呵。

                                                          通宝推:青青的蓝,杨微粒,赵美成,
                                                • 家园 发动机有备份

                                                  cj1000,cj2000。

                                                  一旦欧美来源渠道被切断,国内能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