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看 “大导演” 李安可笑的票房纪录 -- 潜望镜

共:💬104 🌺486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提李安就得提色戒

      如果让我选一部当年能过审,现在绝逼过不了审的片儿,那非它莫属。

      过不了审不是说梁汤的激情戏,而是赤裸裸的影射tg,所以说当年的广电绝对是有青天白日的人。

      里面提到的军火,代表的可不是单纯的军火,最后日本人没得到,重庆也没得到,明面上的汪蒋日三方人物,都是一副垂头丧气样。

      通宝推:hattie,大胖子,潜望镜,
      • 家园 张爱玲

        李安,两个混蛋。

        昨天看到有人提到党史专家金冲及和他的父亲金雄白。顺手查了一下。巾帼英雄郑萍如的事迹,是汉奸金雄白的回忆录中最先确认的。1939年上海。社交明星郑苹如与大汉奸丁默邨以男女关系密切交往,意实谋刺之。不幸失败后被捕。上海滩的汉奸太太们嫉妒郑萍如的外表,以周佛海和丁默邨的老婆为首,特意跑去监狱对郑施以肉刑。郑最后被丁下令枪杀,英勇殉国。

        金雄白特别不欣赏张爱玲,写她

        【专为袁殊所办的《新中国报》写稿,瘦骨支离,容貌一点不美,但常自诩其先人为巨宦,而以此自傲。”】

        【貌仅中姿,雅喜修饰,奇装异服,见者侧目,自称为李合肥之甥,遂诩有贵族血液,与人落落不群,报界同业,时或以此揶揄之,仍厓岸自高,实则摽梅已过,而居处无郎。】

        以上记载出自金的有相当历史价值的回忆录《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此书于1957年开始在香港报纸上连载。张爱玲不知是否看到关于她的评价。我想能够的。因为她的汉奸丈夫胡兰成,与金雄白是汪伪政权中的文人双壁。

        她的短篇小说《色戒》发表于1978年。据称她的最初构思来自1953年。二十多年的构思,我觉得她是受到金雄白文字的刺激,一定要把她当年对郑萍如的嫉妒之火释放出来。

      • 家园 影射?

        没看明白,影射tg什么?

        这部片子很反动,不过我没看明白你说的影射是什么

        • 家园 好的电影都是明暗线交织

          明线很简单,重庆南京东京三方争夺美国军火。

          暗线就有延安了,当然是李安想象虚构的延安,而非史实中的延安。

          电影的结尾是汪蒋日三方都没拿到军火,这个军火可以理解成万里江山也行。

          既然这三方都没拿到,那军火也不可能凭空消失吧,总有一方拿到吧。

          当然李安毕竟是大导演,不能明目张胆的设置一个tg角色。那就迂回突击,德国餐厅凯司令,里面服务员穿俄式制服,说话俄国口音,当然在我国,很多人不敏感这个俄国代指。

          但放在李安想获奖的西方,你设置一个俄国角色,意指什么,懂的都懂。

    • 家园 给你补充一个例子The Ice Storm,叫好不叫座

      德国某个电视台有天播放过,让我震撼的是李安选角的眼光。

      里面有几个小演员(蜘蛛侠,魔戒护卫者......),后来都在江湖上闯出好大的名头。

      想起韩信拍刘邦的马屁---不善将兵,善将将。

      李安能用一线大牌,而且不知名演员如汤唯经过他的手,也成大牌,电影界名人堂早就锁定一个高位了。

    • 家园 【商榷】要求有些过份过高了

      不赞成这样。有理有据有节,感觉这个帖子都没达到。

      第一不够有理。就举两点,第一,文艺片与商业片本来就两个赛道。文艺片拍的好的,商业片不一定能玩转。商业片挣钱的,文艺片不一定牛。把这俩混在一起,就好比非得让科比去打乒乓球,然后说他连公园大爷都打不过,就算篮球打的好,也不是啥好运动员。第二不同意说李安拍的好的就是猎奇片。文艺作品关注的肯定不能全是咱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呈现的都是平淡无奇的一日三餐。《肖申克的救赎》还拍的囚徒生活呢。作为华人导演,拍华人故事和华人背景无可厚非。他前期的《喜宴》和《饮食男女》相当不错。《藏龙卧虎》不仅仅是武打片,而是揉进了相当多武侠原本的思考比如江湖究竟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当初看《藏龙卧虎》的感觉,有些像现在看《流浪地球2》的感觉。能体会到导演不是仅仅在讲一个故事。其实能讲好一个故事的导演又有多少?

      第二不够有据。这个帖子里头臆想的东西还是多了些。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类型的电影我咋觉得很明显就不是冲着票房去的。数据也不够全面,有按需要剪裁事实的嫌疑。比如查查《肖申克的救赎》票房多少?同一年票房最高的是谁?当年有多少部电影票房比它高?再拿李安的电影和它比比?

      关键是不够有节。对海外有成就华人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华人在海外发展,要想有所成就,而不是只是混个一日三餐小确幸,必然要和当地的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冲撞。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是不是得要求华人一定要死守华人这个标签,且不说怎么死守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是不是被当地的主流文化和主流有所接纳就一定要被说成是被"驯化"了?按照楼主的逻辑,有多少在海外有所成就的,没有被驯化呢?能不能都拿楼主的标准来要求呢?

      通宝推:阴霾信仰,多余6569,燕人,
      • 家园 中国人爱看接地气三观正的文艺片

        我不是药神,票房31亿。

        王宝强最近拍的八角笼中,票房已经8亿多了,我觉得最终整个20亿没问题。这片叙事节奏,拍摄手法,完完全全是文艺片标配。

        同时上映的夺宝奇兵中国票房只有2千多万。

        天地有正气,自然浩发之。

      • 家园 最简单的,跟温子仁比好了

        温子仁拍电锯速度与激情海王,正常欧美白人环境,正常票房赚钱。

        李安拍不出这么一部欧美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跟张艺谋是一类的,都是拍红高粱这种。

        你看,我没有贬低李安,事实上我是为他感到悲凉。他本人的理想是拍文艺片,但是一拍就票房仆街,只好去拍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正如王朔小说非得丰乳肥臀才卖得出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