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宝钢这个企业是成功的,但代表的战略是错误的。 -- 乾道学派

共:💬157 🌺567 🌵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有邓,叶根本搞不成,参考运十

              部级一开始很支持的!!

              后来看出形势了,才退的,然后是陈国栋也停摆了,所以下马就自然了。

              宝钢这么大的项目,他能顶起来?不是开玩笑嘛?

              你有时候怎么这么死心眼?运十三千万,就完蛋了,宝钢可是个一百亿的大项目啊?!

              这里面还带着一个涡扇八呢,叶某人能顶起这个宝钢来吗,你说邓信任他,不可能的啦,想想他都没这个身份,归根结底他可能只是一个小跑腿的,类似于沈图,可能还不如沈图。

              责任一定在邓和汪道涵身上。

              • 家园 常委里主要是李。79年南海边划圈的也是李。

                78年邓还不是第一人。

                79年南海边划圈的也是李。

                1979年1月31日,袁庚和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向李先念、谷牧汇报在广东建立蛇口工业区的设想,当即得到批准,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从此创立。

    • 家园 你这篇文章是典型的文人误国

      宝钢一号高炉达到4065立方米,代表了当时世界钢铁工业设备发展的最先进水平。

      首钢新二号高炉只有1327立方米

      ---------

      在宝钢之前,国内没有这么先进的炼钢厂。

      宝钢一期,引进新日铁技术,国内各个钢铁研究院所,重型机械公司,进行配套工作,边干边学。

      宝钢二期,基本就以中国自己为主进行总包。

      -------

      工程都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宝钢项目成功不成功,就一个标准:世界领先的钢铁生产技术,中国学到手没有?

      学到手了,这笔投资,回报率超级高;

      没有学到手,就是浪费。

      -------

      中国通过宝钢项目,学到了世界领先的钢铁生产技术,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内钢铁生产技术,方方面面在全球领先。钢产量超过全球的50%。

      通宝推:jent,真理,
      • 家园 日本71年,苏联74年,就有5000立方以上的高炉了。
      • 家园 宝钢不是最先进的。

        宝钢一号高炉达到4065立方米,代表了当时世界钢铁工业设备发展的最先进水平。

        日本没有把最先进的技术给宝钢。

        • 家园 日本钢厂类似台积电,领先的是生产工艺

          日本钢厂类似台积电,设备来自西方阵营,领先的是生产工艺。

          我们给日本钢厂供过备件,询价还有70年代的图纸扫描件(德国设计)。日本人的保守,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日本总包,成本应该比德国总包便宜,交流沟通也方便。

          ---------

          中国在80年代初的这个时间点上,类似于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都有了,但是没有啥现代化的实践经验。

          很多人贬低前三十年,我一般都对这些人嗤之以鼻。

          没有前三十年的工业和人才基础,改革年代那些先进技术,根本承接不了。

          -----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80年代,各方面都还在很落后的状态。技术标准,项目管理,工艺路线,跟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非常巨大。

          桑塔纳引进中国的时候,需要国产化率,连一个车门都做不好。更何况大型现代化的钢铁企业?

          宝钢这种投资200亿的项目,完全自主,失败的风险很高。日本总包,中国跟着抄一遍作业,少走了多少弯路?

          --------

          我个人相信楼主没有恶意。但是国内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坐井观天,鼓吹闭关锁国。楼主的观点,有可能会为这种潮流背书。

          • 家园 我知道总装,一些方面有差距,这是事实,但是,是在宁波还是在上

            我看还是宁波好,既然是国家超级重点项目,国家已经确认,我们只跟据此加以讨论。

            我个人觉得宁波资本家在后来意图染指这个项目可能性不大。能力没那么大。

            您的这个推测可能极难成立。

            虽然宁波小,但是地点很好。可以节省很多资金。就成本来说,在当时,那种状态下,还是宁波省钱。

            作为地方央企大概会压死宁波,哈哈。其实上海,宝钢地位也不低。

            桑塔纳是另外的问题,小轿车步向中高端,咱们原来是重视载重车,能力也确实有限。

            钢铁总装其实也没那么高级,我还是觉得一些先进技术不错。

            当然有一些我们也可以,但是总装还是可以学习到一些东西我也承认。

            作为自主派,我介于你俩之间。但是地点我支持他。宁波多小也没问题。

          • 家园 建宝钢十年多年前攀钢建设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引进技术和管理都没问题,高价进口成套设备是错误的。

            • 家园 攀钢不如宝钢整合牛,这个咱当时确实不足,至于有一些管理技术,

              搞原子弹的咱们不差,运十也行,可以学习西方一些人优点,但是,咱们没那么差,海峰看到的是改开的成色,那有可能差。

              他是认为改开必然比文革强,其实不是,因为1979年断资金,很多单位一片混乱,管理很不完善。

              那些人很多是打倒四人上来的,很多人没啥见识。

              • 家园 过了十多年,有进步是应该的。

                建攀钢前十多年中国靠自己只能建小高炉。

                • 家园 咱们自己的进步我是知道的,比海峰认识清楚多了

                  咱们是做过原子弹工程的大国,而且,时间短,任务紧,重点是很成功。

                  但是,咱们钢铁和当时西方主流确实有差距,这点也无需讳言。

                  我个人觉得,钢铁整体水平不如运十工程的基础。

                  所以,在重点区域引进外资加技术整合应该问题不大。

                  引进外方的贷款整合一条龙也可以接受。

                  毕竟贷款总是好的!!我估计邓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核心是,花费绝对大了,你看大事记就能看出来,邓团队的操作就是,我不管,你们给我推进,多大的困难也不许停止,这才有了宝钢的发展和完工!!

                  我的意思是选在宁波,设备费用降低,这点我和你一致。选择也要多样化一些,因为当时要求出资的不止日本一家,就是采取高铁模式,我个人判断西方也是会接受的。

                  在风庆轮事件中,我肯定支持四人帮,但是也同意进口一些发动机。这个在当时也是有条件胁迫西方,但是,我个人认为四人帮的批评没毛病,不需要接受西方小礼物,我个人断定,宝钢项目,鬼子的小礼物一定有用了!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邓的一往无前的推进作风被日本识破了,我方保密也不够有力!

                  我是不反对运十进口发动机的,涡扇八确实不够成熟,该上马运十还是得上。

                  在这里,这个项目我看一个不够,只不过能买两套项目的钱,搞了一个,时间还贼长!!有点失败!这事就应该批判邓!

                  通宝推:燕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