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宝钢这个企业是成功的,但代表的战略是错误的。 -- 乾道学派

共:💬157 🌺567 🌵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是工科出身?看着不像。

        鞍钢7号高炉容积为2580立方米。

        日本的在5000立方米以上。

        首钢新三号高炉的自动化程度与日方无本质差异。

        中国也不缺重型结构的制造能力。

        你凭什么断定自己不能造4000立米的自动化高炉?非得进口?

        宝钢二期,基本就以中国自己为主进行总包。

        请问是哪家中国单位总包的?你是在想当然。

        • 家园 我们现在一直在给国外的钢厂供应机械配件

          我是外贸行业,我们现在一直在给国外的钢厂供应机械配件。

          看我们公司的资料,宝钢一期是新日铁总包,国内各重型机械厂配套。

          为了吃透宝钢一期的技术,全国各大学,研究院,重机公司,调集精兵,全力以赴,吃住在宝钢工地多年,才把技术吃下来。

          宝钢一期引进,二期自研。二期各子项目,很多都是国内厂家承包的。

          ----------

          高炉只能生产铁水,钢厂要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

          中国在80年代初,对西方世界,是全方位落后的。

          你大概都不知道,中国最早的汽车钢板,是宝钢1997年才轧制成功的。之前连汽车钢板都做不了。

          中国钢厂,一直到10年前,都在长期引进西方的生产设备。

          -------

          中国钢铁行业,也就是在最近10年,陆续开始赶上和超越西方世界。

          宝钢引进,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钢铁行业的科技实力。

          -----------

          中国有个成语叫:夜郎自大。看你的文章,就是这种感觉。

          通宝推:alane,
    • 家园 😃我在上财读书的时候

      老师讲课还捎带着评论宝钢决策失误,将钢铁厂建在沙滩上。可见投资巨大给普通人的印象。投资在上海的优势是进出口贸易吧。你的主贴没有提到这个铁矿石进口问题。

      我根本不了解情况。但认为S同学的帖子提供更多的信息。

      • 家园 宁波的钢铁公司,以资本运作出名

        上海宝钢当年的技术,早已经过时了。

        今天中国各钢厂,依托国内的配套,技术水平可以说都在一个水平线上。

        ------

        宁波也有钢铁公司,宁波建龙,以资本运作出名。收购东北特钢,收购吉林的通钢,总经理被工人打死了,当年在西西河也热闹过一阵。

        ---------

        宁波的钢铁公司,比较符合当地人的特性,不喜欢国有资本,天天吹嘘自己是民营资本,但是又特别喜欢收购国企,大干特干民进国退的生意。

        宝钢当然如果建在宁波,估计又是一个宁波建龙,国企肯定会倒闭,然后在旁边多出几家大私人钢厂。

      • 家园 还是我们学校有建设性

        我们老师上课提到宝钢的地基问题,就很自豪地说我们老校长李国豪先生论证并提出加固方案,顺利把宝钢保在上海。

        其实我个人认为宝钢应该建在宁波。宝钢的矿砂是进口的,由于当时上海港的能力不足,国家兴建宁波北仑港,矿砂运到宁波再接驳到上海。再加上宁波的地基肯定比上海好,杭甬铁路已经通车,70年代末国民党反攻大陆也不大可能了,把宝钢建在宁波可能效果更好。而上海当时已经有上钢和位于南京的梅山钢铁了。

        我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地老鼠,就是小型地下掘进机。财大气粗的宝钢已经买了进口产品,我们老师想弄个类似产品,带我们去宝钢看了挺长时间。接待我们的好像是十三冶的人,和我们聊了不少。好像他们原籍邯郸,当年全国支援宝钢建设就过来了,当年不想离家,给上海户口都不要,后来上海户口极度吃香,他们想要都不给,就成历史悬案了。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陈王奋起,燕人,
        • 家园 宁波现在也有建龙钢厂,自由竞争呗

          宁波现在也有建龙钢厂,宁波条件这么好,浙江对自由竞争又特别的高调。

          支持建龙钢厂自由竞争,打败宝钢。

          • 家园 钢铁行业投资太大了

            我不知道宁波建龙钢厂是什么背景,看网上的信息应该是张志祥的公司,他是上虞人,上虞归绍兴管,靠近宁波。他的产业好像主要在北方,不在浙江或宁波。其实更好的例子是浙江温州项光达的青山钢铁,他在温州这个毫无重工业基础的地方建立了中国最大的不锈钢企业,企业总部在温州,在温州,丽水等浙南各地有工厂,很不容易。

            现在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高度垄断阶段了,全球就那么几家大型钢铁公司,民营企业要打倒宝武已经不可能,尤其是宝武合并,宝钢合并了上钢,梅钢等等之后。

      • 家园 沙滩我提了,这事上海人都知道吧?进口矿石是那小伙作为

        优点赞美的。

        实际上,浙江宁波确实合适。这点似乎也有议论,也应该有记录,只是他们都不认为。

      • 家园 只考虑铁矿石进口,建宝山不如建浙江。

        宝钢铁矿石要在浙江中转,还专门修了一个中转码头。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靠出口低附加值产品换回装备来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是错误的。

        • 家园 你跟美国人一样,对工厂看得太简单

          宝钢建在上海,可以利用上海巨大的教育和人才优势,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

          上海起家的海运/外贸/进出口人才,大都来自于宁波。

          宁波很早就是外贸港口,上海是后起之秀。

          宁波港在于上海港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于是港口人才,不得不大量流入上海。

          ------

          80年代初的宁波,是一个非常狭小落后的城市,缺少重工业的支撑,当地的人力资源,根本不能支撑起宝钢那样的大型钢厂。

          宁波的发展,是最近30年的事情。

          • 家园 选址问题

            1977年12月中旬,根据国务院指示,由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率规划组来上海,与上海市领导人林乎加、韩哲一等一起研究新建钢铁厂问题。在查阅上海港务局提供的资料和实地踏勘后,对厂址又作了乍浦、月浦和盛桥三处的比较。乍浦地处杭州湾,潮差大,风大浪高流急,需建筑大型防浪堤,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且与上海原有主要钢铁厂相距甚远,衔接协作不便,不如月浦、盛桥有利。月浦和盛桥场地相邻,同处长江沿岸,条件基本相同,而月浦有旧飞机场(占地3150亩)可以利用,从而少占良田,少拆迁农户,更有利于建厂,权衡再三,推荐月浦厂址。

            1978年1月6日,国家计委规划组和上海市领导听取了汇报,并进一步踏勘了金山、浏河、月浦后,同意采用月浦厂址方案。3月10日国务院批准《关于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厂址选择、建设规模和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正式确定在上海宝山月浦地区建设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这个领导集体做事,真是一言难尽,可以说这些事,华国锋都是不参与的,呵呵,只是橡皮图章吧,为什么,因为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啊,呵呵。

            三、对厂址再论证

            1978年3月24日,国家建委王铁云局长写报告给谷牧副总理并国家建委党组,提出宝钢厂址有软土地层的缺陷,应该认真作科学论证,不宜贸然上马。经谷牧、李先念先后批示,国家建委和冶金部于1978年4月23日至5月11日组织全国有经验的专家56人,在上海静安宾馆,对宝钢厂址的地质和地基处理问题进行重新审议。韩光和王铁云主持会议。专家们根据厂址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钢铁厂的建设要求和可能采取的地基处理方案,认真论证后认为:宝钢厂址采取恰当的地基加固处理是可以建设大型钢铁厂的,宝钢厂址可以成立。韩光据此向国务院汇报,李先念批示:“决心(反对力量不小啊)已定,可以不再变动。”

            哈哈哈,韩光将军也是当年的左派老同志啊,哈哈。

            宝钢厂址位于上海市北翼的宝山区旧月浦机场、练祁河两岸及狮子林一带,西起石洞口,东濒吴淞口(原料码头距吴淞口11公里),东北临长江下游崇明岛南支宝山水道(该处水面零米线长江宽14公里),南距上海市区中心约26公里。厂区全长约6.7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为13.75平方公里。后因三期工程建设,厂区扩大,又增加使用土地5.23平方公里,厂区的面积扩大为18.98平方公里。

            地形地质条件:宝钢厂区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为3.9~4.2米。工程地质上部土层为长江口三角洲疏松沉积物,下部砂层为长江三角洲古河漫滩沉积物,地面下350米左右为基岩,地层倾角15~20度,岩石完整。按工程地质部门建议,位于深60~70米的砂层可作为桩基良好持力层。厂区北沿长江的堤岸长7.17公里,为防止强台风和海潮侵袭,按百年一遇的潮位设计,将江堤加固到8.35米。

            气候条件:宝钢地处中纬度,沿海气候变化较复杂,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每年4~8月多东南风,7~9月受热带风暴影响,有大暴雨,曾出现龙卷风,年平均降水量101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年平均日照2216.4小时(1959~1982年),年平均气温15.7℃(1951~1980年),最高气温摄氏38.9℃(1953年),最低气温摄氏零下9.4℃(1967年)。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在地表下0.4~1.8米,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水运条件:厂址距长江入海口约60余公里,附近水文记录(大通站)其多年平均迳流量为9270亿立方米,浏河口以下南岸前沿水域水深负10米,距岸约2公里水深等高线为负12.5米,宝钢码头前沿设计水深为负12~14.5米,可供1O万吨级船停泊。

            水源条件:长江水量充沛,取水方便,但11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期,长江口受潮汐影响,水中含盐份升高,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采用在江边围堤筑库,于枯水季节避咸潮、蓄淡水保质,可保证宝钢工业用水。

            三、厂区工程地质

            厂区原属东海海域,由于长江泥沙的逐渐淤积,在八至十一世纪露出水面成为陆地;因此地面以下60米深度范围内都是性质较为软弱的粘性土层,其下才见砂层。砂层之下还有一些土层和砂层,直至350米左右到达下卧基岩。

            在地面以下深度110米左右范围内的地基土层,按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划分共有十层。自上而下土层名称及其厚度为:

            第一层:黄褐色,可塑~软塑状态的粉质粘土,厚度的2~3米;

            第二层:灰色,软塑~流塑状态的泥质粉质粘土,厚度6~8米;

            第三层:灰色,流塑状态的淤泥质粘土,厚度10~12米;

            第四层:灰~褐灰色,可塑~软塑状态的粉质粉土,厚度30~40米;

            第五层:由互层状砂质粉土、粉砂及粉质粘土组成,厚度变化大;

            第六层:灰色,中密~密实状态的粉细砂;

            第七层:灰色,中密~密实状态的粗砾砂;五、六、七3层合计厚度20余米;

            第八层:青灰色,中密~密实状态的中细砂;

            第九层:蓝灰~褐灰色,硬塑~可塑状态的粉质粘土,厚度2~15米;

            第十层:青灰色,中密~密实状态的细砂。钻孔至109.70米,尚未穿越此层,其厚度不详。

            当天然地基或浅层处理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和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需按工程要求采用钢管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钢筋混凝土方桩等构筑桩基。

            大家想想同时期困难的运十工程,哈哈哈,没钱?

            三、施工机械平衡

            参加宝钢工程建设的几支施工队伍,机械装备水平较高,但各种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并不平衡,主要是50吨以上吊装机械利用率极高,不敷各单位需要,不得不要求各施工单位先提出计划申请,并在施工方案中说明理由,然后统一由总调度室加以平衡,安排使用。300吨吊车的使用矛盾更为突出,除内部需要平衡外,还要支援各地重点建设,如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鞍钢、山东齐鲁化工公司、南京扬子化工公司和西昌卫星基地等,这些施工机械都需要提前半年安排平衡。

            四、混凝土平衡

            从一期工程建设开始,即实行混凝士百分之百商品化,采取购货供应,自动搅拌、搅拌运输、泵送浇灌一条龙服务。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灌,则首先制定浇灌方案,确定浇灌时间、速度及泵车数量,由总调度室根据施工方案,选定几个搅拌站联合浇灌,根据泵车数量及输送距离定出混凝土搅拌车数量,将各施工单位混凝土机械统一平衡、调配,由总工程师下达浇灌令,方能浇灌。转炉基础达6910立方米,仅用28小时即浇灌完毕。

            五、钢结构加工及运输平衡

            一期工程中,无缝钢管厂、初轧厂的一部分以及机修厂房的钢结构由国内制造,炼钢厂、初轧厂的大部分及原料码头栈桥的钢结构由于制作工期赶不上安装进度,而从日本进口。二期工程的钢结构均由国内制造,共计有12万多吨,时间短,要求高,任务集中,现场只有加工能力12000吨/年的钢结构加工厂,冷轧、热轧、连铸三大工程项目便需钢结构9.4万吨,指挥部为此成立了钢结构领导小组,由副指挥许志斌任组长,有关业务处室参加,统一平衡钢结构供应,选择加工单位时做到货比三家,择优录取,先内后外,先上海后外地。利用大件码头和成品码头卸船,由指挥部工管处和总厂运输部统筹调度。

            四、一、二期工程竣工验收

            一期工程投产后,1986年7月较顺利地完成了设备功能和生产考核(除Φ140无缝钢管工程外),具备了验收条件。1986年11月25日,冶金部和上海市在宝钢组织了一期工程庆典仪式。一期工程竣工验收领导小组于1986年6月开始,组织有关单位走访了办理过竣工验收的金山石化总厂,参照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竣工验收的文件,结合宝钢工程的实际情况,组织指挥部、总厂各职能处室编写竣工验收文件,1987年初,将初稿送冶金部和上海市建委审查。5月,冶金部宝钢办负责人廉书桢和由上海市建委秘书长汪德基率领的上海市有关局的专家来宝钢检查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完成情况,接著,上海市环保局、劳动局、卫生防疫站、消防处等于6~9月对宝钢一期工程的环保、工业卫生、劳动安全、消防设施进行实测,并作了评价报告。12月18日,国家环保局批覆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1987年12月3日,国家计委计工(1987)2318号文批示:“鉴于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宝钢一期工程投产仪式上已对宝钢的建设作了评价,以及投产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宝钢的生产情况良好,计委不再组织验收,委托冶金部抓紧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有关文件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次年7月,指挥部将《宝钢一期工程建设情况报告》和竣工验收证书报送冶金部审阅盖章后,分送国务院有关部、委和上海市有关局,

            至此,宝钢一期工程竣工验收正式完成。

            内容

            一期工程建设期间,动用施工机械1.7万台。仅五冶、十三冶、宝冶、二十冶四个分指挥部便拥有各类施工机械1.1943万台,总功率3.50815万千瓦,价值3.1951亿元。二期工程建期间,又增添了地下连续墙施工机械。这些先进的施工机械,不仅在宝钢的工程建设中举足轻重,而且也为上海市的地下铁道、污水处理、立交桥等市政工程建设出力,甚至远在四川西昌的卫星发射基地,也用上了宝钢的300吨汽车吊。

            在一期工程建设中,施工机械购置费达3.64亿元,除建工及三航分指挥部出资购置部分在撤走时带走外,尚有净值2.37亿元的施工机械(其中五冶2049万元、十三冶3297万元、宝冶3613万元、二十冶10439万元),这还不包括各施工单位由基地带来的装备。二期工程建设时,又添置了一部分施工机械,按照各施工队伍承担的施工任务,分别给予五冶406.77万元、宝冶855.53万元、二十冶554.76万元的施工机械,产权属指挥部,各施工队伍使用并管理,每年上交折旧费。

            (1)水上施工用工程机械。按设计在沿长江的西、东两端建设原料和成品码头,要打大量的Φ914毫米及Φ1200毫米长70米的钢管桩,水上安装40×15.8米的组合钢结构桥面板及桥墩,需进行水上吊装和浇灌桥面混凝土,为此,引进了80米桩架打桩船二艘,350吨浮吊一艘及混凝土搅拌船一艘。以满足水上施工,此项占全部施工机械总购置费的13.1%。

            (2)陆上打桩机械。一、二期工程建设中,需将百万余吨的钢管桩、混凝土桩和砂桩打入地下,以加固地基。当时我国尚无专业打桩队伍,由土建施工队伍兼营,使用的打桩设备是老式打桩机,速度慢、打入深度有限。打砂桩所使用的震动打桩机,当时国内尚没有。为此,进口了55台柴油打桩机和25台砂桩打桩机及配套的桩锤,三笔式、四笔式砂量记录仪器,所需费用占全部施工机械总购置费的17.7%。

            宝钢工程建设中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主要有: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宝钢厂址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软土层区,地下水位高,地基软弱,但是厂房设备基础荷重大,设备安装精度对沉降量和差异沉降,要求严格控制。工程动工前,对地基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先后邀集国内专家讨论三次,论证形成的共识是:大型设备、重型厂房基础和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采用钢管桩,其他基础用混凝土桩,荷重轻的建筑物利用天然地基,矿石堆场则采用打砂桩加固地基。一、二期工程建设中,共打入钢管桩4.1526万根(34.4387万吨)、混凝土桩5.9555万根(30.0816万立方米),砂桩12.4816万根(82.4304万立方米)。原料码头的水下及水上工程,则打入Φ914毫米、Φ1200毫米、长度为70米的钢管桩(陆上打桩约深60米)。由于采用了一系列地基处理技术,使得宝钢在长江口的软土层区建厂取得可靠的基础。

            为满足设计要求,解决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难题,在深层地基加固中大量采用60~70米钢管桩、45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和30米钢筋混凝土方桩,并且取得大量数据,充实了国内软土地基处理经验;对大面积堆载的原料堆场,大量采用砂桩、堆载预压、旋喷法和深层搅法等浅层地基加固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对桩基位移处理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二十冶分指挥部在冶建院和上海基础公司的协助下,对位移桩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找出了位移桩挠曲变形的零点区域,并对位移桩再作垂直载荷试验,桩均未达到屈服点,表明位移桩的承载力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为减少位移量及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打入桩全面地测定其位移量,用数理统计方法,找出其分布规律。试验研究的结果,为中日双方工程技术人员对位移桩认识的深化及采取有效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国内对桩基位移的理论研究获取了资料。弄清桩基位移的机理后,一般采用纠偏法,位移量过大则采用补桩等措施,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此项成果荣获1980年度“冶金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与此同时,还在钢管桩打入、钢筋混凝土长桩技术、挤密砂桩、砂井及砂袋预压、三重管旋喷加固地基、深层搅拌加固、大型堆载试验方面和静力压桩技术等方面,积累了施工经验。

            二、大面积、长时间、深层降水新技术

            深层降水是宝钢工程一项重大技术课题,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在大面积深层降水方面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一套先进的降水工艺和技术。如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射流喷射井点、电渗降水等。还研制成功了套管水冲枪,实现了井点群控,扩大了井点距离,取得了良好的降水效果,并在降水面积、降水深度、降水周期、井点间距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三、地下工程及水工建筑工程技术

            (1)初轧一号铁皮坑施工新技术。其开口区为3.7×10.5米,挖土深度22.5米,是宝钢一期工程最深的地下构筑物,施工中首次采用三重管旋喷桩加固坑底地基,创大面积、深层、长时间降水的新记录。

            (2)电厂取水泵房沉井施工。泵房长、宽各40米,埋深16米,在地面分三段制作,采用干法下沉、干封底。使工期缩短,造价降低,并确保了质量。

            (3)顶管法施工。电厂3根直径3米、长180米的进水钢管,引水工程输水泵房两根直径1.6米的进水钢管,生活区雨水泵房直径2.6米的钢板混凝土复合管,均采用了顶管法穿越长江大堤,顶管中心最大偏位仅3厘米(设计许可35厘米)。

            (4)盾构法施工。一号排水泵房过堤管长133.3米、内径3.5~3.7米,采用盾构掘进机施工,掘进中采用无气压施工及土压力纠偏等技术,确保了质量。

            (5)水池补胶技术。宝钢两个工业配水池,容积各为5万立方米,采用橡胶板铺设柔性防渗结构,这在国内还是首次。

            (6)码头栈桥水上施工。需打入长70米Φ914和Φ1200毫米的钢管桩,架设40×15.8米的组合钢结构桥面板,浇灌桥面混凝土。为此,采用悬挂钢模板及混凝土搅拌船完全在水上施工。

            (7)“超顶起吊、两次沉桩”新工艺。原料码头开始打桩时,因进口的80米高架打桩船延期交货。三航局原有打桩船打桩最大有效高度43米,而码头C段桩长56~59米,整根长桩无法施打,经采用“超顶起吊、两次沉桩”新工艺,共打桩800根,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四、地下连续墙工程技术

            (1)热轧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热轧厂铁皮坑地下连续墙壁厚1.2米,壁深50米,槽段宽度9.72米,钢筋笼重85吨。经过调查和反复论证后,确定采用墙外喷射并点、深层降水、干式挖土新工艺。在结构方面,委托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院对导墙、接头、槽段、钢筋笼等方面进行了设计。经反复试验,掌握了一整套泥浆配合比和泥浆再生的数据及经验;在高精度挖槽操作和超声波测深测宽方面,掌握了先进的大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的性能;并推行情报化施工。

            热轧铁皮坑地下连续墙仅用138天建成,工程质量优良,施工技术达到了国际同类工程先进水平,通过了冶金部科技成果鉴定。

            (2)连铸工程地下连续墙及拉锚施工技术。连铸工程深基础施工时,如何解决对炼钢厂已建的柱基产生位移等不利影响,并确保炼钢厂安全正常生产,是施工技术上重大难题。经过详细勘察,在理论上反复验算,提出将地下连续墙移到炼钢厂边上进行地面拉锚,对受位移威胁大的炼钢厂厂房三根D列柱也进行地面拉锚,以阻止其产生有害位移,经实践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从而保证了深基础的基坑能大面积开挖,能整体连续施工,又确保了炼钢厂的安全生产,并缩短工期5~6个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明明是厂址选择错误的擦屁股却被当做功绩炫耀,唉。中国人那时实在是难看!!

            • 家园 就是政治先行,被日本所知,我们不得不坚持配合

              1979年

              1月

              4日 指挥部作出开展建设宝钢立功运动的决定,颁布《建设宝钢立功运动条例(试行)》。

              21日 初轧工程破土动工。

              2月

              21日 由于宝钢用汇总数没有统一,贷款支付也没有解决,根据合同第64条条款精神,中技公司通知新日铁,因未获政府批准,已签七个合同不能如期生效。

              3月

              13日 叶志强传达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宝钢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建好宝钢。

              22日 中国共青团中央书记胡启立视察宝钢工地。

              30日 建立中共宝钢工程指挥部委员会常委会,由叶志强、陈锦华等14人组成。

              4月

              4日 1979年初,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为压缩宝钢建设用汇问题指定叶志强、马宾、周建南(国务院进口办公室)、陈锦华、赵维臣等五人研究节汇方案,是日,五人小组向余秋里、谷牧、康世恩送呈《关于上海宝山钢铁总厂部分设备留国内制造和外商合作制造的报告》,建议留国内制造设备12万吨,可节约外汇6亿美元。

              26日 自备电厂工程破土动工。

              5月

              9日 国家计委、经委、建委、冶金部、外贸部、一机部、中国银行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宝钢建设工作安排的报告》。

              17日 焦炉工程破土动工。

              30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来沪对宝钢建设问题作调查研究。

              6月

              15日 中技公司与新日铁经多次洽谈,签署了《关于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已签成套设备合同会谈纪要》,日方同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支付条款由现汇支付改为卖方信贷,分期付款。

              16日 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专题讨论宝钢建设问题。会上,陈云、李先念对宝钢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同时明确宝钢工程领导体制改以冶金部为主,上海市参加。

              30日 谷牧在沪主持中央20个部、委、总局、银行负责人会议,听取冶金部有关宝钢工程的汇报,贯彻国务院财经委员会的决定,落实陈云、李先念的指示。

              7月

              4日 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视察宝钢工地。他说:我们现在要搞现代化,宝钢就是现代化的象征。不要对宝钢泼冷水。

              搞现代化,就是要有气魄。你们不但要建设现代化的工厂,还应该建设现代化的生活区。

              21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上海接见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时,该及宝钢建设问题时说:

              宝钢,国内外议论多,我们不后悔,问题是要搞好,第一要干,第二要保证干好。

              同日 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受邓小平委托到宝钢工地视察。

              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视察宝钢工地。

              27日 谷牧视察宝钢工地。

              8月

              15~24日 冶金部根据陈云指示,在沪召开全国冶金专家座谈会,听取对宝钢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20日 基建工程兵00039部队4500人奉命参加宝钢工程建设。

              9月

              8日 彭冲、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和唐克视察宝钢工地。

              23日 在听取了宝钢工程指挥部向中共上海市委所作工作汇报后,彭冲谈了4条意见:一、宝钢的事情,现在中央已经定下来,财委的报告也批了,不动摇,勇往直前。二、工程不能拖,谈判要抓紧,再拖不利。三、宝钢要带动各行各业,大项目要重点搞节约,要保证质量,保证配套。四、抓好岗位责任制,中央的事冶金部出面,地方的事上海办,配套以及生活要安排好。

              本月 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说: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10月

              4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简称上海市政协)委员70余人,在张承宗、李干成、赵祖康、冯德培、周谷城率领下到宝钢工地视察。

              11月

              8日 指挥部领导班子调整:叶志强任中共宝钢工程指挥部党委第一书记,陈锦华任政委、党委书记,冶金部副部长马成德任副书记、副指挥,免去马宾、许言等的职务。

              同日 成立中共宝钢总厂委员会和宝钢总厂生产领导小组,由范杰良等11人组成,范杰良任书记兼组长。

              12日 以范杰良为团长的宝钢首批生产管理学习考察团一行24人赴日本考察。

              12月

              5日 宝钢顾问委员会成立。指挥部聘请24位著名专家、教授为顾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为首席顾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宏为副首席顾问。

              同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简称全国政协)16位常委,在张稼夫率领下,到宝钢视察。

              8日 中技公司和联邦德国迪马克公司在沪签订Φ140毫米无缝钢管轧机合同。

              10日 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黄华一行7人视察宝钢工地。

              30日 中技公司和新日铁签订供配电及通讯、钢锭模、化产、检化验、动力管网及能源中心、给排水等6项合同。

              1980年

              1月

              2日 国务院副总理王任重视察宝钢工地。

              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在中共上海市委陈国栋、韩哲一陪同下,视察宝钢工地。他说:建设宝钢这样大型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是必要的,要起样板作用,不仅要出产品,还要出经验,出人才。

              2月

              4日 国家建委副主任韩光在沪召开宝钢建设汇报会。

              4~7日 指挥部召开增产节约大会,提出“埋头实干,严格苛求,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宝钢会战作风。

              9日 中技公司与日本石川岛播磨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株式会社分别签订宝钢港口装卸设备和氧气设备合同。

              11日 中技公司与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三菱重工株式会社分别签订宝钢高炉鼓风设备和石灰石、白云石焙烧设备合同。

              12日 中技公司与日本日立造船株式会社签订宝钢烧结设备合同。

              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彭冲,市委书记王一平,市委副书记陈锦华来到宝钢工地,看望春节坚持生产的职工。

              4月

              15日 总厂召开掀起生产高潮准备动员大会。

              22日 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视察宝钢工地。

              29日 谷牧视察宝钢工地并会见出席在宝钢工地召开的中共基建工程兵冶金指挥部委员会扩大会议的全体代表。

              30日 中技公司同日本三菱重工、三一企业公司在沪签订宝钢2050毫米连续热轧带钢厂成套设备合同。

              5月

              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视察宝钢工地。

              25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视察宝钢工地。

              6月

              2日 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副总理谷牧在中共上海市委陈国栋、严佑民、韩哲一、钟民、陈锦华等陪同下,视察宝钢工地。

              4日 中技公司和联邦德国西马克财团在沪签订宝钢2030毫米冷轧带钢厂成套设备和技术合同。

              10~15日 国家建委韩光在沪召开宝钢建设第二次协作会议,审查宝钢总体设计和总概算,安排建设总进度及各方协作配合问题。

              26日~7月3日 由国家建委组织,并由副主任张百发带队的全国28个省、市建委和国务院22个部委负责基建的领导约100人,到宝钢现场观摩、检查、指导工作。他们对宝钢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对存在的缺点提出批评、希望和要求。

              7月

              7日 无缝钢管厂工程开始打桩。

              15日 烧结工程破土动工。

              26日 国务院18个部、委、局、银行负责人听取韩光关于宝钢建设第二次协作会议情况汇报。经反复研究,确定一号高炉系统争取1983年一季度陆续投产,有的项目投产可能延期半年或更长一点时间。

              8月

              30日 经一机部、冶金部协商,拟订《关于宝钢设备国内制造总承包项目若干问题的规定》。

              本月 以朱尔沛为团长的宝钢第二批生产管理学习考察团一行25人,赴日本考察。

              9月

              4日 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北京、天津、上海等代表团的人大代表就宝钢建设问题向冶金部提出质询,涉及宝钢项目的决策、厂址选择、环境保护、进口矿石、投资及宝钢建成后主要经济效益预测等问题。冶金部部长唐克等接受质询,汇报了有关情况,表示要认真听取代表意见,一定要建设好宝钢。

              16日 冶金部质量检查团到工地检查施工状况,肯定宝钢施工质量总体是好的,但对电厂主厂房结构吊装,高强螺栓紧固及搅拌站混凝土基础等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批评。

              23、25日 指挥部党委两次举行常委会议,叶志强传达全国人大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和人大代表对宝钢建设质询情况。常委一致认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批评和质询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宝钢的高度关心和严格要求,

              我们要正确对待批评,千万不护短,鼓起干劲、埋头实干。

              26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进行贯彻落实。

              24日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电力设计院总工程师周传甲等视察宝钢电厂工程,并向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中央有关领导机关提出关于“宝钢电厂早日投产,尽快发挥经济效益”的7项建议。

              谈判前,底牌都给日方了,之后任其拿捏探索底线,最后我方顶不住了。延长加项目,减少延缓贷款都是轻松的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