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原创】谁动了这个世界的时间线? -- 孟词宗

共:💬109 🌺252 🌵2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55 / 0

    世界是真实的,大多数人因某种未知原因而记错了,时间线正常。
    18/0
    世界是真实的,时间线被篡改了,但篡改者的能力只能改动少数人的记忆和无生命物体,所以大多数人保留了记忆。
    15/0
    世界是真实的, 但大多数人的记忆被篡改了,把“是人”改为“斯人”。
    5/0
    世界是虚拟的,这是黑客帝国中的 bug 表现。
    15/0
    我们大家都穿越了。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样的“义工”关小黑屋

      本来就是“是人”嘛,没必要搞什么文绉绉。

      错了也“正常”嘛,因为文言文应该是“文绉绉”的。

      这就叫你对我对他也对,不需要再打“引号”的。

      讨论可以,上线不必,为此吵架骂街,统一关小黑屋,体验“义工”生活一整天。

      一家之言。

    • 家园 古书就是这样的,子墨子闻之,起于x也有两种版本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①,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②,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③,见公输盘。

      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pian/39075.html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http://wyw.5156edu.com/html/z9425m2962j1050.html

      鲁国和齐国,这比是人和斯人差远了

  • 家园 2012 宇宙合并? -- 补充帖

    俺的投票还是想象力不够,现在网上最有力的解释:

    “2012年的末日,并非什么都没发生。而是两个平行宇宙在那一天合并。其中一个宇宙的学生,学的是“斯人”;另一个宇宙的学生,学的是“是人”。两个宇宙合并,140亿人里随机死掉了70亿人。整个世界的总人口还有70亿人,我们身边“感觉”没有发生变化,但末日实实在在发生了。两个宇宙看似一模一样,其实有细微差别,便体现在人和人之间的记忆上。”

    网友还举出另一个证据 - 中文输入法。中文输入法不论那种都早于2012年。有意思的是不论用何种输入法,打出来的缺省都是“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世界上所有的输入法开发的时候没人校验这个词吗?

    不同公司不同时间做出的输入法难道全都串通好了,就连错的都一样?!

    排除掉一切不可能,剩下的那个就算在不可能也是真的!那就是这件事(平行宇宙合并)就发生在最近,在现有的输入法都完成了之后!

    欢迎大家继续探讨。

      • 匿名 del

        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篇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这句话的精准翻译是——所以上天把重任交给 这样的人,必先(磨炼他们)……

        联系上下文,“是人”是有所指的,就是管仲、孙叔敖…… 这样的人。不是“某人”这样的泛指。

        这是一篇从个人到国家层面的警示短文。现在中学课本多把个人警示部分提出来当做考点。一些老师、家长也单拎出这句作学生和孩子的励志教育。试看小明家的家教:

        爸爸:让你好好学习、吃点苦……你看人家孟子说的,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小明:啥意思?听不懂

        爸爸:上天把重任交给 这样的人,必先磨炼他们……

        小明:这样的人?哪样的人?

        爸爸:管仲呀、孙叔敖呀……

        小明:我又不是管仲孙叔敖

        ……

        好好的励志楼,不知道歪哪去了

        如果改成“斯人”,泛指所有人中的“某个人”,就把小明罩住了:上天把重任交给一个人,必定要先磨炼他……吃得苦中苦,才能抱得美人归😜

        就是说,如果单用这句的话,则可抛去故纸堆,“斯人”足矣,

    • 家园 哪是记忆的问题,是对古文缺乏了解

      在先秦古文中,是和斯的确都是当代词用,都表示这的意思,但二者在具体语义上却有着细微的差别,是往往在主观判断上更强一点,而斯则显得弱一些,古人绝不会用混。

      比如,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一句中,孔子用是,显得语气很干脆,没有丝毫的含糊。

      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一句用斯,语气就很弱很多,因为毕竟是打比方,不能说的太绝对。

      这两句话,如果把是和斯倒过来用,就有问题了。

      也因为是的主观判断比较强,后世也就渐渐将是直接用成判断动词,当谓语用了。

      再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句话。

      很明显,一个必字就说明判断语气有多强烈,只能用是。

      关于是和斯,想起来岳麓书院的那个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说于斯为盛,不是说这里最盛,而是说这里最盛吧,多了一个吧字,显得低调多了。

      通宝推:东海后学,铁手,审度,大胖子,
      • 家园 那么是“南昌故郡”还是“豫章故郡”?

        课本里是“豫章故郡”,苏轼写的可是“南昌故郡”😅

        “南昌”和“豫章”,语意有何不同?

        • 家园 千字文法帖为证

          隋智永 《千字文》

          “天地玄黄,。。。。。鸣凤在树。。。”

          唐欧阳询 《千字文》

          “天地玄黄,。。。。。鸣凤在树。。。”

          宋赵佶 《千字文》

          “天地元黄,。。。。。鸣凤在竹。。。”

          元赵孟頫 《千字文》

          “天地玄黄,。。。。。鸣凤在竹。。。”

          明文征明 《千字文》

          “天地玄黄,。。。。。鸣凤在树。。。”

          但是,但是,但是今天多少正规出版社印刷的《千字文》都是:鸣凤在竹

    • 家园 这个世界是虚拟的。

      而且似乎有点计算能力不足。

      • 家园 俺比较认同世界虚拟论

        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承认世界虚拟,就大概率要承认虚拟世界在做套娃,那么,再上一层的世界是不是虚拟?又是谁虚拟的?

        归根结底,世界为什么存在?

        或者用大刘朝闻道里的问法,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 家园 80年代,清楚记得是斯人。
    • 家园 这个贴子讨论的是什么?

      讨论是应该是教材用“斯”还是“是”?

      问题的由来是什么?由来是某人发现“是”,提出应该是“斯”,因为学校是这么教的,媒体提出人教版的教材一直都“是”,有人记忆出错了。然后有人说媒体修改记忆。

      有媒体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询问,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说一直用“是”

      ,如果查出有人教版的不是“是”,那么人教社说谎。如果人教真的一直用“是”,说明当年使用人教版的人都记忆或认知发生了错误,就这么简单。至于多方举证“斯”字存在,或“斯”字的教材存的,于人教版教材何关?

      感觉有些讨论失焦了。

      至于媒体修改集体认知和记忆的事情,算是正常现象吧,反正我不大惊小怪。换个角度看,个人认识和记忆和经历的事实有偏差,同样是正常的事。

      • 家园 估计人教版的是是人

        我小时候学的估计不是人教版的,看网上人教版那些教材,八年级九年级,我确信我上学的时候是初一初二初三这些。

        • 家园 我们那时都是初一二三

          不知啥时候改七八九,感觉改得很无聊。

          当年基本上都是人教版的吧?我忘了是九十年代后期还是00年代初期,说人教社垄断教材编写出版和发现,质次价高内容保守单一,不符合这个哪个,然后教材改革,才有非人教版的各类教材大量应用。如是我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