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他乡是故乡 -- 流江河

共:💬24 🌺18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他乡是故乡

    今年9月初的那个劳动节周末,我们在去波士顿的路上,绕道参观了大卫的园林。

    大卫原来是唐朝人,穿越到现代时,由于计算错误,不小心投胎在咪唎坚合众国的一户人家。为了给重回中国做好准备,他在大学里辅修了中文,大三时还去中国集中进修了半年,并在西安结识了后来的妻子凯特(当时也在那里进修中文)。大学毕业后,大卫没有直接读研究生,而是在西安一所大学教了一学期英语高级阅读(凯特当时在西安另外一所大学教口语)。后来,他俩及女儿也多次回到中国。大卫本来计划退休后去贵州教书,因为新冠疫情而没能成行。

    为了寄托对唐朝故乡的思念,大卫在后院修建了一座融合中日风格的园林,约略有一些大唐的影子[1]。

    点看全图

    图一:园林的东门、中门和林地门,“松泥园”的牌子是大卫让女儿在中国定制后背回来的,取自大卫的中文名字“松泥”。

    点看全图

    图二:部分园林景观

    点看全图

    图三:部分园内雕塑

    建造这个园林,大卫没有找工匠,而是凭一己之力积十余年功夫逐渐修成的。他给我们介绍了设计理念,还特别强调了园林风水:他们住的房子坐南朝北,房子东边是大卫自己设计建造的独立车库,车库东边是园林东门,车库与房子之间是中门(正门),房子西边是凯特的菜园。中门进去后是火炉,火炉后面是月亮门,出去便是邻居的地块。火炉外径特地做得跟月亮门的直径一致。大卫说晚上来的饿鬼走直线,从中门进来后,先经过火炉,然后从月亮门出去(凯特带着狡诘的微笑,补充道:“饿鬼就进了邻居的院子”)。

    大卫这种在咪国修建的唐式园林,不妨称之为异域园林:园林风格与所在国度错位(异域)。四夕羊羽分享过李亦园在东瀛看到的一座异域园林——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禅寺的开山堂庭院[2]。按李亦园的游记,京都的万福禅寺,“据说是明代高僧隐元禅师所创建,完全仿照福建黄檗山禅宗万福寺的格式,而且连寺名也都一字不改地借过来”。李亦园是福建人,1948年考入台湾大学,之后主要在台湾工作和生活。他说自己多年来一直心念着要去看看京都的万福禅寺,希望借此消解乡愁[3]。在游寺中,李亦园脱离旅游团,偶然进入供奉开山祖师灵位的开山堂,发现它是一座“古意盎然的院所……庭院布置尽脱日式格局……使人有如置身中土庭院”。

    无论是大卫在咪国的唐式园林,还是京都万福禅寺的中式庭院,其实都是希望用一种故土的元素来寄寓乡思。唐代咸阳人刘皂曾写过一首《渡桑干》的诗,表达了一种“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无端人生[4]: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行文至此,想起十多年前李敖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过,“我为什么看不起留美的那批人?因为他们都是逃兵——你在中国长大,你去国外留学了以后不回来,对国家来说这些人才就流失了,你在为别的国家服务”[5]。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逃兵”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直到最近看了西西河“海上金流彩云乱”河友的说法才有所解脱:日耳曼人从高加索地区出来,勇敢地走向世界。他们没有被人嘲笑为高加索的叛徒,而是靠自己的勇敢得到了半个地球生存空间的奖励。眷恋故土,是华人的优点,但有时也成了缺点。率先克服这个缺点,走向世界的海外华人,是为了这个民族开拓更广阔生存空间的勇士[6]。

    余英时有句名言,“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这是仿自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938年流亡美国后说的话[7]:“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我带着德意志文化。我与世界保持联系,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失败者。”余英时自己解释说[8],“中国文化好的地方我都吸收的。所以我在哪里,我过的生活,运用的价值基本上就是从中国来的。”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喜剧《财神》(Wealth)中给赫耳墨斯安排了一句与此有关的台词:“我在哪里幸福,那里就是我的故乡。”[9](Where I live well, there is my country.)[10]

    我以此询问黄老师,她借用白居易[11]、苏轼[12]等人的说法:“我心安处是故乡!”我反问:“没有故乡的美食,你能心安吗?”她连忙痛心疾首:“我的常德米粉啊……”

    最后,我想借用苏东坡另一首《定风波》[13]的句子来结尾:无论是客居还是乡居,管他天晴、下雨、东南西北中,一蓑烟雨任平生!

    下面再说一些题外话:

    (一)大卫对“时间就是金钱”的一种解释

    大卫和凯特研究生毕业后,做了中学老师,讲授“社会科学教育”(Social Studies)。除了州教师资格证之外,二人都持有国家级教师资格证(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凯特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教书,所以就去读了博士,然后在大学走了行政路线,现在执掌一所大学的教育系,主要培养中小学老师。大卫喜欢教书,也很有心得,一直到今年才退休。在中学任教期间,大卫同时还在凯特所在的系做兼职教授(Adjunct Faculty)。几年前大卫曾经心脏病发作,心跳停止长达十一分钟,居然没有大脑死亡,治愈后身体机能和智力也没有明显退化。我猜测可能因为他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拥有一些现代已经失传的特异功能。大卫本来计划退休后去贵州教书,因为新冠疫情而没能成行。

    我们当天参观完大卫的园林,凯特的茶点也准备好了。我们坐在凉亭下面,一边品茶,一边聊天,旁边点着火炉。

    茶点结束后, 我们又进屋参观。他们住的是一座有七十余年历史的老房子,二十多年前买下来之后,在大卫持续不断的更新改造下(主要也是他自己做),变成了一所精致整齐、干净舒适的温馨小屋。我对大卫说,凭你捣腾园林、房子的眼光和能力,在中学教书是屈才了,应该去大学教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并提到哈佛大学有相关项目。大卫说,凭我做的这些去拿个博士学位应该没有问题吧。但是,他接着又说,中学老师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没有研究压力,还有两个多月的暑假,也而时间就是金钱。大卫选择了相对轻松的工作外加两个月的自由时间,而不是更高工资的职位。在凯特去大学做行政之前,他们喜欢暑假开着露营车(Camper)环游美国。大学行政职务是十二个月的工作,暑假不便长时间外出,所以他们处理了露营车,原来停车的地方(东部)修葺成园林的一部分。

    基本的庭院维护,大家都会做,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曲线和对时间价值的看法都不一样:稍微难度大的工程,一般人都会花钱请匠人做;像大卫这样动手能力强,把庭院建设当作爱好,并且做到专业水平的并不多见。

    (二)李亦园跟老和尚的对话:外在环境与内在修持

    在京都万福禅寺开山堂正殿右侧精舍“松隐堂”内,李亦园遇见一位老和尚,“似乎不像是这一世代的人,从他满脸深刻的皱纹看去,高龄恐怕在百岁以上,或者不止”,疑似福建泉州晋江木庵禅师(或其弟子)。李亦园和老和尚之间发生了下面这一场有趣的对话。

    李亦园希望老和尚谈谈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特别是日本在战后怎么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的。

    老和尚说日本人有守法的态度、敬业的精神,以及不投机取巧的工作办法。

    又提到时人议论东西方人的差异:“西方人因受基督教的影响,所以一向有原罪的观念,因此也认为人生来就是无法完美的,要靠外在力量的约束才能维持秩序,这是西方人守法的根据。而东方人,包括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内都是持有原善的立场,认为人是可完美的,只要靠内在力量的修持就可以臻于完美,所以东方人看重道德的力量,而较忽略外在的法。”的困惑在于:同为东方人,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可以理解,但是守法根源从何而来?

    老和尚说,注重内力修持的人也有许多不同的形式,特别是在借什么样的外在环境以达成内在修持上,其间差别最大,比如日本人的庭园都喜欢把细砂石爬梳得井井有条。

    说中国人的文化中并未只顾内在修持,也注重外在环境,比如风水。

    老和尚说,中日的差别就在这里了:日本人借有条不紊的庭院来约束内在的修为,是为哲学上的譬喻;中国人借外在的风水来求得内在的福分,是为玄学上的感应。

    这里简单说点个人对李亦园跟老和尚对话的看法

    二战以来至上个世纪中叶(李亦园拜访老和尚的时候),日本经济经历了高速的增长,称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一些常见的说法是,日本作为冷战时期美国抵御苏联影响的桥头堡,受到了美国极大的经济援助和技术转移/支持,韩战及及日本战后的重建、更新需求使日本重工业复苏,同时又没有养军队的束缚。至于老和尚说的日本人有守法的态度、敬业的精神,以及不投机取巧的工作办法,就见仁见智了。日本文化中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也不宜盲目崇拜。近年来,日本学术界[14]、工业界[15]屡屡爆出造假丑闻,很多知名企业持续造假近40年[16]。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发生以及后续日本各界(尤其是事故相关责任人)的作为,也刷新了大家对日本人的认知。

    注释

    [1] 图片来自大卫的博客:My Zen Garden

    [2] 具体情况可以参看李亦园的《黄檗缘》,原载《联合报·联合副刊》,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后收入其著作《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四夕羊羽在天涯闲闲书话一篇李亦园的黄檗缘里曾有节录,全文亦可见于脸书上李亦园院士纪念专页

    [3] 一个中国人需要去日本才能消解乡愁,听起来似乎有些别扭抑或悲哀?

    [4] 周啸天主编的《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 2012)收录有李皂《渡桑干》一诗,周认为这首诗一般的解读是:“一个咸阳人,客居并州十年,天天都在思念故乡,然而,命运驱使他渡过了桑干河,去了更远的地方,他又回头张望,把并州当作故乡来思念了。” 沈祖棻、程千帆在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的《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2013)中提出的解释略有差异:“十年以后那个咸阳人回到故乡,出乎他意料的是,过去十年怀乡之情,反被对第二故乡的怀念所代替了。”尽管如此,二者在“反认他乡是故乡”上却是一致的。

    [5] 张英、顾慧薇,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李敖访谈,南方周末(2010.9.8)。当时我在西西河上发起过一场讨论:李敖:他们都是逃兵

    [6] 海上金流彩云乱,2014,走向世界的海华,才是为了这个民族开拓更广阔生存空间的勇士(西西河论坛)。

    [7] 罗四鸰,2021,史学泰斗余英时先生去世,“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

    [8] 唐琪薇, 余英时(下) :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

    [9] 周作人将这句台词翻译为“谁在哪里幸福,那里就是他的乡国。”见周作人(著),钟叔河(编订)《周作人作品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10] Delphi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phanes, Delphi Classics (2013).

    [11]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12]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13]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4] W-Pwn,世界学术造假排行榜,日本占其半

    [15] 凤凰网,日本制造业丑闻

    [16] 云中月,全球哗然!日本制造巨头承认了:造假近40年!发生了什么?多家知名日企深陷造假丑闻,证券时报, 2022.6.10

    关键词(Tags): #故乡#园林通宝推:海外俗人,高地,普鲁托,轻松,黄序,方恨少,hattie,GWA,铁手,shyukyo,脊梁硬,金台夕照,桥上,颐颢山庄,起于青萍之末,陈王奋起,
    • 家园 推荐陈从周关于园林的书

      陈从周是一代园林大师,关于园林、建筑、桥梁等都有研究著述。这里推荐他的《陈从周说园》。

      下面是摘几句序言中的话:

      《说园》五篇重点讲了五个要点:造园的目的,是“诗情画意”;造园的法则,是“因地制宜”;造园的三种基本手法,是“动观静观”“对景借景”“小中见大”。五个要点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

      《贫女巧梳头》……主张造园必须因地制宜,反对庸俗繁琐,崇尚简朴淡雅。

    • 家园 忍不住了,不吐不快

      这位大卫先生建的私家小花园,的确是非常漂亮,充满了异国情趣,小巧而精致。但是,如果硬要说这就是“唐式”花园,恕俺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明明是彻头彻尾的倭风啊,那些门廊、草地、石灯、植株,哪有一星半点我大唐的风韵。俺特意看了下他的私人网站,以期有更全面的了解。所见所观,与俺在唐代绘画上所见的花园有着天壤之别。怎么说呢,他家花园除了那些日式花园的元素,诸如石灯、日式门廊,给人的感觉是“螺蛳壳中做道场”,完全没有中式花园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而中式花园最核心的元素之一,一汪清池,踪影皆无。

      虽然说,日式花园(园林)在其早期,特别是遣唐使时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但千百年下来,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日式就是日式,并不能和唐式划等号。个人感觉,日式花园(园林)受到禅宗的影响比较大,而中式花园(园林)则主要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影响,这是两种不同的流派。

      美国其实有一处非常精致而纯粹的中式花园,即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兰苏园,是波特兰的姊妹城市苏州派遣工匠建造的。有机会,建议你去那儿看看。

      唐代建筑,在山西还有诸多遗存,包括保存较为完好的佛光寺东大殿。

      唐朝的花园的真实版本是什么样的?据说,目前国内现存的唐代花园仅有两处,即四川新繁的东湖公园,以及四川崇州的罨画池。另外,在山西新绛城里还有一座“绛守居园池”,始建于隋代。如果,你认真看一下这三座花园的图片,你得到的感觉,和大卫家的园子,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你引用的“海上金流彩云乱”关于日耳曼人起源的文字,也有很大的问题。日耳曼人是北欧人种,源自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即现在的挪威和瑞典),他们的祖先可并非来自数千里之外的高加索山。

      通宝推:chuchong,海外俗人,流江河,shyukyo,
      • 家园 乱入乱入

        我是艺术白痴,很惊奇于国内很多园林建筑之类的能把巴掌大的把方做出宽广大气的样子。日式的东西,咋看之下挺精致,再看就是小器,可能因为我粗?

        • 家园 您说得对

          时间精力有限,可以做得小巧些。预算充足,可以搞大气些。

        • 家园 没错,俺也是这感觉

          本来想说“小家子气”,最后还是用了个较为委婉的说法,即“螺蛳壳里做道场”。

          • 家园 螺蛳壳里做道场。

            即便同样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陆地大国与海岛小国的“道场”肯定不一样的。

            苏州的拙政园非常大气。苏州的网师园、扬州的个园、何园则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典范,真正做到了疏能走马、密不容针。中式园林,大的地方能收得住,小的地方又能“借景“喻大,所谓收放自如。而日式园林精致倒是精致,但是常常显得太刻板(太多规整的直角形状)太刻意(所谓的枯山水),看完总让人心生抑郁。

            螺蛳壳里做道场

            最早这句话是在佛教的《一切经义》中被提及的;

            佛像头上的发髻形似螺蛳,所以佛教常规劝信徒勿食螺蛳,信徒也将螺蛳作为放生的主要动物。

            道家和佛家做超渡打醮讲作“做道场”,螺蛳按螺纹可分为大中小三级,而道场中设上中下三天世界,所以螺蛳虽小,却含上中下三天世界。

            于是人们把占地面积小,但内部一应俱全、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的地方称作“螺蛳壳里做道场”。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在上海逼窄的巷子里看到有人家做道场。远远就听到锣鼓喧天,近处才发觉是穷巷陋室。只能容两人并肩的巷子虽然被占用了,却不妨碍过往行人。这是现实生活中的“螺蛳壳里做道场”。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秦波仁者,
          • 家园 或曰,由民族气质

            不同所决定,再往上推的话,客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气质。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自“天下”一统后,便以“中央之国”自居,以此历尽沧海桑田,打造出“大气”的民族气质。

            大和民族,小国寡民,却号称“大和”,理想很丰满,然,现实很骨感,实应为“小和”,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奈何?奈何!

      • 家园 现存的中国古代园林都是明清风格

        包括你说的那几座都是。由于中国建筑的木结构特点,很少有建筑能保留千年以上。即使号称是始建于某某年代的,也往往是后世重修的。

        波特兰那个园林单看不错,问题是和周围的环境不搭。周围的现代建筑高出园林。园子又太小,以至于抬头一望就出境了。

        中国传统园林,南方以苏杭为代表,曲径通幽。北方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张扬大气。

        现代园林,杭州西湖国宾馆是中外结合做得较好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话又说回来,楼主文中的算是在国外利用能买到的建材搞出来的半日式建筑。能搞成这样,还是一个人搞的,应该算是不错了。

        通宝推:孟词宗,流江河,
      • 家园 谢谢科普园林知识

        您慧眼如炬:所谓从唐朝穿越到现代以及大卫私家花园是唐风一说,纯粹是胡诌的,是为了引出“用一种故土的元素来寄寓乡思”、“反认他乡是故乡”。

        大卫本人说他这个花园主要是日式风格,部分融合了中式风格。他说不喜欢日本,也没有去过日本(跟很多咪国人一样)。他其实最想按中式园林的风格来做,只是造价太贵了。

        参观中,大卫开玩笑地说,将来他也许会按清明上河图的样子,将园林重新改造一番。正如您所说,中式园林少不了水的元素,这个所谓按清明上河图的样子改造,根本不可能。

    • 家园 太漂亮啦,有点霍比特人的感觉
    • 家园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我心安处是故乡

      前世的债要还,今生的业要消,这心难安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a411w7cT/?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a265024b55384ce7bd74ffea8abf9d9a

    • 家园 很高兴大家喜欢

      这里统一致谢(谢谢大家的送花、宝推),不再一一回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