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手挣花贴 - 地方介绍 -- 学步桥

共:💬103 🌺1253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老乡送花

        沧州威武。

        上大学时有时坐火车从上海去天津,河北境内只有一站,就是沧州。沧州上站是山东德州。第一次路过的时候有点小兴奋,想起了林冲😁。

        • 家园 河北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京沪高铁平均每60公里设一站,但天津到德州之间200公里竟然只有沧州一站。。。

          • 家园 一个可能是河北省地级市偏大

            南方一个地级市代管三五个县市多见;而河北一个地级市常常代管十几个县市,这样地级市总数就少了。而设火车站级别常常和城市级别相关,就显得大站少。

        • 家园 多谢!

          沧州曾短期(大约58、59年到61年)归属天津。其实那个短期的行政区划挺好的。我倒不是为了攀附大城市,而是那段时间大规模并区、并县,精兵简政,老百姓负担少。可惜后来废除了。

          • 家园 天津应该做河北省会

            石家庄底气不足,说个笑话,石家庄各单位自称都是省会XX,全国少见,比如外地地铁都是直接用城市名,武汉地铁广州地铁等等,只有石家庄叫“省会地铁”。。。

            还有个好玩的,石家庄代表性小吃 — 安徽正宗牛肉板面。。。

    • 家园 【邯郸 – 学步桥】

      赵都1

      我的老乡,每当外面遇到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几乎都会从历史讲起。因为不知道是这个城市的幸运还是不幸,他几乎是“出道即巅峰”的典型。邯郸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能是《春秋•谷梁传》,提到卫国某公子(这里公子指国君的儿子,或许和prince本义接近)在邯郸卖鞋。但是多数人知道他,还是作为赵国的首都。

      点看全图

      《资治通鉴》的起始点,就是三家分晋,司马光写的第一句:

      〔九鼎震〕,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因为司马光认为这是封建(字面意思)礼教秩序崩塌的开始:卿大夫以下犯上夺取主君土地,天子不但不征讨反而承认。
      嗚呼!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豈不哀哉!

      赵国初立,都城在晋阳(今太原),然后迁到中牟(今河南鹤壁市境内,和现今的中牟县不同。我揣测京戏“捉放曹”说的应该是后者。因为自洛阳逃出,到陈留起兵,实在没必要两过黄河到前者绕个大圈子,而后者却正在洛阳-陈留连线上),最后才稳定在邯郸,直到一百五十多年后灭亡。这座城市于是伴随着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的征伐、捭阖,正式登上舞台。

      对于赵国为什么定都于此,有很多说法。当然城市本身在平原地带,大河旁边,符合充足粮食供应,交通便利,军事防御等等大家都经常想到的条件。但是符合这些要求的城池在赵国国境内并不稀缺,而邯郸实际上处于战国早期军事强国魏国的边境(魏国一个强大的军事基地,西门豹治邺的那个邺即在今临漳县境内,和邯郸只隔一个县),却并没有像从中牟迁到邯郸一样再度内迁,为什么呢?

      我没有看到其他地方提及,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附近的铁矿。很多人耳熟能详西汉著名文学青年司马相如弹琴唱曲搭讪白富美卓文君(父卓王孙)的段子,这个卓家的财富就来自于邯郸冶铁。秦灭赵后强迫富户搬迁,卓家才搬到临邛(我读高中隔壁班有位姓卓的同学对此深信不疑,后文还会再说他)。如果抛开司马光的礼崩乐坏这个浮于表面的观点,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看法,三家分晋,或者说整个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器的使用导致农业效率大幅提高,从而带来的生产关系改变。必须有足够的剩余产品,才能支持知识分子和军队来【天下以智力相雄長】。

      孙(武)子曾认为赵国会在晋国六卿内斗中获最终胜利。他的理由就是六卿中,范氏、中行氏亩制最小,收取的租税却最重;知氏次之;韩氏、魏氏再次之;赵氏亩制最大,租税最低。不同文献也常提及赵氏施政尚宽俭,这无疑符合后世掌握史书话语权的儒生价值观。但是贵族争斗需要打仗,最后还是要实打实拼人口粮食武器动员力,仅仅宽俭肯定不够。而如果有更多更好的铁器,就可以有更高效的农业,在税率低的时候依然集聚到足够的粮食备战,有更锐利的武器,更多的人口支撑贵族扩张。邯郸在滏阳河北岸,而逆滏阳河而上过滏口陉不远就是磁山(也是著名的磁山文化遗址所在地),富铁矿的产区。再往山里去,武安(古亦作午安)、涉县境内都有铁矿,开采至今。占据邯郸,就可以利用滏阳河方便运出山区的铁矿石冶铁,因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不能后退。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博读者一笑。

      通宝推:麦喀士,燕人,南宫长万,西江城,北纬42度,南寒,学菩提,桥上,菜根谭,张燕,八段锦,箪食瓢饮到中年,
      • 家园 邯郸一度是赵家嫡支的主要采邑

        这个嫡支部是赵孟那个赵家,这个嫡支后来被赵孟那个赵家灭了,记得侯马盟书、温县盟书就是出自两个赵家翻脸后赵孟家要求相关人等站队而举行的盟誓。

        下面粘几段《左传》,其中的邯郸午就是当时赵家嫡支的族长,以封地名为“氏”。

        初,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城其西北而守之,宵熸(jiān)。及晋围卫,午以徒七十人门于卫西门,杀人于门中,曰:“请报寒氏之役。”涉佗(tuó)曰:“夫子则勇矣,然我往,必不敢启门。”亦以徒七十人旦门焉,步左右,皆至而立,如植。日中不启门,乃退。(《定十年传》(p 1579)(11100402))

        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父兄皆曰:“不可。卫是以为邯郸,而置诸晋阳,绝卫之道也。不如侵齐而谋之。”乃如之,而归之于晋阳。赵孟怒,召午,而囚诸晋阳,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乃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安于曰:“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请以我说。”赵孟不可。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定十三年传》(p 1589)(11130201))

        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已不钧矣。请皆逐之。”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定十三年传》(p 1590)(11130202))

        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定十三年传》(p 1591)(11130203))

        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定十三年传》(p 1591)(11130204))

        晋人围朝歌,公会齐侯、卫侯于脾、上梁之间,谋救范、中行氏。析成鲋、小王桃甲率狄师以袭晋,战于绛中,不克而还。士鲋奔周,小王桃甲入于朝歌。(《定十四年传》(p 1596)(11140601))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范氏故也。(《定十四年传》(p 1596)(11140701))

        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获籍秦、高彊。又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定十四年传》(p 1598)(11140901))

        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哀元年传》(p 1607)(12010301))

        冬十月,晋-赵鞅围朝歌,师于其南。荀寅伐其郛,使其徒自北门入,己犯师而出。癸丑,奔邯郸。(《哀三年传》(p 1623)(12030501))

        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宁跪救范氏。庚午,围五鹿。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降。荀寅奔鲜虞,赵稷奔临。十二月,弦施逆之,遂堕临。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哀四年传》(p 1628)(12040301))

        通宝推:学步桥,南宫长万,学菩提,张燕,箪食瓢饮到中年,
        • 家园 歪个楼:读过一本穿越赵国小说正好介绍的这个时期

          故事讲主角正好穿越到三家分晋前的赵氏,一番努力后由庶子夺得继承权,开始了争霸之路。起步必然是要联韩魏以灭范中行氏,但是邯郸氏因为已经分家,又与范或者中行氏有姻亲,反而帮外不帮里,后来被猪脚一块灭了。原来抄的是这段历史。

        • 家园 谢谢桥上老师的分析

          看来这才是赵孟(鞅)后来退守选择晋阳而不是邯郸的真正原因。在家族内部,邯郸本属于另外一支,还有仇。自然危难时刻去了不合适。下面这个对话不知道本来出处哪里,被广为引用,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原因。

          智伯向赵襄子索地未果,怒而兴师,率韩魏之兵攻打赵氏。赵襄子要选择一个地方固守,这时候发出灵魂一问:“赵氏有很多领地,我该去哪里呢?”

          部下说:“长子城离这近,而且城墙坚固,可以去那里”,赵襄子说,“耗尽民力修建了坚城,现在又有几个人会跟着我一起拼死坚守呢”。部下说,“去邯郸吧,那里仓库装满了物资”,赵襄子说,“搜刮百姓才填满了仓库,现在他们又因为粮库丰满而陷入死地,他们能跟我同心御敌吗?”

      • 家园 看地图比波黑问题复杂多了

        似乎后来很少看到这种细碎的领土划分。春秋时期难道真的跟中世纪欧洲一样,通过打仗、联姻、继承,国家领土都这样碎片化?印象中后来赵国一直有山西北部(代)和河北南部(赵)两块土地,看着怪怪的。从这里看,韩、魏更怪,不知道后来是换地了还是都给秦国收了。

        同意你对铁器重要性的看法。还有一个说法说春秋时晋国牛是因为有盐池。秦国牛也是在四川取了巴、蜀有自己的盐产地。齐国靠海自不必说了。

        • 家园 还有前面 @桥上 老师提及的家族分裂

          同一家族内部也可能分裂,相互结合,造成进一步破碎。

          这图是我在网上搜到的,春秋类似地图很少,多数只标注据点,很少划国界。

      • 家园 【邯郸 – 学步桥】续5

        邯郸是要复兴的

        这是老人家1959年9月来视察时说的一句话。邯郸市是当时邯郸地区的治所。(京广铁路为界)西部的复兴区以重工业企业为主。东部北边的丛台区则以棉纺业为主,兼行政中心。东部南边的邯山区则是商业区。外围是邯郸县(当时河北很常见:同名地、市、县并存)。

        邯郸市西部相邻的武安县(市)、涉县有铁矿,南部相邻的磁县有煤矿(后独立出一部分成立峰峰矿区,划归邯郸市)。而本身和东部、北部各县是粮、棉主产区。解放前邯郸有平汉铁路及磁山支线,解放后向西延伸至长治;并修建了向东到大名的窄轨铁路和多个支线。因此邯郸有成为重工业中心的天然条件。

        一五计划156个苏联援建项目里,有3个在邯郸(一个棉纺,两个煤炭)。随后五十年代末建立了邯郸钢铁厂、马头电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再后来是各种机械厂,军工厂,化工厂 ... 以及更多的钢铁厂、棉纺厂、电厂等等。

        还有以中煤一公司为代表的大量建设、勘探、安装央企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也纷纷落户邯郸。使得邯郸从一个几万人的县城,迅速发展为几十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若算上峰峰矿区(煤矿、陶瓷、水泥等工业为主)都过百万了,但是老邯郸人总是把峰峰看作一县(石家庄的井陉,北京的门头沟大概类似待遇)。

        伴随着工业化推进,邯郸的政治地位也在提高,邯郸市是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比苏州还要早一年。

        其他贴里有网友提到的与上山下乡逆行的农民招工进城,在邯郸真实的发生着。我们家是“外地人”读书分配到了流动性央企,随企业搬迁到的邯郸。但是企业里多数人还是从农民直接招工来的工人,而不是读书出身的技术员和干部。在我们这些央企口音天南海北,因为走到哪里,勘建到哪里,招工就在哪里,然后都跟着到下一个地方,滚雪球一样。包括我前面提到的从四川“返回”邯郸的卓姓同学的家庭。而省属、市属企业工人来源大多是邯郸地区内的十几个县,不过他们之间口音依然差距较大。

        说起口音,邯郸周边是很特别的。虽然属河北省,市区和邯郸地区西、南部几个县方言属于晋语区。邯郸地区东北部(如馆陶、邱县)属于冀鲁官话区,东南部(如大名、魏县)则是中原官话区。九十年代我中考的时候正赶上邯郸地、市合并,有很多以口音为依据拉帮结派抢位子的段子。比如:“张嘴大名话,就把盒子挎”,即公安系统大名人说了算。虽然当时警用五四和严格意义的盒子(毛瑟手枪)看起来根本不一样,但是老百姓才不管这些。

        关于口音,当地还有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传说:即明军北伐或朱棣靖难造成此地人口大幅减少,山西众移民于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出发来到此地。记得有住校生说的兴起,当场扒下鞋袜给我看小脚趾的,直接把我熏了一个跟头(字面意义):他坐床,我本来坐那种铁脚板凳,一躲,板凳翻了。

        “流动性”央企,到邯郸后,流不动了。因为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在九十年代初,邯郸遇到了全国工业城市都遇到的问题:下岗。我记得最早是自行车厂,我上初中的时候就说效益不好,还和上海的自行车厂整合,结果还是不行,最后工人都去早市、夜市摆摊。

        以前大家都要走后门去抢、凭票买的自行车居然卖不掉了。满街花花绿绿纤细性感“私人的”洋气牌子,好像叫斯普瑞特还是什么;那种傻大黑粗的“公家的”(曾经是街头小摊卖衣服最硬核的促销用词)居然没人要了。等上高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遇到了麻烦。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很多同学已经开始一边踢着跑道上的渣子,一边一本正经的“老毛不懂经济 ... ”了。

        那位卓文君的本家,当时就老攥着拳念叨说,朱镕基最恨的,就是军工和煤炭 … 那时候我们单位下面的工程队,都开始各自找活路,不挑是不是本行,是不是本地,有活就干。俗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队领导脑子活的,敢送钱开路的,效益大多还行;“思想不解放的”死脑筋们,就比较困难。局机关靠对下面抽水“剥削”,倒还过得去。

        卓王孙富可敌国,可他的本家,却恰好在一个不幸运的工程队。高中三年我只见他穿过校服,包括他去人大念书的进京火车上,即使袖口早就磨秃噜了。他现在是一个大型私募基金的经理,据说超级有钱,呼风唤雨那种,但是逢中必反。不知道是金融界的铁律还是童年的阴影。不过同样经历了那个年代,我们年级还是产生了屡上新闻联播的海军明星舰长;发掘出“战狼”的著名作家、导演等等“红”人。

        从读大学到工作,我一直在外地。虽然过年都回家,不过出门少,对家乡巨变除了堵车一直没有直观感受。直到高铁出现以后把快车全部转移到新火车站 – 邯郸东站。第一次下车居然迷路了。原来我一直以为我们家还是邯郸市的东北角,结果才发现这里堪比北京的大楼林立居然也是邯郸市区,打车向西,到那楼道墙皮大幅剥落,楼梯水泥台阶已经明显破损的家,居然要二十多分钟之久。在房地产大潮下,建成区面积总算超过赵国时期了,邯郸算不算复兴了?

        通宝推:南宫长万,学菩提,燕人,张燕,南寒,桥上,
        • 家园 说到这里,这也是建国初城市化特征

          峰峰等城市崛起。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农民进城。第一批成为城市居民。

          改开后,通常都不作为数据的。就连新建克拉玛依大庆东川等都不怎么说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