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共:💬325 🌺1188 🌵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农业部倒是一直在推广紫云英种植

              现在化肥用太多了,还得用传统绿肥来改善化肥带来的土壤问题。

            • 家园 说的是不同地区的施肥。

              格式问题,没多写。那段话每一节都往下少一个字。

              这里其实说的是由于土地碎片化,作物种类不同,没办法大面积施肥,只能靠人工一点一点施。农药只有那两种,前后都是一点一点喷,变化不大。尽管平原农药还是要方便太多了。

      • 家园 你这种调查是说服不了他们的

        在他们心中大集体就是好,因为人家那时真的过得好,种地的农民过得好不好与他们无关,甚至只有别人过得不好才能衬托他们过得好,对他们来说自己就是世界,说服不了的,想想方方之流一直向往的民国,其实和那帮人心中的大集体是一种性质,只不过民国时他们祖上过得不够好而已。

        • 家园 不是说大集体就是好,而是依据什么说市场大包干就是好呢?

          靠小岗村的造假数据么?

          就拿河里网友给的小岗村的数据,小岗村前几十年亩产多少斤?

          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不?

          不能这么说事,对么?

          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9年的粮食产量、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与1976年相比有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976年粮食产量:35000斤、人均口粮230斤、人均收入32元

          1979年粮食产量:132300斤、人均口粮800斤、人均收入200多元

          实行包产至户的生产责任制,由于把生产队的统一经营与家庭的分户经营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结合相关知识,说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必然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农村改革已成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城乡改革融为一体,互相配合,互相影响。

          您看看,三中全会大包干就是和小岗村的业绩挂钩。

          我的提问是,小岗村包干前每亩地产多少斤粮食?

          通宝推:陈王奋起,匿名:1
        • 家园 不需要说服任何人

          首先是要满足我的好奇心,因为左派的说法,跟我认识的人所说不同,我就是好奇想把这事弄清楚,而且似乎要弄清楚也不难,就试一下。😄😄😄😄

          另外,也许这种做法是河里首创,我称之为众筹式调研,大家把所见所得汇总一下,而非光从纸面数据调研,这个也许能给西西河带来一些变化也说不定。😄😄😄

    • 家园 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二:包产到户前的数据整理

      我提出的问题在这里:有劳柴门兄

      数据概述

      总共收到27份访谈记录,其中9份整理好的电子版,18份为手填扫描版。访谈地点均在江西,如下:

      地点 个数
      萍乡市芦溪县南坑镇山田村 2
      江西省芦溪县南坑镇妙泉村 1
      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刘村 1
      庐山市华林乡 1
      共青城市泽泉乡 2
      共青城市泽泉乡厚星子县 1
      赣县储潭乡 1
      龙王桥村 7
      新坡县 1
      长冲 1
      大沙塘 1
      易家坊 1
      大角口 1
      丁下 1
      大屋里 1
      茶园村 4

      受访人年龄 50 - 80, 50岁以下有5个,本次统计排除在外, 实际有效访谈数量为22个。

      制度改变前:

      第一个问的是,农民的收入与口粮

      回答有几类:

      吃不饱,没有钱结余 x 15

      有余粮 有收入 x 6

      未明 x 1

      第二问,了解缴粮与自留地的对比。

      缴粮

      未明 x 9

      每亩每年 800斤 x 1

      <600斤 x 1

      每亩100斤 x4

      180斤 x 3

      200斤 x 1

      一组3000斤 x 3

      备注:未明的缴粮都是由生产队统一安排

      自留地面积

      0.1 亩 x 1

      0.2 亩 x 2

      10 平方 x 1

      0.5 亩 x 5

      0.8 亩 x4

      10 亩 x 1

      无自留地 x 1

      未明 x 7

      第三问:关于生产安排,尤其是公共设施的劳动安排

      生产队安排,义务劳动 x 13

      未明 x 9

      备注:,此问题问得不够明确,导致不少答案答非所问,但没有一个回答表明有收入,所以可认为全部是义务劳动。

      第四问:关于农业生产机械设备

      无 x 10

      抽水机 x 5

      打禾机 x 1

      拖拉机 x 4 (有一个村居然是私营的,怀疑是记忆有误)

      柴油机 x 1

      未明设备 x 3

      未知 x 1

      第五问:关于迁移

      不能 x 14

      未回答 x 2

      机会较少 x 3

      可以 x 3

      备注:回答有提到以下的迁移途径:

      1. 家里有工人的可以顶编

      2. 嫁人,上大学

      第六问:关于种子化肥:

      生产队、公社负责 x 14

      自己农家肥,自留种子 x 1

      未回答 x 1

      自己买 x 3

      化肥由小组购买,种子自己备留 x 3

      备注:我猜测,所谓自己买是指小组自己买,是由生产队的生产小组购买,而非个人自费购买。

      通宝推:桥上,假日归客,
      • 家园 这些样本的方差也太大了

        交公粮最多的居然有一亩800斤,那时候亩产多少斤啊?

        自留地最多的10亩,最少的10平方,相差几百倍。

        未标明交粮的由生产队交,表明交粮的自己交。那就是那里生产队时期居然是生产队先把粮食全部分给社员,再由社员各家自己交公粮?这样浪费人力物力重复劳动,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这生产队长太不称职。

        生产队的公共设施劳动安排是没有钱的,但有没有工分啊?我那里只有少数义务劳动是没钱的,一般修路修水库都记工分的,否则生产队干部怎么能管得住这帮社员。

        人口迁移既然说到顶班、迁移,怎么没有招工招干?我那里50年代的初中生、60年代的高中生,基本都招工招干农转非了,虽然所谓的招干基本只是做个乡村教师。

        70年代县里、公社都办了一些集体企业,也招一些人,但那些去做工人,大多还是农业户口的,相比之下,能靠升学离开农村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还有就是顶班,据我所知,顶班虽然很早就有,但过去基本局限于特殊行业。78年知青大返城之后,国家怕一帮青年在城里无所事事闹出事来,才大规模允许顶班,这基本限于城市。农村可以顶班的青年,首先应该他们父辈也是50年代招工招干才农转非的,在生产队时期还不到退休年龄,而且农村青年也有活干,大规模顶班印象中在改开后。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读书不久,几个教师子弟顶班也是做教师,但实际上严重不及格的。

        当然,我不认为这些调查的农民故意骗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记忆盲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点。这种调查,最好就有各种问题都问一下,问到被调查的人需要好好思考,才能回答,才是真正的答案。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挺麻烦,毕竟现在离80年代已经过了差不多40来年了

          现在再搞这样的采访真有点晚了。这些生活琐事很难有精确到某一两年的回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