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李昌平:危险的中国农业及原因 -- 审度

共:💬55 🌺20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李昌平的解决方案不行 -- 有补充

      李昌平的出发点是维护小农生产模式。

      问题在于,今日中国的农业生产真的需要这么多青壮年劳动力吗?

      小农经济如何在维护千千万万农业家庭利益的同时,转型到工业化农业,我没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提供不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认为一味的维护既有的小农生产模式,肯定是不对头的。

      而且,李昌平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问题极大。在解决小农生产融资难的问题上,李昌平提出“内置金融”的方案,实质上就是农村自己集资放贷,不仅月息高达一分,而且在防范金融风险这一问题上,李昌平天真的认为靠着农村的熟人社会就能化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后来李昌平自己弄的内置金融试点就出现负责人挪用公款几百万元的腐败案件。李昌平极力洗地,腐败就是腐败,打着改革的旗号就能挪用公款了?

      李昌平:九评张才学“挪用公款”案

      还什么极少数村干部举报,案件是否成立,还和举报人的人数有关了?

      通宝推:笑看风雨,陈王奋起,唐家山,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今天观网正好有篇文章 -- 补充帖

      “亲友千万别合伙做生意”: 沈腾讽刺小品背后的时代阵痛

      靠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来防控农村集资高利贷的金融风险。

      集资放高利贷的时候,恨不得这世界上就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没有金融监管,只有浓浓情谊的农民兄弟。

      一旦出了事,又让我们去擦屁股,维稳,李昌平的脑子里没有一个太平洋,你敢信?

      李昌平生活的都是什么童话世界?!

    • 见前补充 4701443
        • 家园 难道跟外人合伙做生意就安全?

          难道跟晴天送伞下雨收伞的银行借钱就安全?

          为什么平头百姓喜欢亲戚朋友间互助?不就是快捷方便成功率高么,都不知道有风险?真当人傻?留意一下身边,读书结婚买房子最容易借钱,赌博吸毒的不但不借,还到处提醒亲友不要借。

          至于李昌平,他的实践失业和成功都只是实践,说起来这个方案还有顶流经济学家十分推崇的浙江民间贷款模式。至于二十年唱衰,律简单的判断:李说的是不是事实。,是不是常见或普遍现象?

          这几十年来,有利于农村自身良性循环发展的方案,没一个成功的。

          农村问题,目前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根本问题在于流通。

          • 家园 你这是抬杠

            和熟人做生意有风险是一回事。

            和陌生人做生意有风险是另一回事。

            这两件事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规避风险。

            我一直说,政策无所谓好坏,关键在执行,内置金融的资金来源是农民集资,而在现实中农民的房屋,土地将作价入股。

            这是收益,[URL=https://zh.house.qq.com/a/20150909/047091.htm]

            闲置房屋土地和滞销农产品也可存“银行”生钱[/URL]:

            “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拿到600元的分红。”去年底缴纳3000元入股合作社后,斗门区白蕉镇新环村村民冯满珍三个月后收到了第一笔分红。收益远高于当下热门的各种网络理财产品。在新环村,还有41个入股的老人拿到了这笔年终分红。

            3000元,三个月拿到600元的分红。你告诉我这是正常的?

            如果仅是3000元就算了,但很多农民拿出自己的房屋和土地压进去,一旦崩盘,千千万万的农村家庭倾家荡产,谁来兜底。

            而李昌平居然反对银监会监管,反对当地政府监管,让农业部来监管金融。

            李昌平:建议将服务和监管农民合作互助金融的职责归还农业部

            银监会实际上成为了发展农村合作互助金融的拦路虎;

            合作互助金融,一方面农民有需求,另一方面中央也要求扶持发展。是什么原因导致发展困境呢?我的结论是:银监会成为了农民合作互助金融发展的拦路虎。

            现实中,农业部管得过来吗?

            遍地开花的合作社凸显监管真空

            馆陶县工商局给 《每日经济新闻》的数据是:馆陶县正式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160多家。在整个邯郸市,各类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上千家之多。

             馆陶工商局一位王姓局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合作社吸纳成员的资金,这个合作社法规定是可以的,他们存款不会和谁说的,现在合作社不用年检,所以资金功能很隐蔽,非得出了事才会说。”

              在河北馆陶、高邑等县,目前街上仍然有大量的合作社办理业务,这些合作社与银行相似,进入大厅有股金结算等窗口。馆陶县聚丰合作社工作人员称,办理存款业务的利息是16%。

              尽管这些合作社都公开进行存储业务,但高邑县银监局负责人称,如果去找这些合作社,他们不会说自己是非法集资,他们会说,这是社员还返物资,购买化肥用的资金,“他们有合法的外衣”。

            6月23日,记者到馆陶县农工委采访,农工委负责人称,合作社这块的工作具体由农协来负责。记者随后到县农协,但农协办公室人员称,没有开展合作社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农协总共才4个人,几百家合作社怎么能监管得过来。”

              该办公室人员还透露,合作社法颁布之前,农协监管过,但是颁布之后,改由工商局注册登记,“要监管还要查询合作社的具体地址。”

              邯郸市农工委的答复同样是合作社的具体工作由农协负责。邯郸市农协办官员靖海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农协是个群团组织,对合作社进行综合指导、服务,主要是为了引导合作的健康发展,“但我们没有行政职权。

            这条新闻报道5年之后:

            河北多家农村合作社卷钱跑路

            上条新闻中提到的馆陶正信合作社,所谓政府扶持的金融机构,老板说跑就跑。

            继广平合作社发生跑路事件后,馆陶正信合作社老板失联,1.24亿元资金无法兑付,并引发当地其他合作社的关门潮,出现了大部分合作社资金均无法提取的现象。

            今年4月,据《新闻晨报》等媒体报道,河北邯郸广平县伟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跑路,卷走资金1.4亿多元。随后,山东临清市东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生跑路事件,涉资2000多万元。

            这只是冰山一角。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河北馆陶、高邑、临漳等地调查了解到,这些县今年以来均有合作社老板跑路的现象。临漳俊红食用菌合作社出现跑路情况,3000万元资金无法兑付;高邑宏运种植合作社出现跑路,卷走资金1400多万元。

            同样是邯郸,继广平合作社发生跑路事件后,馆陶正信合作社老板失联,1.24亿元资金无法兑付,并引发当地其他合作社的关门潮,出现了大部分合作社资金均无法提取的现象。当地居民称:“正信是航母,航母沉了,小船也难幸免。”

            这些出现跑路的合作社共同特点是都存在吸储行为,跑路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合作社制度和监管的缺失。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两码事的

              一码事是有没有可能性,一码事是怎么搞。我只是想说,金融互助有过可以说是成功的实践。

              至于李昌平的实践,我丝毫没跟你杠过他没有失败。民间各种各样的标会老鼠会,我都没半句评论,顶流经济学家力挺民间高利货,也是事实的陈述。

              自称八路的不一定真是八路。各地事实公开半公开有牌无牌延绵为祸十几年的打着各种旗号的非法集资放贷,无论其名字是什么,本质上和农村金融互助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这些资本不但没有投向农业农村农民,而是把钱从三农抽走。

              至于李昌平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看的是他的陈述是不是事实,有这没有普遍性,有没有代表性。

              再又,风险这个问题,规来避去,也是个概率和承担能力问题。

              • 家园 陈述事实部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在这一部分,大多数都不会有什么问题,除了公知。

                就说小强,他在谈事实的环节,能有什么问题呢?

                关键还不是看政策,看解决方案,看执行方式吗?脱离这些谈事实,有何意义。

                比如说中美存在差距是事实,跪是一种,不跪是一种。

                农村的问题,大家都看在眼里。前边我也说,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我只能说,陈昌平的方法不行。

                再强调一下,我不是否定“内置金融”,我是否定陈昌平的“内置金融”。

                如果内置金融由当地政府引导监管甚至入股托底,由金融监管部门对其进行风险管控,我也是乐见其成。但陈昌平这种就算了。

        • 家园 农村确实是难点

          直接说现状,农村毫无吸引力,逐渐走空,涌向城市。在人口走向老龄化之后,产业增长点也不明显。

          以我在东部一些乡村所见,农民有明显的年代特点。六七十年代是很符合吃苦耐劳这几个字的,八十年代后的不见得比城里人勤快。

          我个人非常反感赢家通吃或动不动就高喊私有化效率高等等。但我觉得现在的理论家们似乎在如何解决农民问题方面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例如温铁军先生分析问题做得挺好,但他提的方案我不看好,甚至觉得很危险。

          金融手段在扩张期极有效,前些年以房地产带动的城市发展就是如此。可在相对收缩的年代还是慎重为好。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应该一退了之,只是后续的产品产业要自己把握。我们不能再容忍血汗工厂,但以劳取酬永远是正道。

          通宝推:夜郎国主,从来,
        • 家园 不错,不能相信连续20年危言耸听的人
      • 家园 李昌平提出的问题得用核弹和航母解决
      • 家园 内置金融曾经行-农村信用合作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