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都是无产阶级打工仔,干IT的和拉洋车的没啥区别 -- 怒发冲冠凭栏处

共:💬225 🌺1597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布票也是改开年间取消的。
                • 家园 改开后有的地方还曾经发行过面票
                • 家园 今晚我又去问我老妈

                  问她当年的票证情况,布票是一个人一年13尺6,肯定是不够的,所以都要穿打补丁的衣服,但大部分人的衣服都是这样,也就无所谓。

                  猪肉是一个人每月4斤,油是一个人每月半斤。

                  回忆当年的日子,老人家是无限感慨的。。。。

                • 家园 布票这个,我妈好像没担心过

                  印象中,反正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件衣服,破了补一补就是,应该是问题不大

                  • 家园 林副主席夫人叶主任当年就愁过布票

                    大概是59年庐山?有人去看望在山上的101一家,见叶主任在犯愁布票的事儿,立衡、立果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衣服裤子翻年就小了、短了,布票又不够做新衣,只能给两姐弟裤子接上一节。

                    两姐弟14、15,不愿穿这种接了一节的裤子,当妈的也为难。

                    商业部通告,从1983年12月1日起,对市场销售的棉布和絮棉临时免收布票和絮棉票,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通行了30年的布票就此废止。

                    取消布票这一行动,被中央列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之一。

                    北京日报1983年9月26日的内参《还有使用布票的必要吗?》在1988年于历史博物馆展出,成为教育、服务人民的重要教材。(据《北京日报》)

                    • 家园 这种接一节的裤子我穿过

                      颜色不一样,当时读小学吧,是比较常见的,男孩子比较无所谓吧

                      • 家园 我们这个年龄的差不多都穿过吧

                        不光自己的接一截,哥哥姐姐的再也接不上了(长短好说肥瘦难改),传给弟弟妹妹也是正常。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这个布票限制了叶主任们购买新衣的“自由”

                        但如果不限制,市场经济价高者得or有本事者得,那么我等小老百姓是不可能“一个人一年13尺6寸布”的。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工业化,供应足够量的布,但这需要时间。

                        懒厨兄强调农民进城的自由,从最有竞争力的个体上看确实有道理。但从宏观整体看,非农就业岗位增速才是关键。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我其实非常同意当年凭票供应的合理性

                          以前说过的,懒得翻了,在资源极度稀缺的时候,要保证大家有饭吃,有衣服穿,不得不凭票供应,有其合理性。

                          但这么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是要牺牲一些效率,恐怕是无法永久持续这种经济制度的,毕竟,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会有竞争,不同的经济制度也在同台竞争,或许,这个就是为啥要搞改开吧

                          • 家园 我这梗玩得挺失败的。

                            由于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窝憋棉花产量上不去。1952年全国棉花产量130.4万吨(2608万担),1958年冲高到196.9万吨后回落,1965年突破200万吨,然后长期徘徊。1971年棉花产量才210.5万吨,扣除农民自己用的棉花、军用和城市居民用的絮棉,能够用于纺织的只有155万吨,能织布约12亿尺,长期不能满足人民需求,只能靠布票限制。

                            要解决问题,必须跳出土地,靠发展石化工业。6/70年代,在工业化国家,化学纤维占纺织用原料的比重已达到40%甚至更大,窝憋只有5.5%。

                            1972年1月初,中央决定引进化纤和化肥的成套技术和设备,从法国、日本进口4套大化纤装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纤维24万吨,约等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耐用方面比棉织品高几倍)。

                            1978年5月,第一套大化纤装置在上海石化投产;1981年9月,最后一套大化纤装置在辽宁石化投产。

                            随着四套大化纤相继投产,从1982年开始,国家陆续对部分纺织品实行减收或免收布票,敞开供应。1983年1月以后,国家根据实际成本的变化,连续两次大幅度下调化纤织品的价格,调价后,棉布、棉织品销售锐减,化纤畅销。

                            1983年9月26日,北京日报印发《还有使用布票的必要吗?》内参。这是记者在采访了城乡纺织品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消费者,取得大量一手材料之后,明确的四个事实。

                            一是棉布滞销。二是化纤畅销。三是布票用途日趋缩小。四是布票家家有余。内参作者最后借用纺织工业部计划司综合处经济师席与峻的说法表达了自己的结论:“现在纺织品已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低水平消费,我们现在已有能力、有原料,棉纺织品又没有什么短线产品,布票可以取消了。”

                            1983年11月23日,《北京日报》一版报道《商业部通告从今年12月1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更好地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商业部通告称,从1983年12月1日起,对市场销售的棉布和絮棉临时免收布票和絮棉票,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通行了30年的布票就此废止。

                            取消布票这一行动,被中央列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之一。这篇内参在1988年于历史博物馆展出,成为教育、服务人民的重要教材。(据《北京日报》)

                            通宝推:zen,东海后学,落木千山,桥上,阴霾信仰,自由呼吸F0,
                            • 家园 我查了一下数据

                              棉花产量 1971年210.5万吨,1982年 359.8万吨,1987年 424.5万吨

                              化纤产量,1982年37.5万吨,1987年94.5万吨

                              把废除布票作为改开成就,我看没什么不妥当。除非你们是这个逻辑:前三十年做了的事,后面做的就不算成就。那改开的确没有成就

                              通宝推:东海后学,老老狐狸,
                              • 家园 欢迎加入数据党

                                补充数据:1970-1988,棉花、纱、布、乙烯、化纤、化肥产量

                                点看全图

                                83年底宣布取消布票,最主要的原因是棉布已出现滞销积压的情况了,北京日报的内参加速了这个过程,但不是促成取消布票的决定性因素。

                                1981年11月和1983年1月,国家根据实际成本的变化,连续两次大幅度下调“的确良”、腈纶毛线等化纤织品的价格,过去价格高昂的“的确良”变得经济实惠。

                                从1980年开始,纺织品市场转向供大于求。虽然这个时期政府并没有正式解除棉纺织品的配给制度(凭布票购买),但许多棉纺织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积压,已经开始采取“不收布票”的办法促销。——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形势、思路、对策》,纺织工业出版社。

                                81、83化纤两次降价后,棉布、棉织品销售更是锐减,积压情况更加严重,布票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从1982年开始,国家陆续对部分纺织品实行减收或免收布票,敞开供应,此后就只有部分纯棉布及部分棉服装收布票了。

                                这些变化被北京日报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1983年9月26日,发了这篇内参:《还有使用布票的必要吗?》。

                                点看全图

                                一是棉布滞销。市纺织品公司业务科的同志介绍,纺织品调价后,本市纺织品销售发生很大变化,棉布、棉织品销售锐减,滞销严重,商品积压。百货大楼纺织品部过去两天卖棉布四百五十米,现在卖两天也不超过六十米,还有不少是机关单位买的。布制服装销售也连续两年下降超过30%。据中央有关部门介绍,全国棉布销售情况与北京市差不多。

                                二是化纤畅销。瑞蚨祥绸布店当年上半年销售的“的确良”同比增长26.65%。在北京郊区,大兴县大辛庄乡供销社百货商店当年前七月的化纤销量同比猛增了七倍,化纤服装销量也增加了2.1倍。乡社员姜佐信风趣地说:“化纤禁蹬又禁踹、禁铺又禁盖,手里有钱谁不想买?”

                                三是布票用途日趋缩小。从1982年开始,国家陆续对部分纺织品实行减收或免收布票,敞开供应,当下只有部分纯棉布及部分棉服装收布票了。城市居民用在穿上的布票,每人每年只有二尺左右。

                                四是布票家家有余。市纺织品公司业务科同志做的调查显示,全市1982年布票回笼数是历年布票回笼数最少的一年。

                                通宝推:审度,普鲁托,东海后学,
                              • 家园 四三方案说的都出老茧子了,当然改开有改开的功劳另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