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认真与宽容】试为康师傅桶面”惨案“翻案 -- 方平

共:💬148 🌺921 🌵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生活中没人跟我辩论啊

                  也就只能只能来网上找点乐子了。

                  讲真,我始终认为,西西河的没落,多少跟辩论质量的下降有关。

                  另外,我对文革什么的兴趣其实也不大,对领导人吃啥更加没兴趣,但是看到辩论的过程有漏洞,忍不住指出来而已。

                • 家园 本来是“谁主张谁举证”,人家就是要颠倒举证责任,就是要搅

                  浑水。

                  是【副将】抨击李讷60年代就是吃“进口方便面”。河友给出证据:北京64年就有鸭油方便面,一包1毛5,不到一包飞雁烟的价钱。

                  按道理,此时就应该是【副将】拿出证据证明:李讷确实吃的就是进口方便面。

                  对吧?

                  我记得【副将】当时立马转进到“李讷的职务”,不接“进口方便面”这茬了。

                  我也是就此之后,“三不”【副将】的。这种文品,有回应的价值吗?

                  现在【懒厨】着着急急跳出来救场,居然是要河友提供“李讷吃的不是进口”的硬证据,连基本的“举证责任“常识都不管不顾,还装出一副”公正的“的样子,所以我说他的发言毫无价值。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
                  • 家园 又看到我的名字了

                    我的帖子在这里:懒厨:我有看到64年就有方便面厂的帖子

                    原话在这里:

                    但还是有两个问题:其一是不知道李讷吃的是不是进口的,这一点,这一点正反两方的证据都不硬,副将也没能提供过硬的证据让反对方去检验。

                    我只说过两边都不硬,而且特意指出副将没有提供证据让对方检验,这个就是说,谁主张,谁举证了吧?

                    请问哪里显示我说过:“居然是要河友提供“李讷吃的不是进口”的硬证据”?

                    我说你不肯在细节下功夫,没有冤枉你吧?不注意细节,辩论就是这么被搅乱的。。。。。

      • 家园 我也觉得文眼应该是“当时方便面算不算奢侈”这个问题

        刚刚核了一下,66年,最大的可能还是北京产的鸭油方便面。

        我看法是,在66年方便面虽然比较新奇,大家吃得少,但不能算奢侈,很多普通人就拿它顶事儿,价格并不贵。

        看这篇中国方便面兴衰史

        也有六十年代参与“四清”工作的人回忆,当时在乡下,工作队只能偶尔靠从城里私带方便面改善伙食。那段时间实行的是“派饭”,工作队被指派到农民家里吃饭,按国家规定的伙食标准付给农民伙食费和粮票。

        中共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幼子陈楚三在回忆录《人间重晚晴》中写过这样一段经历:“文革初期一段时间,因为开会等原因不能按时到食堂吃饭,于是方便面就真成了‘家常便饭’。那时的方便面确实比现在的更‘方便’,调料不像现在花样翻新,就是一包椒盐,面是油炸锅的,打开纸包取出方便面,把椒盐洒在方便面上,就这样干吃,倒觉得很有滋味,用开水泡的反而觉得不好吃”。

        就这两个细节看,方便面真算不上啥奢侈品吧。陈楚三虽然是陈潭秋的儿子,但文革开始时也就20多岁,他是红卫兵头头,但似乎没享受到很高的生活待遇,毕竟父亲早牺牲了。

        另外一个因素是当时大家的观念还是在食堂或在家吃饭为好,实在没办法才想到方便面,所以吃得少。但吃得少并不等于它有多奢侈。

        通宝推:不如安静,
    • 家园 帮副将兄说一句,河里不知道“印度青”的不是一个两个
    • 家园 标题太大胆了

      我以为你要为康师傅翻案。

    • 家园 当时的康师傅惊艳在于它有真正的牛肉酱料包 -- 有补充

      它有3个料包,一包调味粉,一包脱水蔬菜,一包就是牛肉酱。泡开来,里面能吃到2到3小块真正的牛肉。就凭这个,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成为最高级的方便面。

      当时其他的方便面是2个料包,一包调味粉,一包脱水蔬菜,大概是葱花之类。

      国内最早的方便面是上海益民,70年代大概1毛几分钱一包,包装袋是蜡纸的,里面也是2个料包。最早只有肉蓉口味,我想起方便面就记得这个味道。

      我估计李讷吃的也就这种,因为国内较长时间里就这一家生产。这个真不算什么奢侈品,但产量并不多,还要出口。

      为什么我有印象呢,大概76、77年的时候我寄养在上海的外婆家,当时外公生病卧床,外婆和阿姨舅舅都上班,家里常备两包以防老头饿了没吃的,我就偷拿着吃。吃了也没啥,家里再买,不是当什么很珍贵的东西。但有时候家附近的小副食店没有,要到第一食品去买。

      通宝推:方平,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又努力想一想,七几年价格可能是1毛8+2两粮票,肉蓉面 -- 补充帖

      蜡纸包的,放太久的话面块的油会渗着纸包。

      • 家园 国内最早不是上海,而是北京,文革前,鸭油方便面,一毛五,

        面饼2两,要粮票。陈楚三有回忆。

        上海益民是国内最早的的机制方便面,自己搞的生产线。北京是人工炸制。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食华丰,路路通

        广东品牌前来打卡。华丰三鲜伊面(油炸方便面)现在也是卖一两块钱一包。包装几十年不变,封面图案还是很吸引,真想夹一块鸡肉放进嘴里。。。

        点看全图

        • 家园 中萃华丰这些品牌应该都是80年代了。

          70年代只有益民四厂一条现代化生产线。北京那个鸭油面还不是流水线产品,而且鸭油估计也不好供应。80年的时候一些省市从日本引进了方便面生产线,这才有中萃、华丰等8、90年代比较流行的方便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