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今天随便说两句,关于日本 -- 绝对不是白领

共:💬141 🌺742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什么会影视剧流行花美男?

        其实是工作制度问题,所有成年男子在996乃至007的工作时间下,没有观看影视剧的空闲,唯一能有空看电视的就是老人,女人.所以有抗日神剧,有搞基美男剧.唯独没有体现男子力量的影视剧,即使有,也传播不了,没人看啊.现实中社畜有时间锻炼身体么?有时间享受生活么?

      • 家园 这个

        花美男问题,还真别怪米国,起码中国文化本身就不怎么样。

        宋朝男人就戴花,明朝男人涂脂抹粉,穿花衣,清朝名著《红楼梦》里贾宝玉整天就姐姐妹妹的,清开始,唱戏的男人装女人。毛时代是特殊时代,现在是恢复到了历史常态。

        这个就涉及到唐的安史之乱后到五代的百年大混战,全民厌战的民意下,宋朝开始扬文抑物,文化上开始阳痿。

        其他方面就比较同意你,我大概还有个推算,就是85年出生的到50岁,也就是2035年,如果中国不能登顶,麻烦就非常大了。说起来,两个姓胡的,非常坏。

        • 这个
          家园 2030-2035年,世界局势无法预料

          不过个人认为,不能光看坏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方面。

          山高县在有一期讲人口的视频中提到两点,我觉得很有参考意义,一是中国的人口高峰高峰比欧美要晚二十年,战后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的婴儿潮出现在四五十年代,而中国的生育高峰出现在六十年代,中国的人口高峰以及未来的死亡高峰要比欧美要晚二十年,这二十年就是未来中国真正战略机遇窗口;第二是未来十年二十年内,新自由主义将式微,右翼以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将重新崛起,不要说未来十年,过去十年中,我们的思想状态变化有多大?

          再结合我的两个观点,一是无人工厂无人兵器的大规模使用,直接抵消了有些国家的人口数量优势,有些国家现在还寄望于用人口数量优势或者血汗工厂获得某些好处,未来可以歇一歇了。

          第二就是从年初金融市场动荡可以看出,一些美国的市场头部玩家非但没有受到市场动荡的影响,反而越来越富有。你把这个原理放到全世界,恐怕也差不多,中美未来作为全球两强,即使发生全球性动荡,也是能从中捞到不少好处的。

          所以我对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通宝推:本嘉明,
          • 家园 内因

            说的是国内,人口格局变化影响大势。

            前个胡搞两少一宽,汉人一胎,后个胡引进外国垃圾,万国来操。这局面很难搞的。到现在只能说汉人一胎废除,但是生育文化,阶级压迫导致汉人已经无力再生了,而少民地区则靠汉人血汗扶贫,还是无节制生育,比如那个大凉山。而外国垃圾的大爷地位至今未见政府有任何措施改变。

            中国如果不能突破能源瓶颈,将来无人工厂的竞争未必怎样。

            • 内因
              家园 两个胡能乱搞,本身就是因为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

              他们背后有一大群有钱的和有头脑的在支持。

              我们看问题要尝试跳出现有的格局,不能再用过去二十年的眼光去看问题了。现在我们应该设想一下内部外部都收紧的环境下会发生什么了。

    • 家园 文化

      哪怕是明治维新到1945年战败以前,日本虽然侪身帝国主义列强,但这个国家的的经济文化生活并没有什么亮点,
      现代日本的文化亮点我就不多说了,古代日本文化,和朝鲜或者越南比起来,还是很有亮点的——由于日本一直处在汉民族够不到的岛上,日本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精神是日朝越中最强的。《古事记》《万叶集》都是8世纪编写的,和古英语的《Bēowulf》差不多同时。更重要的是,《万叶集》是中学课本收录的,今天的日语母语者在注释的帮助下理解阅读《万叶集》不是很难的事情。换昂撒人读《Bēowulf》,差不多等于另学一门跟德语类似的语言了www

      日本人很早就实现了和汉混淆文体&汉字假名混写文(大概在12世纪,平安时代末期的《今昔物语》就是这样的作品了);在江户时代,汉字假名混写文伴随着识字率的上升,成为庶民阶层阅读的白话小说使用的文字。商品经济的发展、白话小说的流行是明清中国&江户时代日本都有的现象,也是中国/日本今天仍在使用汉字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朝鲜和越南的士大夫主要使用汉语文言文创作,完全是和庶民脱离的。这就像中世纪英国人用拉丁语写作再多的诗歌文章也不会对英语文学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古代朝鲜有文化的部分全是汉文化的那一部分,于是现代朝鲜/韩国废除汉字去中国化之后,就会感觉朝鲜/韩文化非常的干瘪。

      至于越南,西山朝似乎有扶正汉喃文的打算,但是阮朝似乎又主要使用纯汉文去了。最后在法国殖民地时期被推广罗马字,在越共时代,罗马字成了标准。

      • 文化
        家园 江户时代的数学

        另外,日本在江户幕府时代(1603年-1868年)之前的数学是乏善可陈的,但是进入江户时代後,日本数学家在继承了中国宋元数学的基础上,已经超越了同时代中国明清的数学家。关孝和通过无穷级数研究了圆锥曲线,距离微积分还差一步了。这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中国。这个的背后,体现的是日本国内当时政治稳定、生产力比较发达。

        作者:TTT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20513/answer/9320193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假如明代的中国数学没有中断的如此彻底,中国数学有没有可能找到现代化的途径?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穿越,但实际上并非是一个不值得讨论的意淫问题。因为在历史上有两个非常接近这个答案的案例可以参考。一位是日本的和算算圣,关孝和。这个名字我估计很多中国人是非常陌生的。当宋元数学在明代绝迹的时候,在相当于中国的明末清初的江户时代,关孝和在日本继续发展朱世杰等人发展起来的天元术,将这门技术发展成为了一种利用汉字偏旁组成的半符号代数——傍书法和演段术。关孝和把未知数用甲乙来表示,把系数和加减乘除运算标在未知数的旁边。这样可以简洁地表示方程或方程组。在此基础上,他利用宋元数学发展起来的垛积术,求出了乘方垛,也就是自然数的p次方的一般求和公式,并且得到了伯努利数。他发展了郭守敬的招差术和插值法,给出了圆弧长的无穷级数展开式,并利用这种方法对椭圆螺旋线做了深入研究。关孝和以及他的弟子在此基础上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多重积分求立体体积的方法。另一位则是我国清末的李善兰,他和关孝和一样利用朱世杰的垛积术发展出了尖锥术并且以此技术给出了一系列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无穷级数展开式,当时他的合作者伟烈亚说,他的这些成就如果诞生在17世纪一定会震惊世界。所以说,@Yuhang Liu认为古代中国或者东亚数学家没有研究过圆锥曲线曲线也不是事实,关孝和李善兰都用原始无穷级数研究过这些曲线。关于李善兰的工作可以参看这里

        TTTT:从“杨辉三角”到“代微积拾级“​zhuanlan.zhihu.com

        如果我们以李善兰,关孝和的工作来作为样本而不是明清两代中国主流落后的数学为参考的话,那么前面几个高赞答案里所说的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不出抽象的符号系统,发展不出微积分是非常武断没有道理的。

        • 家园 想起几年前白如冰评价过李善兰的回答

          我想只要是上过大学的人,应该还是清楚数学在这批人手里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回过头来再看某个答案里这段话:李善兰为清朝著名数学家,著有《方圆阐幽》、《垛积比类》等书。微分、积分二语为李善兰所创。他创造尖锥术,在没有接触西方微积分时,就得出了定积分公式,这是中国数学能够通过传统途径,自力更生地完成由初等向高等转化的一个例证。他还用数表形式列出了一系列高阶等差级数求积公式,被国际数学界誉为“李善兰恒等式”。我对真正做出了成就的中国古人还是很敬佩的,但是对盲目自豪感强行吹牛的人,只想问一句:你知道你吹的是什么吗

          作者:白如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61690/answer/57893589

          • 家园 唐朝的科举有N门,到了明朝就只有一门了

            唐朝的科举有法学、数学,到了明朝就只有一门八股文了。宋元数学四大家成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绝唱。哎呀。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6] [8] 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9-10]

            朱世杰之后,元代再无高深的数学著作出现,汉唐宋元的数学著作很少有新的刻本,很多甚至失传了。

          • 家园 关孝和(约1642—1708年) 是武士

            关孝和(约1642—1708年) 是武士,用现在的话说人家是天生的公务员。不用像同时代的中国人那样操心科举考试。

            古代日本没有科举考试,不像中国,做题家思维深入人心。鸦片战争之后,一群人还在做题;李鸿章还经常用左宗棠不是进士这一点,来挤兑他。

            李鸿章还经常用他不是进士这一点,来挤兑他。

            李鸿章曾经对人说:“刘仲璟说燕王百年后,逃不过一个‘篡’字。我说左公百年后,逃过了一个‘文’字。”

            什么意思呢?是说刘基的次子刘璟(字仲璟)讽刺燕王朱棣虽然通过“靖难之役”当了皇帝,但百年后仍然逃不过“篡位”的评论。李鸿章则讽刺左宗棠百年后可以逃得了“文”字级别的谥号。

            这是因为在清朝,“文”字级别的谥号属于高等级,一般只有大学士以上的大臣才会被赐“文”字级别的谥号。左宗棠没有考取进士功名,几乎没有当大学士的可能,基本上与“文”字级别的谥号无缘了。

            左宗棠对于李鸿章的挤兑无可奈何。没办法呀,痛脚被人捏着。只能想办法解决进士的功名。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

            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很头疼。如果让左宗棠参加会试,就必须让他高中榜首,否则的话,万一考到第二名、第三名,让堂堂一品大员的脸往哪搁?但是,左宗棠年轻时都没有考上进士,到了62岁,怎么可能考瘾那帮年轻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帮左宗棠作弊。这样一来,科举考试的权威性体现在哪里?

            最后,还是慈禧太后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慈禧太后下了一道谕旨,特赐左宗棠同进士出身,并升为东阁大学士。https://new.qq.com/omn/20190819/20190819A08D8N00.html

          • 家园 也许是科举考试坑害得

            明清科举考试就考四书五经八股文,出题范围固定。公平是公平了,但是光培养做题家去了,超纲的东西就很少有人感兴趣。

            中国古代数学的两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时期(九章算术、祖氏父子)和宋元时期(南宋至元)都处于中世纪,此时在中国也属于乱世,儒学不盛。唐朝兴旺繁荣,但数学没有得到发展。明清是古代中国的最后巅峰,但是中国古代数学从此骤然衰落,甚至跌入谷底。明清两代,不但未能产能和宋元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数书九章》、《四元玉鉴》,反而将这些精粹长期失传,直到清朝中叶乾嘉学派才重新挖掘之。(作者:JasonXu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61690/answer/57930136

            百度百科说:

            几年后,作为州县的生员,李善兰到省府杭州参加乡试。因为他“于辞章训诂之学,虽皆涉猎,然好之总不及算学,故于算学用心极深”(李善兰《则古昔斋算学》自序),结果八股文章做得不好,落第。但他却毫不介意,而是利用在杭州的机会,留意搜寻各种数学书籍,买回了李冶的《测圆海镜》和戴震的《勾股割圆记》,仔细研读,使他的数学水平有了更大提高。

            清末废八股废科举,和今天信息技术进高考,其实都是很类似的问题——选拔人才是以公平、阶级跃迁、培养做题家为中心,还是以效率、综合能力、培养实干家为先?

            我认为编程以后必然会成为理工科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当然现在还不是主要还是因为条件跟不上,无论是硬件还是师资都差太远。我看了下别的答案,不少人信誓旦旦地讲“中学生不该学编程”,还编出一大堆理由,我只能说这些理由稍微做一下文本替换就可以塞到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作者:白如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698812/answer/1171092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少人信誓旦旦地讲“中学生不该学编程”,还编出一大堆理由,比如「处于边疆地区的学生,由于信息、经济等的落后导到了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较差,考出的成绩必然较差,如果进入高考该如何进行考察呢?」

            这些理由,在1905年同样可以用来论证应该四书五经八股文——毕竟,四书五经这些东西,哪个乡下都有;数理化教材呢,多半来自上海商务印书馆等地,至少要到省城才能看到——废科举,兴实学,不就对欠发达地区的科举士子天生不利麼!

            • 家园 我也赞成中学生课内不学编程

              倒不是什么条件问题,而是不必要,中学时间很宝贵有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中学的数理和语文基础好,到大学无论上课学,还是自学编程都并没什么难度。我们一个大学同学,经常被嘲笑直接按电源关机(那会电脑要先软关机,看到屏幕上出现“您可以安全关闭您的计算机了才可以关电源),后来也轻松拿到计算机的博士,在行业挣了大钱。无他,到了高处,比的还是数学或者说算法。当然中学开一些选修课,让家里没计算机的同学有机会摸摸计算机不要闹笑话也是该的。

              • 家园 因为那时候还没卷起来啊

                后来也轻松拿到计算机的博士,在行业挣了大钱。

                大家都在大学才接触编程的时候,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没问题。但是有人从小学开始接触编程呢?

                汉朝的时候,很多人是文盲,到了成年才开始学习写字(居延汉简证明)。现在应该不会有人成年後才开始学习如何写字吧🕗……

                边塞警备基层烽燧戍卒的成人习字教育,是文书人才培养与擢选晋升的机会,也是边塞吏员补缺的管道。但边塞戍卒属史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及其他们的实际工作,就决定了他们的书写水平。并且他们的习字范本,除了《仓颉篇》和《急就篇》作为汉代普遍习字“法帖”外,上级下发的文书,也自然成为他们练习书法的范本。居延简牍中大量不同书写风格习字简的存在,说明习字是多人参与的活动。而其中所见到的习字简牍内容,大量存在书人姓名、干支、专业用语(顿首、候官某某书佐某某等词)等内容,反应了边塞戍卒习字的目的和受教育的水平。但《居延汉简507.A》连写的六个形态均不相同的草体“教”字,明显是书写者出于审美的追求。所以说,边塞戍卒属史书写者的文化水平低并不等于审美意识低。

                (本文作者为山西书法院学术研究部主任)

                http://www.rbz1672.com/artist/?act=article_info&artist_id=0&article_id=2336

                • 家园 编程不是写字

                  不会编程不耽误学习数学,但不会数学耽误学习编程。

                  入学前很多有计算机二级证的,除了一个人后来都从事的和编程无关的工作。他们计算机相关课程考试成绩跟其他同学比也没有显著的高。同学里现在编程最好的是个农民家的孩子,大学上FORTAIN课前连计算机长啥样都不知道。凡是现在编程好的,基本都是入学高考成绩数学好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