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 崂山一道士

共:💬18 🌺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 有补充

    河里因为陈寅恪的事情,有了不少讨论。我不怎么读史书,很多跟历史相关的东西都是从西西河上学来的。不过学科学的人,大抵可以在非科班的领域谈谈社会和历史,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看法。这跟科学不太一样;自己不懂的东西,是无从置喙的。比如潘建伟的量子纠缠,河里虽然也讨论,但我没法跟进,因为实在是不懂。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修饰语是“独立”和“自由”,中心词是“人格”和“思想”。站在科学的角度,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什么是“人格”?什么是“思想”?把这个弄清楚了,才能讨论“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百度了一下对“人格”的定义,是这么说的: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一般说来,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 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作为区别人与人的不同特征的人格, 正是在这种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 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

    划重点: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有其生物学基础,遗传学基础。人格的形成也跟个人的经历有关,特别是孩童阶段的经历对于人格的塑造的作用是很大的,而这一部分经历往往在成人后被慢慢湮没了。看《西行漫记》,其中毛泽东自述了他孩童时期对父亲的反抗,对母亲的爱,这对他性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当然,成人以后,经历风雨,有的人变得更坚强,有的人变得更懦弱;有的人能随机应变,有的人认死理......所以,有“独立的人格”么?有“与生俱来不变的人格”么?我其实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陈寅恪所谓的“独立之人格”,我的理解其实是说每个人要按照自己真正的想法去做事情,不屈从于权威,不受惑于金钱,不拜倒于美色。换做先贤的说法,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果真能做到,当然是令人称道的。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跟共产党所倡导的“共产党员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其实,那些搞腐败、搞权钱色交易、趋炎附势的人,其实都是都不能算“独立的人格”。换言之,有“独立人格”的人,应该是能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真理”的人。

    所以,一个学者,如果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不受外力强迫所左右,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但是,如果在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有的观点是不确切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呢?那么,有“独立人格”的人也就应该去修正他的观点,正所谓从善如流也。如果他拘泥于自己创造的那个体系,固守自封,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那么,其实是受了声名所累,人格反倒不“独立”了,因为受“声名”的压迫了。

    百度一下对“思想”的定义,好像没有特别完美的定义,其中有一种是这么说的:

    人类的任何思想——思考所遵循的范式,都是从自己的认知格式中诞生出来的。如同外在世界中物质的反应与变化最终必定会以某种的形态呈现出来一样,人之心智里运转的信息内容,也会以类似于外在物质形态之信息内容架构,被储存或传递。在心念思维中,经由思考之后,信息内容所凝结的架构或范式,为思想

    通俗的理解,我们每个人的所思所想,都是我们自己的思想。这些所思所想,是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在我们意识中的能动的反映。我们的大脑对外界信息通过加工,整理,获得了一定的观点、认识,形成了我们的思想。这些思想,可能浅薄、可能深刻,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取决于我们大脑的生物学基础。我们必须得承认,智商和情商更高的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深刻的思想,如果他积极参加实践的话(读书也是一种实践哦)。因此,哪里来的“自由之思想”呢?思想本来就不自由,它受制于我们生活的客观物质环境、我们自身的经历以及我们的大脑对这些环境和经历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那么,“自由之思想”是什么意思呢?我个人的理解是每个人的思想其实是不受他人强行改变的。你可以说服我,用事实证明给我看,但你不能强行改变我的思想。

    所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啊。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我是赞同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不好意思啊,差之毫厘!

    感谢“老科学的家”指出我的错误。看来我的文史知识真的太少,记了一下名人的格言,还记错了。

    还有人指出我“偷换概念”,我也真诚地承认,因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真的是偷换了概念。所以,我要补充说明一下啊,说说“独立之精神”。

    还是要先百度一下,什么是“精神”:

    精神是描述有智动物(特别是人类)内在现象的名词,从古老用语“灵”到古典用语“精神”,再到启蒙时代笛卡尔用语“意识”,再到现代用语“心理” ,人们对有智动物的心理意识的认识是逐渐去神秘化的过程,对心理意识的认知科学家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中

    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可见,“精神”是比“人格”更宽泛的概念,不知道陈寅恪先生最初指的是什么。但如果用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来代表“精神”的话,那么,在唯物主义者看来,“精神”就是不能脱离与“物质”、但相对独立于“物质”之所在。所有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都是大脑、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以及由此可控制的各种化学物质(激素、多巴胺、生物酶等)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复杂作用的结果。没有脱离了物质的精神。因此,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也跟他有什么样的“人格”类似,不能脱离他的生活经历,生存状态,学识阅历来抽象地谈他的“精神”。“精神”不是一个先验的东西,尽管人从出生之时就具备了具有某种“精神”的能力,这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他本身大脑的发育和各个器官的发育程度。但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对这一基础的了解至今仍是十分肤浅的。

    有“独立之精神”么?我认为是没有的。但我同意精神是相对独立的。人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不能脱离空气、不能脱离水、不能脱离食物;但精神是相对独立的,即使缺衣少穿,也可以向往飞翔,即便生命短暂,也可向往永生。在精神世界遨游的时候,物质世界可以暂时后退的。

    再次感谢“老科学的家”指出我的错误。

  • 见前补充 4538004
    • 家园 你这个错误也可能歪打正着了

      192几年的时候“精神,人格”的使用未必像现在分的比较清楚,我看介绍王国维人生经历的书,觉的“精神”用于他好像不是那么合适,"人格”用于他就比较说的通了---要深究精神人格之区别,我也不清楚呢,前面所说只是我对这两词的感觉。

    • 家园 为你的补充送花。但对你的观点还是不太认同

      百度词条上对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范围做了非常明确的认定,就是: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我非常认同这个限定范围的。

      jent兄的文章说的非常清晰,jent:我所认识到的陈寅恪的两点成就

      说白了,陈的成就就是在其学术领域引进了新的研究方法,再进一步提出新的概念,并被同行认可了。

      我在学术圈子里混了多年,从自己的感受可以理解提出新的方法和新概念,是多么的困难,尤其是传统的学术领域。如果没有并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不可能做到的。

      通过jent的帖子,使我对陈寅恪的成就有了初步认识,并可以“了解之同情”。另外,陈正在可以大展宏图的年纪,双目失明,仍然持续20多年的学术研究,这份执着,当然足以做为表帅,当得起大师的称号了。

      通宝推:hullo,
      • 家园 我并没有否认陈的价值啊

        精神是可以相对独立的,思想也是可以相对自由的。

        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是个绝对的东西么?

        学术精神说到底是坚持真理,服从真理的精神。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精神可以是超越阶级的;但在社会科学领域,在存在阶级的社会,学术精神是很难超越阶级的:你总是或多或少地偏向于某几个阶层说话,不管你标榜自己有多么公允和独立。

        价值取向就更是如此了。我不知道你是在哪个学术圈里混,如果是人文社科圈的,那大多数人的确是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他们只能把西方的那一套说了又说。能出方方、梁艳萍之类的人,实在是令人无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发现客观规律,这样就能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还愁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么?

        • 家园 同意最后一段的总结。

          你提到:“但在社会科学领域,在存在阶级的社会,学术精神是很难超越阶级的:你总是或多或少地偏向于某几个阶层说话,不管你标榜自己有多么公允和独立。”

          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否定。陈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也说明其价值大眼:【原创】从“了解之同情”说开去

          以中国今日之考据学,已足辨别古书之真伪;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

          “偏向于某几个阶层说话”,应该是时代的反应,一种“真伪者”的表现。

          “如果是人文社科圈的,那大多数人的确是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这是否从另一个角度反应了能力不够,或许人文社科圈没有科技领域更加明确判断真伪的标准,是参与其中的人更难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如果是这样,陈更值得我尊敬。

          • 家园 握手

            是的,我们其实没有原则上的分歧。

            在人文学科领域,“能力不够”,所以只能人云亦云,所以缺乏洞见。同样的素材,放在不同的人面前,牛人可以鞭辟入里,常人就只能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我认为我们的文科教育是很失败的,包括语文课,标准答案太多,不鼓励探索。长此以往,使人丧失了热爱,就不能真正去深入研究。加之生活的压力(职称、工资、孩子教育),很多人就慢慢变成混日子的了,甚至愤世嫉俗,走到了反面。好在现在网络发达了,真正热爱某一文科领域的人可以有更多的发声机会,大家相互交流可以学到更多。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许好一些,但总体也是这样。所以才会有许多低水平的重复,石墨烯火的时候一拥而上做石墨烯,钙钛矿火的时候一拥而上做钙钛矿。殊不知某一领域的耕耘,恐怕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投入,忘却自我外在的欲求(荣誉称号,奖金待遇),坐得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至于陈寅恪,我认为他能留在大陆,本身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前期的事情,我们不能苛求太多。一个人的认识变化是有过程的,因此我也不主张扣帽子。只不过前期很多所谓的人文知识分子对那些政治立场明显站在共产党一边的如鲁迅、郭沫若污名化太多,现在整个形势左转了一些,有些人把陈寅恪拿出来批评我也觉得可以理解。但真金不怕火炼,有些事情大家把观点都亮出来,诚恳交流,真理还是越辩越明的。

            • 握手
              家园 确实有误会,在这里道歉。我也在之前帖子后面补充说明了。

              通过你的解释,我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现在理解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做出成就,难度远超自然科学领域。

              比如现在流感疫情世界大流行,一个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是有非常明确的检验方法、程序和标准的,对结果的评判一目了然。但是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应该没有这些东西。陈寅恪在西方游学多年,应该是将一些西方研究方法修改、引入国学、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是为新的方法,应该很难评估这个方法的好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为同行接受。所以他在这些领域建立了新的方法,再进一步创立了新的概念,最终被接受,是了不起的成就。

              除此以外,我对扒粪之事不感兴趣,对扒粪之人远之,对喜欢叮粪之人恶之。

              通宝推:hullo,
    • 家园 精神
      • 精神
        家园 感谢指出错误

        我做了补充说明,请指教。

      • 精神
        家园 抓的准确。楼主的贴子可以是偷换概念的经典案例了。 -- 有补充

        百度百科上的信息是: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在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用“人格”取代“精神”,一词之差,概念大不相同,然后引经据典论证“人格”。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通过与楼主沟通,发现误会了楼主表达的意思 -- 补充帖

        在这里道歉!

      • 见前补充 45380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