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测测自己的水平)-集权中央? -- 阳明

共:💬90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心学?

      如果你是一位元代的学者,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你会特别肯定何人的学说?

      (A)张载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题干中提到元代的学者重视“心性”与“宇宙”的讨论,可知其承继与肯定的是理学家“致良知”一派。

        选项(A)张载为北宋理学家,主张变化气质,反本归真,期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但未强调“心性”,故不选;

        选项(B)朱熹的核心思想为“格物致知”,强调天下万物均有理,人必须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研究,才能获得“理”,是“道问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和“致良知”理论相反;

        选项(C)、(D)虽皆提倡“心即理”、“致良知”说,以为“宇宙即吾心”,但因为王阳明为明代人,时序不符合题目,故答案为(C)。

    • 家园 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管制项目?

      历代政府为扩大税收,确保财政收入,会管制部分物资,实施专卖。下列那项物资最早要到唐宋时期才成为政府管制的项目?

      (A)铁

      (B)盐

      (C)茶

      (D)绢

      •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专卖制度往往针对人民需求量最大的大宗商品,加以管制,以免遭商人垄断。

        (A)盐(B)铁在汉朝已成为民间必需品,至汉武帝为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已有盐、铁专卖。

        唐宋时期,饮茶习惯普及,(C)茶叶已成为大量买卖商品,政府又加以管制专卖。

    • 家园 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天妃宫?

      某地曾是宋朝与外族对峙的边界,元代时因海运发达,开始建立天妃宫,到清代改称天后宫,香火鼎盛。城中还有几座天主堂,屡次毁于民教冲突,义和团事件中,受创尤深。这是指何地?

      (A)鹿港

      (B)泉州

      (C)宁波

      (D)天津

      • 家园 标准答案+点评

        选项(A)鹿港位于台湾;选项(B)泉州、(C)宁波位于东南沿海,而宋代边防多位于北方;元代海运发达地区在大陆沿海,故可删去(A)(B)(C)选项。

        清末义和团事件引起八国联军,波及地区仅于北方京、津一带,东南各省则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章程,互不相犯,使东南各省免于战祸,未受义和团事件波及,唯有(D)天津在义和团事件中受重创。

      • 家园 好象应该选...

        B

    • 家园 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日本聚落?

      十六世纪中后期,台湾西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日本聚落。这个聚落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

      (A)日本长期和平,以致人口过剩,必须向外移民

      (B)日本缺乏蔗糖,以此地为据点,从事甘蔗种植

      (C)日本入华的僧人,在此地学习,引入中国文化

      (D)日本倭寇当时以此为据点,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 家园 日本聚落-答案

        十六世纪中后期,此时正值明朝,有来自日本的外患倭寇扰乱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此时未经开发,台湾的开始开拓即是倭寇将台湾当作海盗据点,方便骚扰中国。因此台湾北港有北港颜思齐开拓纪念碑。故选(D)。

        (A)此时正值日本幕府时代,故不可能和平。

        (B)此时台湾未经开发,并不会有蔗糖。

        (D)此时台湾并没有完整的中国文化。

      • 家园 是不是...

        D?

        发现我选D过多,现在还没有一个C...

    • 家园 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事势使然?

      六朝时期有人指出:平常人家,妇女再嫁,后夫多宠爱前夫遗孤,但是男子再娶,后妻一定虐待前妻之子,此现象实是“事势使然”。所谓“事势”,最可能反映当时何种社会实况?

      (A)同父异母子女间的关系较差

      (B)女子改嫁比男子再娶易受社会认同

      (C)继父比继母疼爱单亲的子女

      (D)家族继承权以族内同姓男子为主干

    • 家园 2005年台湾历史考题-士人君主?

      以下资料是从先秦到清代三个不同时期的士人对君主制度的看法:

      甲:“百姓最足珍贵,江山社稷为次,君主要摆在最后。”

      乙:“君主为天下之大害,以前无君主时,人民反可自得其利。”

      丙:“要委屈百姓以伸张君权,要压抑君主以伸张天道。”

      这三项资料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何?

      (A)甲、丙、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