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79:政策破土 -- 本嘉明

共:💬138 🌺963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高铁不可能毛细化,车站也不宜多

        而依赖公路运输,等于继续依赖进口石油。

        三铁不并入大铁的网络,不受大铁的调度节制,所以也没那么死板,发车时间可甜可咸;每次发车,带几节车厢也可以临时调节。

        关于这种小火车,我以前讨论过很多次了,有很多其他细节的设想,都在河里。

        • 家园 现在襄阳,阜阳,商丘德州等,都建成了350高铁十字枢纽

          这个消息您知道吗?山东的临沂3年建成日照曲阜350高铁,刚刚通车,马上要开建京沪东线高铁,十字交叉。您不知道的青岛下属县级市莱西,也要建成胶东半岛的十字枢纽。现在一寸高铁都没有的滨州,菏泽,聊城,3年后也要建成十字枢纽。广州湛江刚通车不久250高铁,3年后就要建成第二条350时速高铁。这些都不是特例,是全国类似级别水平的城市都在积极争取,扎扎实实推进。这样的建设力度,跟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国联邦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如何?对了现在中国高速公路的投资规模应该会比高铁更高。您非要全民大炼钢铁的规模,现在确实比不上。这个年代了,您还要玩春秋战国的县级诸侯,闭关锁县。至少要搞民国阎锡山的闭关锁省啊。

          要不是刘跨越玩大了高铁,地方官僚和资本家没有人喜欢铁路,邹平弄电解铝,自备电厂100多万千瓦的规模,山西运煤,港口运铝土,胶济铁路延伸出来的铁路专用线修了都不用。宁肯百吨的大卡车天天数公里的长龙排队运输。8车道的马路修好半年,就压得崎岖不平,灰尘不下雨就没有消散过。

          您的天马行空的臆想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哈。希望我说的这些事实,有助于您了解现在真实的中国。

          • 家园 大铁和三铁,是两个次元的世界吧

            1) 高铁无法毛细化,这是常识,否则一出站就刹车进下个站,怎么提速?如果编列特快班次,只停首尾两站,中间各站高速穿越,由于站台无法彻底清场,其实是有安全隐患的,有个人要自杀呢?那么,住在广州站,湛江站周边的人口,能有多少惠及?

            2) 对于习惯都市轨道交通的人群来说,跨市之间的长途大巴,已经是一种不大接受的消费体验(服务,准点率,路上安全包括流氓滋扰),东部人口稠密区,有些县市之间,如果用“准城轨服务”的客运线衔接,是会有市场的。

            3) 中国有2850个县级行政单位,你不让人家搞,人家也不念想。你说放开了,只要有10%肯试,每县70公里复线小绿皮,那就是一万公里的工程基建量和后续的配套运营/维护,可以解决多少就业?你不试,怎么知道地方上不需要呢?

            • 家园 地铁模式,成本高,效率低,低密度人口区域根本不适合。

              一个县平均不到一千平方公里的区划面积,几十万的人口,人口在外流,剩余的还都往县城20来平方公里的区域集中。现在硬化路修到了村里每家大门口,县里有啥交通问题,几万元一辆的家用汽车,真正的门到门解决。门到门一站式的交通才是最省事的方法,大都市道路资源有限,人口集中,地铁公共交通来回换乘是无奈的选择。您用70公里的小绿皮火车,去解决县里的交通,让人家门到门的方案,变成N次的换乘,比脱裤子放屁的方式还不如呢。

              • 家园 中国2800个县

                面貌千姿百态,甚至还有东莞江门这些亿元镇,你只强调其中一种大家头脑中比较常备的刻板的印象,并不能涵盖全部嘛。

                我说了,很简单,你放开,让各县可以自由申请,看有多少县主动申请,再考察当地实际情况批复。批准的县,自己找中车去招标,由中车从勘察/设计/制造/到地组装/交钥匙,一条龙,各案各办,量身定做,东部上客运三铁,中部上货运三铁,西部可以多考虑建小机场。

                有了大量三铁,未来新建高铁线路,可以减少中间站点,有效提高车速/简化路况复杂因素,等于是不多花一分钱又挖掘了运输效益的潜力。

                • 家园 您不会用一线城市北上广的郊区县来作为典型论证吧?

                  据说临泉县地处安徽省西北边界, 面积1839平方公里,人口237万,是中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县,人口面积平均4个县的规模了。可以做一个小测验,要不您去临泉县的贴吧,发个帖子,建议修建县内铁路,来解决县内客流和货运。您觉着当地人怎么看待你呢?

            • 家园 大城市郊区和中小城市非常需要高密度普铁

              起到地铁的作用。一类应用场景是类似住在清河的北京人,坐火车到西直门,大大便利上班族(当然因为有了地铁这段铁路拆了,就是个比方)。还有一类是多数人口,住在县城,到(地级)市区上班,一个小时。村里父母进城住儿子家30分钟。一下子把市县村三级联系起来。第三类就是纯农村居民进城看病,购物,上学等等。如果修到村村通水平,中国就是瑞士水平的宜居了。这将大大缓解城市病,让年轻人更容易买房,老年人受到更好照顾,小孩子受更好教育,中年人更少负担。铁路车厢就是坐三分之一,也比这些人都去开汽车环保很多倍,更不要提中国缺油多煤。对于有钱人来说,也是非常稳健的投资。欧洲很多地方还有这种早年的私有投资铁路,家族吃了好几代,比银行房产合算得多。

              • 家园 晚了,地皮钱出不起了

                为啥祖上修成个支线铁路能够吃好几代,因为祖上修铁路时地皮不值钱,现在再想修支线铁路是绝无可能了,无论中外。修条干线铁路靠干线的高效率在中国还可行,再过些年也许干线也修不了了,就是美欧今天的样子。。。

                机场同理,没多少运量的支线机场,还是房地产开发更划算。。。

                公路虽然一样有征地问题,但相比之下容易多了。哪怕是平原地带,把地图放到最大,会看到大量乡村公路有直角弯,铁路是没法拐直角弯的,飞机跑道别说直角弯了,拐个小弯都不可能。。。

              • 家园 这样的话

                家庭住在远郊,享受市内的“偶尔市政服务”(比如学校,医院,娱乐等)都很方便,通勤也非常安全,甚至县铁路公司可以自配“车上保安”。

                • 家园 这不就是东京圈附近的铁路网吗

                  东京圈里面密密麻麻的国铁和私铁,各种速度混搭,感觉那就是老本的理想状态了。这个效率确实是高,前提是超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密度降下来之后还是不够方便,有时候还非得要财政补贴才能维持。日本目前也只是几大都市圈才能维持。中国的话,二线省城或者地域中心的大城市,青岛这种,可能维持,地级市以下基本就难了。国家财政补贴的话确实有各种好处,但是地方政府没有动力背这个窟窿。最后还是不成。

                  以后铁路的话估计规模很难扩大了。一二十年以内电动车和自动驾驶就能普及,那时候满街跑的共享电车,手机约一下最近的车会开过来。到地方之后直接下车。这样百公里以内的需求就直接解决了。查过这个距离的才有用铁路的需求。

                  老本天天胡思乱想,想必很有钱。

                  • 家园 共享电车是个弯路

                    将来即便兴起一阵,最后还是会被迭代掉。

                    一,中国北方冬季酷寒,不适合用纯电动车。

                    二,4人座以下的车,再怎么环保,也太浪费,至少是太占路面。

                    因此尽量提升“公共交通的乘用体验”,达到“准私车”的水平,才是王道。在未来,20年后,30年后,中国人口会不会大幅减少,街面上冷冷清清?在超级都会区,100年里都不会,外来移民会来,AI人形机器人会来,还是那么熙熙攘攘,透着热闹喜庆。所以要始终抓紧公共交通建设。

                    日本既提供了经验,也有很多教训。日本都会区的城轨铁路虽然很密集,但很多地方布局不尽合理,技术也太老,车辆驶过时噪音很大,影响了沿线大批民宅的宜居环境。我觉得在未来,非常周密的公交布局,外加人行道上加装平移自动扶梯,可以满足都市区大部分普通人的出行,出行人不必自行携带任何交通工具(哪怕折叠自行车都不需要),是最方便最省事的,最高境界的公共服务导向。

                    你说的最后一句,我不想评论。我在现实生活中,一向注意以身作则,但看来在网络世界里还是太过轻佻,没有给你们一个好的观感,这是我个人的失败。

                    • 家园 平移自动扶梯很不赞同,现代人缺运动

                      共享单车既满足了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要,还让大家有了锻炼机会

                      现在看来摊子铺太大有问题,但在大城市交通中肯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自动驾驶共享电动汽车,就好比是路线可以自动定制的公共汽车,我是非常看好的。虽然对解决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情况没十分大的价值,但对降低汽车尾气污染,降低汽车过度拥有造成的浪费绝对有意义

                      我是一直指望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出现能消灭马路上+小区里+停车场里全都是车这种浪费现象的,2030年,加油!!

                    • 家园 公交不可避免的不方便

                      要说共享电车会被迭代掉,那个当然会发生。问题是被什么技术迭代掉。被铁路,大巴之类的大公交迭代掉是不可能的。

                      共享电车能够实现的前提,必然是有足够的灵活性。现在的小汽车基本都是四座是因为一般家庭的需求就这么多。如果人类象猫啊狗啊一样一窝生十来个,那么汽车必然是中巴车型为主。

                      所以共享电车实现的时候,肯定是各种车型都有。你一个人坐就给调派个单座型的。十个人坐就给你派个小巴。自动驾驶对各种车型都是通用的。这种方便灵活是大公交无法比拟的。再说从节省了空车和占地方面讲,不见得比大公交经济性差。

                      老本你倒不是轻佻,只是热衷奇技淫巧。这些小手段也不见得没用,只是拿来当正经事做的可能性太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