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食的禁忌 -- 水南风

共:💬36 🌺7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口水不停的流
      • 家园 没吃过炸‘知了'吧?

        那炸的不是知了,是脱壳前的若虫.

        • 家园 不知道若虫是什么,有空您给说说

          猜想这‘若虫’是不是指未脱壳或方脱壳的‘知了’,浑身嫩绿,羽翅湿软。如果是的话,多是用油煸,也吃不出那小块肉来。成虫要用炸的,不用害怕嚼不动,象吃栗子似的就行了。

          • 家园 退壳前的知了

            也就是刚从地里爬出来 (或者被人挖出来), 还没爬到树上过一个夜晚第二天早晨脱壳而出.

            一般用油煸,蛋白质丰富啊,不过可分辩不出翅膀啊

            吃会飞的知了,到是还没见过, 一般不容易大规模抓, 抓住了就是玩,玩完了就死了.

            • 家园 翅膀还是有的,需要仔细看

              翅还没有??出来,湿软透明,平顺地贴在身上,宛如外皮的嫩绿附上了一层光亮,须用心观察才分辨得出。

              • 家园 你们说的是知了的两个阶段

                刚从土里钻出来往树上爬的时候没翅膀,学名好像叫“若虫”,俺们那里叫“知了猴”。

                爬上树后开始蜕壳,留下个蝉蜕,刚脱出来的知了湿乎乎的有翅膀不会飞...

                其实什么样的知了都可以烧了吃。香就一个字!

    • 家园 我家没装修的房子曾经出现过蜂窝

      那房子靠山,刚交房,有次没关落地窗,隔些日子去看,一个大蜂窝悬在屋顶下,几只蜂爬来爬去,我看一眼就躲开了,不敢细看,也不知道是不是马蜂窝。

      后来,大概是找物业来除去的。水南风这贴子早点出的话,我就不找物业除去了,自己放把火烧烧,也大着胆子常常这个香甜之物

    • 家园 还有一道广东”名菜“ ---禾虫

      专们生长在水田里。吃禾苗为生,此物通体血红还毛茸茸的,看着十分骇人,不过广东人么就是会变害为宝,你不是要吃我的禾么,那好我只好吃你了,于是这禾虫就成了美食。小时候我吃过,和着鸡旦一起蒸熟了吃的,味道那个鲜美啊,想起来还要流口水。现在水田都用化肥和农药了,所以这禾虫也就绝迹了。和稻田有关的还有一宝物,就是禾花雀,呵呵,这更不用说了,俗话不是说么,宁吃天上二两,不吃地上三斤,二两的禾花雀你要用三斤肥猪肉来换,我还不干呢,这会飞的东西就是高贵啊。每年秋天稻花香时就是吃禾虫,禾花雀的时候。广东三水一带现在有的农民种的稻田就是用来养禾虫,诱捕禾花雀的,而餐馆就在水田傍。其实有时想想咱们广东人一个“吃”字,确实是高,本来,皇虫,禾虫,禾花雀等都是对农作物有害的。按毛爷爷的办法就是全民动员“除四害”,让大家整天敲锣打豉,上房下沟捉麻雀,捕老鼠,影响生产不说还累个半死,就是事倍功半。咱们广东佬倒好了,一个吃字,就解决了,一来拉动经济,二来提高了积极性,三来培养了专业队伍,四来顺便也除了害。这不花公家一毛钱,还拉高了GDP。这“害”也变“宝”了。不过也有吃出祸的,这个咱就不说了,给点面子,只拣好的说,呵呵。

      早段时间有消息,说广东发现有外国的火红蚁入侵,可能会造成危害,唉,这蚁啊,什么地方不去,偏来咱广东,哈哈。

      还有,大洋洲的袋鼠国的螃蟹为患,专家们束手无策,怪不得他们总理最近老跟咱国家领导人套近呼了,又说要开放国人旅行,是冲着咱老广来的吧。还有枫叶国也签定旅游协定了,不知是不是有某种动物太多了。哈哈,以上纯属说笑。

    • 家园 好文

      文中饮尿一节,应该是日本人发明的,据说是有抗癌的作用。

      小弟虽然嘴馋,但对这些奇珍的食物实在提不起兴趣,烹调高手,就是给他一块猪肉,也能做出无数种变化来的。

    • 家园
    • 家园 大学的时候

      同班的一个江西小胖子,雨后用扫帚捕了几只蜻蜓,然后找来一个铁质罐头盒当作容器,放在火上烤烤吃了。一旁的我看得是目瞪口呆

      还有一次,席间上来一道菜,叫什么农家乐。里面有蚂蚱,蝈蝈,知了猴,蝎子和豆虫。天,这都是些啥?一想到蠕动的豆虫,一想到蚂蚱,蝈蝈的大腹便便,咳,咳,俺还是出去方便方便吧

      • 家园 呵呵,不准诬蔑农家乐

        又到知了猴上市的时节啦。偶正愁没机会一饱口福,三天两头惦记着呢。

      • 家园 看来看去, 从吃的角度, 原来我还真不愧是南蛮
        • 家园 南方产的虫豸不及北方,却是南蛮子的一大憾事

          我们吃虫的历史由来已久 ,《宋朝事实类苑》就有记载:岭南一带,每年夏天雷雨之后,有翅型白蚁倾巢而出。晚间人们在河边燃起火把,飞蚁纷纷扑入火中、水中,人们用竹筛把它捞起,洗净“以豚肉(猪肉),参之为蚱(酱),“米洎(米饭)姜盐酿为蚱”,味道极辛辣。

          在广州吃蝎子很普遍,菜市场里就有小贩用塑料盆盛了活蝎在卖,价格三五角钱一只,但广州的蝎子灰头土脸实在猥琐得可以――蝎子这东西以干旱环境中生长的品种为佳,如果把广州之类潮湿地方出产的蝎子比作基围虾,那么沙漠旱地里的蝎子就称得上是龙虾。电影《木乃伊归来》里有个片段,走投无路的蝎子王从沙里抄出一只巴掌大的蝎子一口吃下去,咬得汁水四溅。(《无毒不丈夫》)

          洪七公也道:“华山之阴,是天下极阴寒之

          处,所产蜈蚣最为肥嫩。广东天时炎热,百物快生快长,蜈蚣肉就粗糙了。”(《神雕侠侣》第十回 少年英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