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写在这一轮谈判之前 -- jent

共:💬108 🌺985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即便是一个领域里很厉害的人

                  也往往会陷入虎老师所说的这种“这个行业/世界或许已经不是你理解的那样了”,因为“这个行业/世界的逻辑已经变了”。

                  我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之前也隐约体会到过这样的危机。接下来痛苦了好几年,努力去打破原有的思维、知识的圈子,才又有了能去看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感觉。

                • 家园 佃农与地主

                  升息,最朴素地看,就是“对借贷冲动的抑制”,所要“打击”的借款者,是不分国界的。FED不是为了剪羊毛而升息,首先是为了稳定美国货币(和经济)而升息。

                  世界TOP2的大国,其经济必然是“以需求驱动”,政府可以用减租减息之类凯恩斯主义减轻社会“熬过冬季”的痛苦,也可以创造一部分“伪需求”,但本质上政府无法创造主流需求,政府只能等待主需求。自然自发的,或者是来自外部的需求,才是健康和持久的。

                  美国在1900—1920年间(就是“伟大的盖兹比”,“镀金时代”,“摩登时代”),依靠的是内部自然自发的需求;美国在1940年代,依靠的是外部的需求(战争);在二战后时代(直到60年代),依靠的是全球对美国货的需要。

                  随后美国进入“政府创造需求+市场自发需求”并举的时代,越战以及之后的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军,也创造了需求,但这种需求是绝对的“剜自己的肉自己吃”。所幸那时候美国市场的需求,也就是那个“给投资人讲故事”模式,是科学合用的,无数故事里,你这个故事能打动投资人,激动得他连夜尿炕,那么第二天这个技术天才就得到投资,可以实现梦想了。

                  2008后,美国出了问题,就是“政府创造的需求”大于 “市场自发生成的需求”,政府在维持市场繁荣上占压倒优势(通过QE,减税,贸易保护等等)。这个 “驱动力”内部的配比不正常,经济发展就不健康/不持久,升息的余地就非常小,空间很快会消耗殆尽。美国资本市场目前对是否升息,高度敏感,就是这种脆弱性的体现。

                  而在中国呢?几十年来,始终是“政府创造的需求”大于 “国内市场自发生成的需求”(楼市也是靠政策和 “刚需”洗脑顶起的),之所以能走过来,首先是不打仗,没有 “挖肉饱肚”;其次是腐败盛行之下,官员们把工程当作自己家的事情做,做好了不但安全地撩一票,还能升官,所以凡是“政府创造的需求”,这些需求项目的形成/筛选有其合理务实的一面,成功率较高,有时候跑得像条狗那么欢的贪官,比清官更有用;第三是大量从外部汲取现金(外方投资+出口创汇),从而掩盖了很多浪费的窟窿,学费交得起。

                  目前,中国体制内部 “懒政”比较严重,在天眼系统加持下,政府希望塑造一个极为整齐划一的“发条社会(八音盒社会)”(250倍大的新加坡),这必然会牺牲掉人民的一部分能动性。民间不那么有活力了,经济要发展,就更加依赖 技术派官僚“点科技树点得准”,集中精力办大事必须办对方向。同时也更加依赖在全球能自由行使“赚权”,弥补技术官僚们的那部分无能和失误。

                  5G只是个举例,5G本身仍然是对的方向,但当下最重要的还得是“赚权”。所以唐纳怆说,跟在谈的事情比,华为案是个很小的事情。美国认为他拥有“世界赚权”,以前租给中国用(好比地主把地租给自耕农去种),租金收得少了,现在骂骂咧咧要翻倍,但最后还是要催中国租去的。美国自己已经不会种地,万一中国不租,抛荒在那里更惨,大家一起饿死。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就是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的关系,袁世凯与隆裕太后的关系。这次谈谈心,美国发现中国当下并不想造反------认美国是大领导,愿意栖身于现有体制内,而不是像林冲那样,一怒反出东京------美国已经心安好多了,就转为谈租金的细节了。唐纳怆与莱特希泽,肯定已经有裂痕了,因为唐纳怆只是想做交易,见好就收;而莱特希泽想一鼓作气把中国“掰直”。

                  总之三句话:

                  一, 升息不足惧。

                  二, 华为案不足惧。

                  三, 谈崩不足惧。水田租不到,回老家种几亩山地,红薯干还是有得吃的。

                  • 家园 本大对官场很了解呀

                    别看在媒体、老百姓中的言论中,对那些大广场呀、稀奇古怪的大建筑等面子工程深恶痛绝。其实官员们对它们是真心偏爱的,哪怕借钱、哪怕是贫困县也要完成它。

                    这是我与他们交流过的体会,他们并不认同媒体批评和老百姓的看法。

                    • 家园 老百姓也有多种。比如骂“修路修的太宽浪费钱”,

                      没过几年,路变拥堵,转脸骂“为什么一开始不把路修的更宽些”。

                      两种骂词,同一波人。

                      • 家园 最搞笑的知名喷子

                        这人是知名度极高的公知,江湖人称汪三公子的茅老先生,那年头网上喷子流行猛喷高铁,什么高铁运椅子,穷人被高铁。。。 茅老先生自称亲睹空荡荡的高铁列车 :

                        点看全图

                        .

                        才一年时间,茅老先生再喷高铁,这次喷的竟然是太多人排队买高铁票:

                        点看全图

                        • 家园 是的,所以美国“小政府”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谁住在偏远地区手机信号不好,活该啊。

                          TA可以“选择”搬到手机信号好的地区嘛。

                  • 家园 转一段Twitter上的话,结束讨论吧。

                    In chess they call it Zugzwang - any move leads to a loss. The Fed can't raise without crashing the markets but staying here leaves them no room to cushion a downturn and also keeps choking off the pension funds whose boomer liabilities are starting to come due.

          • 家园 很多网友,只看增量,不看存量,低估了美国实力。

            中国的硬实力很强。工业能力强。但包袱重,积累总量少,历史欠账多。盟友少。国际形象一塌糊涂。

            反观美国上百年的积累非常雄厚,外加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都是软实力的体现。不可小觑。军事实力更是远强于中国。

            美国的致命缺点是全世界过度扩张,经济空心化,社会腐化堕落离心离德。力量虽强,但倍多力分,不能集中精力对华。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对抗风险极大。不是说谁更强一点的问题。而是未知变数太多。不论谁的力量更强,但优势会被变数掩盖。未来不可预测!

            美国非常明显的轻敌。中国普遍对美国有惧怕心里。但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畏惧是理性的选择。料敌从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我看好中国的原因不是认为中国实力一定强于美国。而是基于两国政府的处事态度。一个是小心谨慎。一个是狂妄自大。美国这种傲慢态度,非常容易犯战略性错误。

            我认为中国人,哪怕多吃哑巴亏,也要谦虚谨慎。小心使得万年船。

            当年大英帝国,马嘎尔尼访华就发现大清海军破败不堪。但大英帝国并没有对华开战。又等了一百年才下手。宣战还举棋不定。

            我们中国远没有当年英国的军事优势,更应该夹着尾巴做人。忍字心头一把刀。这也是我们能从德川家康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现在和美国人翻脸,时机不成熟,更不值得。如果被美国人敲一笔钱,不是什么大事。把眼光放长远,再给中国十年发展时间,可以改变历史的天平。

            通宝推:心有戚戚,本嘉明,
          • 家园 你说的这些,除了房地产债务问题

            其他问题美国只会比中国更严重,贸易战以来我看了你所有帖子,发现一个共同规律,你对美国自身的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淡化处理,而对中国的问题,则夸大其词危言耸听,结论是你在长米帝志气灭中国威风,

            • 家园 他的倾向确实明显

              其实大部分他想带歪的节奏都被大家看出来了,不然也不会被怼的那么多。不过他说到的很多东西还是值得重视,我们中国人就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接受吧。

          • 家园 相对脆弱就跪下就是任人宰割了

            1、中国人拼命干活创造的财富,相当比例是给外资的

            真到交恶,先卡的就是这块

            完成工业化的14亿人去抢劫,比1.5亿红脖子恐怖多了

            2、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差额大头就是“保护费”

            前文说了“现在中国高科技和军事落后,被封锁工业生产会下降不少”

            石油问题不大,限制私家车,鼓励共享单车、电动自行三轮还有电动网约车即可

            3、美国这方面更严重吧

            另外中国家庭条件不好的和穷地方的年轻人占一多半

            4、怕核大战,也怕美日欧联军空袭

            前者对策是对等报复

            后者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自信两岸和平统一+笨狼防线即可防住非饱和空袭,饱和空袭组织很难,最坏情况下最多2-3次,如果共军空军有霉菌3成实力(仅限西太平洋)能造成危害也有限,相对脆弱就跪下就是任人宰割了

            笨狼一贯反对某些房产地政策就不多说了

          • 家园 对的。我就实在想不明白,特大城市群有什么好的

            。。。

            简直就是国人偷懒爱走捷径在社会管理上的翻版

            • 家园 想不明白的话,还是先复习一下辩证法吧。随便讲两条“好处”

              1,摊薄了基础建设成本。

              2,产生更多就业岗位.

              摊薄了基础建设成本,不难理解吧?

              产生更多就业岗位,有点绕,简单说人口集中了,需求也集中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假设在学校里100个人有5人需要“午托服务”,那么只有200人的学校旁边就没有开“午托班”的价值,而2000人的学校旁边就可以开个“午托班”。

              人大多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