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台湾历史考卷 -- 云横居士

共:💬32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台湾历史考卷

    壹、单一选择题(76%)

      (A)1.学者整理出土文物,甲遗址有数量不多、用转轮制成的陶器;乙遗址只发现数量可观的骨制器具,如骨针等;丙遗址有少量谷子和大量的各种动物骨骸。这三个遗址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甲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甲―丙

        

      (B)2.一位正担任中央大臣者,回忆其早年入仕过程,虽顺利通过礼部考试,因未能通过吏部测试,不得派任官职,只好暂时接受地方政府首长聘任,担任僚佐。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官僚可能身处那个时期?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B)3.一项记载指出某地:「居民七十九家,计二百五十七人,无土著。中有女眷者一人,年六十以上者六人,十六以下者无一人。皆丁壮力农,无妻室,无老耆幼童。」根据你对汉人移民入台开发过程的知识,这类居民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以下何时何地(注:地名为今地名)?

      (A)明郑时期的新竹 (B)康熙中期的嘉义

      (C)雍正时期的台南 (D)乾隆晚期的鹿港

        

      (A)4.一本史书记载某人公开表示:「凡不遵王法而自创邦国者,叛逆所为,岂欲冒此不韪名哉?奈(何)王加征(税),又非法苦(毒)我,始设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这位说话者最可能是谁?

      (A)华盛顿 (B)李自成 (C)俾斯麦 (D)唐景崧

        (C)5.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那一场事件?

      (A)西晋五胡乱华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亡于女真 (D)清末八国联军

        

      (B)6.公元前300年左右,一位雅典商人跟朋友谈起自己的事业:「我发现自从亚历山大东征后,我的生意蒸蒸日上,特别是与波斯人的贸易,让我赚进更多钱」。这位商人成功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由于埃及受到希腊人统治,使埃及商人无法与雅典商人竞争

      (B)雅典与波斯之间不再有政治藩篱,进行远距离贸易更为便利

      (C)因为希腊的造船技术大为精进,使货物的运送更为快速便捷

      (D)东征过程中发现新航路与贸易路线,使商人更容易进入东方

      

      

      (D)7.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最可能身处那个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元 (D)明清

      

      职业别 农渔牧 工业 商业 交通业 公职 其它 合计

      人数 48 1022 1149 371 1449 7 4046

      % 1.19 25.26 28.40 9.17 35.81 0.17 100.0

      (C)8.

      

      注:「%」指占该地区该族裔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上表是某地某时期某族裔的职业结构统计表,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族裔可能是指:

      (A)1800年代北美的新英格兰移民

      (B)1850年代澳大利亚的英裔移民

      (C)1920年代住在台湾的日本人

      (D)1950年代新加坡的印度裔

        

      

        

      (C)9.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A)10.社会上的各种人:王公贵族、平民、商人、店员、农民、地主、工厂主、工人、教师、学生、同性恋、残障人士等等,都积极参与这场政治运动。这场政治运动最可能属于什么性质?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自由主义 (D)法西斯主义

      

      (A)11.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那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C)12.某书描述杭州一名女子改扮男装,进入书院读书。途中偶遇一男子,自此揭开一场动人的爱情故事。但因男女双方社会地位悬殊,故事以双方殉情作结。这部书描述的情境最早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A)故事提到男女间社会地位悬殊,应系六朝门第社会的反映

      (B)故事提到妇女入学读书,应系自由开放的盛唐社会之反映

      (C)故事提到书院制度,说明这个故事最早可能是发生在宋代

      (D)故事强调女性自主,该故事可能出现在受西方影响的民初

        

      (A)13.一本史书描述?s「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这次事件是指何者?

      (A)韩战 (B)柏林危机

      (C)古巴危机 (D)波湾战争

      

      

      (D)14.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栗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何种趋势?

      (A)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D)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D)15.一位学者主张:「以六经、孔、孟之旨,还之六经、孔、孟」。关于这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何者较为适当?

      (A)这是汉代今文经学,主张以微言大义,诠释原始儒学的精义

      (B)这是唐人编纂五经正义的宗旨,以恢复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

      (C)这是宋明时期的理学,主张直指本心,振兴原始儒学的精神

      (D)这是清代经学考据,主张通过经典考据,还原原始儒学真相

      

      (A)16.从1510年起的一段时间里,下表甲、乙、丙三组「商品」是欧洲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轴。如果,欧洲经由输出、交换或生产,最后再将获利输入欧洲。请问从「欧洲输出、交换或生产、再输入欧洲」的先后顺序为何?

      组别 甲 乙 丙

      商品

      内容 盐 酒

      火器 布匹

      五金 糖

      烟草

      稻米 奴隶

      (A)甲、丙、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B)17.战国初期,传统社会组织解体。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农民失去氏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18.某人指出:我发现四颗行星,发现银河系是一团星体,这是以前的天文学家未曾观察到的。借助于望远镜,清楚出现在感官前,古往今来烦扰哲学家们的争辩,为我们看到的证据所破除。这种说法最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A)天文学是十五世纪发展起来的,所以这是十五世纪的事

      (B)科学革命是十六世纪肇端的,所以这是十六世纪的事

      (C)望远镜是在十七世纪发明的,所以这是十七世纪的事

      (D)能如此观测行星者只有牛顿,所以这是十八世纪的事

      

      

      19.一个国际组织的规约中表示?s「1.会员国应依国家安全之最小需求及国际义务裁减军备;2.对会员国的军事威胁视同对整体的共同威胁;3.会员国间之争端应交仲裁,各国亦应遵守仲裁结果。」请问这是那一个组织的规约?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公约组织

      

      20.以下那一项最可能是欧洲中古商业组织行会所订立的规范?

      (A)「每家应提供一人为领主的草地割草两天,他能从领主那里每天接受三餐。」

      (B)「从早晨到十点是读书的时间。十时以后到下午五时前,个人要做指派的工作。」

      (C)「所有的成员可以接受生活上的必需品做为劳动的报酬,但不能接受钱币。」

      (D)「本团体中任何一人,工作不得早于一日之始,或晚于教堂鸣钟之时。」

      

      21.朝廷讨论调兵征讨某地的叛乱,某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的税就足以养兵,当朝廷命令他们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又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要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这位官员最可能是:

      (A)汉.周亚夫 (B)唐.李德裕

      (C)宋.范仲淹 (D)清.曾国藩

      

      22.一个人如此批评某国:他们有一种错误看法,以为各种信仰可合并为一,他们相信谈论宗教的方式越多,对公众越有利。尽管他们犯了这种错误,幸好他们仍让我们自由传道。这个人最可能属于那种宗教,而他批评的是那个国家?

      (A)犹太教徒,阿拉伯 (B)伊斯兰教徒,印度

      (C)佛教徒,美国 (D)基督教徒,中国

      

      23.一部宗教经典指出:「人之为善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善;人之为恶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恶,乃其气上通也。」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段话反映的观念可能出现在那部经典中?

      (A)这个说法反映出善恶二元论,应为基督教早期经典的观点

      (B)这个说法反映出天人感应论,应为东汉末道教经典的观点

      (C)这个说法反映出善恶报应的观念,可能出自印度早期经典

      (D)这个说法反映出真神造物的观念,可能出自伊斯兰教经典

      

      24.有人认为:「1920 年代是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开端。」并具体指出一项新产品对大众文化有重大影响。请问他指的产品是?

      (A)电视 (B)收音机 (C)报纸 (D)电报

      

      (A)25.右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

      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那个地区?

      (A)拉丁美洲 (B)南非

      (C)巴尔干半岛 (D)印度半岛

      

      

      26.课堂上同学讨论导致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其中那一位同学的发言内容较为适当?

      (A)罗马人生性保守,排斥希腊文化,未能有效吸收希腊文明养分

      (B)罗马与迦太基之间发生长期的战争,严重耗损罗马既有的国力

      (C)罗马后期为排斥基督教的影响,镇压基督教徒,引起激烈反抗

      (D)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张过于快速,无法有效管理帝国和应付外患

      

      27.这座佛寺不碉是个宗教场所,同时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贷给农民并收取高额利息。寺院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分依附者,寺院长老们正和来到寺院的达官贵人们探讨着深奥的佛理。这是什么时期的现象?

      (A)这是佛教刚传入中国的两汉时期之特征

      (B)这是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特征

      (C)这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下寺院的写照

      (D)这是明清时期土地财富向寺院集中的表征

      

      28.有一项条约规定?s「中日两国应当互相尊重,确保东亚地区和平,日本愿意放弃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交还租界,双方在经济事务上紧密合作。中国政府应补偿日本臣民自『事变』发生以来在中国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此处所说的「事变」是指什么?

      (A)清末的庚子义和团事变 (B)五四运动中的反日行动

      (C)民国二十六年的卢沟桥事变 (D)民国三十一年的珍珠港事变

      

      

      29.作家描述一个城市:「与伦敦人口差不多,都在五万人上下,全世界最上等的羊毛在此地加工,织成布料后,营销各地。许多商人集资,要在市中心建一座大教堂。工程进行中,商船队除了带回印度香料外,还带回亚洲黑鼠,使全城五分之四的人在一年中相继死亡,劳工短缺,必须紧急进口奴隶应急,教堂兴建工作才得以继续。」这座城市可能是:

      (A)十世纪的君士坦丁堡 (B)十二世纪的雅典

      (C)十四世纪的佛罗伦萨 (D)十六世纪的巴黎

      

      30.清康熙时期,许多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原本并未受到限制,皇帝也任命教士在钦天监工作,并翻译西方书籍。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以后,却将教廷派来的专使逐出国境,并禁止基督教在中国传布。导致此一改变的可能原因是?s

      

      

      

      31.几位同学讨论一项1880年与1914年两个

      年度欧洲主要国家的统计图,请问那个

      说法最正确?

      (A)这是各国人口的统计,第一次大

      战前德意志帝国幅员甚大,所以

      人口较多

      (B)这是各国海军船舰的总吨数,英

      国战舰总吨数虽少但先进,所以国力最强

      (C)这是各国移往美国的人口数,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移民主要来自这些国家

      (D)这是各国军费支出的情况,二十世纪初,各国积极从事军备建设,军费庞大

      

      32.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是以下列那个事件做为背景?

      (A)1845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几年之后

      (B)1900年,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几年之后

      (C)1905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几年之后

      (D)1910年,日俄战争结束几年之后

      

      

      33.某人被后来的学者视为古代思想一大突破的关键人物,认为此人「将人从天上带回到人间来。」下列有关「某人观点」的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A)这是对古埃及政教合一制度的赞美

      (B)这是对犹太教经典神人关系的描述

      (C)这是对中国殷商时期人性观的说明

      (D)这是对古希腊哲学家人文观的观察

      

      

      34.某学者指出:「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所谓「后世」及这位学者的时代可能是:

      (A)所谓「后世」是指秦汉,这位学者是六朝时人

      (B)所谓「后世」是指魏晋,这位学者是隋唐时人

      (C)所谓「后世」是指六朝,这位学者是两宋时人

      (D)所谓「后世」是指两宋,这位学者是明清时人

      

      35.几位同学讨论一张有关1940年到1990年间台湾的统计图,那一位的说法最正确?

      (A)这是台湾人口职业结构统计图,显

      示台湾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

      少

      (B)这是台湾人口结构改变统计图,显

      示台湾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C)这是台湾对日本进出口的统计图,显示台湾对日本输出减少,输入

      增加

      (D)这是台湾对美国进出口的统计图,显示台湾对美国输出增加,输入

      减少

      

      

      36.一本《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目次包括?s「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我们应如何认识这本书?

      (A)这是十八世纪初期英国人对世界地理的看法

      (B)这是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描述

      (C)这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人对世界地理的分类

      (D)这是中国在二次大战后对新国家出现的叙述

      

      

      37.某个宗教的信徒散布在欧洲许多国家,1930年时,波兰人口的10%属于该教派,捷克及俄罗斯亦有3%,奥地利及土耳其境内该教派信徒亦占总人口的6%。请问这是那一个教派?

      (A)罗马公教 (B)东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38.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贰、多重选择题(8%)

      39.一位清代学者指出:「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转东北之变局也。」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说法?

      (A)以「地气」流动的观念来解释历史,有违科学精神,此说不足采

      信

      (B)「地气」是当时人对政治形势变动的一种看法,此说内容值得参考

      (C)「地气」是指农业生产的能力,「西北转东北」是指其变动的方

      向

      (D)「开元、天宝间」的变局,安史集团攻击长安可视为一项重要指

      标

      (E)唐以后首都从长安东移开封,再北移北京,可以说明地气流动之

      说

      

      

      40.一位法国作家回忆其青年时期,其中一节主题是「1942年在巴黎念大学」。下列那些情节最可能出现在这一节叙述里?

      (A)德国首相正在巴黎从事友好访问,两国政府希望加强学生的交流

      (B)作家花钱买了一架新的收音机,收听来自德国的广播,学习德文

      (C)一家报纸揭露日前德国首相与斯大林签订之和平协议的详细内容

      (D)作家参加了当时在巴黎凯旋门前举行的学生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

      (E)作家计划在年初前往非洲,参观埃及与埃及古文化的金字塔遗址

      

      

      41.资料一:《尚书》〈酒诰〉是周初的告诫文书,指出:殷纣王好酒,因此上帝不再庇佑殷人,以致亡国。

      资料二:考古学者指出陪葬品距尸体越近,越具重要性。殷商各个时期墓葬的陪葬品,青铜食器多置于棺、椁之间,而青铜酒器多置于棺内。

      请根据上述资料,指出下列何者是较合理的解释?

      (A)〈酒诰〉之说是周人藉以自省,并不足以证明殷人好酒而亡国

      (B)〈酒诰〉反映春秋时代的天道观,显然是后人伪造,故不可信

      (C)考古证据显示殷人确实好饮酒,证明〈酒诰〉的说法是正确的

      (D)考古证据显示殷人好饮酒,但无法证明殷人是否因好酒而亡国

      (E)考古证据显示殷人不好酒,〈酒诰〉只是周人宣示伐殷的合理性

      

      42.资料一:历史学者估计,明初(1400年)中国约有6500 万人,到明末(1600年)人口增加为1亿5千万人。康熙年间(1700年),人口为1亿5千万人。

      资料二:1550年时,中国大量栽种玉米、甘??、马铃薯、花生等多种新作物。

      针对两段资料,许多同学有不同的意见,请问何人的说法较正确?

      (A)玉米等新作物的产量大,取代原有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才能养活较多人口

      (B)玉米等新作物未取代原有作物,但可生长在较贫瘠的土地,增加粮食的供应

      (C)从明初至明末未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人口的剧增可能与粮食供应增加有关

      (D)明末至清初粮食生产条件改变不大,人口亦未见增加,应与其间的动乱有关

      (E)因清初人口大量移往台湾及东南亚,所以人口虽有成长,人口总数却未增加

      

      

    参、题组题(16%)

      第43-45题为题组

      资料一:学者指出:自1530年起,白银开始流入中国,尤其是通过菲律宾与中国贸易的西班牙美洲帝国。估计十六世纪后半至十七世纪前半,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23万吨。自十七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速度减缓。但自1684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白银再度流入中国。1810年代中英贸易,中国仍净流入约37万公斤白银,但至1820年代,已逆转为大量流出。

      资料二:右图是1700~1800年中英贸易白银流入中国

      数量统计图

      

      43.数据一「自十七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中国的速度减缓。」根据你的历史知识,所谓「中国本身因素」最可能是指以下那一项?(单一选择

      题)

      (A)货币政策改变,改以铜钱为主要货币,造成白银需求量大减

      (B)社会持续动乱,生产失调,商业萎缩,造成白银需求的降低

      (C)倭寇为祸南北沿海,迫使中国停止对外贸易,白银需求大减

      (D)政府为因应战事,提高税赋,使得银价下降,白银流入减少

      

      

      44.资料一「自1684 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可能与那一个事件后的发展最直接相关?(单一选择题)

      (A)西班牙殖民菲律宾,扩大对华贸易

      (B)康熙平定台湾,开放对外贸易

      (C)葡萄牙人殖民澳门,开拓东亚贸易

      (D)英国殖民印度,积极拓展贸易

      

      

      45.学者指出:十八世纪的中国出现几次较显著的物价上涨现象。根据资料二,这几次物价上涨最可能发生在那些时段?(多重选择题)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戊 (E)戊己

      

      

      第46-48题为题组

      资料一:学者指出:台湾昔日游民,非酿乱不可为生。同治以后,有业可执。此后贫不能生者及牟重利者,已不在农村着眼。率趋于都市,以取成倍之利。故百余年来械斗之风,至同治以降,一时顿绝。

      资料二:学者统计1721~1870年间台湾以原乡祖籍为依据、大规模的分类械斗发

      生之次数与地区分布如下:

      年代 次数 发生地区与次数

      1721~1725 2 高雄1、屏东1

      1726~1750 0

      1751~1775 1 彰化1

      1776~1800 3 彰化1、淡水1、宜兰1

      1801~1825 6 新竹2、宜兰2、淡水1、彰化1

      1826~1850 9 彰化2、淡水6、高雄1

      1851~1865 8 淡水7、宜兰1

      1866~1870 0

      

      46.资料一作者所谓的「同治以后,有业可执」,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可能与那个事件后的发展最直接相关?(单一选择题)

      (A)五口通商 (B)台湾开山抚番

      (C)台湾开港通商 (D)牡丹社事件

      

      

      47.资料二所提的分类械斗往往导致族群的移动或聚合,在考察「某村庄最早移民来自何处」这项课题时,以下那一项资料最足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单一选择题)

      (A)文献记载该村最早的庙宇

      (B)该村居民目前使用的方言

      (C)户籍资料上登记的出生地

      (D)墓葬区墓碑上记载的堂号

      

      

      48.请根据数据二以及你的历史知识,指出下列有关资料一的各项讨论,那些较为合理?(多重选择题)

      (A)资料一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可视为解释械斗发生与扩大的理由之

      一

      (B)资料一指出经济是械斗的主因,与商业发展有关,与开发方向无

      关

      (C)械斗发展的趋势与汉人开发的方向大致相符,数据一之说应属可

      信

      (D)械斗为族群间的冲突,但多属于偶发事件,未必能指出具体的趋

      势

      (E)械斗大多发生在开发中的农村地区,资料一所叙述的趋势大致可

      信

      

      

      第49-50 题为题组

      有人说:纺织业是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火车头」,请回答以下两个与纺织业有关的问题:

      

      49.十九世纪后半,西方国家挟其船坚炮利,强迫中国开放口岸与市场,将其工业产品销售至中国。但至二十世纪前半叶,西方棉布始终未能完全取代中国本身生产的土布,其故安在?(单一选择题)

      (A)中国土布为家庭副业,人力成本低,具有竞争力

      (B)中国政府采取关税保护的手段,排斥西方的棉布

      (C)中国人提倡爱用国货,中国土布得以维持竞争力

      (D)中国新式纺织厂效率高,西方的棉布不具竞争力

      

      

      50.自十七世纪以来,台湾人民穿着的衣料大多从其它地区或国家输入,本地绝少生产。但自某个时期开始,大部分人民的衣料已由本地工厂生产。请问「某个时期」可能是指何时?(单一选择题)

      (A)十九世纪前半 (B)十九世纪后半

      (C)二十世纪前半 (D)二十世纪后半

      

      

    • 家园 这是什么级别的考试???

      当中的专业深度不是一般,就是世界各国的汉学专业硕士科目也不一定能对付当中所有和中国有关的题目,更别说其它世界各国的历史了。我可以简单的告诉大家,在欧盟国家高中历史是非常简单的,我一个同学因为经常转学,学了三次法国大革命,其它什么都没学,也照样毕业上了大学。我也认识不少大学里的文科台湾同学,对一般稍微详细一点的史地知识也是一问三不知。估计不会又是某位自封泛蓝的大陆同胞伪造出来的吧?

    • 家园 伤自尊呐

      看了下我就精神崩溃了

      铁定不及格的,我。。。

    • 家园 花之
    • 家园 个人和台湾人切磋武艺的经验,挑一个省的高考生和他们比文科,

      咱们输(第一名和第一名比,第一百名和一百名比,如此类推,拿全国去比太不公平),比理科,咱们大胜。

    • 家园 我做了一下

      你似乎忘了删掉答案了。前17题,在题首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做了前三题之后就发现了,所以,后面的4-17题,没法做。(后来发现,后面的题也没删答案,不过在题尾,我做题时没发现)

      我做了从18到38题中的17个,有些没图做不了,有些是台湾题,完全不知道。对了12个题,后来去看了答案,解题思路似乎和答案很接近。

      做对的题有18、21、22、23、24、26、27、29、32、33、36、37。

      这个考题的范围可真大,世界史、宗教史、科技史、地理、考古都包括进去了,不知道这是什么专业的考题。

      • 家园 这个估计要看看他们的教科书的

        针对不同教科书出题,让台湾学生做大陆的题目,估计也抓瞎

        不过他们的题目思考性比较强

        他们这些题目,我做了一下,完全是实打实全都知道的,真的不多,但是用排除和推论的方法做,大概做对一半吧,还是不及格~~~~

        • 家园 他们的教科书也太多内容了

          这些题,涉及的面相当的广。

          如果拿大陆的历史高考题,来考,我估计得分更少,因为年代啥的,记不了那么清楚。

          • 家园 是啊,从这个角度讲,还是对面的有点意义~~

            记得最清楚的,那时候做个选择题,某个事件发生在某年?选项是,821年,822年,823年,824年~~

            晕,连排除法都没法用了~~

            而且知道了哪年好像也没意义,现在我连题目是什么都忘了~~~

          • 家园 辛亥革命的六个意义,名词解释初税亩,估计台湾人也晕。
      • 家园 范围也只是看着吓人

        因为他们考的很多东西,是我们没有学过的,所以以为比较深。

        比如政治,战争,革命,起义,政变等,当然,当然这些都是政治范畴,但其实有不少社会和经济的内容,他们也没有包括进去。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陆的教材倾向于政治。但倾向于政治未必不好,大陆偏重的,国家朝代的兴起,衰亡,和其中经历的变革,这些宏观的东西,看似不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但如果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开阔大气的全局观念的“领导型”或是优秀的“参谋型”的学生,那这些兴衰交替的内容是合适的。

        只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将那些需要思考的东西变成了让学生被动接受。

    • 家园 说明一下

      一共50道题,其中第16题表格排序乱了,不能做。不过我想此题一般人不会错。

      其余第25,31,35,45四题缺图,不能做。

      另外,lz原贴中30题未贴全,当时也未做。不过估计一般人也不会错。

      而就像我引的卷子的抬头所说,其中3,35,46,47,48,50等6题,另有实际上第7题,与台湾有密切关系,可视为台湾当地史,大陆人不知道也不为过。尽管有部分可以判断出来。

      • 家园 我做的结果,不好,按标准答案错了9题,算80分吧。

        先说一下,我发现这张试卷里面有很多名言,或者言论引述,然后让人判断时间,事件或原因的题目;类似的给出某条件,进行判断的题目非常多。

        这大概是台湾试卷的风格,而类似于第9题这样的,大陆经常使用的,比较直白的表述的题型相对较少。

        这固然对于学生的掌握能力要求更高,但这样的题目容易造成理解偏差。而且,不知道台湾的教材具体深度如何。因为这类题目对背景知识要求较高,如果给没有直接学过这些内容的人做,必须对这方面有较好的了解才行,但另一方面,如果在教材上有明确的知识点涉及这些问题,就会简单很多;另外,如果某人曾经直接读过这些观点和言论,那根本不需要对这些题目进行判断,可以直接选择,最典型的如15,18,21等。

        现在历史也荒废了,尤其是很多具体的细节,比如年代一类,常常记不住了。

        下面把我错的列一下:

        2错了,唉,对吏制都忘光了,选了清代。

        3,比较正常,不过还好,我选了C,时间判断大致上还行,不过对台湾地理不大了解,台南是府城?以前好像听说过。

        5,我选了清,不过我对这题目有异议。该题目的主旨,大概是想表达中央集权的问题。但该题最先提到了一场剧变,而北宋积弱,战辽夏不胜,与中央集权关系很大。但灭亡一事,远非如此简单,而且若将此话“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与中央集权连续也甚为偏颇。这话我也没找到出处,可能是当时某些人的看法吧。

        不过选八国联军也不好,当时没有想到,只想到了清。如果是鸦片战争,我认为最贴切。

        18,科学史居然都忘了,而且我倒真不知道,知道也忘了,伽说过那样的话。当时还想,望远镜确实是17世纪发明的,那c不是人人都知道了?肯定有玄机,选了d。

        22,这话大概是利玛窦说的吧。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他本身对中国人的理解有误。各种信仰合一,并不能表现中国人实际对宗教的观念,而且只能对一个整体而非个人来说。而这话“他们相信谈论宗教的方式越多,对公众越有利。”也并不符合中国情况,只能说是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而且分析的也有问题,各种信仰和一神信仰并不是一回事情。另外,单按题目和分析,B哪里不对了?

        28,抗战的错了,唉,鄙视下自己,不过么,汪精卫的条约,而且离抗战爆发都3年多了,这也太偏了。台湾人这些也学?难道想突出,同是kmt,蒋某如何如何?

        40,这题是哪个白痴分析的?答案明显错的。难道不知道维希政府?还交战国呢!虽然战事紧张,但A还是有可能的。倒是E,42年初的时候英德在北非拉锯,虽然还未逼近埃及,但那时候想去北非,估计胆子也大了点。再者英国人占据埃及,而维希政府,大国中只有英国不承认,英德又在交战,一个学生,能不能自由前往埃及,也是问题。

        47也有问题,不过我认为信仰一事,也很难说,一个较大地区,可能信仰都是一样的,未必能区分清楚。而堂号,都会长期保持,尤其是大家族,能够上溯很远,就像族谱一样,怎么不能反应了?

        50题没办法,而且给那种什么日据事情发展日本的白痴谎言迷惑了,选了上半叶。原来台湾教科书也是这么写的啊,那怎么这么多台湾人分不清楚,难道他们也不信自己的历史书?

    • 家园 [转载]我来贴个完整的,带答案和分析的版本算了(一)

      外链出处

      纵观这次历史考科的题目可以发现三大特点,一是测试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认识;二是测试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三是政治史几乎微乎其微,所以今年的考题中史实判断题取代了传统观念题,传统史料题文言文的难度增加,总字数也突破去年的考题,而题目的范围更是举凡社会、经济、家庭、律令无所不包。总体而言这次的考试难度比去年高。

      就试题来源而言,其中中国史的部分有25题,世界史19题,台湾史则是6题,延续着去年以来中国史占最大部分的传统,但是中国史的题目比起去年灵活不少,所引用的史料来源也更加广泛,相信这也是未来的趋势!于是语文的理解能力(例如关键词的掌握)和文字的阅读速度,也应该是往后老师训练学生的重点之一。可是反观世界史的题目就比较传统且过于容易而缺乏鉴别度,同时出题范围过度集中于十九、二十世纪的世界现代政治发展,相信这一点未来的大考中会做适度的改定。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史的考题如果以消去法来解题的话,几乎是屡试不爽!此外,观察这两年的考试,世界史的题目中一定会有地图题,只是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有时是直接以地图的方式来呈现,有时是将地图以文字叙述的方式来呈现,所以建立学生清晰的时空观念是刻不容缓的。最后从台湾史的考题中也不难看出,其范围也有过度集中的现象,如同往年一般集中于清代到日治时期的台湾史。不过配合新式整合题型的出现,将台湾史、中国史和西洋史融合成为题组,令人目光为之一亮,所以尔后教授台湾史的时候(例如荷据或明郑时期的台湾史),可以提醒学生当时的台湾与世界的互动。

      面对每年都在改变的考试趋势,负责任的三民版历史教科书当然要走在这个考试趋势之前,这也是我们每年勤于改版的原因。对我们而言,改版不只是堪误而已,更要配合史学界的研究风向球添新削旧,所以心细的老师们翻阅新版的三民历史课本时,一定会发现其中又少了些政治史的描述,而增添了其它领域的介绍。这次的历史考科再一次证明,我们努力的方向的确真正符合大考的方向。

      最后由衷感激长久以来支持的老师们,秉持着让老师安心教学、学生开心考试的目标,几年来三民版历史教科书一直没让您们失望过,谢谢您们长期的支持!当然,对的路我们会坚持下去!对于新选用本版的老师,除了向您致谢,更要跟您说明,这次历史考科的检验,再一次证明三民版历史教科书经得起考验,请您放心!老朋友、新朋友,三民永远和您手牵手,与您共谱教学的彩虹!

      壹、单一选择题(76%)

      (A)1.学者整理出土文物,甲遗址有数量不多、用转轮制成的陶器;乙遗址只发现数量可观的骨制器具,如骨针等;丙遗址有少量谷子和大量的各种动物骨骸。这三个遗址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甲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甲—丙

      【解析】:甲遗址有数量不多的轮转陶器出现,故可知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乙遗址有大量骨制器具,更有骨针的出现,可推知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丙遗址出现少量谷子,可推测此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故此三个遗址的先后顺序应为乙-丙-甲。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5,第一章第一节之「旧石器时代」、页13,第一章第三节之「新石器时代的生活状况」。

      (B)2.一位正担任中央大臣者,回忆其早年入仕过程,虽顺利通过礼部考试,因未能通过吏部测试,不得派任官职,只好暂时接受地方政府首长聘任,担任僚佐。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官僚可能身处那个时期?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解析】:唐代科举采用资格考试与任官考试分途的方法,考生州、县试合格后,再到礼部按科别参加考试,及格后仅能取得任官资格,考生还要再通过吏部考试,才能分配任官。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129,第七章第一节之「优良的制度」。

      (B)3.一项记载指出某地:「居民七十九家,计二百五十七人,无土著。中有女眷者一人,年六十以上者六人,十六以下者无一人。皆丁壮力农,无妻室,无老耆幼童。」根据你对汉人移民入台开发过程的知识,这类居民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以下何时何地(注:地名为今地名)?

      (A)明郑时期的新竹 (B)康熙中期的嘉义

      (C)雍正时期的台南 (D)乾隆晚期的鹿港

      【解析】:由题干可知,此为一种男女比例极为悬殊之人口结构,以壮年男子为主要人口。清康熙二十三年起长期禁止移民携眷来台,直至雍正晚期才放宽限制,造成清朝早期的汉人移民男女比例失调、娶妻不易的情形,就时间而言,(B)、(C)皆于此一时期,但台南为府城所在,多旧住之本地人,因此多有妻室眷口,而嘉义为新住之民,多半无妻,故答案为(B)。参见历史(下)(革新版)页30,第十二章第二节之「移民的新故乡」、页43,第十二章第三节之「妇女角色」。

      (A)4.一本史书记载某人公开表示:「凡不遵王法而自创邦国者,叛逆所为,岂欲冒此不韪名哉?奈(何)王加征(税),又非法苦(毒)我,始设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这位说话者最可能是谁?

      (A)华盛顿 (B)李自成 (C)俾斯麦 (D)唐景崧

      【解析】:根据题干「不遵王法」、「自创邦国」、「奈王加征」的提示,最有可能指的是因为英国不合理的加税,使得美洲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寻求独立一事。参见世界文化(历史篇)上册页54-55,第四章第二节之「启蒙运动的背景」补充说明3与表4-1。

      (C)5.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那一场事件?

      (A)西晋五胡乱华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亡于女真 (D)清末八国联军

      【解析】:由题干中「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可知此国家中央集权太甚,造成强干弱枝的现象,强调中央集权,裁汰地方武力,以避免对中央形成威胁,但是结果却造成「外寇凭凌」,导致外族入侵而无力抵御。西晋时晋武帝鉴于曹魏未行封建以致王室孤立,因而大封子弟为王,造成诸侯王势力强大;中唐安史之乱后节度使也势力大增,渐不受中央控制;而清末时由于太平天国、捻乱、回变等动乱频繁,中央无力讨伐,多仰赖地方乡勇团练如湘军、淮军平定,因此西晋、中唐及清末的中央权力并不强大,北宋则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地方武力无力抵御女真的入侵,致使北宋亡国,故答案为(C)。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174,第九章第一节之「异族征服下的士大夫」、中国文化史(全)页50,第三章第二节之「郡县制」。

      (B)6.公元前300年左右,一位雅典商人跟朋友谈起自己的事业:「我发现自从亚历山大东征后,我的生意蒸蒸日上,特别是与波斯人的贸易,让我赚进更多钱」。这位商人成功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由于埃及受到希腊人统治,使埃及商人无法与雅典商人竞争

      (B)雅典与波斯之间不再有政治藩篱,进行远距离贸易更为便利

      (C)因为希腊的造船技术大为精进,使货物的运送更为快速便捷

      (D)东征过程中发现新航路与贸易路线,使商人更容易进入东方

      【解析】:亚历山大东征之后,积极地在被征服的土地推展希腊文化,并且建立许多新的城市,另一方面,他也统一货币、消除贸易壁垒。等到亚历山大死后,希腊的影响仍继续涌入东方的城市,商业亦十分繁盛,将各地连接在一起,并促进了共同文化的发展。参见世界文化史(全)页42,第三章第一节之「亚历山大在历史上的重要性」、页44,「商业与贸易」。

      (D)7.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最可能身处那个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元 (D)明清

      【解析】:明清时期的会馆具有浓厚的同乡性质,商人到外地做生意,多居住在由同乡商人共同集资成立的会馆中,这些会馆除了提供歇宿外,也具备贮货、为成员提供议定商业契约、商议工资争议等功能,而在会馆中也会举办各种祀神与慈善活动,以答谢神明保佑生意兴隆。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193,第十章第一节之「明清商业的昌盛」、中国文化史(全)页172-173,第八章第二节之「工商业团体的活跃」。

      职业别 农渔牧 工业 商业 交通业 公职 其它 合计

      人数 48 1022 1149 371 1449 7 4046

      % 1.19 25.26 28.40 9.17 35.81 0.17 100.0

      (C)8.

      注:「%」指占该地区该族裔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上表是某地某时期某族裔的职业结构统计表,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族裔可能是指:

      (A)1800年代北美的新英格兰移民

      (B)1850年代澳大利亚的英裔移民

      (C)1920年代住在台湾的日本人

      (D)1950年代新加坡的印度裔

      【解析】:由表中可知,该族裔职业近九成以公职和工商业为主,此一情形与日治时期在台湾的日人相符。日本对台殖民统治,故有大量任公职之官僚人员,而日人在台除有行政上的特权,经济上也有极大的优势,总督府为日本财阀在台湾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协助,利用政治的力量垄断重要产业,以便进行殖民统治的剥削。参见历史(下)(革新版)页93,第十四章第三节之「日人对台人的差别待遇」。

      (C)9.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解析】:墨子提倡节用,在节俭的同时更注重增收,并把此法看做是治国安邦的必要措施。他强调人民要「强力从事」,要农民加强生产,发展经济,提倡精耕细作,如此才能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努力营造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此便可提高农民的耕作动机,达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商鞅变法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制,鼓励农民生产。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为考虑,只是各有不同的论点及做法。参见中国文化史(全)页164,第八章第一节之「小农经济的特质」。

      (A)10.社会上的各种人:王公贵族、平民、商人、店员、农民、地主、工厂主、工人、教师、学生、同性恋、残障人士等等,都积极参与这场政治运动。这场政治运动最可能属于什么性质?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自由主义 (D)法西斯主义

      【解析】:从题干中可得知,这场政治运动是属于各个阶级都支持的政治运动,所以选项中只有民族主义较为合适,因为民族主义强调的是民族的平等和自治,重视全民参与的意义,与争议阶级的平等无关,所以不可能是社会主义(地主和工厂主反对社会主义最力),也不可能是自由主义(王公贵族反对自由主义),更不可能是法西斯主义(工人、同性恋等都是法西斯主义打击的对象)。参见世界文化(历史篇)上册页71-72,第五章第一节之「民族主义对旧秩序的挑战」。

      (A)11.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那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解析】: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以及方便对殖民地的剥削,必定特别重视交通建设,并且透过交通建设及其相关设施,例如车站或港口宣扬在殖民母国的建设下,殖民地物质建设的进步,藉此收揽殖民地人心。参见世界文化(历史篇)上册页90,第六章第一节之图6-2。

      (C)12.某书描述杭州一名女子改扮男装,进入书院读书。途中偶遇一男子,自此揭开一场动人的爱情故事。但因男女双方社会地位悬殊,故事以双方殉情作结。这部书描述的情境最早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A)故事提到男女间社会地位悬殊,应系六朝门第社会的反映

      (B)故事提到妇女入学读书,应系自由开放的盛唐社会之反映

      (C)故事提到书院制度,说明这个故事最早可能是发生在宋代

      (D)故事强调女性自主,该故事可能出现在受西方影响的民初

      【解析】:题干中的男女因双方社会地位悬殊,无法结为夫妻,最后双双殉情,符合六朝门第社会的反映,但六朝时尚未出现书院,故不会有「进入书院读书」的情形,所以(A)不选;而虽然唐代时已出现书院,但此时书院为收藏图书之用,五代时书院才成为私人讲学场所,故(B)也不选;这名女子虽可入书院读书,但却必须女扮男装,不符合民初女子受教育的情形,故(D)不选。书院制度盛行于宋代,且宋代由于受理学影响,妇女须严格遵守礼节,不得随意抛头露面,若想要入书院读书,只有改扮男装才有可能,故答案为(C)。参见中国文化史(全)页79,第四章第二节之「近世的新儒学」。

      (A)13.一本史书描述﹕「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这次事件是指何者?

      (A)韩战 (B)柏林危机

      (C)古巴危机 (D)波湾战争

      【解析】:从题干中得知这场战争与美苏的两极对抗有关,而且是联合国成立后第一次授权的军事行动,所以这场战争应该最接近联合国成立的时间(1946年)。由此判断应该是韩战(1950-1953年),其它柏林危机(1958年)、古巴危机(1962年)、波湾战争(1991年),时间较晚,而且柏林危机和古巴危机联合国并没有授权军事联合行动。参见世界文化(历史篇)上册页107,第七章第一节之「美苏两极化」、页114,第七章第二节之「世界一家的促进」。

      (D)14.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纔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何种趋势?

      (A)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D)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解析】:由题干中可以看出,财产权的继承范围由嫡子逐渐扩大至庶子及非婚生子,反映出嫡妻在家庭中地位(影响力)的下降,相对而言也就是家父长权力的成长,故答案为(D)。(B)只有嫡子、庶子及非婚生子的关系趋于平等,而非所有的家庭成员(包括父、妻、姊妹等)关系平等,故不选。参见中国文化史(全)页181,第八章第三节之「家庭型态」。

      (D)15.一位学者主张:「以六经、孔、孟之旨,还之六经、孔、孟」。关于这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何者较为适当?

      (A)这是汉代今文经学,主张以微言大义,诠释原始儒学的精义

      (B)这是唐人编纂五经正义的宗旨,以恢复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

      (C)这是宋明时期的理学,主张直指本心,振兴原始儒学的精神

      (D)这是清代经学考据,主张通过经典考据,还原原始儒学真相

      【解析】:题目中所引述之话为清朝学者戴震所说,意思是说以考证的方式还原六经、孔、孟,亦即儒家学说之真意。此乃明末清初以来,学者对于宋明理学讲求心性,最后流于空疏狂妄,对社会人心无所俾益,甚或导致国破家亡的反思。参见中国文化史(全)页79-80,第四章第二节之「近世的新儒学」。

      • 家园

        (A)16.从1510年起的一段时间里,下表甲、乙、丙三组「商品」是欧洲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轴。如果,欧洲经由输出、交换或生产,最后再将获利输入欧洲。请问从「欧洲输出、交换或生产、再输入欧洲」的先后顺序为何?

        组别 甲 乙 丙

        商品

        内容 盐 酒

        火器 布匹

        五金 糖

        烟草

        稻米 奴隶

        (A)甲、丙、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解析】:配合题干的时间提示以及表格中的「商品」组合可以知道,此题主要是考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的经济发展大势。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积极地发展对外贸易,开始对外输出本身的商品例如布匹、火器等等,占领了美洲之后为了解决生产美洲殖民地经济作物所需的劳力,就频频到非洲购买奴隶,再将这些奴隶带到美洲种植甘蔗或烟草等经济作物,再把这些相关产品销回欧洲。对照以上的过程最合适的排列即为甲-丙-乙。参见世界文化史(全)页117-118,第六章第一节之「商业扩张与企业家的出现」。

        (B)17.战国初期,传统社会组织解体。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农民失去氏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解析】:西周时期,土地属于氏族拥有,氏族再将土地佃租给农民耕种,农民一方面替氏族耕种土地,一方面接受氏族的保护。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封建秩序瓦解,社会一片混乱,氏族陵夷,也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连带使农民受到影响,农民衣食无着,渐沦为盗贼,从李悝制定《法经》,重视盗贼问题,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可反映出战国时盗贼问题严重,于是李悝实施平籴法,丰年时国家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时则以平价售出粮食,以改善农民生活,解决盗贼问题。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40,第三章第一节之「变法运动与战国七雄」。

        (C)18.某人指出:我发现四颗行星,发现银河系是一团星体,这是以前的天文学家未曾观察到的。借助于望远镜,清楚出现在感官前,古往今来烦扰哲学家们的争辩,为我们看到的证据所破除。这种说法最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A)天文学是十五世纪发展起来的,所以这是十五世纪的事

        (B)科学革命是十六世纪肇端的,所以这是十六世纪的事

        (C)望远镜是在十七世纪发明的,所以这是十七世纪的事

        (D)能如此观测行星者只有牛顿,所以这是十八世纪的事

        【解析】:从题干中发现以前未曾观察到的四颗卫星,以及望远镜的使用得知此人应该指的是十七世纪科学革命时的伽利略(1564-1642年)。参见世界文化(历史篇)上册页11,第一章第三节之「科学革命再次挑战西方中古的世界史观」。

        (B)19.一个国际组织的规约中表示﹕「1.会员国应依国家安全之最小需求及国际义务裁减军备;2.对会员国的军事威胁视同对整体的共同威胁;3.会员国间之争端应交仲裁,各国亦应遵守仲裁结果。」请问这是那一个组织的规约?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公约组织

        【解析】:从题干中的第二点可以知道这一个重视缩减军力的国际组织,所以从四个选项中只有国际联盟有裁军的诉求,而且其它三者都是军事的联盟,强调军事合作,更不可能提到军力的缩减。参见世界文化(历史篇)上册页113,第七章第二节之「世界一家的促进」。

        (D)20.以下那一项最可能是欧洲中古商业组织行会所订立的规范?

        (A)「每家应提供一人为领主的草地割草两天,他能从领主那里每天接受三餐。」

        (B)「从早晨到十点是读书的时间。十时以后到下午五时前,个人要做指派的工作。」

        (C)「所有的成员可以接受生活上的必需品做为劳动的报酬,但不能接受钱币。」

        (D)「本团体中任何一人,工作不得早于一日之始,或晚于教堂鸣钟之时。」

        【解析】:欧洲各城市的行会,主要都有工人行会和商人行会,其特色就在于订定各种生产规章,规定工艺品的规格、质量等等,要求所有行会会员共同遵守。(A)指的是中古时期帮封建领主工作的农奴;(B)指的较接近中古时期贵族子弟接受教育的情形;(C)指的是中古时期修道院修士强调自食其力的清规。参见世界文化史(全)页111,第五章第四节之「行会组织」。

        (B)21.朝廷讨论调兵征讨某地的叛乱,某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的税就足以养兵,当朝廷命令他们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又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要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这位官员最可能是:

        (A)汉.周亚夫 (B)唐.李德裕

        (C)宋.范仲淹 (D)清.曾国藩

        【解析】:唐代藩镇的首长节度使集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于一身,各节度使在境内自派州县官,自行征兵抽税,而当朝廷征召这些藩镇出兵时,也必须提供军队粮饷,但是这些藩镇在地方势力庞大,并不受中央控制,以致朝廷征召时,常借故拖延,对于战事的进行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147,第七章第三节之「民族问题与唐的衰亡」。

        (D)22.一个人如此批评某国:他们有一种错误看法,以为各种信仰可合并为一,他们相信谈论宗教的方式越多,对公众越有利。尽管他们犯了这种错误,幸好他们仍让我们自由传道。这个人最可能属于那种宗教,而他批评的是那个国家?

        (A)犹太教徒,阿拉伯 (B)伊斯兰教徒,印度

        (C)佛教徒,美国 (D)基督教徒,中国

        【解析】:本题文字叙述中有两个重点:首先是「各种信仰可以合并为一」;第二个重点是「自由传道」。由第一个提示可以看出此宗教(传道者)应是一神信仰体系,而这个国家(的人民)则为多神信仰,故在选择答案时可先将(C)排除;其次再考虑对宗教传播的控制及针对此国人民非一神信仰来看,故答案为(D)。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196,第十章第二节之「耶稣会士:利玛窦」。

        (B)23.一部宗教经典指出:「人之为善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善;人之为恶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恶,乃其气上通也。」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段话反映的观念可能出现在那部经典中?

        (A)这个说法反映出善恶二元论,应为基督教早期经典的观点

        (B)这个说法反映出天人感应论,应为东汉末道教经典的观点

        (C)这个说法反映出善恶报应的观念,可能出自印度早期经典

        (D)这个说法反映出真神造物的观念,可能出自伊斯兰教经典

        【解析】:题干可以解释为大自然所显现的一切灾异或祥瑞之象,均是上天对于君主(人)作为的感应,此即汉儒的「天人感应」之说。而后为道教草创时所吸收,成为其中心思想的一部分。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80,第四章第三节之「天人感应」。

        (B)24.有人认为:「1920 年代是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开端。」并具体指出一项新产品对大众文化有重大影响。请问他指的产品是?

        (A)电视 (B)收音机 (C)报纸 (D)电报

        【解析】:如果说1920年代是大众文化的开端,主要是与收音机的普及与广播的发达有关。参见世界文化(历史篇)下册页11-12,第二章第一节「报纸、广播与电视」。

        (A)25.右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

        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那个地区?

        (A)拉丁美洲 (B)南非

        (C)巴尔干半岛 (D)印度半岛

        【解析】:根据图中可知该区域有四大族群,分别是白种人、

        黑种人、原住民和混血种。从选项中判断南非的黑人占90%,印度半岛绝大多数是印度人,巴尔干半岛绝大多数是白人,所以最有可能的地区应属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在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之后,陆续有大量的白人移入,并且为了满足种植经济作物所需的大量劳力,又从非洲引进了大量的黑人作为奴隶。而白人、黑人世居拉丁美洲之后,与当地居民通婚的情形日益增加,所以混血种的人数也随之提高。参见世界文化史(全)页103-106,第五章第四节「美洲的文化」、世界史地图学习指南页79,XIX「中南美洲的独立」。

        (D)26.课堂上同学讨论导致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其中那一位同学的发言内容较为适当?

        (A)罗马人生性保守,排斥希腊文化,未能有效吸收希腊文明养分

        (B)罗马与迦太基之间发生长期的战争,严重耗损罗马既有的国力

        (C)罗马后期为排斥基督教的影响,镇压基督教徒,引起激烈反抗

        (D)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张过于快速,无法有效管理帝国和应付外患

        【解析】:题干的设计主要是要让学生判断以下的四个选项中,何者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A)认为罗马人生性保守排斥希腊文化明显与事实不符,例如罗马哲学就是受到希腊化哲学的影响,文学与艺术也多半承袭希腊;(B)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早在公元前146年结束,罗马大获全胜;(C)罗马后期接受基督教,公元380年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官方的宗教后,并未镇压基督教徒。参见世界文化史(全)页49,第三章第二节之「罗马共和时代」、页52,「罗马文化」、页58,第四章第一节之「受迫害到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B)27.这座佛寺不祇是个宗教场所,同时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贷给农民并收取高额利息。寺院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分依附者,寺院长老们正和来到寺院的达官贵人们探讨着深奥的佛理。这是什么时期的现象?

        (A)这是佛教刚传入中国的两汉时期之特征

        (B)这是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特征

        (C)这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下寺院的写照

        (D)这是明清时期土地财富向寺院集中的表征

        【解析】: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佛教兴盛,皇室及富豪之家多有信仰者,因此给了寺院免税免役的特权,一些地主为了避税,常将大批土地捐献给寺院,也有避役人口及罪犯逃到寺院请求保护,使得寺院拥有大批的田产及依附人口,而一些达官显要也会到寺院与大师谈论佛理,如韩愈就常向大颠禅师请益。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164,第八章第三节之「佛道冲突与会昌法难」。

        (C)28.有一项条约规定﹕「中日两国应当互相尊重,确保东亚地区和平,日本愿意放弃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交还租界,双方在经济事务上紧密合作。中国政府应补偿日本臣民自『事变』发生以来在中国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此处所说的「事变」是指什么?

        (A)清末的庚子义和团事变 (B)五四运动中的反日行动

        (C)民国二十六年的卢沟桥事变 (D)民国三十一年的珍珠港事变

        【解析】:此为1940年11月汪兆铭与日本政府签订的条约内容,其中提到东亚地区的和平,以及主张中日在经济上的紧密合作,此即延续抗日战争日本政府「近卫声明」的主张,欲有效控制占领区及进行经济榨取,因此与亲日的中国人合作,扶植傀儡政权,签订条约,释放「善意」,故由此可知题干中之「事变」应为卢沟桥事变。参见历史(下)(革新版)页150,第十七章第一节之「坚持抗战到底」。

        (C)29.作家描述一个城市:「与伦敦人口差不多,都在五万人上下,全世界最上等的羊毛在此地加工,织成布料后,营销各地。许多商人集资,要在市中心建一座大教堂。工程进行中,商船队除了带回印度香料外,还带回亚洲黑鼠,使全城五分之四的人在一年中相继死亡,劳工短缺,必须紧急进口奴隶应急,教堂兴建工作才得以继续。」这座城市可能是:

        (A)十世纪的君士坦丁堡 (B)十二世纪的雅典

        (C)十四世纪的佛罗伦萨 (D)十六世纪的巴黎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知道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原因与亚洲黑鼠有关,应该最有可能是十四世纪的黑死病。参见世界文化史(全)页110,第五章第四节之「商业复兴与城市的兴起」。

        (A)30.清康熙时期,许多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原本并未受到限制,皇帝也任命教士在钦天监工作,并翻译西方书籍。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以后,却将教廷派来的专使逐出国境,并禁止基督教在中国传布。导致此一改变的可能原因是﹕

        (A)教宗禁止中国信徒敬天祭祖,又主张教权高于皇权,使皇帝不满

        (B)为避免西方文化大举入侵,所以中国学习日本,也实施锁国政策

        (C)当时许多民间叛乱组织与基督教士勾结,皇帝才禁止基督教活动

        (D)三藩之乱平定后,皇帝开始重视满洲文化,希望建立满洲的信仰

        【解析】:清初西方传教士在传教时,仍沿用明代利玛窦的方法,并不禁止中国人祭拜祖先,并用中国「上帝」的观念来解释天主,但到了康熙时,一些教派的传教士反对这些折衷的作法,认为这是对上帝的亵渎,乃去信报告教宗,于是教宗下令不许中国教友祭祖、祭孔,也不许用「上帝」来称呼天主,表现出教权对皇权的挑战,此举使康熙大为不满,下令从此不许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传教,于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至此中断,直到《天津条约》签订才再度开放传教士至中国内地传教。参见历史(上)(革新版)页198,第十章第二节之「康熙皇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