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工业角度看语言】为什么说汉字汉语比所谓屈折语优越 -- 林风清逸

共:💬176 🌺1338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英语自己也在进化

        英语最初也是很复杂的。那个时候的英国人号称是野蛮人中的野蛮人,最坑的一点是,他们虽然野蛮,却不善战。盎撒人原本就是在大陆混不下去才被赶走的。后来,貌似是讲法语的威廉一世,从法国带着诺曼人去征服英国,那已经是11世纪中叶了,那个时候的英国人还不会使用弓箭(那么为什么后来会了呢?因为他们被征服了),被野蛮的诺曼人骂做野蛮人。

        在诺曼人入侵、为英国人带去文明之后,侵略者在英国建立了很多王朝,一直延续至今。早期的入侵者王朝金雀花王朝被英国人歌颂为几代明君。一直以来英语系国家一直嘲讽法国人只有在外国人和女人的带领下才能打胜仗,同时侮辱了外国人、女人和法国人,但是实际上,他们是自取其辱,因为英国人的君主长期以来都是外国人,甚至经常是女人……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言归正传。在诺曼人入侵这个时期,在被侵略的时代,英语迅速进化。你看,英国人就是在外国人的带领下才迅速进化的……

        诺曼人征服以后,英语语法结构迅速简化,词形变化迅速简化。比如说英语里的阴阳格大部分都消失了。而德语就基本保持了屈折语的特点,法语比德语进化了一些,但是依然保持了较多屈折语特点。

        经过殖民地时代以后,英国人就开始逐渐强大,反过来进攻法国。国内有些软骨病患者喜欢用香港来论证中国必须经过殖民地统治才能发展进步,我觉得他们虽然崇洋媚外,但是视野显然太狭窄,其实英国才是遭到殖民地统治才能迅速进步的最好的例子。

        英语目前来说在欧洲的语言里算是最简捷的一种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

        最强大的国家语言最简捷。

        如果再搭配上使用更加简捷的语言中文的国家中国,作为唯一一个后发国家迅速进入到夺冠行列,加上这个事例,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一下,简捷的语言是否更加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的复杂化趋势,恰恰也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迟滞的时代更为高涨。比如清代经济压力极大,而文字也日益繁化,甚至出现了两字比较以更加繁杂者为正体的趋势。台湾的经济也是日趋衰落的,仅仅是因为特殊的地缘政治因素,接受了日本、美国产业转移的时代一度繁荣,他们虽然同样使用汉语汉字,却坚持文字繁化倾向,甚至故意强化清代那种两字相争以繁杂者为正的趋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应该是越改越好用,而不是越改越难缠。生产力发展需要改进生产工具,而不是改废生产工具。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也不应该违背这个趋势。

        通宝推:何求,年青是福,
        • 家园 谢通宝

          在国外的时候感觉英语汉语语法逐渐趋同,起码主谓宾格式是一样的,感觉世界还是在不断同化的。

          • 家园 英语可以变成汉语方言

            英语 可以 变成 汉语 方言。

            English can become Chinese dialect.

            当然, 不要 觉得 这 是 沙文主义。

            Of course, don't think this is chauvinism.

            抛开 干扰 自 沙文主义, 我们 应该可以 看到,完全 可以

            变 英语 为 增强版汉语拼音。

            Despite the interference of chauvinism, we should see, can be

            enhanced version of English into Chinese pinyin.(这一段的自动翻译有错,不改了)

            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说英写汉”、“语英书汉”。所以,沙文主义者真要和中国人玩世界语这种游戏,最合适的文字形式其实还是汉语汉字……

        • 家园 大陆简化字

          虽然有点割裂了传统,但是迅速普及高等教育有莫大的作用,对国民素质的快速提升益处很大。自然条件一具备,爆发力那是杠杆的!

          我同意兄台说的语言越简化越好!但是这个简化不是无原则的瞎简化,比喻越南之类的简化,应该是信息不变或者少变的简化!

          如果一个人学习交流的语言要花太多的精力,那科技知识肯定用的时间就少很多,思考用得时间也少很多!

          • 家园 没有扬弃就没有进步

            说点远的:欧洲现在关于古日耳曼和古维京的文献和相关文物已经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绝大部分的相关文物和文献在三十年战争中几乎被毁灭殆尽,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就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而这一区域也曾是古日耳曼人和古维京人的主要活动地域,大量和相关的相关文物和文献,包括罗马人的记录都在三十年战争中被天主教势力以及新教势力当作异端物品给销毁。

            如果站在古文化毁灭的角度上看,三十年战争确实是整个欧洲的原罪,但是如果没有三十年战争,没有新教势力与天主教势力的对决,就不会有欧洲神权的衰落,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启蒙运动,地理大发现以及工业革命,也就没有整个世界的近代化和现代化。

            问:站在这个角度上讲,欧洲当年的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又算什么呢?

        • 家园 如果一个民族比喻为一个男人

          语言就是“颜值”。

          在今天汉民族用了这个语言,这是没得选的,娘胎里带来的。但“相由心生”,你后天如何努力,决定了你到老时,是猥琐面貌还是相貌堂堂。那葛优冯小刚同志,就不是腕儿了吗?

          同样的这个“颜值”,常凯申也有,毛泽东也有,你怎么解释呢?

          汉字不是不重要,但不是你说的这么优越。但话说回来,就算汉字不优越,那又怎么样?今天国家强盛了不就行了?日语其实很有毛病的(R和L发音无法分清),并不阻挡人家战后全社会努力带来繁荣啊。

          通宝推:崇山彩云,
          • 家园 语言学斗争前线的形势没有那么纯洁

            语言学有一些“先锋”人士老早就尝试推广汉字的词式书写。举个例子,词式书写就是这样的:

            将 汉字 的 词汇 分开,就 像 英语 一样 加上 空格,区别 每一个 词,这 就是 词式书写。

            这 就 好像 是 给 语言 加上 了 减速带。特别 是 打字 的 时候 要 狂虐 空格键。

            鼓吹 词式书写 的 人 甚至 在 大学课本 里 已经 开始 尝试 这种 编辑 方式 了,我 就 见过 这样 的 课本。

            对于没有在语言学前线战斗过的人来说,你们压根不知道在前线那些捣蛋的家伙已经走到了什么地步。

            至于那些竭尽全力要将古汉语恢复成拉丁语的就不说了,领头的就已经将自己名字搞成欧式名字的。只不过他们玩得太艰深,一般人很难搞清楚他们坑在哪里。

            坏事有很多种。直截了当就来抢劫的很容易看出来是坏事。但是变着法子坑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康熙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要求沿途地方捐献财物。经过多次捐献之后,逐渐形成定制,固定下来,成为新的税收种类:“捐。”此后清代税收就不再统称为“赋税”、而是统称为“捐税”了。而清朝用这种方式增加赋税之后,却有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美名……相当多的坏事,要害就是似是而非。从似是而非开始,将大量的材料去证明一个一个细节问题是正确的,然后将这些细节问题归结为一个错误的总纲领,于是,细节上每一件事似乎都不大有问题,却最终一点一点变成坏事。这种汉语拉丁化的行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违背语言发展趋势,开历史倒车。他们这种玩法的合理性是做了学术研究,不合理性是以对旧事物的学术研究来开历史倒车,将已经甩脱了旧的壳蜕的新事物拉回去,来论证新事物应该具备旧属性,甚至来论证其他与旧事物具有相同属性的落后事物的“先进性”。

            与那些恢复拉丁式古汉语(且不说这对不对,语音材料很难保存)相比,词式书写是一个比较简单、直白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去验证词式书写是否便捷。其不便之处可以直白地看出来,因此很容易被否定。

            在语言学的斗争前线,废除汉语汉字的事件一直都在发生,从来不曾消失。

            所有这些对汉语汉字的攻击,其必然要发起的一个舆论宣传内容,就是汉语汉字不能有自豪感、不具有优秀历史文化价值、不具备语言工具先进性、没有存在意义。所谓三不一没有。

            受此影响,即便不对中国语言文字有自卑感的人,也认为没有必要坚持中国语言文字。

            与此类似的观点,在《陈毅市长》这个话剧里面出现过:

            “外国药吃都吃不完,何必建设中国制药厂?”(非原文)

            外国语言文字就够用了,何必再发展中国语言文字?

            基本上就是这个结果。

            所以必须要反击!

            但是反击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不能走向小资产阶级狂热和农民阶级盲目。

            所以要做建设性的反击。

            所以分析了汉语汉字的优势。

            通宝推:白桦树的眼睛,假设,simplyred,伊粟,红军迷,李根,盲人摸象,年青是福,别来无样,mhymark,崇山彩云,
            • 家园 词式书写可能对字母文字有帮助更大,对汉语没啥意思。。。

              Mr. President, Mr. SecretarGeneral, fellowdelegates, ladiesandgentleman: IwouldliketobegintodaybytellingyouaboutanAmericannamedChrisStevens.

              ChriswasborninatowncalledGrassValley, California, thesonofalawyeranda musician. Asayoungman, ChrisjoinedthePeaceCorps, andtaughtEnglishin Morocco. AndhecametoloveandrespectthepeopleofNorthAfricaandthe MiddleEast. Hewouldcarrythatcommitmentthroughouthislife. Asadiplomat, heworkedfromEgypttoSyria, fromSaudiArabiatoLibya.

              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把空格都去掉。。。字母文字就很麻烦了。。。如果再把标点符号去掉,把句子开头大写改成小写,把地名啊名词的开头大写改成小写。。。那就几乎是看不懂。。。。

              所以,大小写,标点符号,词词之间空格。。这都是为了字母文字的方便阅读而规则出来的。。。也是为了方便,更高效。。。

              如果反而导致了不方便不高效。。。干嘛呢,属于吃饱了没事干。。汉语和字母文字不同的,干嘛要邯郸学步削足适履。。。

              百度上面关于词式书写的内容,都是正常书写方式的。。没有大量空格。。。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汉字是一个一个方块字,很好认,即使是词也很少超过5,6个字组成的词。。即使没有标点符号没有空格,也不难读出来。。。

              字母文字的词,短的1个字母,长的7,8个字母,还有更长的。。。如果不用标点,大小写,空格来方便阅读。。。。。那简直是密宗了,不打算让外人看懂的。。。

              • 家园 '之乎者也'曾经是汉语最优秀的标点符号,而且是能读出的

                项籍者下相人也 - 只要把'者'和'也'找到,一句完整的话就出来了,有比这更标准,更实用的标点符号?而且是能读出来的标点符号。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忆和还原都非常容易。

                谁念现代文字,包括英文能把标点符号也念出来?比如领导,冒号,象我们以前讨论的,逗号,我来递交加班申请,句号。再难不成把空格也给念出来?那得多罗梭?

                古汉语的之、乎、者、也、以及其他一些分隔虚词要比现代意义的标点符号高不止N个数量级,甚至是不同宇宙的代差,如果加以完善,配合现代意义的标点符号,应该要比单纯照搬西方的标点符号强很多很多,只可惜没人研究,让文化买办们给淘汰了,龙眼在想研究又没钱没闲没机会了。

            • 家园 词式书写也有合理性

              解放前就研究过。柏杨也曾以此为依据,批判中文的“落后”,他举例说:“马来西亚来了”,如果不在“马来西亚”下面划线表明是一个专用名词,那么不知道的人读到,会误解为“马来了,西亚也来了”。解放前后,确实有很多印刷物,在专有名词(尤其是外国人名,地名)下划线,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划线,跟空格的作用是一样的。

              坦白讲,今天的新造词,比如“蓝瘦香菇”“人无贬基”,第一次看见,你不划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破开读,更不用说理解了。进入推特时代,英语里的网络新字也很多,这个问题英语也有,但或许比中文要好一些,至少你能破开读。

              文字的问题,是学术问题,就让几个老先生钻牛角尖一辈子好了,我们不必上纲上线,不用捉急,翻不了天。

              • 家园 柏杨懂个屁,按古文规范应该叫马来西亚国,这正是汉语的优势

                比如倭国、罗煞国、朝鲜国,一个新词必须要有说明事物属性的字作修饰,所以应该叫马来西亚国才对。这在文中的开始必须交代,然后才可以考虑适当简化,比如叫马来国等。这样至少知道这是一个国家。这恰恰是中文的优势。比如中文里有山羊、绵羊、盘羊、岭羊,都是羊类,按中文要做自动归类的,这是合格的造词者或翻译者的义务。而英语里这些都是孤立的单词,所以山羊、绵羊、盘羊、岭羊都用不同的词汇,你要不知道根本不知讲的是啥?所以面对中国人过的羊年,西方人都不知道该怎么翻译这个'羊'字。

                当然,马来西亚国更精确的翻译不能用马、来、西等常用字,而应该用玛、莱、悉等比较少用的字来翻译,这是翻译者的问题。

                民国年间,科举已废,而新的选贤用能的机制还没建立,很多所谓的文化名流都是出自家里有几个臭钱的土豪劣绅或买办奸商的子弟,花大把银子送他们出去留洋,以为喝了点洋墨水就高人一等,于是回来乱喷中华文化,数典忘祖,胡说八道。这种人的残渣余蘖现在就剩下龙应台了。其实在互联网时代看来,这些人的很多观点是很幼稚,很偏激的。但是却极有破坏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为他们当时掌握话语权。

                通宝推:假设,hwd99,jhjdylj,红军迷,林风清逸,何求,说几句,
              • 家园 专名号有时候很有必要

                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就使用了专名号,毕竟先秦人物很多都是一个字,「汤」究竟是热水还是商朝君主,标明最好。

                还有一些单汉字的名词,比如【能】(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3%BD%E5%89%A7 ),在现代汉语中不用专名号,简直是噩梦。

                例:

                1:“歌舞伎”和“狂言”,能有什么区别?

                2:“歌舞伎”和“狂言”、“能”,有什么区别?

                另外对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研究只是拟构,没谁要大家都用拟构的中古音/上古音来讲话吧?即使是被人工回复的现代希伯来语也不和古代希伯来语完全一样。

                • 家园 古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在哪里断句,完全靠你的文化素养。如果没有听说过“马而格时”(也就是今天的马克思),你让读者怎么断句?

                  中文的学习,对任何人都有巨大的困难,这是否认不了的。我们可以说命好,母语是中文。对拉丁文为母语的人来说,学中文是痛苦。况且现在翻译软件这么发达,中国人能说英文的也多,那还学中文干什么?

                  不能吸引/说服更多的外国人来学中文,而且让他们比较容易就学成,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外向过程中的阻碍”,不正视这个阻碍,反而把中文捧得那么高,祖宗之法不可变,那就是把中文往“祭司之文”的窄路上引啊。

                  这里很多海外河友,看看自己子女学得下学不下中文,不就一清二楚了?

                  这里大多数河友,既懂一点英文,也懂两点中文,比如我。

                  我觉得这两种语言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也各有缺点,要强说哪一种语言凌驾于另一种语言之上,X风压倒X风,这是毫无意义的。

                  盖茨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那么我们不妨说,中文离消亡也只有18年,历史上玩坏了的语言不是没有,满族还在,满文还用吗?怎么说,在世界上说中文的也只有14亿左右人口,算小众,而且随着中国的人口峰值过去,老实说,将来用中文的人口数,很可能是越来越少。

                  我们没有一点“如履薄冰”之心,反而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中文要永生,就必须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中文,这不是单单宣扬中文多么高贵就成的,中文自己也要改进,也要体谅外国朋友的辛苦,要让他们学得愉快高效。如果把中文看得如此优越,什么都不必改;你也可以把中国人的基因/身体特征看得如此优越,什么也不必改;中国风土/社会也如此优越,什么也不必改------这不大对头吧?

                  通宝推:普鲁托,石狼,任爱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