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大家投票一下,看毛主席到底该为大跃进的失败负多少责任吧 -- 胡一刀

共:💬260 🌺1382 🌵38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71 / 101

    A 毛主席负全部责任
    11/3
    B 毛主席负60%的责任,刘邓负20%责任,地方诸侯负20%的责任
    19/8
    C 毛主席负40%的责任,刘邓负30%责任,地方诸侯负30%的责任
    8/4
    D 毛主席负30%的责任,刘邓负40%责任,地方诸侯负30%的责任
    42/7
    E 毛主席负10%的责任,刘邓负50%责任,地方诸侯负40%的责任
    162/55
    F 毛主席没有任何责任,刘邓负55%责任,地方诸侯负45%的责任
    29/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后来主席受了部下的误导,把赶上英国的时间从十五年改为两年

          6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报送的报告,汇报了一九五八年国民经济形势和一九五九年的经济发展。其中说,一九五九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除电力外,都将超过英国的生产水平。

          毛泽东将这个报告批给军委扩大会议时,改成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两年超过英国》,并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

          ——毛泽东关于向军委扩大会议印发薄一波报告的批语,手稿,1958年6月22

          从1957年11月至1958年6月,只是8个月的时间,超英的时间就由十五年改为两年了。

          • 家园 这个是转发,毛写的是可能

            和批准这个方案还早得很呢。

            说主席犯了大跃进的错误,要看这个项目最后是如何落实的。事实上不到58年11月2日,毛泽东就在郑州召开了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市第一书记参加的郑州会议,批判“左”倾错误,纠正“共产风”。

            退一步说,仅仅把2~3年钢产量提高一倍并不困难,的确有可能实现的 也不算什么大跃进。

            • 家园 转发的同时还写了批语,两年是可能,三年是只要。

              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

              仅仅把2~3年钢产量提高一倍并不困难,的确有可能实现的 也不算什么大跃进。

              59年达到2500万吨是用两年时间增长近4倍,这还不算大跃进?

              • 家园 是的。。。但是毛下去视察了解过之后,就发现不对了。

                首先说一下,这个2年增4倍,并不算是一个很傻冒的事情,甚至是个很正常的事情。

                打个比方,某汽车厂,现在年产只有5万辆,可是它有巨额的投资,有个20万辆的汽车生产线在建设,这个建设搞了2年,投产了,又花了1年功夫达到了设计产能,什么发动机变速器各种各样的零配件都成熟了。。。那么到了第4年,它整体的产能就可以达到25万量,它可以吹了,4年时间,产能提升500%。。。

                薄一波他们啊冶金部他们啊,不可能完全是胡编乱造,而是相当有依据的,当然膨风吹牛的成分也在,可能也是有私下考虑的,说少了,第一个上头不满意,第二个争取支持的力度也小了。

                建国毛文稿7里面,1958.06.22,毛一共有4个类似批语,其中3个定向批示和印发文件给军委会议,这3个里面,毛改了2个的标题,改成了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并备注了1个的文件来源,4个里面的最后1个是群发,也发给军委会议。不晓得为什么要想军委会议批发这么勤?难道是老军头们对文官体系存在质疑,毛在做说服工作?

                如果有被毛批示印发的那些计划规划文件,就比较清楚了,至少历史可以被复原得清楚一些。

                毛下去视察,没过三四个月,他就冷下来了,发觉不对了。。。。而且他当时,有另外一大摊事情在弄。

                整个情况,就好象一部车子,必须要上高速快车道了,是的,是他发动了车子,而且踩了油门,车子不愿意跑快,他还深踩了油门,然后。。。这车子居然就疯了,狂窜不止,他踩刹车居然不怎么灵了。。。。

                狭义的大跃进,整个党政体系这么玩了一把,应该也促使他要修理这部车了。。。高速快车道是必须要上的,车子也必须能够在高速快车道上开。。。

                后来好象是会见什么外宾,他似乎挺委屈愤恨的,说下面跟他打包票说没问题,他就信了。。。

                毛做事儿,有个套路,下面的人跟他说啥事儿,他心里要是没底的,将信将疑,他会跑到下面的人的下面的人那里去。。。毛早期搞调研,就是专门找些小职员啊小律师啊五花八门的小人物,通过这些人,容易了解到真实情况。

                • 家园 文革时毛主席为什么不保薄一波,大跃进的表现应该是重要原因

                  薄一波他们啊冶金部他们啊,不可能完全是胡编乱造,而是相当有依据的

                  59年产2500万吨钢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

                  另外毛主席说张霖之是走资派估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跃进的溃退首先是从煤炭部开始的。

                • 家园 59年要搞到2500万吨钢绝对是脱离客观实际了。

                  打个比方,某汽车厂,现在年产只有5万辆,可是它有巨额的投资,有个20万辆的汽车生产线在建设,

                  中国当时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在2年内增加2000万吨钢、与其配套的几倍的铁矿石、煤的产能以及相应的电力、交通投资。而且这些产能必须在两年内完工并迅速达到设计产能。人才储备也远远不够。然后消化这么大的钢产能也需要很大的投资。

              • 家园 1960年石油产量相比1957年增长了到了3.56倍

                因此具体增长数字多少不代表大跃进,要看具体数字才能够说明蛮干与否。

                鞍钢炼铁总厂老1号高炉,始建于1917年3月,1919年4月29日正式点火生产。1号高炉是料罐式高炉,有效容积633m?,年生产能力为50万吨。

                从1921年至1971年,鞍钢还陆续建设了2-11号高炉,容积从888m?提高到2580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0kekv.html

                从以上资料来看,71年的一座高炉的产量就有200万吨, 59年的技术略有落后但应该不多, 毕竟1921年的高炉就有年产量70万吨。58年的产量1000万吨, 3年后达到2500万吨,也就是全国范围6座新的高炉, 未必就是不可能的。

                真正考验的是人才的培养,其他基础设施的配套。薄一波做的方案增长高,不代表就是浮夸风。 他的报告就算有不足,比起小平的亩产11万斤完全不同, 小平那是欺骗党欺骗人民。

                通宝推:年青是福,
                • 家园 是。。盲动蛮干作假与否是甄别真假大跃进的标准,而不是

                  高指标和爆发式的增长。

                  高指标和爆发式的增长,是常见的事情,项目前期投入下去,顺利投产,这一投产下去批量产出出来,就是个厚积薄发的事情。。。有现实基础的事情,并不宜去拼命反对。。。

                  高铁,我们就可以视为真大跃进,我们大家现在都深有体会的,对吧,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就赶超了先进国家,还出现了比竖立硬币比赛。。。。。高铁在当初,也被各种嘲笑讥讽,认为这不行那不对,比如,什么高铁啊,无非就是把小站给取消了嘛,不停靠了嘛,这样就快了嘛,比如什么国产啊,不就是山寨了外国的么,还不是便宜了外国公司?可是高铁顶住了各种右倾压力,搞成了,其高指标和爆发式增长,是实实在在的。

                  毛反右倾保守,批评官老爷们坐在办公室里不挪屁股,不肯到基层去看一看,不肯在建设的浪潮人民热情高涨来临之时起领导作用,各种这不行啊那不行啊不可能啊的借口理由,他要真的大跃进。。。。

                  他不要假的大跃进。。。。他发现他要的真的大跃进正在起着变化,迅速地变成假的大跃进,盲动蛮干作假的那种。。。他就出手纠偏了。。。

                  如果,高铁建设中,为了完成高指标和快速增长,把普通铁轨啊啥的,稀里哗啦都铺上,然后高级领导明知是不符合技术要求,还现场照相,做信用背书。。。这就是假大跃进了。。毛是绝对不要这种的。。。。

                  河里以前还有个帖子,说是TG要求TG军队切切实实地汇报战果,不要往战果中灌水。。。是的,其他的军队,KMT的各个军队,日军的伪军的,都在灌水,但我们不要灌水,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搞内外两套账。。。

                  既要努力杀伤敌人,扩大抗日根据地,杀伤越多,扩大越多越好,反右倾,反对惧怕敌人反对消极对敌作战。。。又要反对左倾盲动蛮干搞以卵击石白白丧命甚至往战果里灌水动不动就是大捷,靠各种假的大捷激发人民和军队的士气热情,总归是个要倒霉要失败的事情。。。。

                  毛干这种既反右倾又反左倾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建国前就干了很多次,几乎无时不刻是在这么干的。。。。。建国后大跃进当中,他又干了一次而已。。。。

                  或者是先右倾保守主义再左倾冒险主义,或者是先左倾机会主义再右倾逃跑主义。。。对于毛来说,他搞纠偏,真是家常便饭啊。。。。他常常和众人搞不好,甚至被整下去,鬼都不上门,就是这个原因。。。

                • 家园 石油起始产量低,所以增长率很高。高炉产铁不产钢。

                  71年的一座高炉的产量就有200万吨, 59年的技术略有落后但应该不多, 毕竟1921年的高炉就有年产量70万吨。

                  59年中国在建最大高炉的产量远远低于200万吨,比70万吨多不了多少。

                  58年的产量1000万吨, 3年后达到2500万吨,也就是全国范围6座新的高炉, 未必就是不可能的。

                  58年产量1000万吨里有200万吨是土钢,洋钢只有800万吨。

                  59年到58年只有一年了。

                  高炉产铁不产钢。

                  武钢一期钢产量一年150万吨,投资十几个亿,建设周期好几年。1500万吨的产量需要十个武钢。

                  • 家园 3年6座高炉就能达到目标

                    至少数字上你没法简单指责, 要质疑的也只能从矿石, 运输, 煤炭等供应链方面质疑。

                    至于是哪三年, 毛看到的报告时候是58年6月,总不会说报告是57年写的,59年就要达到吧。 常理上应该是58年后的3年,也就是61年。 如果其他环节没有问题,钢铁产量到2500万吨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土钢,洋钢, 我们看到2500万吨并没有区分开来。钢和铁主要是碳含量不同,并没有明显的划分, 一般计算产量都是钢铁合计的。

                    • 家园 当时有建设这‘六座高炉’的计划吗?

                      至于是哪三年, 毛看到的报告时候是58年6月,总不会说报告是57年写的,59年就要达到吧。

                      报告上写的就是59年2500万吨钢。

                      至于土钢,洋钢, 我们看到2500万吨并没有区分开来。

                      58年1070万吨钢产量里只有800万吨能用的洋钢,剩下的土钢是没法用的。

                      钢和铁主要是碳含量不同,并没有明显的划分, 一般计算产量都是钢铁合计的。

                      这个是你想当然了。实际上绝大部分铁都用于炼钢。

                      • 家园 没有看到原文, 只是根据常识推断

                        58年6月提交的报告,说2~3年增加到2500万吨,不应该同时说到1959年就能达到,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所以大家的争论必须基于可靠的原文,否则大家变成盲人摸象。

                        • 家园 能看到毛主席批示的原文,59年达到2500万吨。

                          58年6月提交的报告,说2~3年增加到2500万吨,不应该同时说到1959年就能达到,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超英赶美是57年提出的,所以两到三年是从57年算起,到59年正好两年。

                          所以大家的争论必须基于可靠的原文,否则大家变成盲人摸象。

                          “毛泽东将这个报告批给军委扩大会议时,改成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两年超过英国》,并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

                          59年达到2500万吨总不会是主席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吧?

                          • 家园 59年8月18日的批示是8年

                            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李富春提出:“七年赶上英国,十五年赶上美国。”毛泽东在批语中改为:“七年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者十年赶上美国。”在“大跃进”的激励下,毛泽东显然认为用十五年的时间“赶超”太保守了。

                            1959年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上批示:“完全可能在八年左右的时间内,从1958年算起实现‘十五年内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英国的口号’。

                            可见在正式文件中毛的设想是8年赶上英国。

                            1958年11月,党中央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毛泽东的讲话体现了由热到冷的急转弯。他说:10月钢产量720万吨,还差400万吨,真是逼死人了,脑筋里头就是钢了,农业没人抓了,现在开的支票太大了,恐怕不好。在谈到“十年规划”的钢铁指标时,毛泽东主张把时间延长一点,认为不要急着去赶超美国,强调现在只赶超英国就可以了。

                            在毛泽东降温努力下,急剧膨胀起来的“左”倾错误初步得到纠正和遏制,1959年的钢产量指标从原定的3000万吨降到1800万吨、1650万吨,最后降到1300万吨。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甚至对完成1300万吨的指标都信心不足,他说:“今年钢的产量是否定1300万吨?能超过就超过,不能超过就算了。”

                            至于你说的批示原文, 我看不见,你不妨把他贴上来。脱离了前后文的批文没有意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