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袁督师对蓟镇是否有管辖权的阐述 -- 碧血汗青

共:💬25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确实有可能是两种版本

              最近查了相关东西,还是认为蓟镇的军务袁应该是有发言权的。

              袁的官职里面重要的不是左副都御史,而是兵部尚书,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被称为督师,至于都御史衔只是方便办事的。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对于蓟镇军务应该是有发言权的,当年孙承宗处在同样的位置,就全盘安排了蓟镇的防务结构,袁自己也把蓟镇总兵赵率教和山海关总兵麻登云对调了,这也是体现袁重辽轻蓟思想的一点。

              刘策这个蓟辽总督位置要比袁崇焕这个蓟辽督师低,但职权没有明白的分划,从官制上来说是互相掣肘的,当年孙承宗也头痛这一点,所以请求把总督取消掉。

              具体到满人从大安口进来该谁负责的问题,〈明史〉说这是刘策的防区,应该不会是信口胡柴,我想大概是袁和刘有袁负责辽刘负责蓟的私下约定罢。

              至于汰兵那个问题,不单单是锦州的问题,虽然哗变的是锦州兵。袁一共减少了军饷一百二十万,现在崇祯看请示一上来,怎么还是原来的数,所以不乐意了,疯行烈也应该不是误会锦州是属于蓟镇。

              哦,忘了说,其实我是赞同你说的汰兵不是起于袁崇焕不能说是他的责任这点的

              • 家园 明代的兵部尚书有两种

                相当部分是领兵部尚书,不是实授。领这个衔是一种荣誉性质,以重其品衔体现皇帝重视,但不具备实际兵部尚书的权利。

                比较可以做类比的,是一样死于辽事的袁督师前辈熊廷弼,他和袁督师一样,也是领兵部尚书衔赐尚方剑,但不是实授,而赐他们尚方剑,也是因为他们拿的这个兵部尚书不是实授的,怕他们不能节制诸将大员,所以有尚方剑就可以节制诸将,因此崇祯在给了袁督师尚方剑后,同时收回了满桂和王之臣的,怕的就是他们不受节制,如果是实授的兵部尚书,就不用这样了:)

                另外,习惯上一般称呼真正的兵部尚书,也就是实授的兵部尚书会说“本兵”如何如何,如:

                “ 大学士高拱掌吏部,荐(杨)博堪本兵。”

                “三年正月,兵部尚书申用懋罢,特召廷栋掌部事。……同官陶崇道复言:“廷栋数月前一监司耳,倏而为巡抚、总督、本兵。”

                “侍郎周延儒言:‘本兵备御疏忽,调度乖张。’……帝颔之,遂下洽狱。”

                “会辽事棘,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相?龟酰?兵部尚书张鹤鸣右化贞,议者遂欲移廷弼,与化贞画地任事。震?D逆知其必败,疏言:‘事势至此,……此一说也。不则移廷弼密云,而出本兵为经略’”等等。

                说“出本兵为经略”,就是说让兵部尚书张鹤鸣去替代熊廷弼,这个时候,熊廷弼和督师一样,是加有兵部尚书衔,但别人不会称他为“本兵”,而是用这个领衔之外的称呼,如督师、总督、经略什么的。

                另外,基本上《明史》里各时期的兵部尚书会分别同列一传,按先后时间排列,除非这个人很特别有突出事迹,会列入其他如忠臣佞臣等等有其他含义的同类同级别人物传记里,这也是作史的标准体例。

                崇祯朝在袁崇焕时期,兵部尚书先是王在晋,之后是王洽,袁督师下狱后是申用懋,这三人是当时实授的兵部尚书。

                关于蓟镇管辖问题,我与曹兄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呵呵,就是都觉得《明史》不大会在这个问题上胡诌。

                其实我们暂且撇开官制问题不说,有两件事例是可以对我们了解这个问题有帮助的。

                一是督师怕清军西向攻北京,派谢尚政前去协助蓟镇以加强防守,《本末》是这样说的:

                “督师袁崇焕恐其西,增戍关门,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可惜的是,“巡抚王元雅谓虚警,遣归。”

                “请”增戍关门,“遣”归,均颇堪玩味,若督师一日蓟镇在手,则无需“请”增,而可使以“令”、“命”。

                第二事便是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赵率教增援蓟镇三屯营被拒事件:“逾月,挂平辽将军印,再移至关门。明年,大清兵由大安口南下。率教驰援,三昼夜抵三屯营。总兵仇国彦不令入,遂策马而西。”

                以其总镇级总兵――平辽将军关门总兵的身份,竟然被区区一个分守总兵――蓟镇中路副总兵拒之门外,我们再联系前边督师“请”增戍关门、王元雅拒绝援军之举,当可证实此防区确实不在督师管辖之下,他只能请求如此这般,别人不买帐,就没什么办法,除非抬出皇上,上疏北京或兵部,要崇祯来压制对方。

                其实,在最前面的一个引例中,还可以得知几个问题,如这一例:“会辽事棘,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相?龟酰?兵部尚书张鹤鸣右化贞,议者遂欲移廷弼,与化贞画地任事。”

                熊廷弼和巡抚王化贞不协,彼此相当,双方于是僵持不下,搞得大家都没办法,甚至想办法要让他们“画地任事”,可见其职权相上下。

                也因此袁督师才在辽东巡抚毕自肃自杀、登莱巡抚孙国桢免后,请崇祯不要再设巡抚,怕的就这个问题。而崇祯准其所请,裁去了辽东、登莱这二处巡抚后,辽东、登莱的管辖权也就彻底归了袁督师。

                而疯行烈用为证据的那份督师奏折中说:“若顺天等处,则听督抚为政,臣不敢越俎而议者也。”,可见蓟镇顺天等处,并不在督师管辖之下,而刘策正是蓟、辽总督,王元雅则是该处巡抚,所以王元雅敢不搭理袁督师,把督师好心派来的谢尚政给一脚踢了回去,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蓟镇中协副总兵都敢把平辽将军赵率教拒之门外。这些,也都可以证实这个问题。

                这些是与曹兄商讨,有得罪的地方,请勿见怪:)

                不过,与曹兄讨论,我还真获益不少的说,这个是真的,因为若非曹兄,很多事我以前没想那么仔细过,呵呵,在此谢过先:)

                • 家园 受益不少,花一朵

                  原来山海关也是蓟镇十二路的一路,蓟镇十二路分东,中,西三协,每协管四路,山海关属于东协,仇国彦这个中协副总兵管中协四路,后来把东协四路分离出来设了镇守,但还是指挥不到中协去的,仇国彦的官职和赵率教相去也是一阶而已,这是他可以不管赵率教的原因。

                  赵率教从前那个辖蓟镇八路(即中协西协)的蓟镇总兵的官职才管得到仇国彦。

                • 家园 有一个问题

                  刘策是保定、蓟镇、辽东三地的总督,袁崇焕蓟辽督师,从字面上看,有很大的重叠部分,他们的防区和职责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 家园 这个疯行烈可是个明白人

              算是把网络环境看透了.随意剪裁曲解

              史料有什么关系.反正你老兄这样通晓

              史料的人又不能满世界追着他反驳.外

              行的反驳只及皮毛,反而显得他论据充

              实.至于他用心何在只有天知道了

            • 家园 this is the profesional way. Flower!
    • 家园 可以写一篇历史论文了

      非常不错,而且很专业。

      我想问问,碧血兄手上那么多明朝史料,从哪里搞来的?

    • 家园 【文摘】疯行烈/关于袁崇焕对蓟镇是否有管辖权和蓟镇汰兵

      关于袁崇焕对蓟镇是否具有管辖权的问题和蓟镇汰兵的问题:

      《明清史料》

      兵科抄出蓟辽督帅袁崇焕题本

      崇祯二年五月十六日到吏部事兵部呈于兵科抄出

      钦命出镇行边督师蓟辽等处兵部尚书臣袁崇焕谨题为:乞汰冗官,以纾国用等事。

      …………

      通行移咨到臣,臣看得冗汰一事,臣到任即载去巡抚二员,总兵二员,协员一员,游击守中千把近百员,兵亦三万余,饷银又清省草价八万两。此时亦没可汰之官。况臣专征御虏,势不得作纤啬以防大计。然臣之尊奉敕行,更凛宁前新复无可载之官不具论。惟备行关内永平二道,清汰去后。据永平道右布政郑国昌呈:称滦州训导三员,内多一员。永平卢龙二卫知事二员,俱应载去。岁省柴薪马丁衙役俸银通共二百三十六两七钱二分等因到臣。臣再看得,一州而三训导,无谓汰一留二,官已不乏。此时卫军尽入于路,卫已无军。事因之简,即经历且赘,况知事乎?有经历不必再赘知事,故三官当载,无烦再计。若顺天等处,则听督抚为政,臣不敢越俎而议者也。即经道臣详报,相应题请。伏乞敕下该部,再加义复施行,缘系云云,谨题请旨。

      上述是袁关于清汰蓟镇兵员的奏折,这里头不但涉及到了军务,甚至连蓟镇的政务袁也有权力干预,比如说滦州的训导和衙役也涉及其中,从中可以看出袁对蓟镇是事无巨细一体过问的,连衙役的工资好过问,你能说他没管辖权的吗?

      袁对蓟镇的汰兵是从崇祯元年十一月起,《崇祯长编》中说道:“关内兵五万五千三百四十五员名,关外七万八千三百四十员名。”但到了十二月,关内关外的兵力 “关外官兵七万一千余员名,关内官兵四万二百余员名”这说明了袁对蓟镇的清汰从崇祯元年的十一月开始,第一步就减汰了蓟兵兵力一万多。我所列举的袁奏折中时间是崇祯二年五月的,这说明了袁对蓟镇的减汰是计划有步骤的,而这时间的延伸一直到了崇祯二年的十月,直到满兵开始入关攻向遵化之时,城内尚汰兵四百,如此情势之下蓟抚王元雅为什么还要汰兵?《烈皇小识》说得很清楚:“新令严汰冗兵”。

      《崇祯实录》说道:“蓟镇塞垣颓堕,又汰兵,军伍益缺”。前者塞垣颓堕无数学者都会说道,但后者军伍益缺就甚少人说及。遵化是北京的门户,又经过戚继光修缮,虽说后来军备荒废,但大明朝苦心经营了二百多年的遵化城怎么可能一攻就破的?原因有三:一是兵力不足,二是汰兵打开了城门,三是城防失修。这一点《烈皇小识》说得很清楚。前两个原因归纳起来其实就指出了一个事实:袁崇焕力主汰兵所带来的后果。无论袁崇焕是出于何种意愿与目的,但好心办坏事就是最后的结果。

      袁能汰得了蓟镇的兵那他为什么就管不了蓟镇?没这个理由!

      需要说清楚的是,蓟镇的汰兵是袁力请的,并不是朝庭决定的。《崇祯实录》中有这么一句话,颇值得重视:冬十月己丑,召廷臣於文攘殿,以遘州????、袁崇?ㄕ?鹆疏示;轺臣求允办。上???舨可?????自?溃挥衷唬骸撼??ㄇ霸铺?兵?p铪,今何仍也』?王在?x曰:『?p汰,??自???q始』。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连皇帝都不清楚袁什么时候开始汰兵,也不清楚个中情况,从中可折射出其实袁对蓟镇的军务是一手抓的,崇祯已经说过袁可以便宜行事,自然也就不会再多管。

      《崇祯长编》也指出了汰兵是袁力主的,袁若管不了蓟镇的军务他又说什么汰兵?这不是开玩笑的吗?

      注:

      初,万历四十七年辽事起,行各处募兵。河南磁州,山东衮州,真定恒山有兵而未调,至是袁崇焕议减饷,固请以三处募兵汰之归农,存饷解部,而各兵则以渐行汰,月汰几何,减饷几何,悉从之。崇祯元年十二月。---崇祯长编。

      这是已编入建制但还没调到蓟镇的兵员,袁崇焕也要求减汰,没了兵员补充,蓟镇自然就军伍益缺。一个兵力不足的蓟镇又怎么能抵抗得了外敌的呢?

      这些内容再配上袁崇焕的奏折,足以证明正是袁力求汰兵的,也是他负责的,这也证明了袁确是对蓟镇有管辖权的。这跟一般流传的袁事迹有区别,也极少人说到。

      我注意到有一个朋友用余大成的《剖肝录》来反驳我的观点,事实上他所说的内容与我的观点并不形成正面的反驳,他问了我一句话,那我也想问问这位朋友:你认为余大成的话可信还是袁崇焕自己说的话可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