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史有感(条顿堡森林,马丁.路德,纳粹)(上) -- texasredneck

共:💬37 🌺2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史有感(条顿堡森林,马丁.路德,纳粹)(上)

    读史有感(条顿堡森林,马丁.路德,纳粹)(上)

    第一是个地名,第二是一个人名,第三是一个政党的名称,都来自于德国(日耳曼人),要谈说德国的历史,这三者是不得不谈的。

    公元9年,罗马帝国正是最强盛的时候,有了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也就是屋大维,此人可以说是政治家的样板。凯撒收他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所以总习惯拿他和凯撒相比,但这是二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

    “恺撒與同時代的西塞羅被後世並稱為拉丁文學的兩大文豪,恺撒生前曾留下大量的私人信件與文章,但由於奧古斯都將恺撒神化為神君,因此絕大多數的著作都遭到了銷毀;目前恺撒主要的傳世著作是他亲身经历的战争回忆录,至今仍因高度的文字水平被西方學校教育作為拉丁語教材。”《维基百科》

    凯撒是一个天才人物,各方面都是光彩夺目;而屋大维却是一个最,最老练的政客,和凯撒相比十分单调乏味,比如他对那个埃及艳后就没有兴趣,这可是真正叫毁了那个万人迷的声誉,让世代的浪漫温柔的文人大失所望,认为他完全不懂风情。他好像从年轻的时候都一直这样,真不知是怎么来的。反过来,如果凯撒有他的政治上的敏感和老练,就不会被人刺杀。

    总的说来,欧洲文明的起源在南边,地中海沿岸,越往北越野蛮。凯撒成功地征服了高卢人,主要在现在的法国。屋大维完好的继承了凯撒在高卢的疆土,但这时却要面对着北边一个迅速崛起,而更为野蛮民族:日耳曼。

    不过日耳曼人从来就是罗马人的大麻烦,“约前113年他们遇到罗马人。在两个民族的交战中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日耳曼人将一场突然来到的暴风雨当作他们的气候神的警告因此中止了作战。

    前109年、前107年和前105年罗马人一再与这两支日耳曼人作战,但每次都战败。一直到这两个民族分裂后罗马人才于前102年战胜了条顿人,前101年战胜辛布里人。”《维基百科》

    原来跟日耳曼人打交道的是提比略,后来他成为奥古斯都之后的罗马帝国的第二个皇帝,此人是一个难得的干才,手握罗马重兵,懂得恩威并用,把日耳曼人治得可以说服服帖帖。

    但是,后来奥古斯都把他调到别处去镇压叛乱去了,而要瓦魯斯接替他的位置。这人就有问题了,估计是马谡,王衍一类的人物,能说会道,好像什么都有一套,过去表现也不错,所以很多人,包括奥古斯都都认为他是一个人才,不然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给这人。

    但是,瓦魯斯运气实在坏透了,遇到了阿尔米纽,一个日耳曼的英雄。他出身于日耳曼的贵族,父母在罗马担任人质期间生下了他,其童年和青年期也是在罗马度过的,后来又参加了罗马军队,深知罗马军队的强项和弱点,还因为作战英勇,被授予罗马公民权,提比略甚至还许诺将来封他为骑士,这已经是 一个蛮族出身的军官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了。

    但是,此人是日耳曼的刘渊,虽然刘渊肯定不知道有此人,但他们实在是太相似了,可见历史是千真万确的在重复!

    阿尔米纽根本就不在乎罗马给他的荣誉,他一心想的是打败罗马人,复兴自己的民族。他恐怕是一个极高傲的人,但却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勇气,在罗马人面前装孙子,而且还是极好的演员,把瓦魯斯忽悠得找不着北了。

    那一段历史是比较模糊的,因为日耳曼人还不能写自己的历史,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罗马人的记载,而且也不是很完全。我估计大家都喜欢戏剧性的说法,那就这样来吧。

    阿尔米纽先安排好一个假的反叛,瓦魯斯自然要去镇压,而且问他怎么打,这和他想的一点都不差。于是他就给瓦魯斯指引了一条最好的道路,就是穿过条顿堡森林。当然是最好,因为日耳曼人在那里等着。罗马人命中难逃这一劫,正好碰上坏天气,在黑黝黝的森林中,又是狂风暴雨,罗马的正规军团根本就很难保持队形。日耳曼人从四面八方拥上来,罗马人开始还能强撑住,击退敌人。但是,日耳曼人并不罢休,稍作休整后又卷土重来,就这样一波接着一波。于是罗马三个军团2万多人激战4天,全軍覆沒,据说只有二百人活下来,统帅瓦鲁斯自杀。如果历史记载不错的话,那一年阿尔米纽仅仅只有25岁。

    消息传到了罗马,据说奥古斯都几个月都郁郁寡欢,不断对空中高喊“瓦鲁斯,瓦鲁斯,你把我的军团还给我!”这成为另类名言,后来的欧洲君主一但打了败仗,这个喊声就开始回响。

    条顿堡森林战役是奥古斯都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也是罗马人一百年来最惨痛的败仗,他们能够被打败,但训练有素的罗马人总能且战且退,而且从公元前53年的卡拉伊会战(克拉苏之死)以后,他们就没有吃过败仗,罗马军团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被打破,可想罗马人有怎么样的震惊。

    虽然过去日耳曼人打败过罗马人,但奥古斯都时的罗马师团可以说是在顶峰,这能够怪谁呢,奥古斯都恐怕是老了,用人上面犯了大错。

    最后还是提比略来收拾残局,带着兵马重新大败日耳曼人,罗马兵团是非常厉害的,阿尔米纽如果不使那一招,怎么都难以是训练有素,有统一指挥,能协同作战的罗马人的对手,日耳曼人和他们相比,更像一些乌合之众,但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些非常勇敢的乌合之众。

    历史马上说明了这一点,当日耳曼人大胜以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马上陷于各个部落的争斗,阿尔米纽并没有死于罗马人之手,而是在37岁时死于内斗。民族英雄算什么,内斗起来可不管这个。

    据说提比略得到了一个结论,日耳曼人独立不可怕,分而治之就够了,而团结能统一行动那就才会成为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于是他改变了方针,不再企图彻底征服日耳曼人,太费力气。提比略这个见识有点难以判断,当然不能说错,如果他们能统一行动了就是灾难,但能一直控制住不让他们统一吗?

    在这里作一点说明,我这人比较懒,也没有能力去读那些正史,根本谈不上研究,不过是胡侃,大家看了开心就好,不开心我也不能负责任,因为我不得利,也就谈不上责任,不能拿那些靠着吃饭的人跟我比。

    所以有很多的据说,那都是一些二手货,跟着别人说的,敬请原谅。

    大约十年以后,另一个罗马统帅又一次攻入条顿堡森林,不过当然不是阿尔米纽带路,而是有备而来,这一次阿尔米纽就不是对手了,大败孤身而逃。这一次算是复了仇,他们也掩埋了战友的累累白骨,据说(又来了)日耳曼人把那些尸体的头颅都高高挂在树上,那要挂多少树啊,不明白日耳曼人费那个力气为什么,只好猜测来自于一些野蛮的习俗。

    我曾经从条顿堡森林边上经过,那是一个非常美丽地方,起伏无边的森林,清澈蜿蜒的河流,红白相间的农舍在夕阳下闪闪发光,除了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地名,已经没有了任何能地方够让人想起二千年前的血腥。

    但是,这个战役的影响大极了。

    从小的方面来说,罗马人再也不敢轻视日耳曼人,从此在那里驻下罗马帝国最强大的军队,而后因此那里带兵的统帅在部下的拥戴下开始称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打破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平衡,帝国开始了衰败和崩溃。

    据有些历史学家说,欧洲的近代史是以德法之间明争暗斗作为主线的(这种说法非常之简化,早期得考虑西班牙,后来则是英国,俄国),法国在历史上是高卢人,德国就是日耳曼人。高卢人是彻底给罗马帝国征服了,也就是罗马化了,但是,也就是条顿堡森林战役止住了罗马向北征服的步伐,以后日耳曼人对罗马人虽然不断地吃败仗,然而从来没有被征服。

    所以如果没有这一战役,日耳曼人多半会和高卢人一样罗马化,以后欧洲的民族融合和国家的形成就恐怕有很大的不同。当然,我们无法去预料这个不同是什么,但是,这战役保证了日耳曼人的独立性,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沿着另一条途径走了下去。

    《剑桥世界史》说:“18世纪的德国人类学家在诸多方面都洋溢着世界大同主义情怀,但孤独对日耳曼尼亚的历史和与文化,却认为与西欧其它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心中的英雄人物是阿尔米纽,据称曾于公元9年在今多特蒙德附近的条顿堡森林森林打败罗马军队。因此,阿尔米纽遂成为抵抗罗马暴政和外来影响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法国的历史学家认为,法兰西的历史根植于伟大而经典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这一段不知是那个老兄所译,十分绕口。大意是在欧洲近代史中,德国人有一股狠劲,一向是现存程序的挑战者,重要原因就在于她的文化传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今天在谈德国的历史就绕不开条顿堡森林这一章。最后再加一句,最后的罗马帝国终归可以说是灭在日耳曼人的手里,不过那时候叫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已经一分为二,而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通宝推:adrupal,青颍路,普鲁托,老老狐狸,桥上,mingong,骨头龙,胡一刀,
    • 家园 与楼主交流

      1)据说屋大维是双性恋,与阿格里帕的关系不一般。阿格里帕死得早,不然第二个皇帝很可能是他------不过他不亏,后来好几个皇帝是他的血脉。

      2)屋大维治下,罗马帝国的综合国力可以说是极盛(经济发展还没到顶,但国民的精神面貌比较好),所以我认为当时罗马的军力(陆军野战部队总兵力大约35个军团,记不清了)达到了顶峰,所能地理扩张的程度也达到了极限。将来换一个弱主,罗马只能回缩防线。罗马军队高度专业化,政府对老兵抚恤的财政负担也很重,打掉3个军团后,能干如屋大维,也筹措不齐财力再重建。

      3)整个中央岛(欧亚+北非)文明史,就是中原文化先进民族(西边是埃及-希腊-罗马这一系,东边就是华夏)饱受北患侵扰的历史。这种南北纠缠,谈不上谁好谁坏,激活了文明,注入了新血,是人类文明史的主要推动力(否则那两个主角早就“死于安乐”了)。所谓“天降大任于斯民,必送他一个蛮夷”,标配,别人还没这个待遇哩。但是东西这两支,由于民族秉性和文化差异,对扩张/边防/尚武等等大事的态度不大一样。

      英国也算在罗马这一系的末尾,英国坐实环球帝国的位子前后,对俄罗斯没少花钱花精力去对抗,所以英国身为岛国,也是有北患的。印度就等于是英国的“江南鱼米之乡”,当年英国每年从印度榨取的财富超过中国甲午战争的赔款额,这个地方一旦给俄国占了,英国就完蛋了,所以“大博弈”玩得那么惨烈,从克里米亚打到开伯尔山口,再打到对马海峡(日俄战争)。

      4)现代德国人,日本人和俄国人的悲剧,就是后来倒是发家了,但这个历史地位(中原文化先进民族)再也捞不到了,酸得不行。美国人呢,第一比较马大哈;第二自认是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的传承,心态比较平;第三在新大陆,对于旧大陆那种人人过关论资排辈的气氛,比较疏远。

      5)您这样看条顿堡之战,一直到马丁-路德和纳粹,那就比较清楚了。法国西班牙作为天主教大国,是有优越感的,被教宗赐姓赵,算赵家的管家嘛。日耳曼人如马丁-路德等等,不配姓赵,当然不大肯交份子钱。种族优越感,每个有悠久历史的大族,都会有。但德国人搞成那样夸张,是有原因的。

      6)具体到这场战役,瓦鲁斯当时的一个错误,是为了轻装前行,把掷石器都烧掉了。那个重装备,我在《罗马轶事》里介绍过,它在森林地区的杀伤力嘛,你看电影《角斗士》的头5分钟就知道了。小型掷石器用于野战,等于是迫击炮,能越过树顶攻击敌后续梯队,但它比较笨重,进入森林没有驰道,就不易移动。罗马人人种矮小,比高卢人/日耳曼人要矮一个头,所以罗马士兵的帽盔上有巨大的羽饰。罗马军团的战斗力来自于阵列和工程设备(石砲等)。进入森林,既无法列阵/立营寨,又没有石砲,单拼体能就吃亏了。日耳曼人打赢一仗就了不得了,其实罗马人并不那么怕他们。屋大维恸哭,估计也是谣传。仅仅35个正规军团(外加同数量的“伪军”),管理了200个民族一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会这么不堪?汉尼拔岂不是要呵呵了?

      • 家园 说到英国在印度所得,主要依赖鸦片贸易

        这是一位历史学家的分享,马克思也提到过。等到英国失去了中国的鸦片贸易,仅过了20几年,就维持不下去,退出印度了。

        • 家园 黄兄的资料不全啊

          (一)

          对印度殖民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的经济掠夺,在英帝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中占有首要地位。仅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搜刮到的财富估计达10亿英镑,约1700万英镑/年。英国于1821年正式采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折合7.32238克纯金。

          1871年5月10日“日圆”诞生,一英镑等于4.8666日圆。清帝国的库平银1两兑换1.5114日圆,海关银1两兑换1.5362日圆,我们简化算为1两银兑换1.52日圆。这样推算,1871年前后,清帝国的库平银3.2两兑换1英镑。

          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这个汇率。在那个50年里,清白银与英镑的比价不是固定的:

          年份 =============1865/1879/1885/ 1887/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每英磅折合库平银(两)==3.18/3.425 /3.59 /4.05 /6.21 /6.1161 /6.25 /6.11 /7.14

          注:戚其章《甲午战争赔款问题考实》

          当时,小说《简爱》里,简爱当一年家庭教师,年工资30英镑+食宿免费(也就是本人实际收到100多两纹银)

          (二)

          甲午战争后,在条约中清帝国向日本允诺赔款2.3亿两白银。随后在实际支付中备受刁难,最后总计支付2.8亿两左右。

          比如,1895年10月4日,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向清政府递交了一份由日本单方面擅自拟定的所谓划定镑价的“公立文凭”,内中说“为便利两国办理起见……回溯西历本年六、七、八三个月按照伦敦市价折中核算,总而言之,库平银二万万两合英币三千二百九十万九百八十镑七希令七边士”。据此,中国“受亏两千万余两”。

          那么,按1896年,6.25两白银折合1英镑算,中国向日本赔款约3900万---4480万英镑,肯定不足5000万英镑。就是说,甲午中国败得这么惨(也就是500年败一次吧),赔款也就是相当于印度殖民地向英国进贡的2年半“税金”(还是早期的额度)。英国大举掠夺次大陆地区,始于1760年代,终于1947年,整整190年,至少赔了80次甲午赔款。

          公元1600年,印度莫卧儿帝国人口8800万,明帝国1.3亿。1800年,清帝国3.3亿,英帝国9100万(含印度人口)。1900年,清帝国4亿人,英帝国3.85亿(其中次大陆2.9亿)。就是说,当1800年英国从次大陆殖民地得到约2000万英镑/年的直接受益时,英国只据有不到6000万的印度人口。到了1900年前后,次大陆被殖民人口达到2.9亿,铁路成网,管制严密,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加倍索取,有些年份次大陆殖民地贡献给英国的“年金”超过中国的甲午赔款总额,是完全可能的------3亿苦力,每人头上拿走1/6个英镑,全年就是5000万镑了,女王的长期饭票啊,难怪是“王冠上最大一颗宝石”。这还没有计算英国商人在印度的超国民待遇,殖民地英国官僚的高工资等等无法计算的“孝敬”。

          在经历1857年的印度土兵起义以后,从1870年至1900年的30年间,英国殖民当局推行重商政策,削弱印度经济,印度(从英联邦其他地区)进口猛增,与此同时印度出口极少,导致印度民族工业锐减,只有得益于全球产业革命的黄麻业是个例外。由于次大陆民族工业迅速下滑,其经济总额从1800年大约占全世界GDP总量的25%,减至20世纪初的10%。印度无法工业化的命运,当时就注定了------所以“阿琼”坦克造不好,要怪就怪英国佬。

          英国人离开前,印度基本被抽干了。不单是每年的物产,土邦贵族们历经千年积累的财富,也大部被夺走。印度人的民族心理也被严重扭曲了------英国人抢劫也就算了,抢的次数太多,把人家抢成神经病就不厚道了。

          然后,印度今天还很自豪这190年的屈辱;有中国人还羡慕得要死,嫌190年不过瘾,呼吁“被殖民300年”。

          通宝推:黄河清,witten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本兄算反了吧?

            英国于1821年正式采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折合7.32238克纯金。

            1871年5月10日“日圆”诞生,一英镑等于4.8666日圆。清帝国的库平银1两兑换1.5114日圆,海关银1两兑换1.5362日圆,我们简化算为1两银兑换1.52日圆。这样推算,1871年前后,清帝国的库平银1两兑换3.20英镑。

            貌似应该是一英镑兑换3.2两库平银。

          • 家园 问题是从印度所得,很多是来自鸦片贸易

            据估算,鸦片贸易,从中国掠夺了25亿两白银,等于清政府62年财政收入。

            印度人种鸦片,英国人将鸦片卖到中国,这是算做印度贡献,实际来自中国。

            鸦片贸易结束了,英国人无利可图,也就结束了在印度的统治。

            • 家园 这个请说细一点

              文献出处是哪里?数字怎么来的?

              就我所知,没有次大陆殖民地,英国绝对撑不过二战。二战期间,中国已经极为困苦,没有太多余钱进口烟土(商路也已经不通),本身在云南也产鸦片,这时候总不是中国的鸦片需求在贡献给英国打仗吧?

              • 家园 ref

                32. 连东, 中国近代鸦片输入数量与价值研究,第25页. 2003, 河北师范大学.

                根据不完全统计数字估计,到1917年,西方向中国合法和非法走私的鸦片约526万箱,折合25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62年的财政收入[32],鸦片战争后,英美每年通过输入鸦片掠夺的财富都与清政府当年财政收入相当。更严重的问题是催生了我国国内鸦片的生产和大范围的扩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本土鸦片年产量高达40-60万担,吸食鸦片占人口10-20%[33],尤其政府各级官员,无不吸食鸦片。鸦片税和关税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渗透到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百年近代中国社会机体上的一个毒瘤。直到新中国建立,才将为害中国百年的鸦片问题扫进了历史垃圾箱[33](p5)。

                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还在美国全国范围类禁止销售酒[34],而鸦片毒性和危害远大于酒,可是,某些中国人却相信,当时西方向我们推销鸦片,是市场经济,我们不应该禁止鸦片销售,以至于鸦片在中国能合法销售[33]。

                • ref
                  家园 中印鸦片贸易跟大清共存亡

                  高峰在1880年,每年10万箱鸦片,1890年8万箱,1910年4万箱,一战时一年只有几千箱。这就是为什么连东的统计截止到1917年,这以后鸦片贸易就基本结束了。中印鸦片贸易最大的两个鸦片贩子是怡和和沙逊。怡和洋行是鸦片战争时最大的鸦片贩子,率先把新出现的高速飞剪帆船用来贩运鸦片,中英开战和占领香港都跟怡和的努力有关,怡和1870年以后就转型去做航运和铁路。后起之秀是沙逊洋行,1870年以后垄断了鸦片贸易,鸦片贸易衰落以后去做了房地产,地标建筑为外滩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外滩的制高点。

                • ref
                  家园 种鸦片很难吗,怎么几十年过去都没实现国产还靠三哥
    • 家园 坐等看下一篇。
    • 家园 日尔曼人本来就野蛮得不得了,挂人头算什么

      当年条顿人歼灭了罗马兵团,缴获的装备他们不是自用而是扔进河里感谢神灵.

      现在很多德国人就不喜欢吹捧条顿森林战役,说这让日尔曼人失去了被殖民的机会,还得自己补课,后半句是刘小波帮着总结的.

      罗马人不拿下所有日尔曼人聚居地的根本原因一是帝国已经够大,而且共和国时攻城掠地和当时竞选体制有关,帝国时核心是指定的了,二是日尔曼人待的地方都是荒郊野岭,太穷,他们和罗马人交易最拿得出手的商品是他们的金发,这就象现在美国打死也不会吞并墨西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