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叶帅、耀邦和仲勋 -- 老老狐狸

共:💬414 🌺3214 🌵10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毛主席为何一开始受到了高岗的影响呢?这是啥原因呢?

        这不是很奇怪的吗,其他陕北领导人没有才华吗?虽然刘志丹牺牲早,也未必轮得到高岗啊。

        为什么毛主席到了陕北就选择了高岗?

      • 家园 西北这些人又到东北

        西北有海瑞的交情,到了东北又有林彪,交恶了彭真,”桃园三结义”和“五虎上将”打了个昏天黑地。往前说还有北方局孔原,红二十五程子华,徐海东。

        真是剪了乱,理更乱。

      • 家园 说点小花边吧

        刘志丹的后人住我家楼下,他家门上一直挂一个革命烈属的牌子。男主人腿有点残疾,改开后算比较早期的个体户吧,做点小生意。他生了两个女儿,小时候我们总一起玩。经常会有陕北老区来的人去他家串门,有时乌央乌央的。他家是我们院最早买汽车的,常常停在院子里。

        陕西省政府里陕北帮与陕南帮拉帮结派比较严重,在很长时间里影响本省的发展。革命老区里有资历的人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偏偏陕北还最穷,我上中学那会陕北的矿产资源还没发现,共有31个国贫县,我父亲当年是做扶贫工作的,常年在陕北泡着。有时候我自己在家,突然有人敲门,一看不认识,陕北口音,扔下一麻袋粉条或者苹果就走了。现在听说陕北可富了,一碗面条要三十块,比北京还贵了。陕北人到西安买房都是一层一层买的。不知道省政府里现在是否还拉帮结派,但有一点,在陕西就是一个人情社会。我每次回西安都有种被各种关系包围的感觉,办所有事情都要先找熟人,那些活得风生水起的人往往是社会关系比较丰富的人。会让我更深的体会到建立法制社会的必要性。

        • 家园 不管什么社会都要关系的,跟法制与否没有任何关系的。

          你到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工作生活几年就知道了。

          中国这点人情关系跟人一比那是初级阶段。

          通宝推:蓝鸟,
        • 家园 花这句:会让我更深的体会到建立法制社会的必要性。
        • 家园 刘力贞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刘力贞的丈夫张光,原名王鹏飞,曾任《陕西日报》总编辑。

          张光、刘力贞育有一女一子,女儿王姗,儿子王茁。

          • 家园 看这个照片

            房间内逼仄狭窄,物件老旧,还是坚持了革命传统的。

            • 家园 所谓的红二代,也是好多种。

              红三,价值取向就趋于一致了。

          • 家园 不是女儿家的,严格讲不算后人只能算亲戚了。

            姓刘。突然想起来,这家里的老太太应该是刘志丹的继母,那么男主人就是同父异母的弟弟了。

      • 家园 【转帖】本穷也谈谈自己认识到的陕帮内斗问题,粗线条的很

        这是另一位很有料的党史大拿讨论贴的整理,也很有意思。

        本来,刘志丹和谢子长是校友,战友,都是榆林中学的,他们还有个小校友高岗。榆林中学在陕北革命的地位可以和长沙一师在中国革命的地位相比,因为有进步校长杜斌丞,培养了一批共党干部。

        1,1928年渭华起义开始是内斗的第一阶段。刘、谢基本上在一起搞兵运拉游击队,他们属于陕甘边特委,上面是陕西省委。这支队伍的头目,一会是刘一会是谢,因为陕西省委瞎指挥,刘指挥队伍打了败仗就撤掉,换谢上,谢上任总得把刘的影响整顿一下吧,然后谢打了败仗,又得换刘上。早期起义啊游击队啥的,基本都是败仗,所以领导就走马灯换,矛盾就种下了。1932年年底,陕西省委特派员杜衡把谢子长、阎红彦都发配到上海的中共中央去学习,这样陕甘边的队伍就是刘派主导了。阎红彦此后就不再和陕北烂泥坑有什么关系了。

        2,1933年至1935年是第二阶段。谢子长“深造”完毕,从察绥绕了一圈又杀回陕北了,这次他搭上了中共北方代表孔原,作为军事特派员另拉起一个摊子,叫做陕北特委,以安定也就是今天的子长县为中心,也拉一支游击队。然后就是1934年夏,争议很大的阎家洼子会议,陕甘边和陕北两块合并,因为谢是北方代表的军事特派员,显然地位更高,所以最终当头。本来谢已经上去了吧,结果谢子长会后一个月就战斗中受伤,直到35年初去世,刘帮再次占上风。

        3,1935年初至年底是第三阶段。刘帮占主导后自然又要整顿谢帮的人,批判谢子长在陕北(不是陕甘边)游击队的政委郭洪涛。郭洪涛不是善主,联络上北方代表孔原及其后任朱理治。朱理治来了瞎指挥,刘帮人马根本不睬他,就想立威,这时候徐海东程子华的25军来到陕北,与刘志丹的26军联合,朱、郭就找上25军里的肃反高手戴季英,发动以25军为后盾整肃26军的陕北肃反,大概杀了几百人,刘志丹、高岗、习仲勋都捆起来准备杀了,然后来了党中央毛主席,刀下留人。

        4,刘志丹牺牲后,高、习等这些刘帮骨干都得到毛和中央的重用,步步高升,朱、郭、戴这几位就鸭梨很大了。然后是1942年著名的西北局高干会,这次会议由高岗主导,就成了刘帮的控诉大会,对35年陕北肃反做了一个结论,树立了刘帮的正面形象和正确路线。高饶后,压抑许久的朱、郭等人趁势鼓噪,老习策划小说《刘志丹》以为还击,没想到有人捣鼓阎红彦出手,一下子就小说反党垮台了。

        阎红彦作为陕北的老人,直击这本“小说”把高岗描写成正面人物的痛点,而且后面有人啊……

        阎红彦当然只是前面的枪,但他是杆很管用的枪,因为他最能认出这本“小说”里谁是谁。

        当年李登瀛(字子洲,现在的子洲县就是因其而改名)、魏野畴都在榆林中学任教,这两位,在北京李大钊处加入了共产党,李登瀛后来到绥德省立四师当校长,四师也出了不少共党干部。

        李、魏牺牲得太早了。

        顺便说一下,这个子洲县,土改时老11这里调研,给中央发了两个报告,并在这里纠左。67年后,新浪微博认证为“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官方微博”的“子洲交警”发布一则评论:

        点看全图

        嗟夫!

        革命年代这种斗不是坏事,恰好反映了土共做事认真的精神。现在这种互相捏卵子抓小辫子的斗,才是变质了。

        老毛在红四军七大后写给中央的信就说,陈毅主义八面美人他做不来。不当老好人和稀泥。

        土共以很弱小的力量起家,一步不慎就要完蛋。所以做事讲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路线斗争,就是要分个谁对谁错,对的,照他的方法走下去,正确路线的人当然就要重用,错的就批判,把错误路线的人也要拿下。这其实是土共胜利的法宝之一。

        如果和稀泥,一片和气,对错不分,做老好人,土共别说建国,连生存都不行。

        现在倒好,路线斗争不敢搞,变成互相抓小辫子揭隐私的个人名利权位斗争,才是杯具。

        这点,非常认同。

        再想一想

        50年代,老刁是可以和邓比肩的人物,当然差一点也差不太远,是可以竞争太祖接班人的人选。

        于是,小说刘志丹——乱邦的中青报发表——与邓在西南局关系密切的阎红彦发难——康生递纸条小说反党。

        康生和邓关系又是如此密切。

        到80年代,老刁在资历和功劳上也不比乱邦差,而且是负责中央书记处日常工作的书记,地位明显,即便乱邦下了,矮邓要抬举自己看上的紫阳和万里这些货,仍然越不过老刁。

        于是,小说再次引起争议——乱邦批转老刁处理——老刁难办——人大副委员长二线——仓促下台避居深圳。

        一个是刘志丹高岗习仲勋三人的陕甘边特委,一个是朱理治郭洪涛的陕甘晋省委,一个是徐海东程子华戴季英的25军。其实刘志丹高岗习仲勋他们,一直是和朱理治郭洪涛有矛盾的,25军入陕之后就听朱、郭的,以肃反名义镇压刘高习。

        朱理治和徐海东程子华戴季英都不是老陕,朱是以中央驻北方代表身份掺乎的。当然事情本来是刘高习和谢子长、郭洪涛的矛盾,谢子长牺牲后,郭洪涛就成朱理治的打手了。

        其实根子就是土共开始闹革命时星星点火,到处都是山头,根据地又都在各省交界处,导致党组织指挥关系混乱,各种省委、特委、革委都能发号施令。

        要说,毛在井冈山早期的囧境也部分源于此,这边省委来个特派员,那边特委来个特派员,都是毛头小伙子,几次瞎折腾就能把根据地搞光。

        这位老兄有个观点很有启发性:刘谢两系矛盾很大程度类似井冈山时期的“主籍客籍”之争。刘系多出自本地,谢系基本力量来自于晋西,所以谢系往往觉得刘系偏右、斗争不坚决。

        另外,刘系中,确实也有违反纪律之类的事儿,尤其是收编的一些土匪武装。反过来,谢系的一些做法,确实太过粗暴。

        通宝推:阿四,独立寒秋HK,笑任平生,
        • 家园 关于这一段,我的心得和你的不同:

          这位老兄有个观点很有启发性:刘谢两系矛盾很大程度类似井冈山时期的“主籍客籍”之争。刘系多出自本地,谢系基本力量来自于晋西,所以谢系往往觉得刘系偏右、斗争不坚决。

          我也一直认为当时是这个问题很大——“这边省委来个特派员,那边特委来个特派员,都是毛头小伙子,几次瞎折腾就能把根据地搞光。”

          谢帮也应该算是本地人,它本身并没有瞎折腾。看你这个故事,折腾的是徐海东来了以后姓朱姓郭的乱搞。

          • 家园 这其实说的是两件事

            1、土籍客籍矛盾影响党内

            这个情况不少,井冈山、赣西南、广东……

            说到刘谢,谢系主源是晋西游击队,人员籍贯大多陕北,但他们与刘部汇合是陕甘,算客籍了。

            2、乱七糟八的省委、特委、革委、特派员、代表,这就是朱理治他们。

        • 家园 三嘉原事件才是矛盾的总爆发吧

          【1928年渭华起义开始是内斗的第一阶段。刘、谢基本上在一起搞兵运拉游击队,他们属于陕甘边特委,上面是陕西省委。这支队伍的头目,一会是刘一会是谢,因为陕西省委瞎指挥,刘指挥队伍打了败仗就撤掉,换谢上,谢上任总得把刘的影响整顿一下吧,然后谢打了败仗,又得换刘上。早期起义啊游击队啥的,基本都是败仗,所以领导就走马灯换,矛盾就种下了。1932年年底,陕西省委特派员杜衡把谢子长、阎红彦都发配到上海的中共中央去学习】【另外,刘系中,确实也有违反纪律之类的事儿,尤其是收编的一些土匪武装】

          ——刘志丹收编的部队是土匪,阎红彦就好啦?他属下的部队还不是游走在山西护送大烟的武装?要不是被阎锡山打击能投靠阎红彦?三嘉原事件时候二大队解散,他们一大队表现如何呢?呵呵。

          【谢系的一些做法,确实太过粗暴】——这岂止是粗暴:

          【1931年旧历正月初一早上,谢子长以集合部队训话的名义,把全军集合在二支队驻地细嘴村的打麦场上。一支队集合在场的东边,二支队集合场的北边,一支队的警卫队集合场南边,谢子长、荣子卿来到麦场南边碾场的碌碡旁边。队伍集合好后,谢子长站在碌碡上讲了几句以后,要各支队的领导人和各大队队长集合,他们便集合在谢子长面前。这时谢便大声喊着说:“有些人挂羊头,卖狗肉”。这是他们定的暗号。这句话一出口,白锡林把赵连璧拦腰抱住,阎红彦用驳壳枪对准赵的太阳穴打了一枪,赵连壁倒地死了。阎红彦随即扭头夺了刘志丹的驳壳枪,吴岱峰夺了我的枪。同时,一支队警卫队的人便向二支队开枪射击,又打死第二支队第三大队副队长谷聚山和第一大队第一中队王队长;打伤了二支队第二大队副队长白冠五。这时警卫队的人一齐拥来,夺了二支队战士的枪,二支队全部被缴械。二支队被缴械后,谢子长当众宣布二支队全部解散,战士各回各家,干部一律开除出同盟军,而且限定当日都要离开同盟军。当天,朱理愷、马锡五、张天祿、杨丕胜、贾生财、刘景范等40多名干部和400多个战士,含泪离开同盟军,四六大散,各奔前程。刘志丹和他的战友们历尽千辛万苦,流血牺牲搞起的这支革命武装,无辜的被自己的同志搞突然袭击消灭了。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共产党人的自相惨杀,真使人痛心!我们离开部队前想见刘志丹一面,谢子长他们不允许,因为刘志丹已被软禁起来了。同志们只有义愤填膺,挥泪而去。

          由于他们对二支队的错误处理,引起了一支队的恐慌,当天晚上,师储杰带领一支队的200多人,离开同盟军,投降了杨虎成。这样一来,反帝同盟军只剩下杨琪带的一个队和警卫队,只有一百几十个人成立的陕甘游击队。这就是他们所宣传的“在整顿部队的基础上成立了陕甘游击队”。

          对于这样重大的“三嘉原事件”,谢子长他们没有真实地向省委反映,而且在重要问题上说了假话。他们在1932年2月22日至3月20日给省委的报告中说:“同盟军第一支队是中心骨干,第二支队纯系土匪杂合而成。用这样的成份组织部队,只有坚决弄清土匪流氓分子,洗刷部队。企图渐次改造,纯属幻想。因此决定:第一、首先将一支队许多土匪首领清除出部队,然后逐渐弄清楚,其群众尽可能的保存一部分先进分子。第二、将第二支队全部解决。因此,第一支队将几个土匪首领一齐清除出去。第二支队於2月初完全交械,保留了一部分。其他大部分完全开除出去。”在这个报告中,他们把由于他们政策上的严重错误,造成第一支队的首领带100多人叛变投敌这一事实,说成是“将几个首领清除出去”。把第二支队的领导人关押起来,几个干部被打死打伤,隐瞒不报,只留了一名他们喜欢的XXX,说成是保留了一部分。这是一个隐瞒事实真相,具有重要错误的报告。

          “三嘉原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省委巡视员XX由西安来三嘉原释放了刘志丹。3月下旬,刘志丹到西安向省委汇报了“三嘉原事件”的真实情况,省委对他们这种作法曾批评说:“你们整天喊‘游击队成份不好’,你们不加强教育,把我们决议和指示不在群众中讨论,封锁起来,不让群众知道。因此,改造的办法只有把‘坏分子’开除,把整个部队的武装解除。”】

          通宝推:楚庄王,
          • 家园 刘志丹和谢子长本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城府之见

            谢子长重伤期间刘志丹还去专门探视过,讨论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和二十六二十七军合并的方案,达成了共识。在改组后不久谢子长就牺牲了。三嘉塬远比不上杜衡强令陕北红军进攻大城市造成的军队和根据地丢掉的损失大,刘谢都被杜衡坑的很惨。刘谢公案炒作真正的肇因是争夺谁是陕甘宁根据地的旗帜,在刘死高倒的情况下其余人的成就都差不多,所以为了正统争的非常激烈。

            通宝推:江南水,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