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兰陵王破阵 -- 赫克托尔

共:💬84 🌺6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受教了

                  我对姓和氏的区别了解不多

                  感觉中国汉人的大部分常用姓,都是商、西周、春秋那会儿就定下来了

                  而日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太短。不知道他们在借来汉字之前是什么情况,靠口头传承,还是压根没有姓氏?

                  另外请教下,中国古代的妇女到底是妇随夫姓,还是保留了娘家姓?通常不是“张氏”“李氏”的吗,跟现在日本女性婚后改姓有什么不同吗?

                  • 家园 惭愧,我不是专业研究者。

                    您提的问题我可能无法准确回答。

                    尽我所知回答一下,从成书于奈良时代的日本史籍记载看,日本的神话时代应该是没有姓氏的。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日本神话时代并不久远,很多历史人物都号称是神的短短几代后裔,那么这些神便不能简单的判断为代表了一个氏族,而应该是特定的一个人物。这些神的名字往往很怪很长,应该是当时日本土语有音无字,汉字引入后对土语发音的转写。我对日本古语一窍不通,但就对一些神系(家系)的观察,我找不到可能是姓氏的发音共同点。待到记载中明确有了氏姓的传承时,差不多也是汉字传入日本的时代了。

                    中国古代没有妇随夫姓的习惯,其实这个是很明显的,因为传统礼制讲究同姓不婚,岂有婚后改为一姓的道理。史书记载中例子也屡见不鲜,比如汉朝的吕雉并不叫刘太后;明朝的万贞儿也不叫朱贵妃。不说皇室,常见的列女传提及传主时,一般是某某妻某氏的格式,这个某氏,是娘家姓。将夫姓冠于娘家姓前面称某某氏的,大概是比较晚近的用法。

                    日本古代是学习我国风俗的,女性婚后也不改姓,譬如日本史上有名的“尼将军”,镰仓幕府初代将军源赖朝正妻,不叫源政子,而是依本姓叫北条政子。婚后妻随夫姓是日本维新时期从西方引进的风俗,日本的改姓是彻底随夫姓,娘家姓叫做“旧姓”,一般场合是不再使用的。而中国即使随夫姓,也是将夫姓冠于娘家姓之前,而不会摒娘家姓不用。

                    通宝推:上古神兵,铁手,衣笠山麓,
                • 家园 确实,日本的“氏”和“姓”跟中国的含义都不一样

                  “氏”更接近中国的“姓”,这又有大化改新为分水岭,不过即使是大化改新之前的古氏,如苏我,物部,中臣,多半也形成于父系化社会(而大化改新之前四百多年卑弥呼女王的时代可能仍然为母系)。在母系社会的日本,很可能根本没有形成姓,或没有流传下来,或只是作为部族名或者地名。

                  所谓“随便”是相对于中国文化来说的,日本战国时代几乎是彻底的封建割据统治,所以他们重近世的家族是哪支,而不重远世的祖先到底姓甚,因为前者对他们有实在的政治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对待“苗字”确实是认真的...

                  • 家园 日本的这套制度叫氏姓制度。

                    氏在姓前,与我国姓在氏前不同。从日本历史上看,也是首先形成了氏,然后才有姓,与我国先有姓后有氏不同。

                    日本的氏和我国的氏是一个东西,譬如您提到这几个氏,苏我是以地名得名,物部和中臣都是以职官得名,这种命名方式与我国的氏是一致的。但日本的“姓”则与我国的姓则大不相同,譬如苏我氏姓臣,物部中臣两氏都姓连。

                    根据日本嵯峨天皇时期,相当于我国中唐时期编写的《新撰姓氏录》,又将姓氏分为“皇别”、“神别”、“诸蕃”三种,其中“皇别”顾名思义,出自日本天皇一族,确切说是自神武天皇以下分出的皇族;“神别”则是出自非天皇一系祖神的其他神的后代,这当然是号称,确切说应该是各土著氏族;“诸蕃”也可以顾名思义,是来自于海外的移民氏族。

                    这其中“皇别”氏族大多姓臣,“神别”氏族大多姓连,古大和王权还有“大臣”,“大连”的设置,类似后代所谓“源氏长者”、“藤氏长者”,分别由臣姓、连姓的实力人物出任。但与某氏长者不同的是,这是实实在在的官位设置而不仅是地位称呼,不难想到这体现了当时日本政权的情况。

                    日语的“氏姓”读音是“shisei”,这很明显是从我国读音来的,现在日本提到“姓”也是单独读作“sei”,但我们上面所讨论的“姓”,读音是“kabane”,与我国的发音风马牛不相及。应该说“kabane”是古日本早已存在的一个独特的制度,后来日本奈良时代全面向我国学习时,硬给起了一个汉字名称叫“姓”,实则与我国的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 家园 那所谓“名前”是现代才有的吗?

                      不过经常听日本人有叫别人某某氏的,是不是就像我们称某人为某某公一样啊?

                      • 家园 我应该老实点说不知道。

                        以我的业余日语水平哪敢随便说懂,不过您问这俩问题我还真都能诌出个答案来。

                        “名前”这个词确实在明治维新之后才登上书面语舞台,之前日本崇华媚中得很,书面语基本都能在文言文里找到起源。但明治之前这个词是否已经实际出现,我真的不知道。

                        第二个问题以我的认识来说,某某“氏”的称呼给人的往往是新闻体那种一本正经的印象。日本人比较轴,即使感情上是中性的,但还是一定要加一个“敬称”,不过氏这个敬称纯属礼貌,或者干脆说是格式,没有崇敬的意味。

                    • 家园 从氏看起来,日本文化是与中国传统连续的

                      人类学家说,有文化以来,日本主要是移民国家。之前的海洋移民时代之后,日本移民主要是经过朝鲜半岛移民而来的。而朝鲜半岛的移民又与中原有很大的关联。而姓氏问题暗合了这一规律。

                      就姓氏问题来说,中原地区在两周时代是有姓氏设计的。同姓经过分化发展,根据分布缘由和血统,再分为不同的氏。氏是姓氏的次级分类。

                      但是氏进一步发展呢?

                      那么,这些氏进一步外迁,就会以氏为基础创建新的次级分类。

                      日本的一些姓氏文化,应该就是在原本姓-氏的演进层级上,进一步演进出了新的层级。这样就显得比中国更加复杂。

                      中国的姓氏演进比较简单。大的群体系统以姓氏分别,之后个体系统以名字区分。同时较为强大的个体发展出的群体,直接形成新的氏。问题在于,如果本来就是由氏演进的新的氏,其家族史容易混乱。特别是社会动乱之后,家族史基本无法得到有效保存。

                      更加关键的是,原有的姓过于强大,在遍地是同姓的社会环境下,继续按照同姓不婚的原则发展,婚配就出现困难。这在和平时代还好解决,在社会动乱时代就没有时间去解决了。

                      后来中国的姓氏制度就重新归并,氏的级别提升为姓,姓氏均成为姓,于是可以通婚。随着时代逐渐发展,同姓不婚的制度设计也逐渐取消,更改为近亲家族不婚。

                      同姓不婚的合理性其实就是近亲家族不婚。这与古人几代之后的庶支改氏是近似的。而且最早的几个姓,有一些原本应该也是接近的源头,后来才逐渐分开的。所以姓氏合流、取消同姓不婚,并不是优生学倒退,而是不再用僵化的姓氏方式来标注了。

                    • 家园 花!真严谨!照这样说来,日本确实根本就没有“姓”

                      天皇没有氏,整个天皇氏族则是有氏的

    • 家园 【原创】2. 第二次邙山之战(上)

      晋阳之战,虽然北齐打退了北周的入侵,但齐弱周强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北周和突厥依然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攻和何时进攻。周、突约定再攻北齐,“期后年更举,南北相应。齐主大惧”。

      在短暂的休战期内,周、齐着手谈判一桩引渡案。当年,随着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北周宇文家族有两位贵妇人,流落在东魏—北齐。一位是权臣宇文护的亲娘阎姬,另一位皇帝宇文邕的四姑。宇文护“性至孝”,不管真的假的,向北齐要人。

      作为弱势一方,北齐当然希望缓和与北周的外交关系,听说北周要人,便把皇四姑先放回来,表达和好的诚意。宇文护不甘心,言辞恳切:“子为公侯,母为俘隶,热不见母热,寒不见母寒,衣不知有无,食不知饥饱,泯如天地之外,无由暂闻。昼夜悲号,继之以血,分怀冤酷”,呼吁北齐送回老娘阎姬。

      关于要不要放回阎姬,北齐第一名将段韶认为,首先,留着宇文护的老娘,可以作为要挟对方的人质;其次,人家要人咱们就立刻放回去,也是向对手示弱,会助长对方的气焰。段韶建议:“外许之,待后放之未晚”,其实就一个字——“拖”。齐武成帝高湛攥着阎姬,敲诈宇文护和北周,经过一番外交往来,人还是没送回来,宇文护表示自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周保定4年(564)8月(农历),北周首席名将杨忠率军东征,同月返回。突厥人则在北齐东北方活动,攻破幽州,大掠而回。但是突厥人并未远去,驻军塞北,继续召集更多军队,准备趁着秋高马肥,更大规模的攻齐。

      宇文护下书威胁此事没完:“大冢宰(宇文护)位隆将相,情兼家国,衔悲茹血,分毕冤魂,岂意噬指可寻,倚门应至。徒闻善始,卒无令终,百辟震惊,三军愤惋。不为孝子,当作忠臣。去岁北军深入,数俘城下。虽曰班师,余功未遂。今兹马首南向,更期重入。”

      9月(农历),在周、突的巨大压力下,齐武成帝高湛放回阎姬。看在宇文护的面子上,北周全国上下都很高兴,皇帝宇文邕下令大赦天下,亲自带领皇室宗亲们,向阎姬行家人礼,“荣贵之极,振古未闻”。宇文护要回老母,周齐双边关系改善,似乎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暂时修好。正在幽州北方集结兵力的突厥人却不依不饶,要求北周按照约定进攻北齐。宇文护见突厥人志在必得,担心违约会触怒突厥,将来齐—突联合进攻自己就不妙了,于是宇文护被迫同意东征。镇守玉壁的勋州刺史韦孝宽,反对东征,专门派手下的长史劝说,宇文护不听。

      同年冬,齐河清3年,周保定4年,陈天嘉5年,西历564年,北周“征二十四军及左右厢散隶、及秦陇巴蜀之兵、诸蕃国之众二十万人。”北周实行府兵制,最顶层是6大柱国,每个柱国管2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管2个开府将军,总共24个开府,各管一个军,总共24军。24军是北周的正规军,加上附属军队,20万人是北周的全部家当了,可谓倾国而来,这是宇文护执政16年间,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大有一举灭齐的架势。上一次北周如此规模的东征,还是20多年前,543年的第一次邙山之战

      晋国公宇文护亲自出马,担任全军最高统帅,这是宇文护首次作为最高统帅领兵出征。10月,傀儡皇帝亲自在太庙中,授予宇文护“斧钺”,象征着宇文护拥有代表皇帝杀人的权力,大军分路出发,奔向各自战场。

      同月,周武帝来到其父宇文泰在537年战胜高欢的战场——沙苑,慰问远征军,7天后,宇文邕回长安,算是送远征军最后一程。

      在解读战事进展之前,我们先看看中国北方的地理构造和周齐双方的攻防布局。

      中学地理课告诉我们,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没说东西分界线在哪里。我认为在山西——陕西之间的黄河、豫西山地、三峡一线。周、齐的国境线,大致上也是这么画的。

      黄河的流向,大致上是个“几”字,右边的一竖,南北走向,是周、齐的北部国界,齐在河东、左岸,周在河西、右岸。问题出在这一竖的最南部,黄河大拐弯处,北周在黄河以东以北有个扇形的突出部,对应山西最西南角的运城盆地。进可作为桥头堡,向北溯汾河而上,进攻太原,向东可经轵关陉进入太行、王屋山东南的河内,向南可渡过黄河,威胁洛阳。退可保护黄河沿岸的各个渡口,阻止齐人进入北周的核心区——关中。北齐和之前的东魏,一直看这个河东突出部不顺眼,总想把它拔掉,进而将国界向西推进到黄河。

      538年,西魏大将王思政在运城盆地的西北角,汾河与峨嵋台地的西缘之间修建玉壁城,峨嵋台地也叫峨嵋岭,东西走向,是运城盆地与北方的临汾盆地的天然分界线。修筑、控制玉壁城,就能守住运城盆地乃至整个突出部。542和546年,东魏执政者高欢两次亲率大军围攻玉壁,分别被守将王思政、韦孝宽击退。第二次玉壁之战,让本已年老体衰的高欢极为郁闷,次年死于太原。为了表彰韦孝宽的卓越功勋,西魏于玉壁置勋州,仍授韦孝宽勋州刺史。王思政、韦孝宽因功勋卓著,其家族在周、隋、唐都极为煊赫。唐高宗的元配王皇后是王思政的后人,唐太宗晚年统摄后宫的韦贵妃则是韦孝宽的曾孙女。

      黄河大拐南边的豫西山地,也是分割中国东西部的分界线的一部分。河南东部、中部,都是平原,分属于华北平原和江淮平原。豫西山地的西部,是著名的崤山,发生过著名的崤之战,标志性地名是函谷关,秦函谷关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下属灵宝市境内,贾谊的《过秦论》,第一句就是“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崤是崤山,函是函谷关。

      崤函的东边,是一个不大不小盆地——洛阳盆地。洛阳盆地东边是传说中的中岳嵩山,东南是少室山,西南是熊耳山,少室山和熊耳山被南面来的伊水切开,两岸山峰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曰伊阙。盆地西面是刚刚提到崤山,北面是平行于黄河的邙山,也叫北邙山、芒山,邙山中部有个狭窄的开口,通往黄河南岸,西晋初名将杜预,在这里修建了跨黄河两岸的河桥,河桥以北叫河阳,中国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黄河以北自然叫河阳,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所以从洛阳往北,分别是洛阳、邙山、河桥、黄河、河阳。538年,东西魏之间进行的河桥之战,就发生在邙山、河桥之间,东魏大将高敖曹阵亡。洛阳盆地的东端,嵩山与黄河之间,是一个小小的山口,标志性地名是虎牢关,《三国演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秦王李世民一战灭郑、夏的地方,虎牢关以东是平坦的华北平原,虎牢关则是一个明显的地理分界线。所以洛阳位于华北平原最西端的山间盆地中,华北平原像折扇一样,以洛阳为扇轴,向东扇形展开。对拥有整个华北的政权而言,以洛阳为首都,既可以兼顾东方的华北平原和西边的关中,本身也是四塞之地,便于防守,因此隋统一中国后,隋炀帝便将首都从长安迁到洛阳,兼顾东方的北齐和南方的陈国故地,唐朝也把洛阳设定为东都,武则天则干脆将她的武周政权定都在洛阳,改名神都。

      洛阳盆地在黄河以南,盆地正对的黄河以北,太行山——王屋山东南,是被山河夹起来的三角形,古称河内,为今河南省的黄河以北部分的西部,三国初期,河内属于小军阀张杨,两晋开国始祖司马懿,就是河内温县人。上文提到的河阳,位于河内地区的南部,黄河边上。

      前文说到山西省呈平行四边形,东界是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东南是两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王屋山、中条山,它俩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峡谷,叫做“轵关陉”,为太行八陉的第一陉,轵关陉上有个著名关隘——箕关,也叫濝关。轵关陉——箕关的西边是山西西南角的运城盆地的东北角,现在是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当时属于北周的邵州,东边是属于北齐的河内地区,现在是河南省北部的济源市。

      《列子 愚公移山》的第一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指明了河内、太行、王屋山的位置关系。

      轵关陉——箕关是华北平原南部进入山西、陕西的重要通道。在东汉末,董卓被吕布杀掉之后,关中大乱,被董卓裹挟到长安的汉献帝决定离开是非之地,回故都洛阳。195年,汉献帝出发,原计划车驾直接向东,沿着渭河——黄河南岸,出潼关、函谷关到洛阳。然而车驾走到函谷关附近的曹阳,遭到军阀们的截杀,加上前路凶险,汉献帝一行改向东为向北,渡过黄河进入运城盆地,进驻当时的河东郡安邑县,现在的运城市夏县。次年在河内太守张杨的安排下,汉献帝“出箕关,下轵道,张杨以食迎道路”,来到轵关陉以东,黄河以北的河内郡,再折向南,渡过黄河回到洛阳,改元建安。

      还是三国时期,238年,辽东军阀公孙渊造反,被司马懿平了,战后司马懿先回河内老家休整,本打算走轵关陉去河东运城盆地,再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关中,去往陕南魏——蜀前线,突然得到病危的魏明帝的召唤,渡过黄河去洛阳辅政,一下子成了曹魏的顾命大臣。

      今河南省西南部,有三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是黄河、淮河与长江领域的分水岭。问题出在熊耳山与桐柏山之间,有个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为中心的巨大缺口,其中只有一长条低矮的丘陵,根本构不成天险,所以这个缺口叫做“方城故道”,历来是沟通中国南北方的三条路线中的中路,东路是两淮,西路是蜀道。春秋时期,楚国在方城故道上修建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楚国大臣屈完对来势汹汹的齐桓公说:“君(齐桓公)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方城以为城”就是楚长城,汉水在楚长城的后方。伏牛山——方城故道——桐柏山,也是北齐与北周对峙的前线。此线以西以南,北周到唐朝称为山南,唐初设置山南道,为天下十道之一,以东是北齐的豫州,放大一点的话,547年,高欢死后,高欢手下名将、河南王侯景,割据“河南之地”叛乱,也是河南省西南部,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梁国的交界地带。

      综上所述,564年的周、齐的国界,大体上是按照黄河、豫西山地中的崤函、伏牛山、楚长城——方城故道一线,以黄河大拐和伏牛山,分为北、中、南三条战线,北线是山西省西南部的北周突出部,焦点城市,北周方是玉壁、邵州,北齐方是临汾盆地中的临汾(当时叫平阳);中线是函谷关,函谷关东边的洛阳盆地和洛阳在北齐手里,西边的弘农郡(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属于北周;南线是方城故道和楚长城,北周的中心城市是西边的南阳城,北齐是豫州悬瓠(hù)城,位于南阳正东,现在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唐宋叫蔡州,《李愬雪夜入蔡州》的地方,还是金国最后的首都,1233年,宋、蒙联军攻入蔡州,灭金。

      针对这样的国境线布局,周军最高统帅宇文护兵分三路,南路军以大将军权景宣(或为权景宜)率领山南诸军,越过方城故道向正东,进攻北齐的豫州悬瓠城。北路军少师杨檦从运城盆地东北角的邵州出发,向东南走轵关陉,进攻北齐的轵关,期望进入河内地区,从黄河以北威胁洛阳。

      中路军是主力,出潼关、崤函向正东,以柱国、蜀国公尉迟迥率领10万大军为前锋,直奔洛阳城,柱国齐国公宇文宪、郑国公达奚武、泾州刺史庸国公王雄为后继,保护尉迟迥的侧后,抵御可能到来的北齐援军。邙山之战和兰陵王破阵,就发生在齐军抵御周中路军的战事中。

      最高统帅宇文护在中路军的后方,坐镇弘农郡(北魏为了避献文帝拓跋弘的名讳,改叫恒农郡)陕县(河南省陕县,陕西的陕就是这地),统筹全局。宇文护不会打仗,看中了六大柱国中硕果仅存的燕国公、太傅于谨(493—568),不顾于谨年逾70,体弱多病,依然带上为自己出谋划策。战争结束后,宇文护送给于谨钟磬一部,作为酬劳。此次出征是于谨的最后一次,4年后安然去世。

      上述三路军,见于《周书 武帝纪》、《周书 宇文护传》等传记中,《北齐书 武成帝纪》也说:“周军三道并出,使其将尉迟迥寇洛阳,杨檦入轵关,权景宣趣悬瓠。”但据《周书 杨忠传》,杨忠也出兵了,笔者先说说杨忠这路,因为这路人马最不重要,对战局没产生影响。

      根据周、突的约定,周、突两国应该同时出兵,宇文护自己统帅三路大军,另派杨忠走北路,出沃野镇接应南下的突厥人。沃野镇是北魏六镇中最西边的,大致在黄河“几”字上面一横的正中,沃野镇在六镇起义中最早造反,直接导致北魏解体和灭亡。然而杨忠大概又被宇文护坑了,缺乏军粮,兵力大概也不多,众将担心当地胡人趁机作乱,杨忠找来胡人酋长们,让河州刺史宇文桀(本名王杰)展现周军的军容,再骗酋长们周军已经攻占了洛阳,酋长们害怕,纷纷献上粮食、财物,满足了周军的军需。杨忠部顺利与突厥大军会师,然而这支周-突联军还没南下,传来邙山战败的消息,杨忠、突厥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杨忠无功却也无过,傀儡皇帝宇文邕,赐杨忠钱三十万、布五百匹、谷二千斛,作为表彰。这次行动是杨忠一生中的最后一次,4年后的568年,杨忠病重,北周的立皇帝宇文护、坐皇帝宇文邕都去探视,杨忠安然去世,被追封为太保、同朔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通宝推:荷兰北极熊,决不倒戈,澹泊敬诚,李逍遥,北纬42度,kiyohide,迷途笨狼,時千峰,晨池,一介书生,
    • 家园 新娘子2 岁也不算小???
    • 家园 话说 殿下如何看待当时史书的数字

      我最早知道这段是 看辞海,军事卷

      那个时代的军事人物,只有 宇文泰 和 斛律光 有条目

      结果 北周方面的数据非常大,宇文泰一次击败窦泰部,消灭东魏军 7万人...

      而斛律光两次战胜,破尉迟炯于邙山,斩首三千余

      破宇文桀于宜阳,斩俘三千余....

      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最后,宝推

      顺便问一下,基辅罗斯的坑.....河里兄弟们还等着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