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兰陵王破阵 -- 赫克托尔
晋阳之战,虽然北齐打退了北周的入侵,但齐弱周强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北周和突厥依然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攻和何时进攻。周、突约定再攻北齐,“期后年更举,南北相应。齐主大惧”。
在短暂的休战期内,周、齐着手谈判一桩引渡案。当年,随着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北周宇文家族有两位贵妇人,流落在东魏—北齐。一位是权臣宇文护的亲娘阎姬,另一位皇帝宇文邕的四姑。宇文护“性至孝”,不管真的假的,向北齐要人。
作为弱势一方,北齐当然希望缓和与北周的外交关系,听说北周要人,便把皇四姑先放回来,表达和好的诚意。宇文护不甘心,言辞恳切:“子为公侯,母为俘隶,热不见母热,寒不见母寒,衣不知有无,食不知饥饱,泯如天地之外,无由暂闻。昼夜悲号,继之以血,分怀冤酷”,呼吁北齐送回老娘阎姬。
关于要不要放回阎姬,北齐第一名将段韶认为,首先,留着宇文护的老娘,可以作为要挟对方的人质;其次,人家要人咱们就立刻放回去,也是向对手示弱,会助长对方的气焰。段韶建议:“外许之,待后放之未晚”,其实就一个字——“拖”。齐武成帝高湛攥着阎姬,敲诈宇文护和北周,经过一番外交往来,人还是没送回来,宇文护表示自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周保定4年(564)8月(农历),北周首席名将杨忠率军东征,同月返回。突厥人则在北齐东北方活动,攻破幽州,大掠而回。但是突厥人并未远去,驻军塞北,继续召集更多军队,准备趁着秋高马肥,更大规模的攻齐。
宇文护下书威胁此事没完:“大冢宰(宇文护)位隆将相,情兼家国,衔悲茹血,分毕冤魂,岂意噬指可寻,倚门应至。徒闻善始,卒无令终,百辟震惊,三军愤惋。不为孝子,当作忠臣。去岁北军深入,数俘城下。虽曰班师,余功未遂。今兹马首南向,更期重入。”
9月(农历),在周、突的巨大压力下,齐武成帝高湛放回阎姬。看在宇文护的面子上,北周全国上下都很高兴,皇帝宇文邕下令大赦天下,亲自带领皇室宗亲们,向阎姬行家人礼,“荣贵之极,振古未闻”。宇文护要回老母,周齐双边关系改善,似乎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暂时修好。正在幽州北方集结兵力的突厥人却不依不饶,要求北周按照约定进攻北齐。宇文护见突厥人志在必得,担心违约会触怒突厥,将来齐—突联合进攻自己就不妙了,于是宇文护被迫同意东征。镇守玉壁的勋州刺史韦孝宽,反对东征,专门派手下的长史劝说,宇文护不听。
同年冬,齐河清3年,周保定4年,陈天嘉5年,西历564年,北周“征二十四军及左右厢散隶、及秦陇巴蜀之兵、诸蕃国之众二十万人。”北周实行府兵制,最顶层是6大柱国,每个柱国管2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管2个开府将军,总共24个开府,各管一个军,总共24军。24军是北周的正规军,加上附属军队,20万人是北周的全部家当了,可谓倾国而来,这是宇文护执政16年间,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大有一举灭齐的架势。上一次北周如此规模的东征,还是20多年前,543年的第一次邙山之战
晋国公宇文护亲自出马,担任全军最高统帅,这是宇文护首次作为最高统帅领兵出征。10月,傀儡皇帝亲自在太庙中,授予宇文护“斧钺”,象征着宇文护拥有代表皇帝杀人的权力,大军分路出发,奔向各自战场。
同月,周武帝来到其父宇文泰在537年战胜高欢的战场——沙苑,慰问远征军,7天后,宇文邕回长安,算是送远征军最后一程。
在解读战事进展之前,我们先看看中国北方的地理构造和周齐双方的攻防布局。
中学地理课告诉我们,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没说东西分界线在哪里。我认为在山西——陕西之间的黄河、豫西山地、三峡一线。周、齐的国境线,大致上也是这么画的。
黄河的流向,大致上是个“几”字,右边的一竖,南北走向,是周、齐的北部国界,齐在河东、左岸,周在河西、右岸。问题出在这一竖的最南部,黄河大拐弯处,北周在黄河以东以北有个扇形的突出部,对应山西最西南角的运城盆地。进可作为桥头堡,向北溯汾河而上,进攻太原,向东可经轵关陉进入太行、王屋山东南的河内,向南可渡过黄河,威胁洛阳。退可保护黄河沿岸的各个渡口,阻止齐人进入北周的核心区——关中。北齐和之前的东魏,一直看这个河东突出部不顺眼,总想把它拔掉,进而将国界向西推进到黄河。
538年,西魏大将王思政在运城盆地的西北角,汾河与峨嵋台地的西缘之间修建玉壁城,峨嵋台地也叫峨嵋岭,东西走向,是运城盆地与北方的临汾盆地的天然分界线。修筑、控制玉壁城,就能守住运城盆地乃至整个突出部。542和546年,东魏执政者高欢两次亲率大军围攻玉壁,分别被守将王思政、韦孝宽击退。第二次玉壁之战,让本已年老体衰的高欢极为郁闷,次年死于太原。为了表彰韦孝宽的卓越功勋,西魏于玉壁置勋州,仍授韦孝宽勋州刺史。王思政、韦孝宽因功勋卓著,其家族在周、隋、唐都极为煊赫。唐高宗的元配王皇后是王思政的后人,唐太宗晚年统摄后宫的韦贵妃则是韦孝宽的曾孙女。
黄河大拐南边的豫西山地,也是分割中国东西部的分界线的一部分。河南东部、中部,都是平原,分属于华北平原和江淮平原。豫西山地的西部,是著名的崤山,发生过著名的崤之战,标志性地名是函谷关,秦函谷关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下属灵宝市境内,贾谊的《过秦论》,第一句就是“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崤是崤山,函是函谷关。
崤函的东边,是一个不大不小盆地——洛阳盆地。洛阳盆地东边是传说中的中岳嵩山,东南是少室山,西南是熊耳山,少室山和熊耳山被南面来的伊水切开,两岸山峰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曰伊阙。盆地西面是刚刚提到崤山,北面是平行于黄河的邙山,也叫北邙山、芒山,邙山中部有个狭窄的开口,通往黄河南岸,西晋初名将杜预,在这里修建了跨黄河两岸的河桥,河桥以北叫河阳,中国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黄河以北自然叫河阳,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所以从洛阳往北,分别是洛阳、邙山、河桥、黄河、河阳。538年,东西魏之间进行的河桥之战,就发生在邙山、河桥之间,东魏大将高敖曹阵亡。洛阳盆地的东端,嵩山与黄河之间,是一个小小的山口,标志性地名是虎牢关,《三国演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秦王李世民一战灭郑、夏的地方,虎牢关以东是平坦的华北平原,虎牢关则是一个明显的地理分界线。所以洛阳位于华北平原最西端的山间盆地中,华北平原像折扇一样,以洛阳为扇轴,向东扇形展开。对拥有整个华北的政权而言,以洛阳为首都,既可以兼顾东方的华北平原和西边的关中,本身也是四塞之地,便于防守,因此隋统一中国后,隋炀帝便将首都从长安迁到洛阳,兼顾东方的北齐和南方的陈国故地,唐朝也把洛阳设定为东都,武则天则干脆将她的武周政权定都在洛阳,改名神都。
洛阳盆地在黄河以南,盆地正对的黄河以北,太行山——王屋山东南,是被山河夹起来的三角形,古称河内,为今河南省的黄河以北部分的西部,三国初期,河内属于小军阀张杨,两晋开国始祖司马懿,就是河内温县人。上文提到的河阳,位于河内地区的南部,黄河边上。
前文说到山西省呈平行四边形,东界是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东南是两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王屋山、中条山,它俩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峡谷,叫做“轵关陉”,为太行八陉的第一陉,轵关陉上有个著名关隘——箕关,也叫濝关。轵关陉——箕关的西边是山西西南角的运城盆地的东北角,现在是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当时属于北周的邵州,东边是属于北齐的河内地区,现在是河南省北部的济源市。
《列子 愚公移山》的第一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指明了河内、太行、王屋山的位置关系。
轵关陉——箕关是华北平原南部进入山西、陕西的重要通道。在东汉末,董卓被吕布杀掉之后,关中大乱,被董卓裹挟到长安的汉献帝决定离开是非之地,回故都洛阳。195年,汉献帝出发,原计划车驾直接向东,沿着渭河——黄河南岸,出潼关、函谷关到洛阳。然而车驾走到函谷关附近的曹阳,遭到军阀们的截杀,加上前路凶险,汉献帝一行改向东为向北,渡过黄河进入运城盆地,进驻当时的河东郡安邑县,现在的运城市夏县。次年在河内太守张杨的安排下,汉献帝“出箕关,下轵道,张杨以食迎道路”,来到轵关陉以东,黄河以北的河内郡,再折向南,渡过黄河回到洛阳,改元建安。
还是三国时期,238年,辽东军阀公孙渊造反,被司马懿平了,战后司马懿先回河内老家休整,本打算走轵关陉去河东运城盆地,再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关中,去往陕南魏——蜀前线,突然得到病危的魏明帝的召唤,渡过黄河去洛阳辅政,一下子成了曹魏的顾命大臣。
今河南省西南部,有三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是黄河、淮河与长江领域的分水岭。问题出在熊耳山与桐柏山之间,有个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为中心的巨大缺口,其中只有一长条低矮的丘陵,根本构不成天险,所以这个缺口叫做“方城故道”,历来是沟通中国南北方的三条路线中的中路,东路是两淮,西路是蜀道。春秋时期,楚国在方城故道上修建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楚国大臣屈完对来势汹汹的齐桓公说:“君(齐桓公)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方城以为城”就是楚长城,汉水在楚长城的后方。伏牛山——方城故道——桐柏山,也是北齐与北周对峙的前线。此线以西以南,北周到唐朝称为山南,唐初设置山南道,为天下十道之一,以东是北齐的豫州,放大一点的话,547年,高欢死后,高欢手下名将、河南王侯景,割据“河南之地”叛乱,也是河南省西南部,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梁国的交界地带。
综上所述,564年的周、齐的国界,大体上是按照黄河、豫西山地中的崤函、伏牛山、楚长城——方城故道一线,以黄河大拐和伏牛山,分为北、中、南三条战线,北线是山西省西南部的北周突出部,焦点城市,北周方是玉壁、邵州,北齐方是临汾盆地中的临汾(当时叫平阳);中线是函谷关,函谷关东边的洛阳盆地和洛阳在北齐手里,西边的弘农郡(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属于北周;南线是方城故道和楚长城,北周的中心城市是西边的南阳城,北齐是豫州悬瓠(hù)城,位于南阳正东,现在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唐宋叫蔡州,《李愬雪夜入蔡州》的地方,还是金国最后的首都,1233年,宋、蒙联军攻入蔡州,灭金。
针对这样的国境线布局,周军最高统帅宇文护兵分三路,南路军以大将军权景宣(或为权景宜)率领山南诸军,越过方城故道向正东,进攻北齐的豫州悬瓠城。北路军少师杨檦从运城盆地东北角的邵州出发,向东南走轵关陉,进攻北齐的轵关,期望进入河内地区,从黄河以北威胁洛阳。
中路军是主力,出潼关、崤函向正东,以柱国、蜀国公尉迟迥率领10万大军为前锋,直奔洛阳城,柱国齐国公宇文宪、郑国公达奚武、泾州刺史庸国公王雄为后继,保护尉迟迥的侧后,抵御可能到来的北齐援军。邙山之战和兰陵王破阵,就发生在齐军抵御周中路军的战事中。
最高统帅宇文护在中路军的后方,坐镇弘农郡(北魏为了避献文帝拓跋弘的名讳,改叫恒农郡)陕县(河南省陕县,陕西的陕就是这地),统筹全局。宇文护不会打仗,看中了六大柱国中硕果仅存的燕国公、太傅于谨(493—568),不顾于谨年逾70,体弱多病,依然带上为自己出谋划策。战争结束后,宇文护送给于谨钟磬一部,作为酬劳。此次出征是于谨的最后一次,4年后安然去世。
上述三路军,见于《周书 武帝纪》、《周书 宇文护传》等传记中,《北齐书 武成帝纪》也说:“周军三道并出,使其将尉迟迥寇洛阳,杨檦入轵关,权景宣趣悬瓠。”但据《周书 杨忠传》,杨忠也出兵了,笔者先说说杨忠这路,因为这路人马最不重要,对战局没产生影响。
根据周、突的约定,周、突两国应该同时出兵,宇文护自己统帅三路大军,另派杨忠走北路,出沃野镇接应南下的突厥人。沃野镇是北魏六镇中最西边的,大致在黄河“几”字上面一横的正中,沃野镇在六镇起义中最早造反,直接导致北魏解体和灭亡。然而杨忠大概又被宇文护坑了,缺乏军粮,兵力大概也不多,众将担心当地胡人趁机作乱,杨忠找来胡人酋长们,让河州刺史宇文桀(本名王杰)展现周军的军容,再骗酋长们周军已经攻占了洛阳,酋长们害怕,纷纷献上粮食、财物,满足了周军的军需。杨忠部顺利与突厥大军会师,然而这支周-突联军还没南下,传来邙山战败的消息,杨忠、突厥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杨忠无功却也无过,傀儡皇帝宇文邕,赐杨忠钱三十万、布五百匹、谷二千斛,作为表彰。这次行动是杨忠一生中的最后一次,4年后的568年,杨忠病重,北周的立皇帝宇文护、坐皇帝宇文邕都去探视,杨忠安然去世,被追封为太保、同朔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应该老实点说不知道。 1 解甲 字428 2015-12-08 13:27:29
🙂从氏看起来,日本文化是与中国传统连续的 2 林风清逸 字1229 2015-12-05 22:41:13
🙂花!真严谨!照这样说来,日本确实根本就没有“姓” 夜月空山 字34 2015-12-04 10:11:13
🙂【原创】2. 第二次邙山之战(上)
🙂写得清楚! 時千峰 字38 2015-11-30 01:18:48
🙂新娘子2 岁也不算小??? 桥上 字0 2015-11-26 00:13:45
🙂是12,从上下文能看出来 1 环宇7504 字10 2015-11-26 02:08:26
🙂应该不是笔误 4 火枪手 字85 2015-11-26 02: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