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移动医疗,医改及春雨医生 -- chuchong

共:💬134 🌺49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医改是必须要进行,但“现有的医疗体制已经难以为继了”

        却值得商榷。

        看了你描述的思路chuchong:续6---移动医疗的新方向

        还是不明确创业的商业模式。只能就思路说说我的看法:

        1、临床上指南与protocol是不同的概念。按临床protocol收集数据可行,按指南收上来的数据会很混乱、不统一。所以数据处理上会有额外的投入。

        2、通过协和网罗国内知名医生(20人左右足矣?)来做指南,很难。国内每个学科都有多个山头,相互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矛盾。弄出个有影响力的指南会有不少投入。

        3、让医生改变现有的临床诊疗习惯很难。用新系统边输数据边诊疗,给医生带来的是将来的好处,只能靠补偿来实现。谁来支付补偿,补偿多少?是政府补贴还是从现有的体制中其它地方让利?这些都在你能控制的范围之外。

        4、推送参考的临床价值,目前还不能确定。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

        • 家园 这些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各个科室现状不一。譬如肿瘤科,想根据现有的临床指南,来做一些数据收集整理的事情,会发现,其实临床指南本身都不太被广泛认可,如何去收集,遑论分析了。

          有一些外科科室则不同。譬如我正在做的:)但却不可说。

          事实上,我的具体操作已经不是假设层面,而是实操层面。这种方式扩展到其他科室未必容易,但是在我操作的科室,则是已得到了国内几位大佬个各地诸侯的认可及支持。

          关于补贴的事情,这是我一直头疼的事情。我现在的做法是由我来付给医生补贴,采用明账的形式,以学术研究(与实际产品是脱钩的)的名义。这里实际上有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意味,但却是目前最佳的方式。补偿的具体情况,不可说。

          然后么,就是推送的临床价值。说起来,我跟投资人描述起项目的各种情况时是这样说的:将系统分解开来,每一个功能,都不是我空想出来,而是已经有医院或者知名医生正在实际实施、已有成效,有一些还发表了论文的。我所做的,是将他们整合为一个系统。我所希望的,是这个系统拿出来后,将给所有医生一种震撼: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东西……基于此,我前期的拜访医生是非常的有针对性,功课也做足了,以保证我是带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去聊。往往每次,医生都会觉得意犹未尽,推掉其他工作来超时咨询。

          • 家园 项目的法律风险

            除了您提到的医生费用问题外,还有个隐私问题。

            数据收集时涉及到患者隐私,这个问题在中国可大可小,如果较真对公司也会很麻烦。

            另外,如果是以研究的名义,收集数据还涉及科研伦理问题,这个对公司没问题,但对要做学术的医生可能是个困扰。

            不知您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关键词(Tags): #风险
          • 家园 你作为创业者,很鼓励坚持下去。

            理解你不能说德太大、太细,我们这里也不能给出具体的讨论,只是还有不少疑惑。

    • 家园 续7--补几张图片

      本来应是前文的一些配图的。不过懒得改了,就放这里吧。

      一直以为自己信息量很大,但是想倒出来,发现也非常不容易。算是虎头蛇尾了,只希望能有更多人讨论下医改和医疗的话题。这与国内的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医药利润分布

      点看全图

      图1

      点看全图

      图2

      国内医药监管

      点看全图

      国内某器械产品的利益链(未分解税收等状况)

      点看全图

    • 家园 续6---移动医疗的新方向

      技术实现某类疾病的诊疗大数据收集及整理,确实不难。

      难度在:如何让各大医院采用同样的诊断评估手段,进行同样格式的记录;这些记录还可以互通共享。前者由于各医院间诊疗水平的差异决定,同时也是由于国内确实缺乏针对单一病症的系统性治疗指南,而后者则是现状造成的。事实上,医院现有的旧有科室,其学科建设已经根深蒂固了,国内各地的医生诸侯,想让他们联合出一版针对某类基本的诊疗指南,真是千难万难;凡是知名的三甲医院,普遍已经有了本院的电子病历平台或者医院管理平台,在院内这些数据是可以共享的,但是,让医院间的互通,哪怕卫计委出面也协调不了。

      ---------

      那么,换个思路。我们不指望由国家牵头来制定互通电子病例的计划。我们以公司的身份,设计生产一款云端医疗器械产品。

      1、内置国际指南的诊疗输入(医生输入),作为收集诊断信息。

      2、患者治疗全过程的数据信息收集。结合1的内容,最终形成治疗过程的病例大数据。

      3、一旦数据量达到N以上,我们就可以开始为新的患者治疗进行病例参考推送:新患者的诊疗输入信息与之前某患者类似……

      4、由于有实物的医药产品,一开始即会产生现金流,而无需烧钱进行

      5、诊疗的数据,与第三方合作,用于其进行国内该疾病的临床指南撰写及流行病学研究。

      6、由于参与诊疗的医生,其病例数据有用于临床研究。那么,我们应堂而皇之的给予研究补贴。

      该补贴形式,在合适的阶段,譬如配合国家层面提高该科室医疗服务收费时,再退出。

      以保证在该产品上线开始,该科室医生即可合理合法的获取正当收入。

      而数据量尚未达到临床指南和流行病学研究时,是可以推送给医生获取临床经验的。这本身也具有实际的意义。

      这样的商业模式,需要取缔中间经销商,由厂商直接面对医生。这样的利润将足以支撑公司发展,同时,由于取缔了中间经销商,总的医疗费用将会略有缩减。

      7、数据量越大,推送参考越准确。对医生粘性越强。

      下级医院可通过复诊及推送的临床病例来获取临床经验,间接的促进了全行业各级医生的临床水平提升。这对于中国现实的医生水平来说,是极其有益的。

      这又进一步的加强了中下级医生的粘性。

      8、各级参与的医生都会有补贴。

      而对于国内大佬(高级医生),临床指南上的署名,以及流行病学研究是其梦寐以求的。这将决定其学术江湖地位及进一步升职的空间。

      9、大数据在公司手中,无需再说动医院。如果从新的临床科室切入,还不用受医院既有病例的牵绊。

      10、后期扩展……略……

      11、对于患者的服务及医生的其他服务……略……

      --------------------

      这样做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1、不需要过多涉足医院端,而是通过协会来汇聚专业领域的国内知名医生。一般来说,20人左右足矣。

      2、一个初步的临床指南是可以形成的。以后周期性进行更新维护即可。更新维护的情况,很容易通过APP迭代,应用于全国本科室的所有医生端。

      3、国家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千难万难。不如先将医生的灰色收入透明化、合理化,再来理顺医疗环节。在临床病例大数据的收集阶段,以补贴的形式将之合理化、透明化。

      国家进行分级诊断推进的一个难点在于医生间的水平差异。同样的,一个医生可共享查阅的病例大数据,将起到一个集体培训的作用,其在缩小各级医院医生间的水平方面将极其有用。

      4、随之而来的医保控费……

      5、医疗大数据的医生端共享,甚至部分信息共享给患者,将极大增加医疗的透明性,这对改善医患关系是很用的……

      通宝推:陈王奋起,胡一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在这个项目里,你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
      • 家园 【讨论】临床数据商业化的瓶颈

        我在从事一个政府基金项目(IP运营方面),最近接触一部分医院的成果,其中有几个涉及精准治疗,项目已有成果不错,后续还需大量数据累积,但往下推动难度太大。问题不在于各个医院临床数据格式,主要卡在没人敢把这些临床数据拿给第三方商业化,这涉及到法律和医院职责。这事除了国家意志推动外,其他基本无解。

        • 家园 院方的数据,拿来商业化很难

          江浙正在几个医院做数据联网试点。我访问过上下不少人员,基本上都不看好。

          所以一开始,我的方向就不是去医院拿临床数据。而是自己收集临床数据。

          ------

          其实我具体的项目有很多的细节,没有股东的同意,我不会在这里详述。当你对某类疾病治疗有了足够的信息量与知识,这是完全可行的。

      • 家园 设计生产一款云端医疗器械产品,这个不可能吧

        它有智能吗,它能给诊断吗,数据格式能通用吗

      • 家园 这个产品最好有几个前提

        1、产品即便不连接云端,本身最好也是一款疗效显著、国际已普遍认可,国内却还未开始推广的产品。

        2、最好是一款治疗类产品,而非诊断类。诊断类无法形成诊疗的完整闭环。

        3、市场规模要大,需要与产品研发同步启动市场推广的工作。

        4、治疗周期不要太长,但也不要太短。太长不利于大数据的形成,太短往往意味着对应疾病本身并非一个医疗痛点。

    • 家园 续5--外科医生,医疗学术,病例大数据

      啰哩啰嗦了半天,无非是想说明:唯有满足了医生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医疗创业,才算是靠谱的。

      不过医生的范围太广,我们先缩减一下范围,描述一下外科医生。

      业内有言“内科靠回扣,外科靠手术”,大概是描述的医生灰色收入来源,对应的,也描述了内科医生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药品,而外科医生则主要是靠器械。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学术的层面表现为理论水平与临床经验。大凡医学毕业,理论水平实际都相差不大,决定一个外科医生医术水平的,更多的体现为其经验。而医生获得经验的方式,在当前的中国医生来说,普遍还是以本科室的帮传代为主,辅以医生的进修培训、临床交流。引用一段我与国内南方某省一家三甲医院某外科主任的聊天,该医院为所处省的第二大医院。

      ----------------------------

      “一般遇到一些难治愈的XXX患者,这种时候多么,您会怎么处理”

      “这种状况现在还算比较多……我们在国内算是个新的学科……遇到你提的状况……我一般会先用XXXX技术,不管三七二十一,顶上再说,先稳住病情。然后再去查论文,问朋友、问老师,等有了初步方案后再来处理……”

      ----------------------------

      对于医生来说就是如此。遇到他们之前未曾处理的病例,他们会这样做。遇到之前处理过,但是经验不是很多的时候,他们也会尽量小心谨慎的循着既有的实践经验来做。一旦他开始使用某项操作或者方法,除非其他的方式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且这种看得见的优势重复了N次(N大于等于5),不然,他绝不会抛弃既有的方法。

      很多器械厂商总是说:医生的既有习惯很难改变。原因即如此。那些仅仅是微创新的器械,往往很难打开市场,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医生获取临床经验,除了自身的临床操作,各种层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外,有一个很重要却被国内医生经常忽略的方法。我在与东部某省一家知名部队医院的一个主任医生聊天时,她提到自己获取本学科临床经验时的说法时这样说道

      “我们一般先找国际临床指南。然后将国际临床指南中的要求,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整理为我们科室的诊疗流程。我们国内非常缺乏这种系统性的指南文献。学校教的多是理论,而医生的经验和感觉,往往是先由器械厂商宣导,医生实践后再形成。医生的水平永远在厂商之后……而我们则是紧跟国际潮流……我们科室从来是反馈给厂商你们应该如何如何,而不是他们来教育我们要如何操作……”

      循着这种思路,我们来做一些基本性的假设。

      假设针对某种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输入信息是确定的、有限的,一旦该疾病的诊疗全过程能实现病例电子化,且对所有的医生是公开的(隐去患者的隐私信息),那么每进行完一次诊疗,就会有一次病例日志。这样的病例日志足够多时,当有新的病患出现时,我们就可以为其推送既往的诊疗日志,供其参考。

      这样的参考,对于医生是非常有意义的。而这,其实也是一位河友所提到的一家美国做肿瘤诊疗的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

      这样的病患日志,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意义重大。

      如果类似的数据中,再针对某种诊疗方式,其治疗时间、治疗费用等也有相应的统计,那么这个数据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的预期都将有意义,并最终可与医保等结合。

      这些技术实现都不难。

      通宝推:陈王奋起,光头佬,盲人摸象,关中农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