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古诗中级水平试题之一 -- 李寒秋

共:💬19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古诗中级水平试题之一

    下面两首今人所写的七绝使用了好几处相同或类似的中国古典文化意象,请一一指出。两篇各自的特色何在?哪一首在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的技巧上更为圆融熟练?哪一首在个别措辞上还有缺陷,并请更改。

    梅之怒放

    不屑东君做主张,自将冰雪化红妆。

    前生本是瑶池种,岂与凡花共一堂?

    咏天竺葵赠同Q名美女

    岂与凡花一样红?含芳带泪怨东风。

    若得今春王孙顾,不负前身阆苑中。

    • 家园 一听考试就来劲

      不管对错,答了再说。

      中国古典文化意象:

      东君:出自楚辞,意为太阳

      瑶池,阆宫:皆指传说中的仙境

      红妆:指女性梳妆打扮,也可代指美女

      对两首诗的看法:

      两篇皆表达了自视清高,脱俗超凡的意境。个人更喜欢第一首,因为它还透出一股自强自立的孤傲决绝之气。而第二首,则希望借助别人的赏识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现在能静下心来写古体诗的都让我景仰,不敢妄加菲薄。如果硬要改,第二首的最后一句,词序颠倒一下,似乎更通顺一点。

      “无愧前身阆宫中”

      • 家园 另外说一下,“前生本是瑶池种”此一句

        全抄《红楼梦》里薛宝琴咏红梅花诗“前身定是瑶台种”,就改了三个不要紧的字眼,但全属弄巧成拙。

        前生佛教中或迷信中指人生的前一辈子,前身意义有相似之处,但还是要精细区分。

        前生按字面意思强调的就是前度生涯,前身就是事物本身变化前的状态,重点强调自身的状态演变。因此,在原诗中强调仙种梅花下凡的前一状态,最好用前身,何况后面还跟了个种字。这是特别强调梅花的原本属性而非前度生涯,只有梅花的身体可以算作仙种,跟前度生涯没有契合度。

        定是改为本是,纯属遮盖抄袭痕迹。瑶台改为瑶池,也是如此。而且还改出了另外的歧义,梅花为陆生花,不要与池字相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当然这个错误勉强可以忽略不计。

        总而言之。喜欢前人的诗句,直接借用就是,欲盖弥彰,反弄巧成拙。

      • 家园 公布一下自己的解答

        凡花,瑶池/阆宫,东君/东风,前生/前身,这都是相同或类似的文化意象。中国古代文人咏花诗的老套路了。

         第一首专心写梅花的特立独行,立意还是高度突出的。但有个别字句欠推敲,起承转合也有问题。

         第二首明写花,实写人,重点在于借用花语描摹怀春少女的待嫁心态,实际上用哪种花都可以替代。

         第二首起承转合更严密,第一句作旁观而代入情感,第二句替花自问,第三句假设和希望,第四句自赞自叹,各句层层递进,含蓄委婉,浑然一体为少女怀春恨嫁珍重芳姿的主题服务,所以技巧更高。

         第一首,前两句都有语病,容易引起歧义。第一句不屑两字用力过猛,做主张三个字主体不明。第二句里的冰雪化红妆是病句,自将二字欠推敲。最后一句,不符合事实,梅花一般不可能种在屋内,不能用共一堂的字句。如果是盆栽盆景,那属于另外的文化意象,与全诗的格调不符合。

        原诗修改如下:

        不问东君自主张,红妆斜裹傲冰霜。

        前生本是瑶池种,岂与凡花斗艳芳?

        或者以提问起头

        岂与凡花斗艳芳?红妆斜裹傲冰霜。

        前生本是瑶池种,不问东君自主张。

        • 家园 与秋夫子纠缠

          梅之怒放

          不屑东君做主张,

          自将冰雪化红妆。

          前生本是瑶池种,

          岂与凡花共一堂?

          ---------------------------------------------------------

          XXXXXXX,抖擞冰雪启红妆。

          XXXXXXX,岂共凡花入一堂?

          自以为“入一堂”是一种抽象的屈就、配合的意思,

          ==========================================

          咏天竺葵赠同Q名美女

          含愁带露向东风,

          岂与凡花一样红?

          若得王孙朝暮顾,

          前身无愧阆宫中。

          ---------------------------------

          愁不知何意

          要是小女生自己写了自况还好,现在现实中,一个爷们写给女的,总觉得是在讽刺:“去吧,孤芳自赏去吧,等着嫁个X二代去吧”

          看新的:

          岂与凡花斗艳芳?

          红妆斜裹傲冰霜。

          前生本是瑶池种,

          不问东君自主张。

          最后一句主张的意思不就模糊了?

    • 家园 第一首,问题比较多

      第二句,用冰雪是相当不妥的,梅花6度左右才开花,一般见不着冰雪的。改为白霜还好一点。红梅赞可为参考,历代咏梅名作,大多是没有雪字的,冰霜倒常见。

      一剪红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这是琼瑶的言情书看多了。

      第三句,前生本是瑶池种,这似乎应该是莲花。

      第四句岂与凡花共一堂,结合第三句,似乎应该是水仙花。

      • 家园 腊梅抗寒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怕风,较耐寒,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

        梅花不抗寒,腊梅抗寒。在河南时候,只见过腊梅,没见过红梅。花期时间有冰有雪,可能没到零下10度以下,有雪时候腊梅能开花。

        《卜算子.咏梅》太祖的词句里面的梅是腊梅还是红梅倒是值得商榷。

        • 家园 雪梅这个最能看出南北差异了

          雪梅这个最能看出南北差异了。南梅北杏,南方多见梅花,北方杏花多。但历史上气温与现在不同,唐朝时候西安还有梅花,宋朝吟诗就只有“一枝红杏出墙来”,要访梅就要去西湖岸边了。

          梅花开于初春,正月一过就满树芬芳了,古人以梅花为正月花主,统领春花。武汉东湖、无锡太湖、苏州香雪海、杭州西湖,都是天下闻名的赏梅佳处,这些地方都在长江流域,虽然正月已经转暖,但还是会有春雪。春雪凝于梅枝,就是有名的春雪图了。南方人冰雪不分,因为南方天暖,雪落容易凝结为冰霜,但依然称之为雪。太祖南方人,作的咏梅词当是梅花无误。

          现在北京也有梅,是杏梅,近代种,开花时候已近仲春了。

          蜡梅的分布比梅花广,花期也早于春梅,北京卧佛寺就以最早存活于北京的蜡梅著称,寒冬腊月就花香盈人。但蜡梅花在宋之前不出名,也不叫蜡梅,黄庭坚作蜡梅诗,才有蜡梅这个名。所以瑶台仙种的典故与蜡梅无缘。

          另外《红楼梦》虽然写明了大观园在帝京,但风景却似南方,如竹林梅园等,不能全视为北方。

      • 家园 这样较真的话,寒梅傲雪岂不是笑话了

        我到是觉得,梅和雪一同出现的情境,是中国文化常见的意象。

      • 家园 瑶池是应该改为瑶台

        原作者写的这四句,句句都有小毛病。嘿嘿

    • 家园 第二首似乎失粘了
      • 家园 改过来了,气我了!

        发出来一年了,肿么没有看出来了?按道理应该经过了检测,还得到了老爷子的赞赏,说大有古人之风。肿么就这么不小心呢?这还有天理王法吗?苍天啊!大地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