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读法国大革命 -- 赫克托尔

共:💬76 🌺89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京虎子有一个解释

                    自黑死病后,欧洲劳动力一直短缺,人口没达到土地承受顶点,自然也就没有农民周期起义。换句话说,是鼠疫控制了起义。

                  • 家园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欧洲为啥没有周期性的农民起义啥的

                    在分封的制度下,产生不了陈胜吴广。如果某个领主太过分,领地的人民起义,领主即使无力镇压,也可以很容易地向其他领主借兵。这种事情在欧洲历史上不止一次,最终起义军都是被优势的领主军队(联军)镇压下去。

                    不过如果把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战争不见得比中国少。欧洲的主要战争都是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好比中国春秋时期也没什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春秋无义战”。

                  • 家园 欧洲之前罗马天主教频繁操纵地方领主对抗中央

                    各地中央除非有绝对实力,否则很难实现集权。英法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 家园 的确

                    但是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西方长期处在封建制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地方自治和民主。主楼所说,其实不只三个等级,还有国王这个重要的一极。中央集权和封建领主、资产阶级互相利用、互相斗争,资产阶级利用中央集权政府来对抗封建领主:领主不给我特许权,我就转向国王要求城市特权;而领主面临自己采邑上领民的反叛,不得不向国王低头。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又利用封建贵族对国王的仇恨推翻了国王专制。

                    我倒是要向主贴楼主体一个问题,是否国王的统治机器——各级地方官和大小官员,比封建贵族更倾向于国王?就像秦后大乱中的六国贵族。

                    • 的确
                      家园 封建制下国王还管不了自由都市(共和国)

                      靠贸易起家的自由都市,富商,行会们内部协商制定的法规,游戏规则才是资产阶级升级到统治阶级的阶梯。

          • 家园 还有一个问题,关于高等法院

            高等法院的法官都是什么出身?有何任职条件,如何选拔?

            还有就是看<巴黎圣母院> 路易十一十分痛恨 司法宫典吏,恨不得闹事的丐帮吊死他,司法宫好像就是高等法院所在地(英文版里是courts,似乎不是巴黎高院),典吏是Bailiff,就是香港翻译成执达吏的

            雨果为什么编这么个剧情呢?....路易十一听说乞丐围攻司法宫,幸灾乐祸,拒绝及时派军队援助(一定要拖到第二天,而按照求援者的说法,那样典吏早就被乞丐吊死了),后来听说乞丐攻击了圣母院,国王才派兵(圣母院是国王的

            通宝推:赫克托尔,
        • 家园 法国地位最高的贵族叫做

          Pairie de France, Pairie来自于拉丁语的平等,不妨翻译成一字并肩.

          这个最高级别贵族名单里面,以前公爵伯爵都有,在大革命之前都是公爵了.

          法国亲王一定高于公爵么?因为西方的爵位和中国并非对应,而翻译时候采取的标准也不同,

          通宝推:赫克托尔,
          • 家园 谢谢,这样的贵族多么?

            大概有多少个?

            另外,到路易十四以后,独立的公国应该越来越少了吧,高级贵族是不是也主要靠国家俸禄呢?

            就像路易十四的弟弟,分别是普罗旺斯伯爵和阿图瓦伯爵,但是这时候就不分割领地给他们了,而是按伯爵的级别发俸禄,对不对?

            再加问一个问题,维基上说(中文维基不那么可靠,不过我还是主要靠它)路易十五养很多情妇,花掉很多钱,结果除了长女之外,凑不出足够(公主级别高钱多,而且法国公主没继承权,不值钱)的嫁妆,结果其他活到成年的女儿都成了老姑娘,不得不到修道院去(巧的是他只有一个活到成年的儿子,还死在他前,幸而这个儿子还给十五生了三个孙子)

            这个....国王包二奶这么费钱么

            通宝推:赫克托尔,
            • 家园 普罗旺斯伯爵和阿图瓦伯爵都是历史上就有的爵位

              也是法国国王夺取的爵位——通过战争和婚姻,同时国王是所有绝嗣贵族的继承者.严格地说,普罗旺斯伯爵和阿图瓦伯爵领地一直都存在,只是暂时没有领主,而国王把它给了自己的弟弟。

              例如历史上勃艮第公爵独立于英法之间,既庇护过法王也监禁过法王,不幸绝嗣,从此勃艮第公爵成为路易子孙的爵位。

              大致上说,国王也不能创设新的爵位。

            • 家园 最早十个左右

              后来经常是无后国除,再过几十年再封.

              革命前总共二三十个.已经改土归流,不再住在自己的城堡里搞独立王国.

              路易十五的女儿成为剩女,好像主要原因应该是没有适婚的对象?欧洲公主很少下嫁,其他国家没有王子,只能剩着.

              • 家园 法国的 改土归流如何完成的?

                还是一直没有彻底完成直到革命?

                我只是知道路易十四亲政起,开始把贵族圈养在凡尔赛,但具体如何设立制度取消贵族的独立王国,怎么也没搞明白。早期的大贵族可是有司法权甚至造币权的,后来瓦卢瓦王朝时期造币权就全部收归中央了,但我看的经济史书上也只是说收归中央,大家只能使用图尔和巴黎两个国王直辖的造币厂的利弗尔了,怎么收回的还是不清楚,总不会国王下一道敕令,高等法院登记生效,就剥夺贵族原有的权力了吧。

        • 家园 爵位是这样的

          在大孔代时期,孔代亲王世子就是昂吉安公爵,波旁公爵怎么挤到这个序列里来的?变成了孔代亲王-波旁公爵-昂吉安公爵三级,另外,如果祖孙三级人数不全,爵位可以给次子么?

          孔代亲王无子,那么他自己兼任波旁公爵和昂吉安公爵.

          如果有子,那么儿子是昂吉安公爵,亲王继续兼任波旁公爵.

          如果儿子又有了儿子,那么儿子成为波旁公爵,孙子是昂吉安公爵.

          通宝推:赫克托尔,
          • 家园 我在网上找相关的材料,下面说一下我的理解

            您看对不对?

            波旁公爵的封号得自于波旁公国,公爵爵位1327年创立,这时候的波旁公爵是确实拥有足额的公爵领地的(从雨果的《笑面人》里看到,足额的爵位领地面积是有规定的,“要做一个英国贵族男爵,必须从国王那儿得到一块采地,per baroniam integram,也就是说,完整的男爵采地。

            完整的男爵采地包括十三又四分之一块贵族领地,每一块贵族领地值二十镑,折合四百马克。

            男爵采地的中心,caput baronie,是一个像英国本身一样的世袭宫堡....),至少他拥有一个完整的公国。

            1520s年代,波旁家族主支的夏尔三世和国王发生冲突,叛国投奔神罗皇帝查理五世,1527年在罗马战死。

            此后,波旁领地和头衔转移到该家族的旺多姆支系(关于波旁公国此后是否是完整主权的公国,我看到的中文材料有矛盾),波旁-旺多姆家族的长支通过婚姻又得到纳瓦拉国王的头衔,亨利四世作法王之前,经常被称为纳瓦拉的亨利。

            而孔代亲王是波旁-旺多姆家族的幼支,第一位孔代亲王是1557年得到亲王头衔的,但只有孔代领地,也不大,不是完整的孔代封国。

            孔代亲王地位上升是因为纳瓦拉的亨利作了法王,由于法国特殊的王位继承法(萨利克法,只许男裔继承),亨利四世的堂弟孔代亲王亨利(1588-1646)在1601年之前一直是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那一年亨利生了路易十三)。

            1589(亨利四世继位,波旁王朝建立)至1709年间,孔代亲王还保有王室首席亲王(premier prince du sang royal)的称号,并享有相应的收入,优先权和仪式特权(如在宫廷中只有他们可以使用亲王殿下(Monsieur le prince)的称号)。

            这样原来低于公爵的孔代亲王就成了王室血统亲王,而且是首席。直到1710年奥尔良公爵成为王室首席亲王

            然后下面一段我就糊涂了,百度百科是这么写的:

            但是王室首席亲王的位置于1710年转到奥尔良公爵手中,所以第七代孔代亲王路易三世(1668-1710)停止使用该称号,而更倾向于波旁公爵的世系头衔——毕竟他还可以因此被称作“公爵爵爷”(Monsieur le Duc)。后来的继承人也更喜欢公爵头衔

            奥尔良公爵和路易十四/十五的血缘关系更密切,超过孔代家族,所以获得王室首席亲王可以理解。但是,1 波旁公爵以及波旁公国应该属于家族长支,其中波旁领地似乎在亨利继位的时候就合并入王室领地了,我觉得波旁公爵应该是国王本人领有才对啊,什么时候转封给孔代家族的呢?2 按照大革命前的情况,爷爷是孔代亲王,爸爸是波旁公爵,儿子是昂吉安公爵,似乎还是亲王衔最高,而且这时候进入宫廷,礼节上谁是“公爵爵爷”(Monsieur le Duc)呢?

            通宝推:赫克托尔,
            • 家园 波旁公爵简史

              法国名王路易九(圣路易)的第五子罗伯,由于排位靠后,只受封为克莱蒙伯爵,他娶了原来的波旁家族(还不是公爵)的女继承人.

              他们的儿子,成为波旁公爵,后代统称波旁家族.

              长系一直传到那个叛国的夏尔三世,他不仅叛国,关键还没有男性后裔,无后国除.波旁公爵的领地王化,头衔为国王所有.

              波旁家族的幼支,也出了一位叫夏尔的,打仗出色,升级为旺多姆公爵,他的孙子,是后来的亨利四.夏尔的幼子,受封为孔代prince,是孔代家的创始人.

              亨利四在成为法国国王之前,是波旁家族族长,但不是波旁公爵.当时波旁公爵,是亨利三.

              N年之后,由于大孔代战绩卓著,所以路易十四又把波旁公爵封给了他,以后世系罔替.

              再后来,孔代家不再是premier prince du sang royal,所以不能称Monsieur le prince,为了避嫌,连孔代亲王的头衔都不用,而是用波旁公爵.同时,由于孔代家享受这个称号已经一百年,一提到Monsieur le prince,就联想起孔代一家,奥尔良家族尽管有资格,但也很少甚至没有用过这个头衔.

              又过了两代人,大家也无所谓了,所以孔代家再开始亲王起来.

              通宝推:赫克托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