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些关于经济学和医疗系统的杂想 -- 懒厨

共:💬151 🌺63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简单说说

                                    法国和瑞典的医学院是直接从高中择优录取,学习时间5年半吧。然后实习差不多两年就可以进入实战了。要拿博士学位还要在有三年。但这个只是一个大概,每个国家对于实习的时间要求都有区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欧洲国家对于医学院的入学资格没有北美这么变态的严格,德国甚至接受中国的医学院的学生过去插班,但语言要能跟上。

                                    上面说的11个发达国家里,瑞典,挪威,瑞士,新西兰都是只有几百万人的小国,但医护人员占人口比例比加拿大大不少。所以人口少不是一个理由。

                                    加拿大的医生需要这么多年才能进入实战,但没有任何的证据表明加拿大的医生比欧洲的医生质量高,所以这些严苛的条件完全是人为设置的行业门槛是用来保护行业利益的。

                                    • 家园 同意你的观点

                                      医疗这个行业真的不是读书的年头越多就越好的,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实践再学习,靠个人天赋能力责任心。

                                    • 家园 比较欧洲,北美的医生资格还是比较难拿的

                                      其实看不出来和行会有太大干系。如果美国承认欧洲行医资格,欧洲会和加拿大差不多。会被美国抽血。就像中国内地人才会被北上广抽血一样。

                                      • 家园 这个就是行会造成的,因为提高门槛并没有提高质量

                                        很明显,门槛抬高产生的医生又不比欧洲的质量高,那么也就是说这么门槛高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人为限制了行业准入的数量,对于从业人员的质量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从业人员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人民群众的死活没有人管。美国的每千人的医护人员的数量在十一个发达国家里也是排倒数,只不过有加拿大过去的人所以美国的问题没有那么突出罢了。

                                        我在欧洲住过几年,现在住加拿大,头一次看急诊就被震惊了,欧洲的急诊也要等但不慢,这边的急诊如果不是马上要出人命,等一晚上都是有的。然后很多人告诉我说这是因为全民医保造成的,我心说西欧北欧的医保比加拿大只好不差,人家的医疗系统也没有这么慢。后来了解的事实印证了我的想法,加拿大的医疗系统就是被医生行会搞坏了,为了一己之私,让广大人民的忍着。

      • 家园 有理
      • 家园 在加拿大,医疗费开支可以退税

        只要工作性质是自雇就可以。很多自雇,谈不上富不富,也就混一温饱而已。

      • 家园 论过度医疗,能够追上中国的也就只有美国一家

        有钱人谁跑加拿大看病啊 ╮(╯▽╰)╭

      • 家园 所以奥巴马搞这种普氏医疗

        以加拿大为榜样被人诟病就是情理之中了。

        人的命怎么会是一样的价格。

        • 家园 这正是加拿大最好的地方

          人的命就应该是一样的价格。当然你要去私立医院,没人拦你。但是公立医院就应该排队,不分贵贱。等不及又有些钱,去私立,算是自然调节,不应人为干预。我是穷人,所以我喜欢加拿大。

      • 家园 你观察到的是现象

        我想到的是加拿大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情况下,病人轮候的时间被拖长了。

        我也挺惊讶,加拿大居然医疗费可以退税?(有点怀疑,如果这样的话,应该会出现有事没事都去看医生的情况)

        澳洲是医疗保险可以退税,看病自己掏的钱没办法退。

        你提醒我了,还有个价格分歧的问题,我得好好想想。

      • 家园 我知道几个例子

        加拿大,安省。

        公司一个同事,因为有癌症,去美国看病,花了五万美刀,捡回一条命来。

        一个香港移民,癌症晚期,被加拿大的医疗挂了很久,结果卖了房子,花了几十万去美国看,结果还是死了。他的侄子是我朋友,于是愤然回归香港。

        不要说加拿大没有后门。朋友在多伦多大学做,和多伦多几个大医院有合作项目。父母移民过来看病那走关系可是TMD真走得顺的。

        在上海,癌症CT检查,7000人民币,可以立刻作。这里要等家庭医生。这关头是省7000块人民币重要,还是一条命重要?

        当然最合算的是外国的富人,把孩子老婆扔给加拿大养。一分钱税不交。

    • 家园 以药养医,被人诟病很久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因素很多,简单的说,就是因为诊疗费被人为压低,不能补偿成本,政府就允许医院对出售的药品在进价的基础上增加15%,这包括药品保管,储存的费用(人工耗材成本还没算,包括现在药房要执业药师才行)。这15%就是所谓以药养医的来源。现在卫计委说要改变以药养医,取消这15%加成,于是药房不仅不赚钱,还得靠医院补贴了

      • 家园 再问一下

        补贴的钱谁出?政府的财政吧?是地方政府出,还是中央政府出?羊毛还是要出在羊身上啊。不过比以药养医好,以药养医很容易导致医生乱开药的问题,遭殃的还是病人。

        国外的经验是要另外缴税,专税专用。象澳洲,我们要交Medicare Levy。

        • 家园 取消药品差价,听起来不错

          实行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是企业家做生意,售价肯定要比进价高,这没错吧?如今取消药品加成,医院药房实际是亏本的(如果有人人为药品保管一类的不要成本,或者人为药房药剂师劳动不值钱,那就没必要讨论了),其亏损,很大程度上是由医院自己负担,政府并没有资金来补贴,现在试点搞得措施就是提高诊疗费,,,不过并不能补偿成本。。至于认为什么可以让医生少开药,那就属于缘木求鱼一类的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