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喀什, 我的南疆 -- 故乡在喀什

共:💬4020 🌺39786 🌵15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8
下页 末页
    • 家园 5.维吾尔,猪

      穆斯林对猪的忌讳,不必多言。但在喀什 我还真知道两个维吾尔族养猪的故事。

      一个是英吉沙供销社的主任。他的猪养的不错。据他说,猪粪是农田最好的肥料,种什么,活什么。

      还有一个是我的姑父,他是个维吾尔族,开着一个很大的养猪场。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二,他们一家给我的父母拜年。每年库尔班节和肉孜节,我们去他们家拜年。遇见过别维吾尔族亲戚,除了语言有些障碍,别的也没什么。

      至于吃猪肉,就更没什么了。讲个笑话,真实的。有一次,我们去吉尔吉斯出差,我们买了一箱康师傅虾酱面。有一天,一位懂汉语的维吾尔族同事发现配料里头有一个白色的小包尽然是猪油。但是,我们仍然把全部的面都吃完了。

      很多东西是忌讳,但不是禁忌。即使穆斯林吃了猪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倒是不了解的人,把穆斯林和猪肉的事很当回事。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5补, 南疆生猪养殖的经济意义

        南疆经济举步维艰的原因很多, 抛开政治, 民族,宗教等因素, 南疆农业背离了因地制宜的法则, 违反了农业发展的规律应该是比较中肯的总结。南疆少猪的农业, 除了可以用作惨痛的教训诠释"无农不稳"的古训外, 它也为明天的南疆, 尤其是明天南疆农业的破局指出了方向。

        南疆的农民也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道理的。 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 喀什的楼房不多, 城市废水处理也没有集约化, 有些维吾尔族农民就赶着驴车, 拉着由废油桶改装的粪桶去有化粪池的小区去储肥。"1030"事件就是因为叶欣受不了维吾尔族小伙子取粪带来的恶臭而引发了纷争, 并且升级从而一发不可收拾的。 但"1030"事件后, 这种储肥方式依然可见, 直到废水处理厂建成。

        南疆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供销社有一个主任也非常特别。他是维吾尔族, 坚持养猪。但他更有名在于他把猪粪用在农田, 尤其是棉花田。 在他看来, 只要农田长的好, 别的都要靠边站。 从喀什去南三县, 许多人喜欢在英吉沙停一下, 吃一碗排骨面。 那排骨, 量足,块大, 只有南京各大学的小排可以比。

        为了解决农村畜牧饲料, 燃料和肥料的问题, 南疆想了很多除猪之外的许多办法, 甚至还有沼气。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猪粪的利用其实可以代表着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水准。最先进的大约就是荷兰和德国了。这是值得国人深思的。

        南疆对猪的别扭劲直接影响到了喀什消费的日常。因为生猪养殖是一个产业链的事业。 喀什穆斯林众多, 但许多乳制品只能由汉族人的企业来把控。 如果追溯奶源, 一定会追溯到饲料。 在喀什养牛成功的必须有可靠的肥料供应, 因为拒绝了猪粪的喀什农民, 是没有办法持续供应饲料的。 靠着仅有的一些农家肥, 春天的苜蓿连供应饺子馅的量都不够。

        不过, 如果要去奶源地参观, 一条平地而起的土包把作业区分成了两块。 在一块作业区, 到处都有清真的标志。 在另一块作业区, 没有什么标志, 人们也很少翻过去看个究竟, 因为介绍的人说, 那里是饲料和肥料区。

        因为饲料不够, 喀什地区的羊肉经常价格飞涨。 我还见过汉族人养羊在星期天大巴扎叫卖的。看着肉鼓, 尾大, 毛长的羊, 连基本维语都不利索的汉族老汉带着志得意满的傲娇劲引得旁边的羊贩子都和他练起了汉语。

        江南的桑基农业其实是可以移植南疆的。 南疆的桑蚕, 丝织也是有传统的, 只是羊粪, 鸡粪都是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肥料。 所以。。。。

        苏联解体后, 独联体的粮食供给似乎是铁定要出问题的。 但我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朋友告诉我, 独联体时期, 大多数人一直没有把苏联"自力更生", "自给自足"的农把式丢掉。 家家户户在郊区的小别墅, 其实就是小农场。 两季的土豆, 洋葱, 和蔬菜, 足够自用。 然后抱团取暖或者物物交换让大家竟然都过的不错。 至于肥料, 养殖场就是取肥的地方。 猪粪也是成分之一。 当问起乌兹别克信仰的时候, 伊斯兰教也是脱口而出。 同样都是穆斯林, 今天的喀什维吾尔人和昨天的维吾尔人, 喀什的维吾尔和一山之隔的乌兹别克, 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归根到底, 南疆农业的破局方向在哪里? 科学。

        当然, 如果一定要抱残守缺, 执拗,一根筋, 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南疆已经穷了这么久了,也许穷到底就思变了。

        不过如果汉族拿猪来说南疆的事, 那就大错特错了。毕竟, 哪块土地上也不是只有勺子(新疆土语:傻瓜), 南疆, 北疆, 东疆都是一样的。

        通宝推:审度,kk,青颍路,吃土的蚯蚓,等明天,jboyin,迷途笨狼,桥上,回旋镖,mezhan,
        • 家园 虽然我也觉得回民应该养猪

          但是现代化农业还真不是一家一户地养法。一是成本,二是环保,三是太麻烦。

          现代养猪业已经在往大规模集中化发展,几万头起步,几十万头几百万头猪,粪便处理机械化作业,批量生产农家肥。

          一家一户养猪成本高,产量低,而且很难保证食品安全,农户的化粪池对地下水污染也很严重。除非某些爱好农家猪的,但是这不是未来的主流。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 家园 个体养猪在南疆

            在市场化的条件下, 现代化的, 工厂化的商品猪养殖肯定是潮流。 这种生产方式在大多数地方都是可行的, 包括南疆的兵团系统。

            但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生产在南疆广大的少数民族为主的南疆农村就行不通。 以家庭为核心的小农经济, 落后的经营耕作, 复杂的敌社情等现实, 决定了南疆相对落后的状态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从原始的, 初级的农业向现代的农业迈进, 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摆脱这种近乎宿命般的困境, 在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的改变就尤为重要了。尝试和改变的路径, 和别的地区相比可能会有巨大的距离和落差, 这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过,这种在别人眼中的一 小步, 对南疆来讲都是巨大进步。 生猪养殖就是这样的尝试。

            当然, 就市场定价来讲, 南疆出产的猪本身就可能极具卖点, 所以价格不可限量。 如果真是这样, 那就颇有买椟还珠和无心插柳的喜感了。

            但是, 只要南疆开始养生猪了, 输或者赔的几率反而不大了。 因为南疆养猪的最大意义还真不在肉上。由生猪饲养, 到土地增肥, 到产量和质量提高, 到环境品质改善, 到家庭收入多样化, 至于宗教和文化上的变化还倒是其次。

            在1990年代末, 有国际组织开始在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农村开始改水, 即: 免费打手压井。 当时的水利部门有反对意见。 原因有2条: 1, 持续下降的地下水位会使水井干涸。2, 水质会因化肥和农药的累积不断变差。 最初, 英吉沙水利部门估计工程完成后5年手压井会报废。 结果不到2年就全提前报废了。 和国际组织的人讲水与肥料的关系如鸡同鸭讲。 除了中国人外, 粪土入田都是让人做呕的话题(欧美农业肥料专家可绝对是高大上的学者)。NGO们拿来的模版和经验都是非洲的。

            对于南疆许多其他问题的讨论也是这样, 理论和南疆的现实隔着多远? 差不多就是"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吧。

            在南疆农民眼里, 大学或者以上学历的卡德尔(维语:干部)说啥都知道, 但就是干啥都不行。 所以, 因地制宜是法宝啊。 南疆农业更是如此。

            南疆农村, 农业, 农民的牛鼻子究竟在哪里? 在于敢于理直气壮的讲政治, 认认真真的讲科学, 扎扎实实的带头干。

            一头猪的事情都整不明白, 还讲什么发展, 稳定, 建设? 这在哪里估计都一样。

            通宝推:审度,青颍路,白玉老虎,mezhan,
            • 家园 看起来这个大概像早年的日本

              地狭人稠,大规模机械化不合适。养猪确实有很大综合效益。我不是农村长大的但是经常去农村,老家有个说法似乎是猪踩粪积肥。

              另:“清真猪肉”确实能有销路,无论是对群众广告效应还是政府补贴动力。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 家园 清真猪, 清真猪肉, 清真维族厨子做猪肉

                在喀什地区行署, 1980年代是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做大肉(猪肉)菜的维吾尔族厨子的。

                据说, 他不吃, 只做。 给许多来喀什视察, 吃不了牛羊肉的汉族领导做过饭。

                所以清真猪, 清真猪肉, 清真维族厨子做猪肉, 都是在喀什发生过的事情。 只不过没有人提起而已。

                通宝推:南宫长万,
                • 家园 南疆现在的变化非常大,在我看来是积极的

                  朋友,你不必专门为我找清真餐厅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南疆公务员,出生在南疆,小学和初中都在南疆完成,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我考上了内高班。2012年,我顺利从内高班毕业并考上了四川大学。2016年,我重新回到生养我的南疆。2018年,我开始驻村,非常荣幸地成为了一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回归原点,贴近群众,让我有了更贴近实际的思考、更真切地愿望去思考以前未曾注意、或者没有引起深思的问题——和朋友吃饭,选什么餐厅?

                  刚进入大学,因为自己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环境,虽然并不信仰伊斯兰教,但或多或少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吃饭总是寻找清真餐厅吃。学校附近仅有的几家清真餐厅,饭菜种类少又贵而且质量一般,所以那时候日子非常辛苦。同学聚会同学们也是为了班里仅有的几个少数民族同学,专门选择去很远很不方便的清真餐厅聚会,朋友聚会也都是一样。有时候去比较远的公园或者旅游景点,我们自己带食物,怕找不到吃的。不是因为旅游景点没有饭店,而是因为怕不清真。火车上因为担心不清真只能吃泡面,去实习本来有员工餐厅,却只能自己做饭吃。不止这些,清真饮食习惯给我带来了很多不便,也成为了我的社交障碍。

                  在大学的时候,因为我喜欢学心理学、哲学,所以我选了很多心理学、哲学的课程,每次去图书馆都喜欢看相关的书籍。随着视野、阅历的增加,以及学习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后,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慢慢地认识到了什么是唯物主义,也认识到了什么是宗教。深刻地认识到了马克思所说的是人类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类。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并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伊斯兰教也有自己的特定的教法,其中在饮食方面规定穆斯林不能吃血、猪肉、自死的动物。但是到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知道猪肉和羊牛肉在化学元素上并没什么明显区别,都是可以食用的肉类。因为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大部分人视猪为“秽物”,而正好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也承袭了这一观点,规定穆斯林不能吃猪肉。一方面,因为当地大部分人认为猪是“秽物”。另一方面,当时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条件并不适合养猪,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教信徒能够快速地接受这一规定。这一规定也慢慢地成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群体的饮食习惯,也就是穆斯林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不是持续不变的。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信过很多不同的宗教,每一个宗教都有或多或少饮食方面的规定,而这些规定会或多或少影响饮食习惯。这些习惯随着宗教信仰的改变而变,适应新习俗习惯失去旧习俗习惯。说到不吃猪肉这一饮食上的习惯完全是因宗教而来的,因为在《古兰经》第六章的章节中规定“血、猪肉、自死的、以及未以真主之名宰牲的,不可食”,这一规定影响了信教群众的饮食习惯,形成了清真饮食的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并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不在汉餐馆吃饭,汉餐馆的羊肉牛肉也不吃,甚至素菜也不吃,是因为受到潜意识中“清真”规定的影响,很多美食变成了不能吃的食物。

                  维吾尔族不等于穆斯林,在伊斯兰教法规定的清真饮食只适用于信教的穆斯林群体,而不是所有的维吾尔族群体。我们维吾尔族中有很多不信教的群体,比如我,这些群体包括公务员、教师等,因这些群体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所以这部分人可以带头尝试改变这种固有的饮食习惯,时代在进步,习俗习惯也要随着时代进步。

                  在完全走出饮食阴影后,我开始尝试与我的同学、朋友一起去汉餐厅吃饭。每当会餐聚餐,我总是主动提议去汉餐厅,我的同学朋友们开始有疑虑,后面逐渐习惯了我的这种转变。

                  饮食习惯的改变突破了我的社交障碍,开拓了我的社交关系,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让我认识到了我的爱人——现在的妻子,并且跟我回到了新疆,《我是维吾尔族,我的媳妇儿是汉族》(这是我曾经发表过的文章)。饮食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主要是看能不能完全走出固有的阴影。

                  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新疆,回来后发现在新疆,尤其是南疆普遍形成了一种趋势,无论是聚餐还是聚会,参加人员里面只要有一个少数民族大家都为他去清真餐厅。而我们少数民族也已经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对我们饮食习惯的尊重,而我们没有去想过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一些少数民族同志会说他们在哪里吃都一样所以我们不用尊重,却没有想过他们的付出,这本身就是一种没有道理的逻辑。甚至有些少数民族同志任性地认为有人在他面前吃猪肉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各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而不是单方面的汉族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只有相互尊重才能长久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作为不信教的群体可以主动改变固有的饮食习惯。在跟汉族同志们吃饭、聚餐时我们可以主动陪他们去汉餐,跟他们同吃一桌菜,但是如果你真的不喜欢吃猪肉,那可以吃牛羊肉、素菜、豆制品、海鲜类,汉餐馆里也有多种不带肉的美食。不分清真,哪里好吃就在哪里吃的时候才会感叹自己以前错过了多少美食啊!同时,也会发现无论去哪里旅游都有美食,不用自带食物,从给自己饮食带来的不便、社交障碍中脱身而出。改变饮食习惯对去极端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伊斯兰教义规定的饮食习惯不能当作为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因为维吾尔族中也有很多不信宗教的群体。而这些群体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饮食习惯。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也不应该局限在1000多年前的中古时代,要与时俱进,突破这些所谓的饮食习惯的禁制。在这里,我并不想呼吁别人如何如何,我只想告诉大家,我是这样认为的,并是这样做的。其实,你也可以。

                  作者:玉苏甫·热西提,一名普通的南疆维吾尔族干部。

                  本文自微信公号疆还是劳道辣

                  转自链接: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5786

                  通宝推:甘丹,逐水而行,梓童,知其何休,莫问前程,李根,mezhan,qq97,
        • 家园 我跟中亚的朋友有些交流,哈萨克,乌兹别克,人家可不讲清真

          我去俄国参加一个研讨会,地方接近中亚,所以各个斯坦也派人与会。

          这些斯坦,比如哈萨克斯坦,第一语言是哈萨克语,第二就是俄语,第三才是英语。当然了,俄国地方,大家都说俄语,只有我这样的外国人,才说英语。

          吃了几天土豆牛肉,还有鸡肉、马肉之类,我突然想起,这些斯坦伙计不是穆斯林么? 一问,果然是。人家可没有什么清真的讲究。俄国地广人稀,我去的小地方,根本没有什么清真食品的条件(当然,因为自然条件,畜牧业多,也没法养猪,都是牛肉马肉,连鸡肉都是奢侈品)。

          所以说,闹清真,很多是反动势力在后面作怪。普通穆斯林群众,就一个不吃猪肉,你跟他说没猪肉,他就吃。

          我跟回族朋友到日本,人家可不挑剔,找不到清真饭店,那随便进店就吃,不点日式猪扒就是了,鸡肉鱼肉,随便吃。哪有这么多讲究?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 家园 问题是东部的回民可把这个看得天大

        俺老家旁边就有个回民自治县,你汉人如果不小心让他吃了猪肉,那简直成了不共戴天之仇。

        俺来米国后接触了其他国家包括阿拉伯系列的,都没这么大反应。

      • 家园 方便面里会有猪油?

        棕榈油那么便宜又方便加工

      • 家园 看来很多河友看透了绿教和猪的关系。恨猪教不是无缘故恨猪的

        为的就是以“恨猪”为理由,谋取背后的特殊待遇和经济利益。所谓的清真食品,清真经济,基点就在一个“恨猪”上面。外面的绿教国,都没有国内的绿教徒对猪那么敏感,海湾王爷国还卖猪肉呢,国外绿教徒和卡菲尔一桌吃饭,这个吃清真那个吃猪肉,一点问题都没有。像中国那样在学校里开设专门的清真食堂还真是中国特色。

        就是凭借表现出对“猪”的无比憎恨,中国人猪年春晚不能说猪了,汉族的店要被轰出回民的地盘,沙甸光明正大带着警察上门搜猪肉了……然后,还能发展出清真经济了。

        才两千多万人口,就能发展清真经济,你说国内绿教徒这是傻吗?

        清真经济就建立在对“猪”的憎恨上,以此让清真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通过认证掌控世俗社会的经济话语权,保证绿教徒的就业……还有为石油的枯竭做准备。只要清真经济形成规模,人人都要向清真寺供奉才能获得清真认证,人家没石油也能过得挺好的。

        绿教徒当然也有好人,好人的数量还不少,问题是……你眼中的这个绿教好人,不做坏事,但要交天课,城市里的餐馆不怎么交税但要交两个天课,一个伊协一个清真寺。他还会收留来历不明的“老乡”,只要他是绿教徒……昆明事件的暴徒,他们是怎么从南疆到达沙甸,又从沙甸去到广州,再从广州回到昆明犯案,谁在协助他们,谁给他们提供交通和住宿。

        你不切断与清真经济的一切联系,你就有可能无意中变成暴恐活动的资助者。

        反恐,请从自己做起……

        通宝推:吃土的蚯蚓,故乡在喀什,拿不准,挑刀代,高粱,联储主席,土八路,直面人生,笨鸟先飞,张了刀,浣花岛主,我爱我家fh,西安笨老虎,秦桑,
        • 家园 他们的后勤系统

          前段时间,6月的事吧,新疆又出事,看报上转了鬼佬新闻报道,那篇文章里就提到了他们的“不为人知”的后勤系统。深圳罗湖文锦路一带,就有不少穆斯林路边摊,很多人去帮衬,也怪了,台湾同胞港人尤其多。

          打75开始,在其他网站啊,看到那些大义凛然的刻意对我们宣告就是要去帮衬穆斯林餐厅的帖子,我就觉得Y是有病吧,装到这份上,呵呵。

          通宝推:悠悠又见西山,
          • 家园 大约一年多之前

            在一个关于瑞士当地主流文化与穆斯林冲突的贴子里,我就对穆斯林的一些扩张行径表达了不齿,还有人觉得我这是在欲加之罪呢。

            • 家园 感觉有印象,刚去翻你过往的帖子:)

              应该不是主题帖了,是回复这样,对吧。

              我再去翻下:)。

              嗯,怎么说呢,以为某些言论的“圣公圣母”做派其实不打紧,但得一碗水端平吧。如果破坏公平原则,一味偏袒,其实是自毁秩序,被那些个规则约束的个体打心眼里基本都会质疑规则了吧;不过囿于现实重压不敢把不满付诸实际行动而已。

              另外,感觉至少在这里和现实里偶有接触的海外华裔,好像都不大掺合这类话题,虽然个别时候酒酣耳热之余也会就类似话题开讲;不过现实里都躲得远远的。

              例如,之前哪一年我在国内都看到了连续好几则美国华裔士兵被同袍虐待致死的报道(印象中是致死,具体个别是否自杀忘了),但在这里以及回来度假的熟人言谈中,应该是从未听到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