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说西藏 -- 赫克托尔

共:💬191 🌺169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道理,不过满语bithe

          更确切的意思并不是“书”,而是“册”,“书”是“察干”——cagan,“书籍”则是bithe cagan,也就是“一册册的书”。

          -si好像是个表示方向或方位的词缀,不过我对满语也不是很熟,不知道是否还能表示“人”。

          • 家园 我对满语也是只有很粗浅的了解

            查资料,si的确是满语构成职业的常用词缀。以下是引用:

            bithe(书)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bithesi(笔帖士,文字工作者);usin(田)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usisi(农夫,农民);sejen(车)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sejesi(驾驶员,司机);alban(官)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albasi(公务员,政府人员);ara(做)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arasi(作者,笔者);ucule(唱)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uculesi(歌手);

      • 家园 乾隆帝统一古代的译名,金国名叫粘罕==尼堪

        粘罕,也译作黏没喝,汉名完颜宗翰。根据乾隆朝的研究结果 粘罕 == 尼堪,读起来很像,只是黏没喝与尼堪距离有点远,多了一个音节。

        • 家园 这应该是不正确的

          粘罕,满语里本来就有这个词,是“心脏”的意思,它和尼堪是同时存在的,写成同样的汉字倒没什么,但只能说是规范成同样两个汉字的译名,二者的本意肯定不是一样的。

      • 家园 笔帖式官制的解释我还是从一本日文书上看到最终解释的

        老舍的我这一辈子里也没写过

      • 家园 突然想起来这个词维吾尔语里好像也有,是现在对萨满的称呼

        读成“巴克西”,意思是“老师”。现在维吾尔农村还有很多不少巴克西,民间有的人生病什么的都请他们过去作法。

      • 家园 传统相声《文章会》里拿“巴图鲁”开玩笑

        甲 当时荣中堂看完了,说了一句满洲话夸奖我说:“此举子做这篇文章可称巴忽卢。”

        乙 “巴图鲁”这句话我懂。“巴图鲁赛狠”,是“好”的意思。

        甲 不,您说是“巴图鲁”,他说我称“巴忽卢”。

        乙 什么叫“巴忽卢”呀?

        甲 我也不懂啊。就见荣中堂冲他旁边站着的那个大高个儿一使眼色,那人走过来照我脸上“巴”,就是一个嘴巴。我用手一“搰掳”(抚摸)。

        乙 把您给打出来了。

        甲 然也。

        ----------------------

        作为段子最后的包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随着时代变迁,这种时代背景很强的包袱也在不断变化,否则难有“笑”果。荣(禄)中堂也变成了康有为,到今天的郭德纲版里更成了金庸。

        一直在想,巴图鲁之类的称呼为什么一直被保留下来,却没有换成相应的意译词?这分明是很简单的事啊

        想象清初的汉人文臣武将们,即使挤破脑袋也要争到这些荣誉,可是在自己被称为“巴克什”、“巴图鲁”的那一瞬间,他们感受到的恐怕更多是强烈的违和感及无奈吧?估计要经过几代,满清的正统性在士人中得到普遍承认后,这些才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东西

        而清廷一方面在文化上全面汉化,一方面在制度上及名分上刻意保留这些满洲元素,一方面为了夸示自己在“武勇”上相对于汉族的优越性,一方面也是为了多刷点作为统治民族的存在感,避免茫然无所知中被汉族同化得渣也不剩

    • 家园 请问一下,看到 有人说喇嘛教不能算 佛教

      真实的佛教密宗男女双修

      「伊斯兰军队侵入印度,见了密宗僧人便杀,印度密宗僧 人纷纷逃往乌斯藏(乌斯藏,也写作卫藏。卫指前藏,吐蕃时代的卫地;藏指後藏,吐蕃时代叫藏地。『西藏』的称谓从清朝开始。),把印度新密带到了大高原。 新密无上瑜伽,主张即生成佛,否定释迦主义轮回万世成佛的理论,新密主张『乐空双运』以证明即生成佛之可能。『乐空双运』本来就是印度教的修炼方式,因此新密本身就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化合体。新密到了乌斯藏,又出现了众多的主尊,牛、马、猪、鹏、湖等等,这本来就是苯教的神,『乐空双运』和苯教生殖崇拜也相吻合。所以欢喜佛(俄那钵底)不但在大高原扎了根,而且其种类越来越多。」

      补充论述:密宗里证悟空性的出家人若修男女双身法是破戒吗?

      首先,这样猜测的人,并不了解什么是男女双身法。

      听一听净空法师(林妹妹陈晓旭皈依师父)如何讲解密宗男女双修法原经论《行策大师净土警语》原文:

      为末世对治重障,以烦恼虽多,惟淫欲为生死根本,最能障往生法。

      故令行人观凡夫身内淫火,即如来藏性空真火。

      深观得悟成智慧光,非唯不障往生,且能将送行人托上上品。

      所以净名(维摩诘大士)赞淫怒痴,以其体即藏性,而染净功用,在反掌间耳。

      [净空法师解]:

      末法时期,烦恼最重,念佛人多,往生者少。为何不能往生,就是淫念未放下。淫欲是六道生死轮回之根本。下面所说的是很高的境界,我们可以听而决定作不到。如果你真能作到,你就是圆教初住以上的法身大士,不是凡夫。这是见性以后的境界,“令行人观凡夫身内淫火,即如来藏性空真火,循业发现。”这几句话若是讲,两小时也讲不完,诸位可以看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深入浅出,说的很清楚。“深观得悟成智慧光,非唯不障往生,且能将送行人托上上品。”

      楞严经将这个道理说的很明白,亦即华严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很多同修也曾听到过,密宗有个双身法者,如果不是这个境界修双身法,果报在阿鼻地狱,那才可怜。所以密宗(一般人)学不得。我们将来成佛修不修密宗呢?修。等我们将来修到八地菩萨再修。八地如同博士班,我们现在幼稚园一年级还不够资格。净土宗修行远离淫.欲,远离贪、嗔、痴。密宗是在贪、嗔、痴中修真正清净心,那是八地菩萨以上的修行,我们开什么玩笑!!!!!

      净空法师(林妹妹陈晓旭皈依师父)-----不由得哦了 几声:)))

    • 家园 【原创】3. 大元帝师 1

      西藏名人中,八思巴是不得不提的人,他也是边疆民族史和民族交流史中回避不开的人物,本章专门说他。

      《汉藏史集》等书记载,八思巴生于藏历阴木羊年(1235)的3月6日,因此小名叫类吉,意为羊年生人。《元史 卷202 释老传》说“岁癸丑(1253),年十有五”,则八思巴生于1239年,可能是《元史》的作者,把八思巴的弟弟恰那多吉的生年,安在了八思巴身上。

      八思巴的父亲是伯父萨班的弟弟—好像是废话,萨班是萨迦五祖的第4位,出家做了和尚。萨班的弟弟桑察索南坚赞(zangs-tsha-bsod-nams-rgyal-mtshan,1184--1239)留在家里做俗人,先后娶了5房妻妾,长妻为衮噶吉(《西藏王臣记》),也叫玛久贡吉(《萨迦世系》),生了2个儿子,八思巴、恰那多吉。桑察其余的妻妾所生子女中,重要的有2个。一个是二妇生的仁钦坚赞(rin-chen-rgyal-mtshan,1238—1279),就是继八思巴之后的第2任大元帝师亦怜真;四妇生下耶协炯乃(ye-shes-‘byung-gnas,1238--1274年),后来恰那多吉的后代绝嗣,耶协炯乃的后代成了昆氏家族的大元帝师。

      昆氏家族修的《萨迦世系》记载,八思巴的父亲桑察索南坚赞修习毗那夜迦的法时,看到毗那夜迦前来,用象鼻子将其卷起,送到佛教圣山须弥山的山顶,说:“你看——”,桑察惊惧之下没有看远,只看到卫、藏、康三地。毗那夜迦说,本来你看到的地方都将归你统治,但你没立刻看,所以你看到的卫、藏、康归只能归你的子孙。毗那夜迦(Ganesha)原是印度教神祗,父亲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Shiva),原来是个正常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脑袋换成了象头,具体过程有多种说法,本文不展开。与多数印度教神祗一样,象头神毗那夜迦被吸收进了佛教,进入【天龙八部】的第一部【天部】,统称为【诸天】,毗那夜迦叫象鼻天,他爹毁灭神湿婆叫大自在天,创造神梵天还叫梵天,维持神毗湿奴叫遍入天等等。诸天在佛教中的地位低于菩萨,《西游记》提到,猴哥数次去观世音的道场—南海普陀珞珈山,遇到观音手下的二十四诸天,通天河战役中,猴哥强闯紫竹林见观音,与诸天动了手。

      此时桑察年过50还无子,听毗那夜迦如是说,大喜过望。毗那夜迦帮忙帮到底,让萨迦寺西南贡塘地方的高僧萨顿日巴转世为桑察之子,所以八思巴是萨顿日巴的转世,八思巴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能识别出萨顿日巴的弟子。清康熙朝兴起的普惠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虽然是黄教的重要活佛,却也吸收了萨迦派的这个故事,把章嘉活佛的前世追溯到佛陀的弟子祖达尊者,并说八思巴也是祖达尊者的转世。这一说法得到了黄教的广泛承认,因为此说把黄教创立前的顶级高僧八思巴吸收进了黄教。

      萨迦派的这个传说,有它的现实意义。如前文所述,白教宗师都松钦巴于1193年去世,到了1230年前后,即八思巴出生前不久,白教将一位出色幼年僧人—噶玛拔希(1204--83)迎入粗朴寺,宣布他是都松钦巴的转世,从此之后这支白教一直采用转世活佛制度,以全新的方式,彻底解决了本派法座传承问题,开创了黑帽活佛和大宝法王的传承系统,这在藏传佛教的继承制度方面,是一大发明创造,对传统的师徒相传的继承制度,造成巨大冲击。萨迦派的继承制度,名为师徒相传,其实是昆氏家族的内部伯侄私相授受,显然不如活佛转世好看,为了跟上潮流,声称八思巴接班是象鼻天指定的高僧转世,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八思巴本名罗追坚赞(blo-gros-rgyal-mtshan),三岁能诵咒语,八岁能背诵《本生经》,九岁能为人讲经,又生于名族,故时人称为八思巴(‘phags-pa)。“八思”做动词时是“超越”,“巴”是“人”,八思巴意为“超人”或“超凡脱俗的人”,也就是“圣人”,《元史 释老传》解释为【国人号之圣童,故名曰八思巴】,异译为“拔思发”等。藏人叫某某巴的很多,比如黄教祖师宗喀巴,“宗喀”是个地名,指青海西宁附近的河湟地区,“宗喀巴”就是“来自宗喀的人”,或“宗喀的圣人”。

      除了读书多,显示出神童的天赋,八思巴的童年无事可说。家里最大的变故是其父于1239年,即八思巴4岁时去世。八思巴的母亲也在1239年生下八思巴的亲弟弟恰那多吉,此后各种史书都没有她的记载,很可能去世于1251年之前,总之八思巴成了孤儿。

      转眼到了1240年,蒙古大军首次进入西藏。整个西藏的政治格局,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蒙古王爷阔端,发现西藏并不统一,诸侯割据,政出多门,于是阔端决定在西藏找一个代理人,几经挑选,选中了萨迦派的座主、八思巴的伯父萨班。与阔端的热情相反,萨班对投靠蒙古人还有犹豫,毕竟对方是不信佛法的异教徒。《萨迦世系 萨班传》把蒙古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正当法王(萨班)在西藏宏扬释迦牟尼教法之时,凶暴的蒙古人在取舍方面如畜生一般愚昧;慈悲心比阎罗王还要小;体力比夜叉还要强壮;无数非天之军队使之畏惧。”在见阔端之前的1245年,萨班先把2个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送到凉州,也许有做人质的意思,盘桓一段时间之后,萨班才见到阔端,双方签订《阔-萨条约》,一举奠定了昆氏家族的政治地位的基础。

      《萨迦世系》还说,本来阔端身边有一些也里可温教(基督教之聂斯托利派)教士、萨满,萨班的地位并不突出,但阔端患了一场重病,被萨班治好,阔端很高兴,让萨班坐在各教僧侣的上手,在凉州为萨班一家三口修建了幻化寺做居所。按萨迦派的传统,八思巴是法座继承人,恰那多吉会继续做俗人,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儿子做下一代座主。阔端显然希望萨迦家族与黄金家族形成血亲,将女儿嫁给不到10岁的恰那多吉,让小女婿改穿蒙古服装,可惜这对小夫妻没有生育。此后黄金家族多次下嫁公主给萨迦家族,都没有生下继承人。

      1247年到1251年的4年间,萨班的除了为阔端祈福之外,最重要的作为是拜访了华北的五台山。西藏密宗最重要的神佛有三位,称为【密宗事部三怙主】,分别是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和莲花部观音菩萨,文殊的排名高于观音。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在西藏享有盛誉,萨班是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登上五台山的藏传佛教领袖,随着萨班家族的辉煌,日后成了大元帝师,五台山的地位迅速提高,成书于元明交际的《水浒传》中,五台山是顶级佛教名山,鲁智深在此出家,最后在江南圆寂,成佛。

      1251年萨班去世前,便与拖雷系发生了联系。《萨迦世系》记载,萨班临终前,将一件大氅送给一位高僧,而这件大氅的原主人是拖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兄弟的母亲。回溯一下会发现,阔端、萨班会见的次年,1248年,蒙古第3代大汗元定宗贵由驾崩,海迷失皇后摄政,连续3年,蒙古没有大汗。黄金家族的各个支系为了汗位,进行了激烈的明争暗斗。拖雷系人丁兴旺,母慈子孝,哥们四个各个不同凡响,为了大位积极钻营,可以断定,唆鲁禾帖尼对西藏也给了足够的重视,暗中结纳,这件大氅就是明证。我们再往前追溯,成吉思汗早年孤苦伶仃之际,正是拿着妻子孛儿帖的陪嫁黑大衣,送给多年不走动的老爹的安达—克烈王汗脱斡邻勒,王汗见大衣眼开,铁木真拜王汗为义父,从此驶上发迹的快车道。

      1251年忽必烈的大哥,元宪宗蒙哥即位,11月14日,萨班死于凉州幻化寺,阔端死于同年,具体日期不详,很可能死在萨班之前,八思巴继承萨迦派的法座,成了萨迦五祖中的第5位。

      通宝推:一介书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