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悲观看中医——从发展的角度 -- sarn

共:💬1131 🌺2386 🌵1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想知道你的方剂和穴位

              症状类似,要轻一些。不同的是,即使夏天,吃冷饮会头痛。看了几个不同的中医,比较认可的诊断是 中焦寒湿。 只是开的方子,吃了三周,也不是很见效。若不方便,可直接发给我个人。谢谢。

              • 家园 对不起,在没看到你具体的情况下

                我是不会随便给人治疗建议的。

                这样非常不负责任,中医是非常具备整体观的,同样的症状,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比如同是耳鸣,肾阳虚和肾阴虚都可能导致耳鸣,甚至肾无问题,脾气虚,水气运化失司,也能导致耳朵高频耳鸣。

                建议你不要随便在网上用自己现有的症状到处问人,这样行不通的。

                而且治这些慢性病的过程,请记得,是有如下曲线过程的:药如果对症,首先是会先比从前严重一些(这个阶段非常需要医生的定见和病人对医生的信任);然后才会慢慢好转;到一定阶段以后,又会有轻微症状,然后才会走向更好。整个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癌症不是一下得的,去除过程也不是一下消失的。

                好了,网上在线打字很麻烦,就写这么多了。

                • 家园 自己也在学习中医,故此咨询不同人
                  • 家园 我的建议是

                    需要先建立大局观,不要执着于一脏一腑的功能性知识,先建立一个关系的模型:阴阳和五行。这个需要悟,等你突然一天悟到了这纷乱的关系背后的实质,你就豁然开朗了,这些东西有些人讲多少万次都听不懂的。比如佛经里,佛祖已经把世界的本源讲得很清楚了,有的人不看不听不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就认为这是宗教迷信,真无聊。

                    方药和经脉,这些都是知识部分,前人都已经做过大量的研究了,等你中医的大局观建立了,对自己的身体便了解了,用药那些都是现成的,上网查就行了。比如我这种半吊子中医,根本不记这些方药经脉,发现哪里有问题,要开药,度娘放狗,现查。

      • 家园 好像有些点攻击和面攻击的意思

        自然界真是神奇啊,各种植物,有提神的,有安神的,有泻下的,有收敛的,有寒凉的,有燥热的,甚至有打胎的壮阳的麻醉的,情何以堪。

        • 家园 情何以堪?

          科学界真是神奇啊,各种化合物,有提神的,有安神的,有泻下的,有收敛的,有寒凉的,有燥热的,甚至有打胎的壮阳的麻醉的,情何以堪。

      • 家园 果然有人来打倒统计学了

        虽然他自己不懂统计,举的例子是not even wrong

      • 家园 您对西医了解多少?

        您为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评价西医?

        您发文之前找过西医大夫帮您看过吗?

        这里边能挑出几处论述正确的地方吗?

    • 家园 中医的几个问题

      我也是外行,瞎扯几句。在我看来中医有这么两个问题:

      第一,大夫。不同的大夫水平差了十万八千里,造成患者没信心,生怕碰到庸医;而且客观的讲,中国顶尖的学生大概很少去学中医,这个造成整个学科自我更新的水平比较差。

      第二,药物。好像听说很多草药的种植地点、种植期限都要求很严,商品经济下这些都很难保证。药质量不过关,方子再牛也白搭。

      整体上来说就是太难标准化,无法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一个简单的道理,现在中国连耕地都快没法保证了,全用草药实在不大现实。如果我是中医的学科带头人,有几个事要集中力量系统做:

      第一,把诸如望闻问切这样的对经验要求太高的技术集中攻关,搞出相关的设备,跟CT机那样的。这个是解决大夫的标准化问题,也降低大夫的培养成本。

      第二,搞明白每种药物是什么成分在起作用,机理是什么样。这样就有利于化工合成,起码集中管理,保证药物的标准化和质量。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看中医也就只能在很小众市场的范围里混,没法大行其道。

    • 家园 外行看中医(2)

        中医在建立了以圆为基本元素的生命模型以后,接下来就是用阴阳五行模型来推导。五脏被归于五行,然后每个脏和一个腑相表里,然后再通过“开窍于哪里,其华在哪里”联系到五官毛发等等,一个人就被装在这样一个阴阳五行模型里去了。然后再根据相生相克的关系展开一系列生理病理推导,推导完了处方用药。

        

        西医看不懂这套推导。于是庸俗的西医们就简单地宣布“这不科学”。这在今天的语境下面其实是一个政治定性,大致等同于当年宗教裁判所判决异端,或者说文革的时候宣布对方是反革命。庸俗西医以为这样一政治定性就可以把中医打倒,但是只要中医仍然可以治疗西医宣布无法治疗的病症,政治定性就奈何不了中医,就象文革的时候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医生照样会有人去找他看病。

        

        这里真正的问题是西医没有搞出一套更有效的东西来代替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仍然能指导今天的中医实践,这固然是中医的骄傲,更是令西医丢脸的失败。一种两千年前就成熟了的学说,今天还常常能搞定“现代医学”搞不定的病例,这在医学以外的学科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能想象什么人拿着一本东汉的什么书,造出来木流牛马比汽车跑得还快吗?

        

        阴阳五行学说击中了西医的软肋。五行学说是把人分成五个子系统,现代西医把人分成八大系统,这一点上双方在方法论上并无差别。有差别的是,中医非常强调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我我生克我我克,任何两个子系统之间都是联系的,而西医则基本无视子系统之间联系。所以西医常常在一些功能性跨系统疾病上束手无策。

        

        中医今天仍然有效,其实是西医固步自封的结果。中医的空间,其实是西医留出来的。只要西医继续固步自封,中医就仍然可以在这一空间里生长。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空间将来是会缩小的。为西医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的现代科学,自20世纪末以来,已经把“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物理学家们都在花大力气研究各种“网络”。而阴阳五行模型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越来越得到重视。也许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就会给出阴阳五行模型的一个符合现代科学范式的解释。

      通宝推:在跋涉,花大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