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时的法律应该限于刑。

          礼则是指君子们的行为规范。这里的君子,是指贵族及贵族的后裔们,地位在庶人之上的那群人。

          出礼入刑,行为逾越了礼,那就要由法律制裁了。

          我自己的想当然,很可能不对。

    • 家园 草05 蒹葭、行苇:蒹、葭、苇(下)

      荻属(Triarrhena Nakai),约3种,分布于中国及日本。我国有2种8变种8变型:

      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L. Liu——南荻(禾本科植物资源),又称胖节荻(湖南土名)。其原变种为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L. Liu var. lutarioriparia——南荻。——多年生高大竹状草本,具十分发达的根状茎。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生于江洲湖滩上,海拔30-40米。纤维质优、高产,能制高级文化用纸及静电复印纸。

      南荻有很多变种和变型(原变种南荻的编号为1a.):

      1b. 突节荻(变种)——var. elevatinodis L. Liu et P. F. Chen

      1c. 岗柴(变种)——var. gongchai L. Liu

      1c-1. 岗柴(原变型)——f. gongchai

      1c-2. 一丈青(变型)、青岗柴、铁秆青——f. altissima L. Liu

      1c-3. 垂叶青(变型)、黄柴、白岗柴——f. pendullfolia L. Liu

      1c-4. 胭脂红(变型)、钢刷子、红秆岗——f. coccinea L. Liu

      1c-5.铁秆柴(变型)——f. purpureorosa L. Liu

      1d. 平节荻(变种)——var. planiodis L. Liu

      1e. 细荻(变种)——var. humilior L. Liu

      1f. 刹柴(变种)——var. shachai L. Liu

      1f-1.刹柴(原变型)——f. shachai

      1f-2. 青刹(变型)——f. qingsha L. Liu

      1f-3. 紫刹(变型)——f. zisha L. Liu

      1g. 茅荻(变种)——var. gracilior L. Liu et P. F. Chen

      1h. 君山荻(变种)——var. junshanensis L. Liu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riarrhena sacchariflora (Maxim.)Nakai——荻。——多年生,具发达被鳞片的长匍匐根状茎,节处生有粗根与幼芽。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甘肃及陕西等省;生于山坡草地和平原岗地、河岸湿地。优良防沙护坡植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以下则是禾本科中另外一些与苇或荻相似的植物的图片,亦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Neyraudia reynaudiana (Kunth)keng ex Hitchc.——类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rundo donax L.——芦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 (Hall. f.)Koel.——假苇拂子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hysanolaena maxima (Roxb.) Kuntze——粽叶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尽管荻属于黍亚科(Panicoideae)高粱族(Trib. Andropogoneae),芦苇属于芦竹亚科(Arundinoideae),但荻和芦苇看上去还是很像,而且它们经常长在一起,古人也就经常把它们写在一起,不去分辨他们看见的到底是芦还是荻、是蒹(jiān)还是葭(jiā),例如: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唐-许浑《咸阳城东楼(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作西门)》)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馀杨柳暮烟凝。(唐-刘沧《秋日望西阳》)

      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北宋-叶梦得《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唐-杜甫《秋兴八首》)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萧萧芦荻花,郢客独辞家。(唐-许浑《送客江行》)

      除了造纸、作饲料之外,芦苇还可以用来编苇席、苇帘,据说苇叶还可以包粽子,不过多半是专门的粽叶芦。另外芦苇茎长而中空,很容易截断,所以古人就用它来裁制笛子:“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还有用苇膜作笛膜的。

      也可以把苇膜烧成灰,古人称之为葭灰。据说古代司天文的机构会将这些葭灰分别放在所有各个不同音高的律管中,置于密室中。古人认为,节候与不同的音高有对应关系,某一节候到了,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就会自动飞出来,以此判断节候的变更。因此古代诗词中就常常会提到,例如:

      葭律肇启隆冬,蘋藻攸陈飨祭。(唐-武则天《唐明堂乐章羽音》,蘋音pín),

      金徵凝素节,玉律应清葭。(唐-李义府《和边城秋气早》,徵音zhǐ),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唐-杨炯《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唐-杜甫《小至》,琯音guǎn)。

      《诗经》中提到芦苇的句子还有: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高亨先生注:捋(luō),用手自上而下抹取。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06)《豳风鸱鸮》,豳音bīn,鸱音chī)

      出其闉阇(yīn dū),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24)《郑风出其东门》)

      这两句《诗》里的“荼”是指芦苇或茅草的花,一片白色,非常壮观。于是《国语吳語》中就用“荼”来形容军阵:

      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親秉鉞,載白旗以中陳而立。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

      后来还由此产生了成语“如火如荼”(rú huǒ rú tú)。

      下面是几张截自网上的芦苇花和茅草花的图片,前四张是茅草花,后四张是芦苇花,希望能传达出那种漫天而来的感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光年,何求,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文章。惭愧,好多字不认识。

        主要是植物名称中很多字不认识连怎么发音都不知道。无知啊。

        桥上能不能在帖子里增加一些拼音注音?单个字后面注解一下就行。另外帖子里有些图片看不到。待完成整个帖子系列后考虑统一修改下吧。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谢谢

          看不见图的是不是没编号的头一篇(多识于……)?如是那篇,图片出于我的图床,可用右键点图标,会出来一个选择框,再用左键点最下面的“属性”,会再出来一个方框,找到地址栏,把其中的地址复制(注意要复制全),然后粘贴到你的IE的地址栏里,回车,就会显示图片,然后回到帖子,用右键点击图片的图标,出现选择框后再用左键点击“显示图片”,图片即可显示。

          这是图床的问题,我也没办法,大致如有人操作后,一段时间别人都能看到。我昨晚上又操作了一遍,今天还能显示。如果运气不好,那就只好麻烦了。

          我加了些拼音注音,如您还感兴趣,可再去检查一番,如有不够的,还可再添,不过要快,似乎老铁有时限,过了就不能修改了。

          • 谢谢
            家园 谢谢谢谢

            您是一位很细心的人.感谢.

            • 家园 呵呵,细心可不敢当,这不把顺序打错了

              其他错也难免,望兄台看到后指出,先谢了。

    • 家园 草05 蒹葭、行苇:蒹、葭、苇(上)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蒹音jiān,葭音jiā,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68)《秦风蒹葭》)

      这首诗展现了非常美的画面,经过读者的想象就更有了超越现实的美。下面是几张图,截自网上,我是想寻找能反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境的图片,但都不太理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这首《诗》和上面那《诗》也有些关系:

      行苇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jiǎ)。

      醓醢(tǎn hǎi)以荐,或燔(fán)或炙(zhì)。嘉肴脾臄(jué),或歌或咢(è)。

      敦弓既坚,四鍭(hóu)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rú)。酌以大斗,以祈黄耇(gǒu)。

      黄耇台(tái)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高亨先生注:敦(tuán团),丛聚貌。行,道也。此句写道旁生着丛丛苇子。方,甫,始。苞,茂也。体,长成形体。泥,借为苨(nǐ),苨苨,叶茂盛貌。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05)《大雅生民之什行苇》)

      这里诗人是在用路旁刚刚长起来的丛丛芦苇比喻自家“筵席”上一群群各行其事的自己兄弟,有这么一大群兄弟,他打心底里往外高兴。

      有关系的还有下面几句《诗》: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33)《召南驺虞》,豝音bā,驺音zōu)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高亨先生注:一苇,一个苇叶,比喻小船,犹言一叶扁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90)《卫风河广》)

      我记得达摩祖师有“一苇渡江”的神迹,看来有“山寨”的嫌疑。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高亨先生注:萑(huán环),当借为刓(wán完),割也,指割苇子。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99)《豳风七月》)

      萑苇淠(pèi)淠。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93)《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qiè)。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82)《卫风硕人》)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高亨先生注:菼(tǎn坦),初生的芦荻。如菼言衣是嫩绿色,指女子所穿。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04)《王风大车》)

      以上的《诗》中虽然提到了很多植物的名称,但其实只是荻和芦苇两种植物,高亨先生云:“蒹,草名,又名荻。葭,芦也。”

      芦苇和荻这两种植物一般都是长在浅水中和湿地上的,当时在中原及沿海一带的平原上,有很多的湖泊,更有很多湿地,其中长满了荻和芦苇一类植物,就是所谓“萑苻(huán fú)之泽”。

      下面是《中国植物志》中关于芦苇和荻的一些介绍以及《中国植物图像库》中一些芦苇和荻的图片,芦苇和荻都属于禾本目禾本科:

      禾本目GRAMINALES(或用互换目名:POALES):本目只含禾本科一科。

      禾本科GRAMINAAE(POACEAE):本科已知约有700属,近10000种,我国各省区都有其分布,除引种的外来种类不计外,国产200余属,1500种以上。

      ————————————————————

      芦苇属(Phragmites Adans.):多年生,具发达根状茎的苇状沼生草本。我国有3种,最常见的是芦苇,是唯一的世界种:

      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芦苇(台湾植物名录),又称:芦、苇、葭(均见名医别录),蒹(诗经.秦风)。其原变种为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var. australis——芦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芦苇的分布较广,各地的苇群往往有不同的变异及特征,《中国植物志》采用植物分类学中常用的平行检索表区分了这些变异现象如下:

      1 秆低矮细小,密具分枝,呈丛生状。旱生。牧用芦苇。——(2)

      1 秆苇状高大或中等,稀在1米以下,单一,不具分枝,连片成群落。湿生。造纸原料。——(3)

      2 横走根状茎发达,位于土壤深层,最深达3米以下。坚立根状茎细长。地上茎节间短缩;叶片狭小质厚,顶端尖刺状。——沙漠苇群

      2 横走根状茎不发达,较细瘦,分布于浅层。坚立根状茎较短。地上茎节间较伸长,叶片狭长,质地薄顶端长渐尖,稀具尖刺。——山原苇群

      3 横走根状茎不发达,简短,位于土表10厘米左右。坚立根状茎多次分枝,形成地上茎多而密,秆较细矮。高1.5-2米,粗4-5毫米,节间长11-17厘米,地表常年积水。——(4)

      3 横走根状茎发达,位于土壤中等深度,30-60厘米或1米以下土层中。坚立根状茎具1-2次分枝,形成地上茎疏密均匀,杆通常苇状粗壮。——(5)

      4 小穗含6-7花,第一花有时两性,长11-12毫米,秆具15-16节,早熟性。——早熟苇群

      4 小穗含4-5花,长13-16毫米,第一外稃均不孕;秆具(15-)19-22节,中熟性。——沼泽苇群

      5 地表无水。横走根状茎粗壮发达,一般位于深1米左右土层中或随地下水位深浅不同而异。——(6)

      5 地表季节性积水。横走根状茎粗壮,伸长,大多位于土壤深约5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9)

      6 淡水水质,土壤不含盐碱,植株高4-5米,东部半湿润区。——凤凰苇群

      6 咸水或淡水,上壤含盐碱。植株高0.5-2(-2.5-3)米。西部干旱区。——(7)

      7 华北盐碱滩。芦苇生长依靠自然降雨,当盐分在0.2%以下,亩达700公斤,株高2-2.5米,盐分重、产量株高迅速减少。——天镇苇群

      7 青海、甘肃盐碱超时区,芦苇生长依靠地下水,植株高0.5-1(-2.5)米。——(8)

      8 生湖盆草甸、洪积平原、地下水源1-3米,淡水水质,植高2米,小穗长14毫米,第一颖长5-5.5毫米,河西地区。——河西苇群

      8 高原盆地盐生草甸沼泽,咸水质,株高约1米,小穗长11毫米,第一颖长4毫米,青海柴达木。——青海苇群

      9 生沿海滩涂,土壤含盐分,有夹氯水浇灌,土质较黏重,通气性差,有机质少,致使横走根状茎生长受到影响。——(10)

      9 生于湖滨,淡水或轻度矿化,地表经常有水或干湿交替。横走根状茎粗壮发达,位于半米左右的土层中。——(12)

      10 滨临海岸,潮水每日浇灌,含盐量高,为重盐土,氯离子含量0.35%-0.47%,植株低矮,节间短,秆壁较厚。——咸水苇群

      10 轻度(或近中度)盐土,有淡水灌溉,植株高2-3米。——(11)

      11 渤海海岸、辽河三角洲、含盐成分以氯离子Clˉ为主,植株高2-3米,小穗长14-16(-20)毫米。——立紫苇群

      11 东海海岸、长江三角洲、含盐成分为HCO3碳酸盐,植株高达3米,小穗大,长17-18毫米。——射阳苇群

      12 东部淡水湖区,海拔50米左右。——(13)

      12 干旱区或高原区,水质有不同度的矿化,海拔1000-4600米。——(14)

      13 南方江河区。秆高3.5-6米,粗1-1.8厘米以上,节多,可达43节。秆壁厚0.8-1.32毫米,较粗硬。小穗长12-14毫米。——芦苇群

      13 温带洼地湖。秆高2.2-3米,粗6-7毫米,具25节左右,秆壁厚,0.58-0.78毫米,光滑细密。小穗较小,长10-11(-13)毫米,河北白洋淀。——白皮苇群

      14 秆高1-1.5米,直径5毫米;圆锥花序紧缩成穗状,宽约3厘米,小穗小,长7-8毫米。西藏高原4600米。——班公湖苇群

      14 秆高3-6(-7)米。圆锥花序大,宽10厘米左右,小穗长11-14毫米,海拔1000米左右。——(15)

      15 秆高达2.5米,直径6-8毫米,约具20节,节间长20厘米左右,叶片长约35厘米,产量800-900公斤/亩。——内蒙苇群

      15 秆高5-6米,直径达15毫米,约具30节,节间长30厘米左右,叶片长达60厘米,产量1000-1400公斤/亩。——博湖苇群

      以上每一对互相区分的特征都编以同样的项号(即每一自然段前的阿拉伯数字),两项紧接并列,且在项末注明对应的“苇群”或应查的下一项号(即自然段后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这个数字与下面另一对并列自然段前的项号一致)。

      通宝推:何求,二手玫瑰,
    • 家园 草04 小毖:蓼

      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高亨先生注:辛螫(zhē遮shì蜇?蟄?),毒虫刺人。此二句言:我不要去打蜂,自己招致蜂子的刺螫。桃虫,鸟名,极小,又名鹪鹩。拚(fān翻),通翻,上下飞翔。蓼(liǎo),水草名,高二三尺,茎有节,秋天开红白花,根茎叶均有辣味。(荓音píng)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00)《周颂闵予小子之什小毖》)

      据高亨先生,这是“周成王所作的悔过告庙的诗”,看来是以“集于”有辣味的“蓼”比喻周成王自己当时的尴尬处境(错怪了周公)。

      这种有辣味的“蓼”应该是Polygonum hydropiper L.——水蓼(本草纲目),又称辣蓼(通称)。这种“蓼”曾经是古人的调味品,那时我们的古人还没引入辣椒,这种“蓼”就像今天的辣椒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材。关于“蓼”作为调味品,《果壳网》李立群先生有一篇《食蓼》,写得很漂亮。

      另外这种“蓼”还有一点很特别,就是它的枝叶上有一种特别的小虫,后来曾称为“蓼虫”,可能和这种植物有共生关系,老在“蓼”的周边活动,有诗为证:“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三》),“蓼虫避葵堇(jǐn),习苦不言非。”(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当时人以己度虫,总觉得这种虫子有点奇怪,为什么有香甜的别的草不去,偏要在这种辣兮兮的草上爬来爬去(周成王认为这很难受)。

      这种“蓼”以及与之类似的其他“蓼”还是当时的常见杂草,《诗经》里唱到锄草的时候,就以“蓼”和“荼”作为杂草的代表:

      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高亨先生注:镈,锄也。赵(趙),读为削,锋利。薅(hāo蒿),除草。荼,草名。蓼,草名。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02)《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良耜》)

      其他“蓼”之中有一种也见于《诗经》: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高亨先生注:桥,通乔,高也。游,游动。龙,借为茏,水草名,即水荭。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17)《郑风山有扶苏》)

      这个“水荭”应该就是Polygonum orientale L.——红蓼(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又称:荭草(名医别录)、东方蓼、狗尾巴花。

      常见的还有好几种“蓼”,都属于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开红花,但这种红并非正红、鲜红或粉红,而是一种特别的红,稍带点蓝,这说不定和“蓼”的家族中包括那种“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蓼蓝)有关系,蓼蓝除了叶可供药用,清热解毒外,其主要用途是加工制成靛青,作蓝色染料(以下图片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中国植物志》中对蓼科、蓼属以及蓼属中一些常见植物介绍的摘抄,并附了一些相应图片:

      蓼科(POLYGONACEAE):

      约50属,1150种,世界性分布,但主产于北温带,少数分布于热带,我国有13属,235种,37变种,产于全国各地。本科有多种经济植物,大黄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何首乌是沿用已久的中药,拳参、草血竭、赤胫散、金荞麦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荞麦、苦荞麦是粮食作物,蓼蓝可作染料,有些种类是蜜源、观赏植物。

      蓼亚科(Subfam. POLYGONOIDEAE)蓼族(Trib. POLYGONEAE)蓼属(Polygonum L.):

      约230种,广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13种26变种,南北各省(区)均有。有些学者曾将本属分为11个独立的属,但因彼此间的区别不明显,有些学者仍主张归为1属,《中国植物志》中除将荞麦属Fagopyrum、金线草属Antenoron、虎杖属Reynoutria、蔓蓼属Fallopia(何首乌属)作为独立的属外,其他各属仍归并为1属。

      Polygonum aviculare L.——萹蓄(神农本草经,植物名实图考),又称:扁竹、竹叶草。其原变种为Polygonum aviculare L. var. aviculare——萹蓄。——产全国各地。生田边路、沟边湿地,海拔10-4200米。北温带广泛分布。全草供药用,有通经利尿、清热解毒功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plebeium R. Br.——习见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又称铁马齿苋。——除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生田边、路旁、水边湿地,海拔30-22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bungeanum Turcz.——柳叶刺蓼。——产东北、华北、甘肃、山东及江苏。生山谷草地、田边、路旁湿地,海拔50-17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dissitiflorum Hemsl——稀花蓼。——产东北、河北、山西、华东、华中、陕西、甘肃、四川及贵州。生河边湿地、山谷草丛,海拔140-15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maackianum Regel——长戟叶蓼(种子植物名称)。——产东北、华北、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贵州。生山谷水边、山坡湿地,海拔70-16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muricatum Meisn.——小蓼花(植物名实图考)。——产吉林、黑龙江、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山谷水边、田边湿地,海拔50-33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perfoliatum L.——杠板归(万病回春),又称:刺犁头(植物名实图考)、贯叶蓼。——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生田边、路旁、山谷湿地,海拔80-23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et Sav.——刺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又称廊茵(植物学大辞典)。——产东北、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生山坡、山谷及林下,海拔120-15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sieboldii Meisn.——箭叶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又称雀翘(名医别录)。——产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华东、华中、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山谷、沟旁、水边,海拔90-2200米。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止痒功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thunbergii Sieb. et Zucc.——戟叶蓼(东北草本植物志),又称水麻(植物名实图考)。——产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华东、华中、华南及四川、贵州、云南。生山谷湿地、山坡草丛,海拔90-24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amphibium L.——两栖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产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生湖泊边缘的浅水中、沟边及田边湿地,海拔50-3700米:

      城带晚莎绿,池边秋蓼红。(唐-杜牧《吴宫词二首之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hydropiper L.——水蓼(本草纲目),又称辣蓼(通称)。——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生河滩、水沟边、山谷湿地,海拔50-3500米。全草入药,消肿解毒、利尿、止痢。古代为常用调味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唐-白居易《杂曲歌辞竹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蚕茧草(本草拾遗),又称蚕茧蓼。其原变种为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 var. japonicum——蚕茧草。——产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及西藏。生路边湿地、水边及山谷草地,海拔20-1700米。全草供药用,散寒、活血、止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酸模叶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又称大马蓼。其原变种为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 var. lapathifolium——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生田边、路旁、水边、荒地或沟边湿地,海拔30-3900米:

      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唐-温庭筠《溪上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唐-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十四(一作钱珝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长鬃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又称马蓼。其原变种为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 var. longisetum——长鬃蓼。——产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华东、华中、华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山谷水边、河边草地,海拔30-3000米:

      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唐-陆龟蒙《寄周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orientale L.——红蓼(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又称:荭草(名医别录),东方蓼,狗尾巴花。——除西藏外,广布于全国各地,野生或栽培。生沟边湿地、村边路旁,海拔30-2700米。果实入药,名“水红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积、利尿功效: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唐-罗邺《雁二首之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绵绵红蓼水,飏飏白鹭鹚。(唐-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persicaria L.——春蓼,又称桃叶蓼。其原变种为Polygonum persicaria L. var. persicaria——春蓼。——产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广西、四川及贵州。沟边湿地,海拔80-18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ygonum viscosum Buch.-Ham. ex D. Don——香蓼(植物学大辞典),又称粘毛蓼。——产东北、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贵州。生路旁湿地、沟边草丛,海拔30-19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我这个马马虎虎的人看来,这些各种各样的“蓼”都长得差不太多,《诗经》中“以薅荼蓼”的“蓼”究竟是哪种,也很难说。但这些“蓼”都属于同一个属,应该说同一属的植物本来就应该长得差不太多吧。

      通宝推:何求,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辣蓼可以用来毒鱼

        鱼类对辣蓼的液汁很敏感,山里小男孩们经常干的一件事是割一堆辣蓼在小溪的岩石上用石头捣一捣,这些汁液弄到水里后可以放到大小一大片鱼,但必须很快将鱼捞上来,肚皮朝天的鱼在新鲜水中几分钟后就活过来游走了。

        对于宽度10来米的小溪来说,廖的效果略次于醉鱼草(一种小灌木,可能是马钱子科的?)。山茶果实榨过油后(是的,您没有看错,就是那种很美丽的山茶花,它们结出的果实含油量很高,而且是很高质量的食用油,反正比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之类的品质好)剩下的渣渣(叫什么?网上卖的茶籽粉就是这玩意)有几种用途,用来当木柴烧(火力很旺的)、洗衣服时当肥皂用,还有一个用途是毒鱼,效果比醉鱼草还好,剂量足够的话,下游几里溪水的鱼,不轮大小,几无幸免的。对于鱼类来说,更厉害的是产鱼藤酮的一些藤本植物。

        通宝推:李根,桥上,
        • 家园 毒过的鱼还能吃吗?
        • 家园 醉鱼草是马钱科的

          把鱼折腾昏了。山茶可能是皂苷吧?皂苷大多是鱼儿杀手

        • 家园 那个渣渣叫茶麸,或者茶枯

          还是很好的肥料,有一个在屋顶用泡沫箱种菜的人就是用茶麸当底肥的。

          • 家园 谢谢!我们当地也是叫茶籽枯(音),这东西还可用于杀虫

            但考虑到大豆榨过油后的渣渣叫豆粕,于是就不知道油茶这个渣渣怎么称呼了。认识一个知青,很熟悉铆钉,某次去五金店买铆钉,可是到商店一看,竟然对营业员说要买柳钉,被好好嘲笑了很久。我这回和他有些相似。

            用这类东西种西瓜,结的瓜特别甜并且似乎还比较沙。原理还不清楚。植物生理学家可以研究一下,说不定有什么特殊活性物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