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草06 野有死麕、静女:茅、菅(上)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高亨先生注:麕(jūn军),兽名,又名麞。死麕是吉士行猎打死的。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樸樕(pú sù速),一种丛木。裞(shuì税),拴在腰带上的佩巾,有小刀玉佩等拴在一起,碰着就有声响。尨(máng忙),长毛狗。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31)《召南野有死麕》)

“白茅”在当时的人来说是非常洁净的东西,所以诗人才会以“白茅纯束”形容“有女如玉”。而上面的“白茅包之”,以及《易大过初六》中提到的“藉用白茅”(《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卷二》 ( p 203 )),都是取“白茅”的洁净。

由于“白茅”的洁净,古人还不单用它来包肉,也用来包土。古代有一个词叫“茅土”,特指在分封仪式上用白茅包着赐给受封者的那包土,那包土象征分封的土地,所谓“功成自合分茅土”(唐-胡曾《咏史诗铜柱》),所谓“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不过我估计这里的“白茅”倒未必真的单指现代的Imperata cylindrica (Linn.) Beauv.——白茅这种植物,可能是泛指大体上差不多,看上去比较干净的茅草,当时的人常常就地取材用这种茅草作包装材料。当然要是包土,一定得用精心挑选的“纯束”。

白茅的嫩芽叫“荑”,也很有名,就是“手如柔荑”(《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82)《卫风硕人》)的“荑”,还有一首《诗》也提到过这个“荑”: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高亨先生注:荑(tí),初生的白茅嫩芽。炜(wěi伟),红而发亮。怿(yì益),喜也。洵(xún旬),真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59)《邶风静女》)

这里的“荑”是“美人”送给这位诗人的,所以他觉得特别美。

关于“荑”是什么,“柔荑”到底长什么样,驿寄梅花河友有很好的解释(见:《配的茅草的嫩芽选图觉得不对,你再核对一下》《仔细看看百度荑的释义有点意思》),他是亲自吃过这个“荑”的,美中不足的就是还没上图。

还有茅草的花,“荼”,《诗》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24)《郑风出其东门》)。茅草的花可以非常壮观,前面已经介绍过,见《草05 蒹葭、行苇:蒹、葭、苇(下)》

茅是一大类植物,非常常见,但茅草不是芳草,也不好看,所以屈老夫子有云:“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離騷》)。

古人用茅草(或者其它类似的草秆)来盖覆屋顶,这种屋顶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茨”。《诗经》中有句“昼尔于茅”(《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99)《豳风七月》),应该就是指割取茅草准备用在屋顶上。《诗经》中还有句“君子至止,福禄如茨”(《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33)《小雅甫田之什瞻彼洛矣》),则是用屋顶茅草要累积多层而且不断加厚才能起到防雨作用比喻福和禄的不断积累。

用茅草作为屋顶防水材料最初当然是伟大发明,古人归在了尧帝头上:“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唐-李峤《茅》);而且到了春秋时期,为了显示简朴,庙堂也还是茅顶的,所谓“清庙茅屋”(《桓二年传》(p 0086)(02020201))(009)。

但到了后世,用“茅”字则都是形容房子简陋的了,例如: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唐-李白《赠闾丘处士》)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唐-杜甫《佳人》),

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唐-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明甫)》),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茅舍半欹风雨横,荒径晚,乱榛菅。(北宋-叶梦得《江城子(登小吴台小饮)》),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南宋-辛弃疾《清平乐》)。

————————————————————

茅草这一大类植物还可包括与之长得很像的“菅”: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高亨先生注:华,花。菅,茅属,开白花。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60)《小雅鱼藻之什白华》)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

高亨先生注:菅(jiān肩),禾本科植物,秆高近三米,开白花。沤之使柔,可以织席编筐。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79)《陈风东门之池》)

如高亨先生所言,菅还是古代的一种编织材料。不过菅虽能编织各种东西,但一般都比较粗陋,例如“菅屦”(《春秋左传注襄十七年传》(p 1033)(09170701))(102),就是指粗陋的草鞋,“菅(jiān)、蒯(kuǎi)”,则是与“丝、麻”相对,泛指粗陋的编织材料(《春秋左传注成九年传》(p 0845)(08091002))(068)。还有成语“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也是以菅为微贱之物。

————————————————————

另外,关于《左传》中提到的那种有名的在“王祭”时用来“缩酒”的“苞茅”,杨伯峻先生云:《管子轻重篇》所谓“江、淮之间,一茅三脊,名曰菁茅”者是也。(《春秋左传注僖四年传注》(p 0288)(05040101))(039)。《诗经》中有“苞有三蘖”,高亨先生注:“苞,丛生之草。蘖,斩伐草木后萌出的新芽。”(《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29)《商颂长发》),我估计也可能是指的这种植物。

如此,则我觉得这个“苞茅”恐怕并非茅一类植物中的Hyparhenia bracteata (Humb. et Bonpl. ex. Wiild.) Stapf——苞茅(产于广东和广西;生于海拔600—1200米的山坡草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我倒不是觉得这种苞茅生得太靠南,因为“苞茅”在当时本来就是比较稀见的植物。但是据我所见,禾本科植物的秆(culm)“常为圆筒形,或稍扁”(《中国植物志》),似乎没有呈现“三脊(我理解就是秆上有三条棱)”这种形态的。

我大概搜索了一下,发现莎草科(CYPERACEAE)的植物“大多数具有三稜形的稈”(《中国植物志》),而其它方面的形态则与禾本科植物有点类似。

莎草科(Cyperaceae)薹草属(Carex)中有Carex breviculmis R. var. breviculmis——青绿薹草,又名青菅。——生于山坡草地、路边、山谷沟边,海拔470-2300米。菅、茅或可互训,我估计这“青菅”说不定就是“一茅三脊,名曰菁茅”的“苞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青菅“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分布太广了,也有点不符合“苞茅”的特点,要么也许“苞茅”是薹草属某种生于神农架的今日稀见的植物。

莎草科中另有藨草属(Scirpus Linn.),裴駰集解引《汉书音义》:“苞,藨(biāo)也。”《礼记曲礼下》:“苞屦……不入公门。”郑玄注:“苞,藨也。”如此,则“苞茅”也很可能是藨草属的某种较稀见的植物,好比:

Scirpus chuanus Tang et Wang——曲氏藨草。——稈疏丛生,稍粗壮,高66-76厘米,三稜形,槽明显。产于江苏(南京栖霞山);生长于浅水中。

Scirpus mattfeldianus Kukenth.——三稜稈藨草。稈密丛生,细长,坚挺,高20-100厘米,明显三稜形。产于浙江、贵州、广东;生长于森林边缘湿地。

下面是以上两种藨草的形态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有Scirpus rosthornii Diels——百球藨草。稈粗壮,高70-100厘米,坚硬,三稜形、有节,节间长,具稈生叶。产于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四川及云南;生长于海拔600-2400米林中、林缘、山坡、山脚、路旁、湿地、溪边及沼泽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何求,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