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夏人的活动区域 -- 履虎尾

共:💬39 🌺10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夏人的活动区域

    关于夏代的史料,在《尚书》,《诗经》,《左传》,《世本》,《楚辞》等先秦典籍中,仅有不足百条,而且,都是些零散的不成系统的材料。在两汉时期的著作中,也仅有三十几条,并且,还都是重复先秦的。所以,夏代还是个传说中朝代,还有待于地下史料的发掘。

    本来,人们对《史记》中的《夏本纪》,《殷本纪》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太史公司马迁从哪里得来的这些材料。到西晋太康年间,发现了汲冢竹书,即《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中关于夏代世系的记载,与《史记*夏本纪》基本一致,这似乎可以作为〈史记〉中夏世系正确的一个证明。然而,当时就有人怀疑《竹书纪年》是伪书。直到二十世纪初,在安阳殷墟发现了甲古文,王国维先生根据出土的甲骨文材料,著《先公先王考》和《续考》,用甲骨文中的记载证明了太史公的《殷本纪》所记载的商代世系是正确的。这也就间接证明了,既然商世系是正确的,那么,《夏本纪》也不会是凭空而来的。

    但是,光凭旁证和传说还不能说明问题,还要在考古学上取得证据才行。

    关于夏人的活动范围,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个观点是晋南说。

    根据上古禅让的传说,我们可以认定,尧、舜、禹的居住地区,应该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先看尧、舜的居住区。

    《左传*襄公六年》:“〈夏书〉曰:‘唯彼陶唐,率彼天常,有此冀方。’”

    杜预注曰:“唐、虞及夏同都冀州。”

    孔颖达疏曰:“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余里,俱在冀州,统天下四方,故云‘有此冀方’也。”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人也。”

    张守节《正义》曰:“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宋永初《山川记》云:‘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括地志》云:‘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

    《尚书*尧典》直接提到当时尧舜活动的中心地区时,也说:“尧曰:‘我其试哉,女于是,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I,嫔于虞。’”

    这些记载表明,尧与舜的主要活动地区在今山西省的南部地区。那么,禹和夏人的地区,也应该在山西省的南部。

    西周初年,成王封幼弟叔虞于唐,后改为晋。

    《左传*昭公元年》载,子产曰:“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

    《左传*定公四年》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百正,命以唐蔗,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以上两个材料表明,大夏即是夏墟,也就是夏代的旧居。杜预注曰:“夏墟,大夏,今太原晋阳也。”还有人认为晋墟在山西翼城。晋南肯定也是夏人活动的一个中心。

    第二个观点是豫西说。

    《战国策*魏策》载:“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厍之阳,卢、睾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放之。”

    据《史纪*吴起列传》载:“在德不在险……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

    《国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自夜不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纳(左水旁)延于伊纳(左水旁),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T,北望?[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

    《史记集解》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

    《史记索引》曰:“言自洛?I及伊?I,其地平易无险固,有夏之旧居。”

    《史记正义》曰:“《括地志》云:‘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城。’然则居阳城为禹避商均时,非其都也。《帝王世纪》云:‘禹封夏伯,今河南阳翟是。’〈汲冢古文〉曰:‘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括地志〉云:‘故??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也。’ ”

    《世本*居篇》载:“禹居阳城。”

    春秋时,在河洛之间相谈时,人们每每要提起大禹治水的故事。如〈左传*昭公元年〉载:“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子于?},馆于洛?I。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

    根据以上几条史料可知,豫西地区肯定是夏人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

    夏人以豫西伊洛之间为中心,并开始向南方方向发展。〈史记*货殖列传〉载:“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汉书*地理志〉也说:“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

    以上两说,都认为夏人活动区域在中原地区的西部。

    第三种观点认为,夏人活动的区域在东部,黄河下游。

    关于东部说,提出此观点的是王国维。王氏在其《殷周制度考》中提出,上古帝王,都邑多在东方。夏人与商人在河济之间杂居了数百年。现在的史学家多不取此说,但此说也极有道理。其理由是:

    一,夏人以水族动物为图腾,禹父为鲧,此字鱼旁。

    〈左传*昭公七年〉载:子产曰:“昔 尧亟(左歹旁)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杜预注:“羽山在东海祝其县西南。”

    又据〈左传*定公十年〉载:“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杜预注:“夹谷,即祝其也。”(按:在今山东莱芜县东南。)

    〈楚辞*天问〉也说:“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鲧何所营,禹何所成?……九州安错,川谷何?A(右为夸)?……化而为黄熊,巫何活焉?”

    这几条史料,讲禹父鲧被舜杀于羽山,鲧化为黄能(此字音奈)。〈尔雅*释鱼第十六〉曰:“鳖三足为能。”

    夏为治水世家,经常与洪水做斗争,大禹治水十三年。如果夏在西部,很难锻炼出治洪水的本领的。而且,黄河泛滥只会在东方下游,不可能在中游泛滥的。

    二,禹死后,启即位,“益干启位,启杀之”。而西方的有扈氏起兵反对,有扈,在今陕西户县。启率大军讨伐,同有扈氏战于甘地(今洛阳西)。启与甘的距离与有扈氏与甘的距离,应该大致相等。

    三,仲康之后,相居帝丘,在今濮阳;依靠斟灌(山东寿光)斟??(山东潍坊)。少康中兴,也不是依靠西部的力量,而是依靠东部的力量。少康的外祖父家有仍氏,在山东济南一带。

    可见夏人与东方有很深的渊缘。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关于夏和禹的传说,遍布于中国。但是,绝不能认为夏代的疆域真正包括了后来的〈禹贡*九州〉。因为,后来的商和周,都应该比夏的地理范围大,而商和周的活动范围,比起《禹贡》所说的九州来说,都是很小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