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共:💬1516 🌺8640 🌵1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非也,这是省略主宾

                                  仁兄所选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开篇之句,以现代人公认的断句理解是: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这里的第一个动词是"会",是省略主宾的核心结构,指王羲之与好友们'会'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后面的就都是修饰和继续了。(某)'会'(某某)'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这是标准的古文结构。但如果现在的新闻联播的文稿被写成"中国发射卫星在西昌",那么这个编辑就要被开除了。说明古文的普遍结构和现代文的普遍结构是不同的,当然你要硬从古文中找特例,再加把劲应该能找到,但这并不能颠覆'古文的普遍结构和现代文的普遍结构是不同的'这个观点。

                                  古文针对不同的形式与场合,有不同的文法和省略,比如<兰亭集序>是写序,大家都知道作者是谁,所以可以省略主语,而'会'本身就有会友之意,而结合本文是兰亭集序,所以'会'肯定是指会朋友,而不是会敌人,或会不相干的路人,因此可以做省略。但如果是一篇没有前后背景介绍的文章,就要先把主谓宾补说清楚,比如唐蕃会盟碑的开头: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统。

                                  我无意和谁抬杠,只想找高人求教:中国书面语言的语法是被如何改变的?受哪国的影响?

                                  • 家园 中国的官方书面语言从文言转为白话主要是新文化运动

                                    中国书面语言的语法是被如何改变的?受哪国的影响?

                                    中国的官方书面语言从文言转为白话主要是新文化运动的成果。不过中国的口语和书面语分离的现象自春秋时代就开始了。即使是书面语法也在不断变化。

                                    你说的“郑伯克段”是春秋语法。其与上古语法如《尚书》、《易》又大有不同。而到了战国,书面语又为之一变。

                                    到汉朝,书面语和口语有区别,但区别还不是像后世那么大。问题是后来五胡乱华,汉语受胡语的影响很大,连口音都变了。唐朝的音韵就不一样了。而后来又有宋辽金夏时期、元代蒙古、满清入关。汉语的口语句法和文言渐行渐远。这个现象在欧洲也出现过。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蛮族建立的各国各自说自己的口语,但书面语还是拉丁文和希腊文。

                                    从唐开始就有白话文写的文本。到明清小说大兴,基本都是白话或半文不白。而到了新文化运动,各位大家如鲁迅、胡适等等干脆主张全盘西化,大写白话文。这些白话文的语法继承古白话文又借鉴西式语法。而词汇则多来自西方词汇的日文翻译(如同志,干部)。

                                    文言的主要作用是在一定时期内语法结构相对固定。在没有大众传媒的时代,这种相对固定的语法结构和表意不表音的汉字结合起来能有效的在广大地域中说不同语言的知识分子中传播,从而使他们产生对文明和国家的认同感。

                                  • 家园 省略是中文的特征,也就是差不多主义
                                    • 家园 按这么说日本人才是差不多主义集大成者

                                      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比我知道的任何语言都多的多,像“効率向上を”,”記念館整備へ”,都是可以独立成句的,这要翻译成英文都只算短语吧

                • 家园 那不说进化,说演变,

                  如您所说,是和原来预料的相反的演变,难道不从理论上总结为什么有这种演变么?或者如您所说,认为简化就是解释了?

                  • 家园 有一种解释

                    语言在交汇融合过程中会丢失比较复杂的变化,发音和语法都是这样

                    所以使用人群与外界交往少的化石语言会保留复杂的变化

                    比如原始语言的抱合语只能到美洲澳大利亚土著部落找

                    原始汉藏语的活化石嘉绒语只有四川藏区的少部分人才讲

                    • 家园 花!但是,那是不是最初也有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呢?

                      还是说这个过程实际用时很短,已经无迹可寻了?

                      • 家园 最初的那个简单到复杂其实正孕育了后来的简化

                        语言的前身肯定是动物叫声

                        目前业已判明了,动物有若干种叫声以应对不同的情况,给同类传递不同的信息

                        当动物叫声演变为语言时,动词先分化出来

                        此时动词包含动作的施予者、承受者,动作的时间等等信息,无疑非常复杂,这个就是原始语言抱合语的特征

                        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从一开始就非常复杂,后来才慢慢简化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且慢,很无赖的请您再解释一下什么是抱合语,

                          否则您的话我有一部分就看不懂,当然最好还顺便解释一下其他几种语,记得就前几天有大牛给我解释了一遍,但很不幸今天已经又都忘了,甚至不记得那回是不是您给解释的,实在抱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