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而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 -- 三叶虫

共:💬65 🌺5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楼主写的很好,有几个小细节补充一下

        首先,其实在书里面,富尔德并没有那么粗鲁。我觉得在书中他虽然鲁莽并错失挽救雷曼的机会,但是操守还是不错的。他对待朋友很真挚,性格直率不拘小节,而且持有所有雷曼的股票一直到雷曼破产,从而将绝大部分身家财产与雷曼共存亡,算是对得起股东。电影里面富尔德的粗口,基本上都是编剧加的,似乎是有意在贬低富尔德,还专门找了大反派詹姆斯伍兹来演。实际上他在金融危机前的做法和幸存下来的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并无不同,但是保尔森就是不救他,这也是后来他在听证会上非常不服气的原因。

        另外一个细节是关于中投的总经理高西庆的。书中提到中投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前花几十亿美金入股了摩根斯坦利。但是其他投资摩根斯坦利的公司,如淡马锡等,都设置了股份不可稀释的条款;既如果以后引入新的投资,不能够稀释他们手中现有的股份,除非给投资公司足够的补偿。但不知道为什么高西庆却忘记了在协议上加入这一条款。这本来是只有大学生才会犯的投资错误,《社交网络》里面哪个倒霉的爱德华多萨维林就是因为没有在协议中加入这个条款导致自己的股份缩水到几乎为零的(当然实际并非如此)。不知道中投这么多律师,为何会犯这样的错误。而根据书中写的,正是因为如此,后来高西庆在和摩根斯坦利的挽救摩根斯坦利的入股谈判时急于挽回这个错误,开出了非常低的价格,使得三菱银行得手。三菱银行的90亿美金获得了多少股份,中投到底损失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通宝推:cngood,
        • 家园 中投在整个次贷危机中据说损失100亿美刀
        • 家园 私德不能掩盖失误,破产后有LEH员工抽富尔德两耳光

          为什么LEH倒掉之后所有人松了一口气,还有人叫好?

          所有人都知道华尔街沦落至今的原因:大投行的贪婪。“富尔德”把这个贪婪表现得淋漓尽致。

          必须要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LEH其他资产质量还是不错的,我记得LEH伦敦分部当年还有可观的盈利。索罗斯也曾放风要收购LEH,富尔德自救并非没有机会,奈何自作孽不可活。

        • 家园 对富尔德的负面化描写。

          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衬托保尔森的正面形象,这么多次机会都让富尔德自己搞砸了,最后破产他活该。实际上掩盖住的是这次危机的实质,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才导致整个危机的。正是人性的贪婪和对法律束缚的摆脱,才导致了这次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其实是一体两面的。

      • 家园 BoA很明显是被当傻瓜了

        华尔街的人做个套把南方来的暴发户+乡巴佬耍了。

    • 家园 bug

      1999年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了1933年对投行和商业银行的合并禁止,

      1933的法案就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主要是金融业中的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需分业经营,97年金融危机后逐步废除,彻底废除则是08年金融危机后,99年前后(具体时间记不得了,懒得查了)彻底废除的应该是跨州法吧(即银行不得在另外一个州设立分行)个人认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以及跨州法的废除确实对08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原因,但是也要看到美国近几十年来因为经济增长迅猛,新技术、新方法在金融领域不断应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单一体制的尤其是银行业,业务单一,利润低下,难以抵抗风险,废除后应当设立新的法案加强监管,但是没有,所以。。。

      • bug
        家园 同意这个看法

        银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的,不应该一味守旧。但官僚们斗不过银行家,一放就乱,天下如此。

        • 家园 探讨一下

          最近“钱荒”,很多打电话问我的看法,想起了这个帖子,探讨一下,

          有时候认为美国的先贤们很是牛,在区域发展均衡上有很多制度设计,比如参众两院的人数比例等问题,在财政金融上也是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财政收入分配上的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种分配等,在银行业有个于1927年通过的McFADDEN法案,该法案明确禁止商业银行跨州设立分行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国会通过《道格拉斯修正条款》.颁布了《1956年控股公司法案》,该法案规定一州境内的银行控股公司不得接管另外一州的银行持股公司,这条法案于1995年克林顿政府签署《1994里格——尼尔银行跨州经营及设立分行效率法》被废除了。

          记得原来中学时很奇怪两点:1、33年金融危机美国倒闭了上万家银行,怎么那么多;2、1994年东京和三菱银行合并超过樱花银行成为最大的银行,当时新闻联播播报的时候顺便说了下当时规模名列前茅的名单居然没有美国的银行,很奇怪。后来才知道有《跨州法》的限制。

          跨州法的修改后,美国大银行的规模通过新设、兼并等迅速膨胀,到2000年后花旗变成了世界第一,美洲、摩根大通等紧随其后。随着规模的迅速膨胀,其业务,投资回报等需要得到相应的扩充和膨胀,于是原有风险较高的业务也就开始膨胀了,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次贷2000年来迅速膨胀的一个内生原因。

          说到这次“钱荒”,前年就有同学聚会的时候点名民生、兴业等中小股份制银行扩张过度,迟早出事

          (因事,未完)

          通宝推:本嘉明,
    • 家园 三 雷曼危机的深入

      写到这里了,才发现没有对保尔森做一个大体的介绍,作为这个片子的主角,而且是正面的形象,有必要对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亨利-保尔森最早从政,任职国防部和白宫,之后进入高盛芝加哥分部,在30年的时间里在高盛步步高升一直做到董事局主席兼CEO,2006年布什任命他为财政部长,他热爱动物和大自然,芝加哥的家里养了许多动物,甚至为此不愿意搬到纽约。高盛在他手里成了华尔街最赚钱的银行。布什为了让他担任财政部长曾经三顾茅庐,许以重权,保尔森方才出山。大家可能还记得,中美高层经济对话,美国是保尔森带队,中国是吴仪副总理领衔,而且保尔森是作为总统特别代表的身份参加的,而之前任职于高盛的时候,他曾到中国70多次,并与中国的金融教父方风雷成立了高盛高华公司。相对于他的前任,保尔森无疑有更大的权力,在影片里可以看出来,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和保尔森组成的政府团队中,保尔森是发号施令者。这个影片基本上可以算是讲保尔森如何力挽狂澜拯救美国经济于危机之中的故事。

      看来保尔森在华盛顿有个与伯南克的每周早餐会,正是这个场面上美联储主席出场了,当他听到富尔德拒绝巴菲特建议的时候觉得不可思议,而保尔森就直斥富尔德疯了。这段有趣的是保尔森提到了格林斯潘的建议,“现在的问题是房子太多了,我们应该买下那些空房子,一把火烧了。”听了这个不像是开玩笑的建议,伯南克的表情是,“这算是他娘的什么建议?”而保尔森只能报之以苦笑。

      富尔德在内部巨大的压力下,开掉了跟他共事30年的乔和艾琳卡伦,并开始与韩国三星银行谈判引资,他与新总裁约定富尔德不参与谈判,等宣布成功的时候才出现。而他按捺不住,在各方面都谈的差不多的情况下,他冲出来要求对方重新考虑房地产部分的交易,而之前双方已经同意将此部分划入一个新的公司。交易自然告吹,而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自大鲁莽,是他的第四个罪证。富尔德实际上在巴菲特的交易告吹之后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引资,虽然规模同巴菲特的交易规模差不多,条件实际上优于巴菲特的交易,但是由于没有巴菲特的明星效应,所以并没有阻止空方对雷曼的继续围剿。

      在韩国人的生意告吹之后,富尔德将希望寄托在政府上,希望政府能提供类似贝尔斯登的担保,他告诉天才小子尼尔,如果保尔森希望交易成功,“你们得做点什么。”而当尼尔建议他即使对手出价低到个位也应该考虑的时候,他勃然大怒,说“雷曼不是贝尔斯登,我他妈的才不会把公司拱手送人。”他在引资问题上的坚持,是因为他持有很高的股份比例,引资会摊薄他的利益。

      无路可走的富尔德,开始与之前拒绝过的美国银行开始了谈判,在市场上,私人买家所剩不多了。

    • 家园 先生文章写得不错,不过我要问你一个问题:

      sub prime mortgage全美总额不过$1.2T,而美国政府的TARP最初是700B,最后大概买了430B,何以危机如此深远?

      • 家园 Margin call

        部位和杠杆开了太大了, 0.1%的波动损失就可以把公司的资产全部搭进去,这还不算,把客户也拉下水。

        以CDS为例,刚开始大概只有9200万美元,2004年时还不到10万亿美元,而到了高峰期的2007年就达到了62万亿美元。只要波动0.1%,就可以请各位投行去见外婆了。

      • 家园 all mortgages are problemati

        including Alt-A, jumbo prime loans, prime-pay option ARMs.

        Also there is a shadow banking system crisis.

        If it is just a subprime mortgage problem, then the life will be much easier in the end.

        • 家园 美国就一个巨型的subprime

          一个不事生产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得靠借债生活(逆差本来就是债,大家怎么分配的问题),最后就只能是个巨型的subprime。令人惊奇的不是美国是个巨型subprime,而是这个subprime到现在还没有倒。其实我非常赞同GS的CEO那句话,丫做的是上帝才能干的活。

          • 家园 更神奇的是

            即使美债和渣一样,大家都知道还不起,但是还是蜂拥而至。美联储或者说美国的菁英完美的利用了天下的大势,以很小的力气就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低息揽“储”。

      • 家园 Good question! 这个影片里恰恰就有这个问题

        也有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有自己的答案,敬请继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